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01/2010-27345 | ||
组配分类 | 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 | 发布机构 | 区政府办公室(区外事办、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10-10-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温鹿政办〔2010〕127号 | ||
温鹿政办〔2010〕127号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鹿城区机械电子产业培育升级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鹿城区机械电子产业培育升级方案》已经七届区政府2010年第11次区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七月三十日
(此件公开发布)
鹿城区机械电子产业培育升级方案
一、产业现状基础 机械电子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鹿城重要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区机械电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9年,全区机械电子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超亿元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约1.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4.6%以上,产品主要涉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轻工机械包装、网络通讯设备、汽车电子、仪器仪表、印制电路板(PCB)等。 但我区机械电子产业进一步发展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需要大力培育和提升,主要表现为:以传统机电产品为主,其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成套设备较少;企业研发投入少,设计开发能力、制造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还不能作出迅速反应,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技术、产品研发进展缓慢,在国内影响力大、市场覆盖率大的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少,一些有技术优势的产品没有形成经济规模;关键技术如集成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存在明显差距;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不足,研发、管理、营销人才缺乏。 为切实推进机械电子产业良性发展,努力解决发展中的诸多瓶颈问题,特制订本培育升级方案。 二、主要目标(到2012年的主要目标) 到2012年鹿城区机械电子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力争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力争有1家企业上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比重1.2%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增加值比重20%以上;初步形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优势特色等四大产业规模集聚,培育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和以“专、精、特、新”为优势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三、主要内容 (一)重点扶持四大规模产业发展 1.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利用鹿城位居温州中心城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具有相对优势,通过政府推动、企业联合、整合资源等方式,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用3-5年时间,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温州市重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在产业布局上,一是抓好电子信息产业建设,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集群度高的电子信息总部型企业,轻工产业园区二期规划要专门设立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园区,作为鹿城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二是做好市场配套建设,新建或扩建一个浙南地区一流的电子产品交易中心,集批零交易、品牌展示推广于一体;三是做好产业发展导向,重点是引进、培育和发展现代通信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软件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集成电路技术及产业化,计算机、网络设备和数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光电子应用新型电子元器件技术及其产业化等5类电子产业。 2.发展机械和机电融合先进制造业。瞄准当今信息业与机械制造业的较好结合点和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融合机械、微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等有关技术而形成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上主要选择在轻工产业园区和临江沙头工业组团。重点推进机械和机电融合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新型液压元器件、高性能轻工机械,逐步形成产业集聚。 3.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该产业链长,未来市场潜力非常巨大。要抓住有利时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是发展光伏及风电配套产业、大功率变频器产业、环保设备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技术开发与生产,产业布局主要在轻工产业园区和临江沙头工业组团。 4.发展优势特色装备产业。重点培育壮大以星际控股集团为代表的警灯警报器、以浙江长城减速机为代表的搅拌成套设备、以南方游乐为代表的游乐设备,以润新机械为代表的水处理装备。 (二)实施技术创新,培育发展一批“高、精、特、新”产品的企业 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具有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的产品。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和突破产业发展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鼓励企业集成创新,运用现有技术资源,结合市场需求,通过集成方式,开发新的产品,并在创新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选择一批关联度高、技术先进、市场前景良好的项目,给予扶持。通过项目的示范和试点,带动更多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整合提升,鼓励企业上市、创品牌 鼓励企业整合重组。一是要积极推进浙江长城减速机有限公司上市,实现企业做大做强。二是鼓励企业开展产业领域合作,建立共同体,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国内外市场,引导协会牵头,一批企业共同投资单个企业无法完成的一些项目,引导龙头企业利用拥有的品牌、资金、研发、销售等资源优势,兼并重组中小企业,通过组建集团,实现做大做强。三是鼓励企业与国际行业龙头、知名品牌公司进行联合,提高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能力以及品牌知名度。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产业目录导向管理,落实创新项目的空间布局。 进一步强化产业导向管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扶持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时,要依据导向目录和产业布局,严格准入门槛,并优先推荐拟重点推进的机械电子产业项目,进一步优化园区的产业集聚和布局,提升单位面积的投入和产出率。拓展转型发展空间,引导非规模企业入驻标准厂房。鼓励企业通过零土地技改,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引导加工配套企业,进入轻工园区、沙头工业园区周边地区。鼓励支持中心城区企业功能转变,从生产性企业向研发设计销售总部型经济转变。 (二)建立和完善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 鼓励重点企业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公共实验平台,为配套企业产品的测试、实验提供服务。 (三)完善名牌推进机制 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行业参与”的原则完善名牌推进机制,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名牌意识;二是要积极发现和培育具有名牌潜力的企业和产品;三是对名牌及名牌培育企业要加大激励措施;四是大力保护名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一是扶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通过“创新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家化和国际化”的模式开展技术标准的研制,占领行业制高点和标准话语权。 二是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联盟标准,在产业内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维护块状产业整体质量形象。 三是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标准提升,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五)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基础 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全新的质量理念,采用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运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6σ”、“5S”等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对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实行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推动开展合理化建议、质量改进、质量攻关等活动,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六)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机械电子信息产业既是资金密集产业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鼓励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进行合作培养人才,加大力度引进高端技术人才,鼓励企业对引进的人才给予一定比例的技术入股或资本入股。政府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子女就学、住房等优惠政策。 (七)加大服务支持力度 区政府定期听取并讨论机械电子产业培育升级进展情况,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要通过政企联动等有效途径,联合各部门、行业协会的力量,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加大对机械电子企业项目的投入。重点项目技术改造、科研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补助比例套用最高标准;政府培训、品牌培育等资源应优先向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企业倾斜。
附件:机械电子转型升级拟重点推进项目
附件 机械电子转型升级拟重点推进项目
主题词:经济管理 产业 机械 通知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8月5日印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