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18/2008-39620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区卫生健康局
生成日期 2008-04-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温鹿卫〔2007〕84号

关于印发鹿城区感染性腹泻暨病毒性脑炎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区属各医疗卫生电位:

   现将《鹿城区感染性腹泻暨病毒性脑炎监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我局。

二OO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鹿城区感染性腹泻暨病毒性脑炎监测实施方案

  一、背景

  感染性腹泻病(infectious diarrhea diseases)是一组多病原体、多因素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长期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除了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之外,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还包括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细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寄生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真菌等。

  肠道病毒不仅是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而且还可引起病毒性脑炎、疱疹性咽喉炎、“手足口”病、皮疹、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疾病。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和埃可病毒(ECHO Virus)导致的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5-9月,柯萨奇病毒还是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重要病原。

  为探索感染性腹泻和病毒性脑炎的流行规律,根据省卫生厅工作要求,我区将于2007年开展感染性腹泻及病毒性脑炎的监测工作,将有助于了解我区的感染性腹泻和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目的

  建立一个规范、灵敏、高效的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监测网络,掌握疫情动态,探索疾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仿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如下:

  1、及时掌握感染性腹泻和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情况,了解发病的主要特征;

  2、收集暴发疫情资料,分析暴发流行的主要特征 ;

  3、了解病原体的分布与变迁 。

  三、监测病例定义

  (一)疑似病毒性腹泻

  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或水样便,大便常规镜检WBC<15、RBC=0 的患儿(5岁及以下)。

  (二)疑似其他细菌性感染性腹泻

   除了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之外,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粘液便或脓血便,大便常规镜检WBC>=15,伴有发热或腹痛的患者。

   (三)疑似病毒性脑炎

   急起发热,伴头痛和呕吐的患儿(15岁及以下)。

   四、常规监测工作

  常规监测工作主要为暴发疫情监测工作,各级医疗单位、集体单位、学校、托幼机构医疗卫生保健发现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大量疑似感染性腹泻病例或疑似病毒性脑炎病例,并明显超过往常的就诊量或发病数量时,应作为暴发疫情,电话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典型病例的粪便或血清、脑脊液等标本,妥善保存运送至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监测工作内容

  (一)监测网络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儿内科或儿消化内科负责病毒性脑炎的监测工作,鹿城区人民医院负责其他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监测工作。

  (二)监测时间

  病毒性脑炎的监测时间为全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监测时间为每年的5-10月。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

  (1)其他细菌感染性腹泻

  鹿城区人民医院每天统计其他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人数并填写病例登记表,并采集粪便标本妥善保存,每周把标本运送到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室按操作规程开展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要求全年标本数量不少于200份,并且每份标本都应由医务人员进行采集。     

  (2)病毒性脑炎病例监测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门诊、每周统计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人数并填写病例登记表,每月采集脑脊液标本和粪便标本,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采集标本的病例及时进行个案调查,但监测数量不作要求 

  六、各有关单位的职责和分工

  (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指导监测医院开展监测;

  2、负责疾病监测资料的收集与上报;

  3、指导辖区内监测医院采样和定期将标本上送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要求开展病原学检测。

  (二)监测医院

  1、负责监测病例的就诊登记工作;

  2、负责标本采集、并填写完整的采样登记表,将标本妥善保存并及时送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负责做好本医院监测资料的收集、保存;

  4、将实验室检测结果反馈给病人或负责治疗该病人的医生;

  七、病毒标本的保存和运送

  (一)病毒标本的保存和运送

  1、采样时间

  尽可能在发病的初期、急性期或患者入院的当天进行,越早越好。

  2、标本种类

  主要为粪便、脑脊液等标本。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采集脑脊液分离阳性率在10-85%之间。

  3、采集方法

  粪便:取5-8克粪便置干净的塑料管内,在塑料管的标签纸上写上姓名和采集日期。脑脊液:新鲜采集的脑脊液(2-3毫升)直接置无菌的塑料管内。

  4、标本的保存

  病毒抵抗力弱,粪便、脑脊液4C0下只能保存数小时,长期保存必须在-70C条件以下。

  5、标本的运送

  标本应在<4 C0条件下,由专业人员使用标本运送箱尽快送至实验室。送检时需随带样本送检表。

  (二)细菌标本的保存和运送

  1、尽可能在发病的初期、急性期或患者入院的当天进行,最好在未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2、标本种类

  主要为粪便、直肠拭子

  3、采集方法

  挑取黏液或脓血部分,液状粪便采取絮状物1-3毫升;成型粪便至少取蚕豆大小粪块(约5g),放入Cary-Blair保存液及碱性胨水后送检。

  4、标本保存和运送

  所采取的粪便标本应尽快送检,一般不超过4小时,超过4小时Cary-Blair保存液应保存在4-8 C0,碱性胨水可适当延迟室温保存时间。沙门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检测用ary-Blair保存液保存,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用碱性胨水保存。

  八、进度安排

  (一)确定监测医院

  此项工作在3月底前完成。

  (二)开展检测工作

  根据分工在规定时间内开始开展工作。

  (三)年度检测和总结

  九、考核与评估

  各类资料的完整性与及时性、疫情报告与处置的规范性和及时性、采样送样的及时性。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