索引号 001008003001017/2008-40453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文物局)
生成日期 2008-03-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

鹿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4年工作总结与2005年工作思路


鹿城区文化局二00四年工作总结和

二00五年工作思路

二00四年工作总结

  200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建设“数字鹿城、平安鹿城、信用鹿城、文明鹿城、现代化鹿城”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我局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圆满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各项工作计划,为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现代化新鹿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深化“效能革命”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提高文化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今年,我们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深化效能革命活动。规定每周一下午为机关政治(业务)学习日,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强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认真做好行政许可的清理工作,并抓紧制订机关的配套制度,为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制度,积极做好网上审批的各项准备工作,制订鹿城区文化局政务公开方案,对原有的各项制度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机关考勤制度,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即时办结制、办公会议制度,制订科室岗位责任制,贯彻落实“四条禁令”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并与年终考核挂钩,做到奖罚分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开投诉电话等,建立了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以机关效能建立带动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切实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半年,在全区文化系统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艺观,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为主题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查寻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政治纪律建设,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制订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制度,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文化系统干部出差、培训学习、生病住院实行报告制度;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各项办案程序,严格依法行政,使文化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提高。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夯实基层文化建设基础。

  今年,我局组织召开了社区、农村(分两片)文化建设座谈会,及时了解社区、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设施、经费、人员等问题和难点,听取意见和建议,从而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干部下乡辅导、编印分发文艺资料等活动。紧密配合创建工作,组织人员先后到今年创文化品牌的迎春社区和结对的创建文明示范的春园社区,调查了解他们的文化设施、文艺团队、文化活动等建设情况,协助、指导他们共同制订创建方案,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进一步落实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今年如期开通了五马永宁、水心桃李、南浦迎春、黄龙云峰、仰义乡5个点,帮助建立管理制度,确保顺利通过验收。为调动基层的积极性,陆续推出了示范文体活动室,优秀文艺团队和社区文化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组织人员对参评的单位进行抽查,全面准确掌握情况。我局指导并推荐的宏兴社区评上了“全国文化先进群众社区”。为了解基层动态,上半年配合区政协开展“社区文体活动室长效管理”的考察调研。11月底又开展了我区重点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调研,设计分发调查表格,组织企业文艺人才进行辅导,帮助指导企业组建文艺团队,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推动我区企业文化的建设。今年我局共组织下基层调查、指导52次,153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文化阵地的建设与健康发展。

  2、认真实施鹿城区民间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根据区委《关于开展鹿城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安排,我局及时举办由文化站干部参加的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培训班,具体布置开展全面普查,共收回民间文化资源普查登记表150张、照片(文字资料)196件、登记上报民间艺术(以名称区别)共28项150件。组织召开了专家座谈会,下一步将组织有关人员对重点申报项目进一步挖掘、抢救。

  3、积极开展辅导培训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群众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和影响到群众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今年,我局组织举办了第二期社区文化干部业务培训班,共有135名社区干部参加了培训;组织文化站干部参加为期一周的市第二期文化站长业务培训,参训人员全部取得了结业证书;“七艺节”期间,组织文化员观看参赛剧目和赴宁波观看群星奖音乐决赛专场,不断汲取艺术营养。区文化馆印发了基层文化辅导意向表、文化辅导联系卡,并组织业务干部分片分组到各社区进行声乐、舞蹈、美术、摄影等方面的辅导,结合社区的群众文化基础和特色,组建了夏屋社区、庆年坊社区、锦园社区、宏兴社区4支文艺示范团队,并坚持常年不定期地对他们进行辅导。区文化馆专业干部根据基层学员的特点,编排了几套动作简单、实用、易学的健身操舞,先后在上戍乡、藤桥镇、沁园社区举办健身舞培训班,学员达300多人。今年共组织下基层辅导、讲座共120次。为了满足乡村、社区文艺宣传活动的需要,区文化馆向社会征集资料,编印文艺宣传刊物,为基层提供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大大促进了基层文化的普及与提高。

