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2010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温州市鹿城区2010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2011年7月18日在温州市鹿城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

温州市鹿城区财政局局长  林宣富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温州市鹿城区2010年财政决算,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0年我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鹿城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及经济回升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与困难,认真落实财政政策,立足财政职能发挥,着力保障民生投入,完善财政监管,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与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0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344894万元,完成预算的103.04%,同比增长9.22%,其中:全区地方财政收入187484万元,完成预算的104.81%,同比增长10.57%。全区地方财政当年支出94099万元,完成预算的107.90%,同比增长11.34%。(具体数据见附表,下同)

2011年初,市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市对区财政体制。新体制明确,2010年开始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009年收入基数的增量部分和税收返还收入超基数部分不再上缴市财政。政策调整后,2010年度我区可用财力新增6339万元。根据财力变化情况,我区相应调整了2010年度地方财政当年支出预算。

按照市对区的财政体制计算,2010年我区体制可用资金92908万(含列收列支5259万元),加上年滚存净结余1424万元,实际可用资金94332万元,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安排支出94099万元,收支相抵,净结余233万元。

2010年区本级财政总收入234355万元,完成预算的104.61%,同比增长10.83%,其中: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145528万元,完成预算的105.49%,同比增长11.13%。区本级地方财政当年支出877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7.40%,同比增长11.29%。

按照现行的财政体制计算,2010年区本级当年可用资金86686万元(含列收列支5259万元),加上年滚存净结余1041万元,实际可用资金87727万元,区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安排支出87700万元,收支相抵,净结余27万元。

2010年市对区结算补助资金为72832万元,加“市先给予补助再从土地出让金区级收入中扣回”3400万元,加体制上介市生态补偿金从排污费列支81万元,合计为76313万元,具体安排项目如下:

(一)安排2010年度全区正常经费缺口资金72690万元;

(二)安排社会医疗救助资金329万元;

(三)安排“六城联创”专项经费900万元;

(四)安排市对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394万元。

2010年我们紧紧围绕预算收支目标,组织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事业,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圆满地完成了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预算任务。从决算情况反映,财政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经济发展大局,财源建设稳固提升。2010年科学地运用财政资金和政策手段,支持产业创新升级。安排科技经费和企业扶持专项资金5265万元,推进企业科技项目研发及技术改造,支持开放型经济、楼宇经济、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全区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有序开展“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工作,积极拉动消费需求。全年争取上级农业财政扶持资金3064万元,推进农业生产,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在培植财源的基础上,密切关注经济发展走势、宏观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变化对财税收入的影响,深入分析税收增减变化内在原因,加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强化税收征管力度,努力优化税收征管环境,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促进税源的“精耕细作”。强调非税收入征管,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

二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民生保障日趋有力。坚持围绕发展主题,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整合财力资源用于保障农业、教育、卫生、社保、城乡、文体、环保等七大民生类事务。2010年全区用于民生类事务的支出累计114900万元,同比增长29.15%,占总支出的51.61%。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水利和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推进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平安校园”建设,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做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文化大繁荣”和“平安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支持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启动“生态区”补偿机制,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另外,筹措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资金82131万元,保障了西进城口改建、七都大桥、汇昌河水上公园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三是继续深化管理改革,体制机制逐渐完善。积极推进“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三个子”综合财政管理改革,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化。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把农业、教育、卫生等涉及民生的项目作为绩效评价重点项目。全面实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统一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严格执行厉行节约政策,机关公用经费预算压缩5% ,“三公”经费支出实现零增长。出台《鹿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前期考察调研,为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做准备。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检查,组织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做好国企和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基建项目审价(中介机构委托)工作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和对各类代理记账机构的年度审核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财政工作面临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财政保运行压力巨大,收支矛盾尖锐。由于物价上涨,通胀预期上升,宏观经济形势复杂,收入持续增长能力有待增强;而另一方面,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的刚性支出不断增长,支出需求不断扩大,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市区两级税收、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求我区在体制运行、人力资源、工作方法以及财政业务等方面做好各项准备和衔接,财政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工作压力空前巨大。三是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筹措困难,投融资平台建设面临着政策与资金的双重压力,政府可支配财力、资源非常有限,融资压力日显沉重。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篇之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当前我区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刻。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努力发挥职能,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增强公共财政的支撑能力,确保重点支出及时到位,厉行节约,有保有压,深化改革,立足创新,积极推动我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培育高端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稳步推进中心城区功能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宏观政策和税制改革变化趋势,科学组织收入,努力发展税源经济,抓好现有财源建设,营造街道、镇和部门共同护税的良好局面。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机制,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落实市对区财政新体制和土地出让收入分配办法,实施区对街道、镇财政体制调整的政策,提高街道、镇发展经济与保民生的能力。三是提高重点支出和保障民生的能力,公共财政不断向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乡社区、文化体育、节能环保等民生保障事业倾斜,以“六城联创”、“城乡融合”、“双十工程”为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筹措落实资金,加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投入,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完善财政运行机制,继续推进以“三个子”为核心的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努力构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财政运行机制。完善财政监管体制,健全绩效管理体系,强调资金规范化管理,做好“小金库”治理,重视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和国资营运公司监管,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实施第一批国库集中支付。同时要科学创新,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2011年的各项预算任务,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的稳步协调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附表一:

