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01/2011-36381
组配分类 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公室(区外事办、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11-01-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温鹿政办〔2010〕214号

关于印发鹿城区社区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温鹿政办〔2010〕214号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鹿城区社区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鹿城区社区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鹿城区社区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区社区管理,改善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根据《数字温州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决定在相关街道、社区进行社区信息化试点。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区相继建成街道专网,多个部门的应用系统、网络也已延伸至社区,社区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与建设和谐社区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部门应用系统各自为政;缺乏后续管理,部门应用难以维系;各街道、社区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社区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比较薄弱等。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对提高街道、社区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社区服务全面覆盖,让居民实实在在分享信息化成果,全面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宜居宜商和谐新鹿城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管理、政府引导、社区自治、社会参与的方针,以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整合各方资源,逐步建成集社区办公管理、社区服务和居民自治为一体的社区共享平台,实现社区事务管理和社区服务信息化,不断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基本原则

  1.方便居民,服务基层。立足社区,以便民为首任,让居民实实在在分享信息化成果,全面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强化应用,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和效率,减轻基层组织工作负担。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推动政府部门、街道社区与社会化服务全面覆盖到社区。

  2.统筹规划,规范管理。根据我市的总体部署与规范标准要求,统筹规划,以先服务、后共享为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各系统、各部门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根据硬件、应用系统、信息等资源归属属性,明确管理权限与责任,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3.平台上移,服务下延。按照集约建设和便民、利民的要求,对于已经存在的社区信息系统,要向区级平台迁移,对于新建的社区信息化系统要依托区级平台进行。整合为民服务网站界面,实现“一网式”服务。依托平台与网络,政府部门、街道为民服务管理事项,能够下沉到社区的,要下沉到社区,方便居民。

  4.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立足于我区各项工作的现实需要,坚持以需促用、以用促建,基本功能与特色相结合。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发展目标。

  三、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至2011年6月底,试点单位建成人口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据库,初步建立居民信息和地理信息的采集和动态更新工作机制。整合政府相关部门、街道、社区面向居民服务的内容,实现部门间资源共享、服务协同,为社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二)主要任务

  1.加快完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社区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为区级平台,横向与区政府相关部门系统相联,下联各街道社区,是开展办公服务管理工作的载体。统筹完善各街道与社区局域网络,形成完备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网络体系。对已经存在的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要进行优化整合,在保证原有功能前提下,向街道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物理迁移或逻辑迁移。明确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的信息采集分工,及时更新社区信息,实现社区信息的动态管理。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

  2.推进社区服务工作信息化。通过建立社区居民基本信息库,加快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捐助、社会组织、优抚安置、婚姻登记、儿童收养、养老机构、居家养老、外来人员等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加强社区实有人口管理,做好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向社区提供预警信息、公安事务、安全防范常识等信息。

  3.推动社区办公管理工作信息化。以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为载体,依托社区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设覆盖全区各街道、社区,集行政办公、党务办公、街道经济等项工作融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办公系统。一方面促进提高街道、社区办事效率、工作质量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对服务社区居民提供后台支持。

  四、实施步骤

  根据我区实际和前期调研情况,确定南浦街道的清风社区、春秋社区与江滨街道的行前社区、十八家社区为社区信息化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数据采集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3月)。对试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社区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的操作培训,并于3月底前完成人口基础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的录入工作。

  (二)具体应用阶段(2011年4月-5月)。各试点单位将日常工作迁移至社区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具体应用,并完成2010年度台账的录入工作形成电子台账,根据实际需求对各个功能模块提出意见建议。

  (三)系统完善阶段(2011年6月)。根据实际情况将区网上办公系统、区电子邮件系统、区民政局村务公开系统等整合到社区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并根据各试点单位在具体应用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信息化工作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社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区信息化工作的统筹领导和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街道在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切实加强沟通协调,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建立健全社区信息化建设运作机制,共同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社区信息化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把社区信息化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加强经费的使用管理。注重发挥通信运营商、信息服务商和软硬件供应商在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三)培育人才队伍。加强对街道、社区居委会成员信息运用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使用水平,不断推进社区日常管理、相关报表、申报业务的电子化。面向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信息化宣传教育,普及社区信息化知识,提高居民的信息运用能力。

  (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委会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有效使用社区管理信息系统。鼓励电信、移动等通信运营商加强社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优惠措施,提高宽带普及率。

 

 

 

主题词:综合  信息化△  通知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12月31日印发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