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15/2013-00235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
生成日期 2013-06-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区委农办(区农林水利局)2012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办(局)认真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区统一部署,以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为龙头,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2012破难攻坚大行动”为主要抓手,狠抓落实、强力突破,争先进位,促进了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前三季鹿城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行价)为19716万元,按可比价计,比上年同期下降0.9%。其中:农业产值8664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牧业产值10412万元,下降2.1%;渔业产值446万元,增长13.5%;农林牧渔服务业135万元,增长1.6%。农村居民收支平稳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774元,同比增长11.8 %。

(一)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一是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我区已拥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骨干龙头企业1家,市级“百龙工程”农业龙头企业15家,市级农业骨干企业13家,有11家企业的12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二是“两区”建设步伐加快。利用市、区下拨的200万资金积极开展农业“两区”建设工作。目前,已有1家省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3家省级特色农业(林业)精品园和2家市级特色农业(林业)精品园创建点列于市创建名单之中(注:省级的创建点同时也是市级的创建点)。其中,2家市级精品园已通过验收,完成市下达任务。主导产业示范区建设方面,鹿城区藤桥肉蛋鸡示范区既是省级又是市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创建点,总计划投入684万元,已完成建设,待12月接收验收。特色农业(林业)精品园建设方面,市级特色农业(林业)精品园,鹿城区藤桥展宏生猪精品园和鹿城区双潮花卉盆景精品园也已完成建设任务。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方面,2011年1110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准备验收。2012年,粮食功能区建设年初下达的任务为1490亩,任务落实在藤桥镇。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准备启动建设。调整后的建设任务为4870亩,新增的4个地块建设任务已完成工程设计、现正在筹措资金,争取年底完成立项招投标。三是科技支撑不断强化。组织“强农富民送科技”与“放心农资下乡村”等春耕备耕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送去科技,提高了种养水平和效益。

(二)土地流转步伐提速。土地流转呈快速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今年以来,区、街道(镇)两级机构依托土地流转供求信息网络,实现土地流转信息高效公开。全区耕地面积41919亩,截至2012年10月已实现土地流转面积23404亩,新增1507亩,实现流转率55%,签订规范合同数13202亩,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户的奖励资金达到70余万元。在加快土地流转的同时,尤其注重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和管理,严格按照市里有关要求,在相关镇(街道)全面推行“一栏三簿六制度”。有效防范和降低流转风险,推进农村改革深入持久发展。

(三)招商引资导入源头活水。依靠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地域优势,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增强经济后劲,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深入企业调研。通过调研,引导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平台引进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帮助温州纪元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包装打造洋兰种苗工厂化繁育生产建设项目,列入了2012年度浙江省农业对外(台)招商项目,并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该项目预计总投资990万美元。计划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经济效益2500万元以上。二是积极寻求合作。种子种苗科技园作为“2012年温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类”的立项计划,已得到温州市发改委的初步同意立项。我区已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达成种子种苗科技园建设投资意向,该项目位于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枫林岙村,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种子种苗科技园总投资为8500万元。利用种子种苗科技园具有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生产、高效生态栽培示范、教育实践认知、休闲观光等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种子种苗,提升我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以种子种苗科技园为中心,做好温州都市农业博览园的建设规划,开展招商引资,形成一产+二产+三产,“六产”联动。打造一个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都市农业博览园。三是深入挖掘资源。立足鹿城区藤桥镇作为温州城市休闲度假副中心的规划定位,发掘当地优质休闲农业观光资源,引资打造鹿城区驿头休闲农业观光度假园区。该项目以发展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度假,配套休闲康疗酒店中心、精品果林、精品设施农业等,达到产业、商务、会议、休闲、健康、娱乐、体验、科技、文化、创意相结合的都市农业示范基地。项目规划面积约1000亩,总投资预计约5000万。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的前期勘探及初步论证,村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相应决议。总体规划也已经委托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设计。

(四)城乡统筹工作向纵深推进。一是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奋力争先。目前全区88个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累计已完成开工户数8581户,累计结顶户数2085户,累计搬迁户数1030户,累计完成已建设总户数3611.8户,累计新增集聚率7.51%,年度任务完成率150.24%。其中5个续建项目(藤桥镇4个,仰义街道1个),累计完成投资4.02亿元,目前,藤桥镇共签订临时协议633户,已开展首轮公开套型认选工作,目前已认选976套。仰义街道于3月24日开始“村房两改”房屋置换工作,目前已有500户报名(户均置换在2套以上),其中缴纳保证金220户。4个新增项目,驿头正在办理四证,目前已完成标底制作,横山即将完成施工图审查,轻工园区正着手进行初步设计批复。仰义街道仰义集聚区工程二期目前正在公示中,三期工程已完成澄沙桥、十里、龙川等三个村的地籍调查以及测绘工作和土地报征材料准备工作。按照“一街一政策”的要求,指导有关街(镇)制定出台了农房改造集聚具体实施方案和细则。三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稳妥推进。积极推进农村审计工作,目前已完成去年9个村的审计扫尾工作,今年启动审计(包括财务清理)村44个,其中:38个村已基本完成。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一是不断加强创

