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64/2008-40986 |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发布机构 | 仰义街道 |
生成日期 | 2008-03-3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 |
我乡试行专职驻村指导员工作,是在区委组织部的重视关心和农指办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本乡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试行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健全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有效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预期目的。现将我乡开展该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组织得力 试行之初,乡党委将该项工作当作新时期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改进农村工作方法、深化驻村干部“四双一代理”工作机制、有效实现党委政府工作重心下移的有力举措,因此,在思想上加以重视,在制度上加以落实。一是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班子成员均为领导小组成员;二是强化班子成员联系村制度,乡党委十分注重联村领导在实施专职驻村指导员工作制度过程中作用的发挥,要求每位班子成员至少联系一村,并赋予了解分析村情、物色驻村指导员初步人选、联系督促驻村指导员履行驻村职责等任务,物色驻村人选要求做到与村的发展要求相结合、与干部能力特长相结合。三是通过组织不同层面的座谈会与干部群众谈话交流,方方面面征求意见,了解群众最盼、最急、最需的是什么样的干部。由于事前做好深入细致的底情排摸,各村所需派驻的干部特长了如指掌,也为有效实施专职驻村指导员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乡党委换届期间,随着领导班子成员的变动,乡党委相应调整联村领导,加强与驻村干部工作的衔接,强化对基层情况的掌握。 二、合理按村分类,公开双向选择 根据各村居村情民风、工作基础、班子战斗力和历史遗留问题的不同,排摸罗列出各村居工作难易程度,将全乡13个村居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再对每一类型村居确定不同的派驻人员要求和相关待遇保障。同时,制定选聘方案,规定选聘人员的条件、选聘方法及相关的措施要求。在具体操作上,召开“双向选择”现场会,充分尊重村居和机关干部双方的意愿,发放填写“双向选择”表,经汇总分类后乡党委根据双方第一、第二意向选择并结合前期了解的情况,既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又考虑到驻村干部个人的愿望,最后经党委研究,确定派驻人选。 三、认真落实试点,适时推进专职 选好驻村干部是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对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重大意义。去年下半年,乡党委根据区农村指导员工作领导小组2005年1号文件精神,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在我乡试行农村专职驻村指导员制度,从四种不同类型的村居中分别确定四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村:渔渡、后京、前京、垟山作为专职驻村指导员试点村,并公布选聘方案和各村的工作难度系数和人员配备要求,召开动员会议动员部署,进行双向选择:按照一人一村的原则由村“两委”选择本村驻村指导员的初步人选,再由供选干部选择所驻的村。然后,乡党委根据双向选择的情况集体研究决定各村专职驻村指导员人选,并进行公示。乡党委对公示后无异议的人选举行公开任命仪式,并进行任前集体谈话。在任命仪式上,乡党委发放聘书,宣布专职驻村指导员工作职责和工作纪律,专职驻村指导员和驻村主要负责人还作了表态发言,我们还邀请了区委组织部长王易进同志作指导讲话。通过举行隆重严肃的仪式,无形中也增强了专职驻村指导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该项制度的试行,使重点村驻村工作有了时间、人员、精力三保障,乡党委也借机完善建立了一套适应我乡实际的农村指导员工作长效机制。 四、任前明确职责,严肃工作责任 (一)任前培训。在完成双向选择、驻村干部派驻上岗之前,对每位指导员进行任前集体谈话和培训,强调工作责任和工作纪律,强化责任意识,并帮助他们熟悉农村有关政策,掌握农村工作方法。 (二)落实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根据实施方案进行管理,认真落实“四双一代理”工作制度、考勤考绩制度、上门访问制度、信息上报制度等,除此之外,还对汇报交流和民情日记等做了严格的要求。 1、汇报交流。每月、每季对工作情况进行书面汇报,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交流座谈会,交流好的经验和作法,并对工作中碰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年度在派驻村进行述职。今年7月份,我们还进行了专职驻村指导员半年度工作述职,对半年来的驻村专职化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布置和要求。 2、民情日记。要求指导员保质保量记好民情日记,把平时的所思所想和村民诉求记录下来,并进行理性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五、明确落实保障,严格考核制度 一是保障基本工作条件。对农村指导员的工作生活给予支持和关怀,对驻村指导员发放适当的驻村补贴,同时在评先评优等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二是保障管理监督职权。乡机关适当放权、村“两委”适当授权,使驻村指导员具备完成本职工作职责所应有的职权和能力。我们赋予驻村指导员对发展本村经济项目的规划、组织实施的权利,对新党员发展和村后备干部的推荐权;对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的建议和监督权等。乡党委注重对驻村指导员履行驻村职责进行督查,日常督查工作由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时完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该同志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物质、精神奖励;工作成绩不显著或玩忽职守的,乡党委给予诫勉;情况严重的,给予降职、待岗等组织处理。 六、安心立足基层,工作成效明显 1、干部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广大驻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从以往“要我下村”转变为“我要下村”,工作变被动应付为积极主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通过直接走访农户、召开民情恳谈会等形式,直接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发现问题,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作风的转变,进一步接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近一年来,四位专职驻村干部共走访村民代表、党员、老干部、种植大户、困难户、重点企业等512户,汇集疑难问题共52 件,大到事关全村经济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小到家庭纠纷案、子女上学等问题,并努力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干部的下访消除了群众的上访。 2、农村一些热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驻村干部普遍增强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忧患意识,明确了工作职责,加大了工作力度,特别是积极稳妥地推动了各村遗留的二、三产用地指标的落实和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了绕城高速公路、垟山村特色园区插花地和鞋都变电所的征地工作,同时积极推动了金丽温高速公路建设后续工程的政策处理,帮助垟山村初步完成了“农家乐”项目开发。同时,“三沿”各村整治力度明显加强,全乡出租房整治成效显著。这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和全局性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也表现出了广大基层干部勤政爱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基层干部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机关干部通过驻村工作,在基层实践中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能力,切实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本领。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普遍得到了增强,沉下心来学习农村政策法规和农村业务知识,虚心向老干部、老党员请教农村工作的方法经验,做到向基层大众学习,从实践中学习,边学边干,学以致用。他们积极为群众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出谋划策,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措施,在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为避免出现村两委过度依赖驻村指导员,而使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得不到发挥的问题,驻村指导员除指导各村开展日常工作外,还积极帮助各村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渔渡村的指导员为加强村两委的团结,利用业余时间,走访每个两委干部,通过真诚交流、交心谈心,逐步化解了思想疙瘩,加强了两委间的团结协作。他们还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重点加强作为村集体组织核心的村党支部建设。有的驻村指导员还结合本村实际,积极推行村民议事听证制度,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听取民声、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从而使村两委与村民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融洽,村民自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也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实施驻村工作专职化,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尝试,俗话说:“始生之物,其形必丑”,试行至今,虽收到一定的成效,但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1、坚持该项工作的连贯性,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例如定期召开交流、汇报会,及时总结提高,不松懈对该项工作的考核,兑现奖惩承诺; 2、针对村情的变化,及时调整驻村干部,例如当初为某项目工作需要而选派相应的干部,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应适时召回和重新选派; 3、对考核内容应作相应增减,随着出租房整治等任务的增加,驻村指导员的工作职责也应相应调整; 4、有待于将专职化驻村推广至各村。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仰义街道办事处 2006年10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