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04/2012-00261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 |
生成日期 | 2012-02-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鹿城区2012年教育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创首善,争一流”的要求,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中心任务,紧扣均衡发展、优质发展两大主题,全面深入实施鹿城教育“十大建设发展工程”,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全方位提升教育整体水平,为鹿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主要工作 (一)高水平普及学前教育 尽快出台《鹿城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规范学前教育管理。新办、新建温三幼龙方园区、金色尚品幼儿园等8所公办幼儿园(园区),进一步形成公办和民办学前教育协调发展格局。加大等级幼儿园的创建力度,力争创建8所省三级幼儿园、4所省二级以上幼儿园。通过向民办幼儿园选派优秀在编管理骨干人员、或者将新考取事业编制的教师充实到民办幼儿园等途径,促使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有较大提升。加强监督,规范办园行为,坚决防止"小学化"、"成人化"倾向;继续加大对各类违法办学行为打击查处力度。 (二)多举措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加强研究,积极推进,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人户结合,就近入学、统筹安排”的招生办法与细则,继续对部分名校的施教区进行微调扩张。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新模式和新途径,进一步完善集团校区、农村分校、联盟校共同发展的机制,带动促进民办学校、农村、新建学校高位优质发展。坚持以创建现代化学校、素质教育示范校为基本载体,建设一批办学水平高、教育质量过硬的优质学校。加强指导和扶持,以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重点,促使全区中小学的整体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三)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 着力办好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加强主体专业、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充实专业课师资,加大在职研究生学历(学位)、“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侧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全面推行综合学分制,致力于形成产、经、销一体的鞋革专业特色,打造鹿城职教特色品牌。创新社区教育体制机制。全年创建市示范社区学校1所、市一级社区学校1所、市二级社区学校6所,使我区市一级、二级社区学校(分校)比例达到30%。继续开设面向全区市民的网上课堂,加强与温州终身学习在线和温州电视台的合作,打响“鹿城社区讲坛”品牌。与温州市社区大学合作,筹办鹿城老年学院。实施培训机构进社区的试点工作,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四)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责任教育”等活动为载体,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德育骨干队伍建设,继续推进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督促指导全区所有中小学建立并办好家长学校。巩固、提高省级文体工程示范区创建成果,在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艺2+1”项目。加快综合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推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重视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在自然形成小班制的乡镇学校、薄弱学校开展试点及推广工作。支持学校特色化发展,利用集团学校的办学优势推动校区、分校特别是联盟校特色化发展。要引导学校特色项目从体育、艺术、科技、文化等扩大到德育、教学、管理等领域,将“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创建活动推向纵深。 (五)大幅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依托省内外著名高校举办名师名校长高级研修班,培养一批在市里有影响力的教育领军人才;依托上海等地名校挂职学习和区名师工作室自身指导,培养一批市级学科教学骨干;依托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机构,分期分批对全区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做好学校特色化发展的“师资跟进”工作,更加重视“特色课程教师和综合学科教师的招聘及培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与温州大学合作,推进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开展活动,进一步完善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和新录用教师的调配机制,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校区)的师资配备,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六)稳妥推进学校基本建设 建成藤桥一小、鹿城区实验小学,并交付使用;完成东屿小学、新桥头小学主体工程;力争完成建设小学小南校区教学楼、七都中心小学综合楼、仰义一小体育馆等项目;开工建设少艺校、临江小学等改扩建工程。实施基础薄弱学校整体提升工程和校园文化绿化景观工程,促使少美校、蒲鞋市小学双井头校区、上陡门小学等学校的形象提升。加快七都生命教育基地为重点的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精心组织并指导各中小学创建省标准化学校,全年计划完成8--10所创建任务。尽早介入及督促配套小学工程进度,积极与市城投公司及区有关指挥部衔接,争取完成汇昌河小学建设和鞋都三小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新田园一小、洪殿小学、蒲鞋市小学桥儿头校区、南浦小学西校区等项目。 (七)强化教育督导 以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积极作好浙江省现代化达标县的前期准备工作。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价活动,促使各中小学、幼儿园自主、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团和责任区督学作用,适时开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专项视导。积极开展学校(幼儿园)各类创建工作,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张。加强三个层次督导队伍建设,加强责任区督学业务培训,提高教育督导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促进鹿城教育科学和谐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