森绿化工作。创森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我区完成绿化造林3637亩占区创森任务3183亩的114.3%,占市绿化任务2770亩的131.3%。完成森林村庄建设6个。森林公园及森林绿道建设积极推进。西坑村红豆杉森林公园和大鹏山森林公园共公里绿道,主要以改建为主,已按建设计划进行落实;西郊、五磊山、卧旗山和仰义(洞桥山)公园共绿道,目前均已进入施工阶段;牛山公园的森林绿道任务中,改建游步道工程已接近完工。森林公园建设也在加紧实施。二是农村环境整治进展顺利。全区启动创建的18个待整治村,藤桥和仰义的两个村庄连片整治以及藤桥镇樟村的中心村培育均已完成建设。村内主要道路建设公里,新种植绿化苗木18400株,新增开展污水治理农户2009户,新增农房改造面积平方米,累计建设资金总投入达3034万元。三是加快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以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主轴联动推进各项水利建设。截止11月底,全区共完成水利投资25471万元(防洪减灾工程措施20855万元,生态河道建设2500万元,完成小流域整治工程投资1268万元,其它防洪减灾2425万元,非工程措施470万元,农田水利370万元)。其中,七都标准堤塘工程南堤开工建设,完成投资9000万元;西向排洪工程目前完成投资7000万元;戍浦江河道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河道整治一期工程),目前完成投资4250万元,完成部分政策处理及主河道复工;区2011年度农田水利标准建设通过市级考核;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已于通过区级验收;开展全区生态河道建设,其中温瑞塘河已开工建设,街道(镇)处于项目前期筹备中,预计将在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六)农民增收成效显著。一是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

康步伐。根据2012年鹿城区新一轮扶贫帮扶方案,投入扶贫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基地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项目,目前,已完成帮扶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扶贫跨越500户任务。二是有效推进农村劳动力及人才培训。目前,共完成劳动力素质培训人数786人,完成计划进度的157%。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246人农业专业技能培训30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40人。三是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今年共接土地仲裁案件11件,已立案10件,开庭8件,结案7件,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七)公共安全监管防线不断加固。

1、    扎实开展防汛防台工作。牢固树立“从坏处着想,

从早字着手”的原则,按照市防指工作部署,未雨绸缪、严阵以待。顺利完成梅汛期防汛防涝工作。一是落实防汛责任,全力做好组织、预案、物资和队伍四项准备工作。二是开展防汛安全和“千库万人”大检查活动工作。突出针对防汛特点重点检查各单位的7个方面的工作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办和整改,及时对水库山塘、堤塘水闸、在建工程、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度汛。三是推进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工作。我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在六月中旬完成工程建设并初步验收,整个项目在主汛期前投入使用。四是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升工程建设工作。上半年,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升工程试点单位藤桥镇、双屿街道已完成建设工作,并通过市级考核验收。五是落实储备物资、抢险队伍和避灾场所。落实麻袋、救生衣、抢险工具车辆等储备物资;成立区直属应急抢险队3支共140人,各街道(镇)均建立了抢险救灾队伍;落实区级安置点15个,保证每个街道(镇)至少一个,以确保抗灾抢险需要。

2、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扑救、有效消灾”的森林消防工作方针,精心组织、认真部署,落实责任制,采取护林防范和严格的野外火源管理等措施,森林消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上半年仅发生火情2起。开展森林消防器材检查,保障森林消防器材的充足稳定。加强全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开设各类防火隔离带245公里,生物林带累计272.5余公里。新增森林消防队2支,共55人;同时,大力开展森林消防专业培训和知识培训,提高消防人员的业务水平。

3、切实加强动植物安全监管。加大了对牲畜口蹄疫、家禽禽流感、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动植物疫情监测防疫力度,健全防疫制度,强化免疫措施,加强行政执法检查,严把外来疫情防控关,使动植物疫病得到进一步防控。积极开展以集中免疫为重点的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无重大动植物疫病发生。加大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药物监督检测力度,上市猪肉检疫率达到100%,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 全面开展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截止目前,全区生猪养殖网上录入及耳标佩带总数已达5.04万头,佩戴率达100%。

4、深化农机安全工作。以创建"平安农机"为主线,以“创建平安农机促新农村建设活动”、 “安全生产年”活动和“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为抓手,完善管理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源头管理,认真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全区投入农机800多台套,全年机耕作业面积3.45万亩,机耕率98.5%;全年共排查一般安全隐患185起,巡查35天次,检查拖拉机500多台次;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违法行为198起;全区仅发生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1起(死亡 1人),控制在市里下达的指标范围内,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50%,农机安全形势稳定好转。

5、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一是水政执法力度加大。组织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拆违活动,共拆除涉河涉水违章建筑10800平方米,提前完成市下达全年任务。同时强化水行政许可项目批后监管,共检查已开工水保项目20个,涉水项目5个,未发现严重违法行为。针对夜间瓯江倾倒废土行为日益严重的情况,加强力量整合,予以坚决的制止和查处,夜间出动共50余次,查获违章车辆5辆,共立案2起,罚没款6.5万元。二是渔业行业管理不断加强。今年,出动渔政执法检查50余人次,查处无证捕捞10起,切实保护渔业生态资源。此外,不断加强初级水产品质量源头管理。三是“绿剑”系列执法活动有序开展。共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对辖区内的藤桥、上戍、临江等乡镇的32家较大农资销售门市部进行检查,净化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