  4、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紧紧围绕区委、区府中心工作任务,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春节期间,区文化馆组织文艺宣传小分队,编排了短小精悍、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入到街道、乡镇进行文艺宣传演出。同时还组织书法、摄影“文化下乡”,赴双屿岩头村、双潮乡、上戍乡等地举办活动,艺术家们为村民现场辅导,赠送书法作品共300余幅。同时还带去了《古城雅韵》、《魅力鹿城》摄影作品一并展出,参与观众达2000余人,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以节庆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为载体,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春节期间,区文化馆与鹿城区音乐家协会举办了“迎新春”文艺联欢会,在市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届迎春福展销会上进行2场文艺演出,为展销会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区文化馆精心创作的女声表演唱《香香花为媒》、舞蹈《天落水》、小品《钓鱼》作为群文优秀节目参加了市双拥模范城晚会演出、2004年中国国际轻工产品(温州)博览会开幕大型文艺演出;承办了鹿城区“庆三八,展风采”广场文化大联动文艺演出,此次活动以松台广场主会场,星河广场、华盖广场、绣山广场等点同时演出,并进行相关内容的知识竞猜和咨询活动。像如此辐射面广、活动内容多的广场文化活动,在我区尚属首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三周年暨邓小平同志诞辰壹佰周年,我局协助区委、区府在九山广场举办“鹿城儿女歌颂党”大型广场歌会,组织街道、社区12支代表队,1500多人参加了演出,现场气氛非凡,高潮迭起,这也是鹿城区建区以来,首次以拉歌的方式表演的大型广场歌会。10月份,配合区委、区政府圆满完成江心屿“金秋休闲文化节”的29场的文艺演出活动。组织温州市首届城市社区舞蹈大赛。市歌舞团以“求真务实”为主题精心策划融政治性与艺术性为一炉的文艺节目《一切为了老百姓》,深入社区和企业演出,收到非常好的社会效果;组织策划了以宣传禁毒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歌舞晚会,开展禁毒宣传;参加“鹿城区探望帮教演出团”,在省二监、四监、六监、女子监狱巡回演出,感化了犯人,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为把我区学习宣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学习教育引向深入,鹿城文化中心成立了我市首家露天影院——时代广场露天影院。《荔枝红了》等一大批优秀国产新片给广大市民带来了高雅的精神食粮;为迎接“七艺节”,配合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举办了2004温州文化季·大型系列中外文化活动,还成功举办了2004温州(渔寮)沙滩音乐会,“左麟右李”温州演唱会等等。截至11月份,今年由街道、乡镇、社区村主办的各类基层文体活动达728次,直接参与人数17万人,组织送戏、送电影、送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进社区、进园区活动共计90场,举办广场及其他演出45场。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5、文化创作硕果累累,文艺精品层出不穷。

  今年正逢中国“七艺节”和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在我省举行,舞蹈《介呣飞过青又青》在2004年浙江省群众舞蹈大赛中荣获创作、表演、音乐三项金奖。女声小组唱《香香花为媒》荣获2004年浙江省鲁迅文艺优秀成果奖。新创作的曲艺温州莲花《二妹劝姐》荣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新作大赛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这三个节目均入围参加全国“群星奖”的角逐。《香香花为媒》在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决赛中,荣获音乐类群星大奖。《介呣飞过青又青》、《二妹劝姐》则双双荣获文化部“群星奖”的参评奖。今年的市第十二届音舞节,舞蹈《天落水》、少儿舞蹈《雏鹰狂想曲》均获得了创作、表演一等奖;声乐《望西南》获表演一等奖、创作三等奖、声乐《为友谊干杯》获表演二等奖、创作三等奖。市歌舞团推出的具有温州本土特色的歌舞晚会《叮叮当》在市第九届戏剧节上一举夺得优秀节目、作曲、作词、编导、表演等28项大奖。

  以繁荣促提高是我们工作的宗旨,通过举办各类文艺比赛和文艺活动,我区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文艺新人。今年由区文化馆选送的青年歌手在参加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温州赛区选拔赛中,刘捷、林小佳获金奖;陈亚洲、朱聪聪获银奖;张辉伟、董一凡获铜奖。

  今年的摄影成绩也非常出色,由摄影爱好者蒋锡础拍摄的《雄狮喜闹薛宅桥》在“联通杯”全国廊桥摄影作品大奖赛中荣获银奖;白志雄、林朝明、张筱莲同时也获得优秀奖;邬敬善的《苦乐年华》在第十一届亚太地区“亚洲风采”影赛中荣获三等奖;张筱莲的2幅作品入选中国·上海第七届国际摄影艺术展;戴宏海的《大屋下的女人》获第十三届全国群星奖优秀奖。区文化馆周建树等六名摄影家的摄影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浙江省的选拔。同时入选的还有美术作品5幅、书法作品8幅。这些都为鹿城文化赢得了荣誉。

