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62/2008-0095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南汇街道
生成日期 2008-03-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南浦街道二〇〇三年年度工作总结


南浦街道二〇〇三年年度工作总结

  2003年,南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上下,全体村、居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派出所等辖区职能部门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以社区服务为关键,以农村稳定为重点,克服重重困难,上下团结,不断进取,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的方针。

  上半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非典”疫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害,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成立了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而科学的防治应急预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分发公开信及各种宣传资料五万多份,把防非典的知识宣传到千家万户。召开防治非典动员大会,进行了大排查和清脏治乱大行动,杜绝传染病污染源的发生。街道和行政村同志深入企业、社区做好防非典工作,共同克服了非常时期的暂时困难。对从疫区返温和外来务工者做好登记和检测防范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使防非典工作切实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到位,辖区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上下联动,成效显著,取得了防非典工作的成功。

  二○○三年街道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运行态势,特别是申报和引进企业呈现良好势头,街道的重点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支柱作用。建立社区服务网点100家,有效解决了社区部分居民的就业机会。深入企业搞好服务,克服种种困难,超额完成了企业服务费的收缴工作。

  二、创建工作如火如荼开展。

  今年,我街道宏景、宏兴、下吕浦及献华等4个社区被列为市第二批文明示范社区创建单位。创建伊始,正是街道党工委班子刚刚调整到位之时,新班子高度重视,把创建工作作为今年街道和社区建设的中心工作狠抓落实,历时半年,全面发动,克服困难,浓缩精华,四个社区以各自丰富的内涵和凸现的特色,深获辖区群众和有关部门好评,并胜利通过验收。

  一是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的正确方向。首先是统一思想认识;其次是认真分析利弊,发挥优势,大胆确定创建特色,拿出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再次是抓好组织落实和制度落实,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分工到科,责任到人,建立了例会、汇报、督查、奖惩等系列制度。每周一上午,党工委均召开由市委下派创建指导员一起参加的例会,专题研究创建工作。

  二是深入发动,夯实创建工作的群众基础。分发《致社区居民的公开信》、《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市民手册》等文字材料10000余份,组织社区干部和志愿者队伍开展“清除城市牛皮癣”、“清脏治乱”、“社区党员服务市民”、“科普进社区”、“文化进社区”、“体育进社区”及开展针对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便民服务活动;布置环境,制作宣传牌,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开展文明家庭活动,文明家庭建成率达41%;努力创建共建机制,积极挖掘共建资源,四个社区与43家单位签订了共建责任书。

  三是尊重群众意愿,做好创建中的“拆”、“建”工作。针对群众要求,创建的社区均实行先封闭再进行防盗窗罩的拆除工作。封闭工作遇到较大阻力,街道与社区干部同心协力,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民意调查,利用休息时间反复召开居民楼幢(组)长和居民代表会,争取广泛支持,做好反对封闭的部分店户主的工作,分析利弊,晓以利害,终于圆满完成社区封闭工作。

