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01/2013-36343 | ||
组配分类 | 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 | 发布机构 | 区政府办公室(区外事办、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13-12-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温鹿政办〔2013〕209号 | ||
各街道办事处、藤桥镇人民政府,区政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关于推进鹿城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1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推进鹿城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推动鹿城区社区教育深入发展,不断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逐步健全完善起适应社区建设和居民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培训模式,促进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品质的提高。通过社区教育,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使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目标任务 1.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和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创建服务完善、社会和谐、居民素质较高的新型社区。 2.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市等级社区学校创建率达100%。 3.市等级社区学校(分校)创建“数字化学习应用达标社区”覆盖面达60%。 4.以社区教育为载体,广泛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单位(企业)、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 5.争创一批在市、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示范项目、特色课程等品牌。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和特色课程实现全覆盖。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组织网络,逐步形成以鹿城区社区学院为龙头,各街镇社区学校为骨干,以社区分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努力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网络体系。 (二)开展社区教育培训 广泛开展不同类型人群的教育培训,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培训科学文化、职业技能、创业能力、思想道德、民主法治、环境保护、健康保健、体育健身、家政服务、早教培训、文化休闲等方面知识。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便利性、开放性、灵活性、自主性、及时性、终身性和有效性,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开展青少年群体、成人群体、老年人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培训,构建全员性、全程性社区教育新格局。 (三)积极推进社区教育信息网络建设 依托“温州学习网”,推进城乡居民数字化学习。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积极推广“温州学习网”的学习卡使用,引导居民参与到学习网的使用中,各街镇要力创2-4所温州市“数字化学习先行社区”和“数字化学习应用达标社区”。各街镇社区要积极组织“全国数字化学习指导师”认证培训,形成浓厚的社区数字化学习氛围。 (四)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 进一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构建学习型城区。各街镇和各单位要加强联系、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学习型单位、街道、社区、家庭等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积极开展评估促进工作,使学习型组织占社区内各类组织的比例逐年提高。各街镇要积极组织参加温州市“终身教育活动周”活动,大力宣传终身教育理念。 (五)打造特色社区教育品牌项目 各街镇社区要结合实际,挖掘辖区各类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打造一批在省、市有影响力的社区特色教育品牌项目。要在项目的品牌和特色上下功夫,发挥其在改善民生、促进社区和谐、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街镇要积极参加温州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评比,并力创1-3个市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鹿城社区学院区教育实验项目的考核奖励制度。 (六)开发优质社区教育课程 在广泛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践的基础上,各街镇社区要加强优质课程开发,以满足居民的不同学习需求。鹿城区社区学院校要加强对课程开发的指导和培训,加大对优质课程的推广和综合利用,深化社区教育内涵,提供开放的、持续性的、全方位的教育空间。各街镇要结合本辖区实际开发1-2个特色课程,更多满足居民学习需求。 (七)加强社区教育的理论工作 注重社区特色建设和社区教育理论、实践研究,形成有关项目、载体、平台等方面的特色品牌和具有创新价值的实验研究成果,指导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各街镇要积极组织社区学校(分校)开展社区教育课题研究,每年至少开展1项课题研究,有不少于2篇社区教育论文参加市级社区教育论文评比。 (八)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要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各类教育资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使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各种文化体育设施都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区开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特别是要依托社区内普通中小学和各类职业学校面向居民开展教育培训服务,使其成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社区教育委员会要设立管理机构,并有工作人员负责开展社区教育日常工作。通过定期召开区社区教育工作大会、街道社教干部例会、专家咨询会议等,对我区社区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促使社区教育工作在高起点上向更高层次、更好品质迈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市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各街镇和有关单位要把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定期研究社区教育工作的推进情况,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研究和解决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要把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作为推进社区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措施,纳入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纳入教育工作督导范围,建立健全督导评估机制,定期组织对社区教育工作的视导、督导和评估,不断推进社区教育发展。 (二)强化队伍建设 配强力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社区教育专兼职队伍。区人力社保局和区教育局要加大社区教育工作者的配比,各街镇要至少有1名专职人员从事社区教育工作,逐步建立区、街道、社区各层次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引进、培养、晋升等机制,规范管理,提升能力。认真实施《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开发培训课程,积极开展社区教育专职人员的适应性和资格性培训,通过干部培训、论文评比、工作研讨等形式对社区教育队伍进行引导与帮助,提升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 (三)加强经费保障 要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社区内各企业要认真落实关于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用于职工培训的规定,统筹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开展在职人员培训和职工教育基地建设及系统或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发挥社会各界投资办学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资助社区教育,鼓励家庭、个人增加教育和培训投入。 (四)完善考核体系 建立各街镇社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社区教育评价机制,对各街镇和各有关单位的社区教育基地建设情况、学习型组织创建情况、教育培训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全面、及时督导,不断提升社区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把开展社区教育内容列入每年的政府工作目标任务之中。加强对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管理与督导。加大激励力度,对获得全国、省、市等社区教育荣誉(如示范项目、示范街道、优秀课程等)和积极承办省、市、区等各级社区教育活动的成员单位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对其奖励,对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和团体等给予适当的荣誉和奖励。 附件:鹿城区社区教育工作任务分解落实表(2013-2015年)
附件 鹿城区社区教育工作任务分解落实表(2013-2015年)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1月5日印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