  三、以专项整治为重点,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网吧专项整治力度。

  今年2月初开始,组织开展以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我局及时召开局长办公会议、机关动员大会、文化员会议和网吧经营业主参加的专项整治动员大会,认真传达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及省、市等有关会议精神,并先后两次召开网吧行业协会正、副会长、秘书长会议,要求协会积极投入到专项整治活动中去。协会还向会员单位印发了有关专项整治资料,向全体会员发出了“创文明网吧”活动的倡议,为网吧专项整治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7月份,举办了网吧业主法制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网吧业主自觉守法经营的意识,有效引导我区网吧经营单位规范经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行政执法力量,加强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实行错时检查制度,对重点地段和场所实行重点检查,开通24小时举报受理电话,在温州晚报设立“曝光栏”等措施,对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实行严管重罚。截至11月底,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679人次,检查网吧596家次,查处违规单位76家次,已处停业整顿14家,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2家。此外与工商、公安联合组织的突出行动10次,取缔七都镇、双屿镇、临江镇黑网吧10家,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维护了我区网吧业正常经营秩序。

  2、重拳出击,全力整治音像市场。

  一年来,我局将开展音像市场专项整治的“飞鹰行动”和2004年度音像市场法制宣传活动结合起来,严厉打击非法音像制品经营行为。

  3—4月份,针对城郊结合部非法音像制品经营活动猖獗的现状,我局文化市场稽查队联手双屿工商所四度出击,清查双屿镇、黄龙街道辖区的无证音像零售、出租店和单人录像放映厅,共取缔53家无证经营场所,查扣非法音像制品13000余张, VCD播放机160余台,并将在中央涂村和西岙路查处的两家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的单人录像放映业主移交双屿、黄龙派出所作进一步处理。

  以“尊重知识,拒绝盗版”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音像市场法制宣传周活动于5月24日至30日举行,我局音像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也同时达到高潮。5月25日下午,我局文化市场稽查队在温州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的配合下,取缔了位于洪殿北路巨宅18号的二家无证音像店,收缴非法音像制品4700合(其中一家无证音像店业主因经营淫秽音像制品已于5月2日由本局移交洪殿派出所处理)。本次行动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温州商报分别进行了报道,也为我区音像市场法制宣传月活动拉开了序幕。

  5月27日,市区两级文化行政部门再次联手出击,分别检查了市区解放路、人民路、小南路、南浦住宅和水心住宅区。其中,温迪北巷52号一音像店因涉嫌批发非法音像制品,现场查获非法音像制品2381盒,犯罪嫌疑人蔡辉已被鹿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收审。当日晚上,市区两级文化行政部门执法人员乘胜追击,针对雪山路、学院路、洪殿北路非法音像制品地摊较多的情况予以重点查处,当晚共取缔非法音像制品地摊11处,收缴非法音像制品4500余张。

  5月30日,我局配合温州市文化局举行了温州市非法音像制品销毁仪式,将上半年查缴的4.5万张非法音像制品予以销毁,随后又共同在市展览馆组织正版音像制品的展销,鉴别正、非版音像制品并接受现场举报。在这次音像市场法制宣传周活动中,我局共出动文化市场执法人员52人次,检查音像制品经营单位55家次,查扣非法音像制品12700张,取缔无证经营摊主11处。今年我局共检查音像制品经营单位589家次,取缔无证音像店145家次。

  3、切实加强演艺场所管理工作。

  2004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我省嵊州、新昌、永康三市(县)演艺厅脱衣舞事件曝光后,我局随即行动起来,牢牢抓紧演艺市场管理不放松。2—5月,我局与鹿城公安、工商分局共组织8次专项检查,出动105人次,检查演艺场所48家次(其中3.11鹿城区“扫黄”“打非”大检查即检查演艺场所19家),取缔非法演出2次(一次为2月12日,市文化局、市公安局及我局联合取缔双屿镇嵇师村的非法演出;一次为取缔双屿镇牛岭村安徽临泉县龙凤歌舞团的非法演出),基本保证了我区演艺市场的正常秩序。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配合公安、工商等部对易涉毒场所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文化市场秩序,最大限度地控制毒品在歌舞娱乐场所的传播,并配合消防部门开展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大检查及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结合“扫黄”、“打非”,加强书报刊市场管理。