  四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以人为本,做好创建工作的特色文章。整合人才资源,建立健身舞队、木兰拳队、太极拳队等各类文体团队及“青年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家庭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等志愿者队伍;四个文明示范社区在下派创建指导员的不懈努力和街道党工委的高度重视下,多方协调、反复做过细的部门和群众工作,可谓千方百计、千辛万苦,争取了本该属于社区的公配设施,使四个社区的“五室三站”面积都超过了200平方米,其中,下吕浦社区更是达到400平方米,创全区一流水准。在建立健全“五室三站”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深挖内涵、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下派指导员、社区干部、联系社区创建党工委成员和街道负责文体、老人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的出谋划策、齐心协力下做好创建的特色工作。如:宏景 “科普型社区”,投资近30万元的社区科普植物园覆盖大半个孔雀组团。蜿蜒通幽、曲经亭榭,成片的草皮上种植各种奇花异草,嵌以石刻、标明科园,是学习观赏、健身休闲、陶冶情操的好去处。宏兴“文化型社区”建成全省第一家社区群众艺术馆,楼廊古朴,设有品茗角、书画阁、休闲台,吃茶品字、抚琴对弈、挥毫作画,还开设四大板块的楼幢文化之窗,辖区住户十分喜爱,小区内潘先生的瓯文化珍藏室更进一步深化宏兴文化底蕰,令慕名前来的领导专家都叹为观止。下吕浦“老年人便民服务型社区”,以敏锐的视角抓住空巢老人这个社会热点问题,率先推出社区同空巢老人结对,同时,乘创建东风,成立全市首家社区老年学校,真正把创建的实惠带给群众,带给需要帮助与关怀的老年群体、弱势群众。献华“体育型社区”大胆设想,兼顾氛围与实用,既具娱乐休闲性质,也不失传播体育健身知识之功效,古朴的民间乡野体育运动白描,现代斑斓的各类运动彩喷写真,全区第一个社区国民体质检测站和富有创意的奥林匹克图标石墩,再加上全市第一家设施齐全的社区体育学校,真正构筑了一个立体的社区体育世界,写意的红木双子亭、热带树木、健身休闲器材林立的社区公园更是特色社区的点睛之作。四个文明示范社区都别具匠心,各有千秋,把各自不同的姿态展现给南浦的群众,异彩纷呈、赏心悦目,既给群众以实惠,又让人产生优美亮丽的愉悦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委下派的创建指导员,在创建工作中爆发的综合能量,忘我投入、不计个人得失、带病坚持工作的高尚境界和发挥的巨大作用,他们在拆除经年违章“顽疾”,实行社区封闭,硬性拆违拆罩,尤其是争取社区硬件配套设施及特色创建过程中惮尽竭虑,夜以继日地工作,是我们成功创建文明示范社区的最有力推动者。另外,把去年创成的精品社区同今年在创的四个社区“结对联创”也是南浦的一大特色,春秋、文苑、迎春、柳园等社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与献华结对的春秋社区,不仅在社区拆违拆罩、特色创建、软件建设等工作上给予在创社区切实可行的指导,更在共建工作中发挥社区干部自身优势,给予新创社区很大的帮助与激励,为在创社区成功通过验收立下汗马功劳。

  到2003年底,辖区11个社区通过市文明示范社区验收,评为省级文明社区3个,市级文明社区13个,文明社区建成率达86%。

  三、加强基础设施为重点,全面改善辖区的市容环境。

  今年以来,围绕把温州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中心目标,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对辖区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共计翻修、补修路面3500平方米,疏通下水道800余米,改换窨井盖35个,保证了路面平整,下水道畅通。对新创建的文明示范社区进行了外墙修饰和楼幢清洗;投入绿化经费200余万元,完成绿地的补植工作,提高了小区环境卫生面貌和住宅的品位档次,使辖区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今年,清风、文苑、迎春三个社区被评为省级绿色示范小区。通过开展每月二次道路卫生检查活动,督促社区、村开展环境卫生及主、次干道店面“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工作,使辖区的主干道得分98.55分,比去年提高0.45分;次干道得分97.4分,比去年提高0.15分,背街小巷95.7分,比去年提高5.6分,有力地促进了辖区环境卫生整体质量的提高。全面深入地开展灭鼠、灭蟑和灭蝇活动,在辖区内进行不留死角的灭蝇巡回消杀工作,累计投放灭鼠毒饵67.5公斤,灭蟑粉剂和颗粒11578份,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灭后大扫除活动,努力打造整洁、优美、舒适的人文与居住环境。

  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抓好社会治安管理和农村稳定工作。

  一方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着重抓好四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对练习者的教育转化工作及信息掌握工作,定期组织对辖区的“”对象的排查分析,建立一人一档制度,落实帮教措施,确保辖区8名“”对象不练功、不集结、不上访。二是深化“平安南浦”和“安全小区”创建活动,重点做好“六抓”,即:一抓宣传、二抓防范、三抓防火减灾、四抓“归正人员”帮教、五抓“外来人口”管理、六抓队伍建设,今年的辖区发刑事案件688起,同比下降3%;三是巩固、提高和完善创建无毒社区活动成果,利用禁毒宣传日,开展一系列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居民群众自防自禁意识;四是继续开展普法教育和综治网络建设,全面加强社区、村在法制教育方面的软、硬件建设。五是充分发挥街道司法所和各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今年共调解各类纠纷71件,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7%,化解了基层矛盾,为辖区的社会稳定和治安环境作出了贡献。