2010年鹿城区地方财政收入决算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2010年决算数

完成预算(%)

增减(%)

全区

本级

全区

本级

全区

本级

地方财政收入合计

187484

145528

104.81

105.49

10.57

11.13

(一)税收收入

179267

137311

105.85

106.92

11.91

12.94

1、增值税25%

34230

14845

97.94

101.33

4.32

8.37

2、营业税

65645

62326

106.57

106.16

9.81

9.26

3、城市维护建设税

12172

6843

100.60

96.93

7.67

4.71

4、企业所得税(40%)

24587

18511

110.95

106.51

18.87

14.43

5、个人所得税(40%)

11674

10798

99.27

101.48

5.15

7.56

6、其他各税

30959

23988

115.58

120.03

26.31

32.62

(二)非税收入

8217

8217

86.22

86.22

-12.27

-12.27

1、专项收入

5259

5259

103.12

103.12

-6.80

-6.80

(1)排污费收入

805

805

100.63

100.63

-47.66

-47.66

(2)教育费附加收入

4454

4454

103.58

103.58

8.50

8.50

2、罚没收入

2873

2873

66.74

66.74

-20.08

-20.08

3、其他收入

85

85

68.00

68.00

-33.59

-33.59

注:1、201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 344894 万元,完成预算的  103.04 %,同比增长9.22 %。

2、2010年区本级财政总收入:234355万元,完成预算的104.61%,同比增长10.83  %。

附表二:


2010年鹿城区地方财政当年支出决算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2010年决算数

完成预算(%)

增减(%)

全区

本级

全区

本级

全区

本级

一、一般公共服务

18047

13930

110.41

107.15

13.55

11.00

二、国防

155

155

106.90

106.90

10.71

10.71

三、公共安全

11910

11910

107.49

107.49

11.41

11.41

四、教育

31615

31615

107.28

107.28

13.32

13.32

五、科学技术

3337

3265

113.81

114.16

17.38

18.30

六、文化体育与传媒

855

745

106.21

107.19

6.88

11.19

七、社会保障和就业

6070

5950

107.99

107.59

10.52

12.05

八、医疗卫生

8042

7750

107.63

107.64

11.74

11.99

九、环境保护

3525

3480

101.73

101.75

-13.92

-13.86

十、城乡社区事务

3115

2740

107.97

107.87

12.86

11.84

十一、农林水事务

3333

2825

105.54

106.60

6.05

12.10

十二、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1100

830

104.76

106.41

10.33

10.67

十三、商业服务业等事务

265

255

110.42

106.25

15.22

10.87

十四、住房保障支出

1825

1500

140.06

142.86

62.95

33.93

十五、预备费







十六、其他支出

905

750

718.25


-25.45


地方财政支出合计

94099

87700

107.90

107.40

11.34

11.29

备注:因财政部对2010年财政收支分类科目进行调整,我区对其他支出科目进行相应调整。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