  根据省、市、区“扫黄”、“打非”工作部署,我局把封堵和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宣传品,扫除淫秽色情出版物,特别是以青少年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本”图书为工作重点。6月4日,我局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在黎明东路1—4号黎明长露书店中查缴网上下载的宣扬色情、暴力的网络小说和非法卡通书刊233册,事后根据店主交待,马上奔赴市图书批发市场查处上述书刊源头,在市南方图书有限公司和音管站图书批发部各查扣非法出品物538册、1235册,维护了书刊市场的正常秩序。

  5、巩固电子游戏整治成果。

  为巩固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整治成果,我局继续下大力气加强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和举报查处,重点打击地下“房”,及时制止违规经营回潮现象。一年来,我局共检查电子游戏经营场所369家次,取缔无证电子游戏室120家,销毁赌博机353台,查扣电子线路板223片。

  6、积极组建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队伍。

  为了加大社会各界对我区文化市场监督力度,深入开展以网吧经营场所为重点的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共同为广大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我局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经过多日筹备,组建了一支由教师、社区干部,学生家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人士参加的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队伍,共计171人。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的主要职责是了解文化市场有关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对文化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及时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反映和沟通情况,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日前,区文化局向他们颁发了聘书,印发了联系函,并于5月26日下午在湖滨饭店召开了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代表座谈会,50余名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参加了会议。大家认为,要解决网吧未成年人禁入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三管齐下,通力协作。担任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非常光荣,但责任重大,表示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履行义务监督员的职责,为推进我区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自己的贡献。

  今年我局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共出动1934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617家次(其中网吧596家次、音像589家次,书刊162家次、电子游戏369家次),检查违法违规经营单位363家次,立案146件,结案132件;查扣非法音像制品58530盒,查扣非法出版物13800册;取缔“黑网吧”10家,取缔无证电子室120家,取缔无证音像店145家次,吊证5家(音像3家,网吧2家);停业整顿14家(网吧),罚款56.887万元。

  四、直属单位创新思路,加快发展步伐。

  1、市歌舞团以艺术生产为中心,拓宽演出市场。

  当前,温州的演出市场十分严峻,竞争激烈,社会办的演出机构层出不穷,温州市歌舞团独霸温州歌舞演出市场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市歌舞团以艺术生产为中心,狠抓演出质量一刻也不放松,主动出击,形成演出网络。全年,市歌舞团完成了“乌牛早茶文化节”、“安利之夜暨温州市分公司成立三周年献爱心文艺晚会”、“全国武术学校比赛颁奖晚会”、“金华茶花节文艺晚会”、“金狮啤酒宣传巡回演出”等商业性演出。还完成了央视“心连心”艺术团5.1温州晚会伴舞、央视乡村大世界栏目“走进洞头”、“走进雁荡”、“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开幕式演出”四期的参与及部分节目的演出,都得到很高的评价。市歌舞团还组团赴港参加香港苏、浙、沪各界人士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大会,并为大会献上了一台富有浓郁江南特色的歌舞节目,受到与会人员一致好评。香港特管董建华夫妇观看了整台演出。在演出市场拓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歌舞团的知名度,为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截至11月份,共完成演出145场,演出收入147万元。

  2、文化中心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一年来文化中心承接了大量的演出和后勤服务工作。为了赢得举办单位的信赖,文化中心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鹿城文化中心岗位责任制》、《工作考勤制度》、《服务质量标准规范》、《员工行为强化管理制度》及《学习制度》等,为做好“节艺节”的有关工作,又下发了《关于做好“七艺节”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举行“七艺节”服务规范专题培训的通知》、《关于做好“七艺节”演出接待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强化学习鹿城文化中心岗位责任制的通知》等文件,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员工均作详实细致的安排。同时还制订了《防火安全制度》、《安全防火责任制》、《安全保卫制度》、《舞台守则》等相关制度,并落实对应的奖罚措施予以监管执行。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出色完成了区两会及“七艺节”的会场布置,后勤保障和演出接待任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鹿城文化中心被中国“七艺节”组委会评为先进单位。由于优质的服务水平,规范的内部管理,鹿城文化中心圆满完成了年度经营计划,截至11月底,共承办大小演出和会议126场次,年度总收入超过137万元。