  一方面是狠抓农村稳定工作,建立健全党工委三位主要领导联系三个村和中层干部驻村制度,每周一党工委会议专题研究农村稳定问题,针对三个村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就如何抓住关键、消除矛盾、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农村文明建设、增强班子战斗力,切实维护农村集体利益和村民利益,推进集体资产量化等重要课题进行调研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一年来,就如何健全规范村务管理,进一步发挥村民代表职能,如何重点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街道党工委、区派工作组和村两委采取意见对话、知情谈话,深入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调解协商处理等方式取得一定成效。三个村按照公开、公正、民主、合理的原则相继实施部分集体资产量化改革,按照人员结构分别提出切合各村实际的合理的量化分配改革方案,逐个清理资产状况,实施产权制度改革。鱼鳞浃村对二幢大楼的量化分配改革方案得到市体改委和区有关领导的肯定,目前正就申办商贸市场和推进旧村改造进程想方设法,制作合理方案,协调各方关系,努力按照村民要求推进工作。灯塔村在牛市场、王子花苑等地块涉及房地产公司与村集体利益关系的处理上,在街道党工委的高度重视下,村两委团结奋进、不畏困难险阻,坚决争取村集体利益,显示了非凡的胆识和工作魄力。南塘村人口最多,摊大事杂,村两委形成合力,能做细致的群众工作,统一村民思想,对集体资产进行了稳定、科学的量化,农村大局稳定。在地块出让价值悬殊的情况下,与房开公司展开不懈、持久的协调、谈判乃至诉讼,为村民利益的最大化尽最大的努力。

  五、以实行优质服务为内容,推进计划生育工作。

  今年,计划生育工作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及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狠抓重点、力破难点,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1、明确工作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开展综合改革。

  年初,街道结合实际,制定街道对居、村计生目标管理责任的实施意见和考核细则,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使责任落实到居、村,落实到人。

  2、加强宣传教育,发挥协会作用,实行优质服务。

  加强计生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各种计生纪念日开展了计生一条街服务、计生宣传专栏竞赛等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育龄妇女在寓教于乐中转变观念,发挥了计生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实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今年对辖区内的育龄妇女进行二次(村级进行三次)生殖健康检查(村级进行全面体检),及时了解育龄妇女的婚育动态和妇女生殖健康情况。

  3、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切实开展“十个一”活动。

  我们抓住用工单位、出租房、办证三个重要环节,完善合同签订制度、查验证制度、服务制度、经常性检查制度。街道结合实际开展“十个一”活动,如发放公开信5000份、举办 “锦都富豪”杯外来流动人口演讲赛暨计生知识有奖竞猜,这些活动促使外来人员“学法、守法、懂法”。同时,还建立了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流动人口的规范化管理。

  4、全面开展基础信息普查,加强依法行政力度。

  从九月份开始,根据市、区的要求,开展基础信息普查工作。各居(村)发动协会会员、楼幢长进行挨家挨户排查,辖区卫生院、派出所互相配合,开展认真、细致、全面的普查。到目前为止,共普查到对象43个(包括计划内1个)。同时,街道还成立社会抚养费征收突击队,加大了征收力度。

  六、以社区服务工作为依托,加大便民为民服务力度。

  街道民政工作以社区建设为中心,以社区管理为重点,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保证,不断推进民政工作的法制化、社会化和网络化建设。

  1、深入贯彻《组织法》,继续推进社区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健全社区一年两次的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实行民主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居委会组织法》,对献华社区进行依法选举;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干部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坚持街道民政工作例会制度,做到及时布置,抓好督促落实。

  2、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丰富社区服务的内容。

  街道现有社区网点110个,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在辖区形成了“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发展社区民间组织,规范社区社团管理。今年组织两次对15个社区社团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到目前为止,已登记在册各社区民间组织86家。

  3、认真落实优抚工作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活动。

  组织共建单位对辖区驻军慰问,与企业结对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困难,组织志愿者为烈军属一条街服务等双拥活动,体现了军民鱼水情。

  4、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切实做好扶贫助残工作。

  认真做好春节期间的慰问工作,及时解决各类对象的解困工作;切实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成立9个社区的残疾人协会。开展了“结对帮困助学”活动,做好社区残疾人的普查工作,召开街道残疾人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规范程序,解决低保对象实际困难,对辖区困难户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100%予以保障,对98位低保对象建立一户一档,其中今年新报低保对象24户,其他街道转入10户,做到情况明、底子清,规范归档,同时对辖区2位“三无”人员做好集中供养。