  3、区文化馆以社区文化为载体,扩大影响力。

  为配合我区创建文明示范社区活动,区文化馆协助春园社区举办创建文明示范社区文艺晚会,组织节目参加辖区的东游社区创建工作文艺演出;在下吕浦举办“友好之夜”宏景社区文艺联欢晚会;组织节目参加温州市首届城市社区舞蹈大赛,鹿城区共有13个节目参加此次大赛;联合区摄影家协会进行“摄影进社区   影展到家门”文化进社区活动;在南浦街道宏兴社区举办了为期一个月《魅力鹿城》摄影作品展;举办“星际杯”鹿城区艺术摄影作品赛,并将影赛入选作品在民航路艺术摄影橱窗展出。

  此外,区文化馆副馆长周建树应日本石卷市市长的邀请随温州市摄影家访日代表团对日本进行为期12天的访问采风,将访日采风拍摄的优秀作品在温州市展览馆展出,还将摄影作品编印成册出版,为我区群众文化对外交流营造良好环境。通过社区文化,区文化馆很好地向社会推介自己,扩大了影响力,增强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4、鹿城音像制品管理发行站积极探索,成功改革。

  区音像制品管理发行站在区文化局的领导下自2002年3月起,就着手进行音像站改革的探索。通过与民营企业合作经营等多种方法,但因多方面的原因,未能成功。因鹿城区事业单位改革政策尚未出台,一切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为此,领导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根据中央和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切实搞好我区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决定走音像站与鹿城文化中心合并的路子。今年8月份,音像站与文化中心成功合并,合并后的鹿城文化中心将整合资源,以更雄厚的实力,更灵活的经营方式,创造发展高雅艺术的文化产业品牌。这开创了我区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先河,我区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路子将越走越宽。

二○○五年工作思路

  2005年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为重点,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狠抓队伍建设,促进体制改革,繁荣群众文化,多出精品力作,规范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我区文化工作全面的繁荣和发展。

  一、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一)抓好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探索加强基层文化站建设的新路子。对全区文化阵地进行一次普查,提高利用率,发挥公益性,落实向未成年人开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命名“示范文体活动室”。

  (二)培植基层文化特色。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创立文化特色社区(村),不断推出一些有创意的活动。

  (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做好重大节假日演出的筹备、安排;二是落实今年的广场文化活动计划;三是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到基层为各类人群服务,并探索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新路子。

  (四)抓好文化队伍建设。继续对文化站干部、社区(村)文化指导员、文艺业余团队骨干三级网络队伍人员进行政治、知识、业务培训,提高素质、增强能力、表彰先进,向“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学习。

  二、依法行政,强化管理,继续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一)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继续开展网吧、音像、歌舞娱乐、演出市场等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区文化市场净化度。

  (二)依法行政,改进和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创新、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行政执法的水平。

  (三)加强部门协调,联合工商、公安部门,重点打击城效结合部文化市场无证经营活动,整治中小学校周边的文化市场秩序。

  (四)健全鹿城区娱乐业协会、鹿城区网吧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筹建区音像行业协会和书刊行业协会。

  (五)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宣传,组织文化市场从业人员法制培训,积极开展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创优评先活动。

  三、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活力。

  (一)加快文化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彻底改变以人管人为制度管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歌舞团要大胆培养和引进艺术人才,继续打造自己的品牌;要抓好演出经营,开拓演出市场,要继续办好一园(艺术幼儿园),一中心(艺术培训中心),使第三产业走上轨道;文化中心不断提高营销策划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深入文化产业研究,实现成功改制;文化馆要深挖内部潜力,定编定岗,按需设岗,优胜劣汰,利用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激发活力,提高竞争力。

  (三)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政策,抓好落实,拓宽文企联姻,社会捐赠等集资渠道,解决资金困难。

  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塑造部门良好形象。

  (一)抓好政治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二)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完善议事和决策机制,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和领导能力。

  (三)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深化效能革命,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优化办事程序,推行“网上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坚持清正廉洁,构筑防腐防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寓于各项工作措施之中,健全制度,强化监督。

                                     

 

                                                                                                                                        温州市鹿城区文化局      

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