  5、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倡导文明丧葬。

  继续加大殡改管理宣传力度。坚持定期家访和“三上门”制度及时制止丧事大操大办现象,倡导文明办理丧事。今年火化率达100%

  6、做好街道居民经济适用住户分配的评议工作。

  根据文件要求,对辖区已基本符合条件116户申请户进行调查摸底和相关材料的审核,确定58户为符合条件申请户,并在辖区张榜公示5天。

  7、做好鹿城区门牌整顿设置试点工作。

  做好街道门牌整顿设置试点工作,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建立领导小组,成立工作班子,进行业务培训,同时根据四个阶段工作安排,开展广泛宣传,做好实地调查摸底,对路、巷、组团进行了编排,解决了实际碰到疑难问题,并完成了对路、巷、组团门牌的安装、门牌证的发放、工本费的收取及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较好完成了门牌费整顿设置的试点工作。

  七、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加强党建工作。

  今年以来,围绕党的十六大精神,街道制定了学习十六大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实施意见,并结合“全国看温州,温州学全国”活动,兴起了学习“十六大”、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活动的高潮,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和大宣传,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等各种形式活动,抓好街道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对社区、村干部和机关人员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教育,充分发挥社区党校和市民学校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组织建设。街道党校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校。今年还完成了参加区第六次党代会的名额确定工作并顺利完成了区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

  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新路子、新机制,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大力推进社区党建工作。街道党工委提出“建一流党支部、创文明示范社区”为载体的活动。2002年列入计划7个社区,2003年列入计划4个社区,“建一流党支部、创文明示范社区”活动内容为:党支部建成“五个有”,即一个坚强班子、一套共建机制、一个规范化的党员活动室、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一个规范的党组织制度;社区创建达到文明示范社区创建要求。从2002年以来,该活动载体一是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二是靠共建单位大力支持,三是广大社区党员、群众热心参与。在2002年迎春等7个社区党支部“五个有”达标的基础上,2003年,宏兴、宏景、献华、下吕浦社区党支部“五个有”相继达标。上述11个社区创建工作通过省、市文明委工作验收。社区党建工作实践表明,党建工作要立足社区、服务社区。街道党工委从整合社区组织框架入手。建立健全社区听证会、报告会、评议会等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逐步构筑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群众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文苑社区党建工作被立为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点。根据区委“11.4”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对街道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力度,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目标,把协调劳资纠纷、依法行使经营权、努力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企业党组织的工作重点。组建4家非公企业党支部,推荐区级“五好”支部1个。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7月份南塘村、鱼鳞浃村被列入创建工作计划。一是召开村“两委”会议,统一思想、制定计划;二是开展对两个村党员教育培训;三是进行村规建设,集体资产量化工作。

  加强党员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在党员管理上,抓住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这一环节,以支部为单位,坚持党员评议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两测评”评议方法,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十六字”方针,实行发展党员推优制、公示制,严格把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2003年发展党员30名,其中女性占40%,35岁以下占70%,高中文化占83%。

  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组织的作用。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作风,充分发挥街道团工委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带领青年的作用。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辖区15个社区有13个社区成立团组织,建团率达86.67%,非公企业建立团支部2家,团结带领团员并努力成为学习的模范,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积极活跃青年志愿者队伍参加文明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街道妇联积极维护辖区妇女儿童权益,在辖区的12个社区成立了社区妇联组织,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重大节庆期间开展联谊、慰问等活动。街道文化站开展文化宣传活动,营造社区文体活跃之氛围,发挥优势,积极投身四个文明示范社区的特色创建工作,年初举办了“南浦之春”庆元宵联欢活动。社区文体活动活跃,如春秋社区举办“春秋广场大家唱”活动,13个社区、6个共建单位参与,群众自编自演节目28个,观看群众800多人,社会效益非常好。街道的侨联、老协、关协等组织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街道人武部积极开展国防教育,保质保量完成民兵训练和征兵任务。做好统战工作,团结各界人士加入辖区经济、社区建设,定期对宗教场所进行检查,为街道各项工作的开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由于街道上下的共同努力,2003年街道比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能,圆满完成了区委、区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四个文明示范社区的创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不过,也存在一些未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二个务必”重要精神,与时俱进,改变工作作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南浦街道的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鹿城区南浦街道工作委员会

鹿城区人民政府南浦街道办事处

二〇〇四年一月十四日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