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15/2015-36828 |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 |
生成日期 | 2015-01-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 |
各有关街道办事处、藤桥镇人民政府: 根据省林业局《关于做好2014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工作的通知》(浙林造〔2014〕33号)、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枯死松树跟踪监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局编制完成了《2014年温州市鹿城区中央和省级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和《2014-2015年温州市鹿城区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现印发实施。森林抚育和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政策性强,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高,请相关街道(镇)按以上两个方案的具体内容,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部署,广泛宣传发动,落实工作职责,及时总结经验,确保任务完成。
附件1:2014年温州市鹿城区中央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2:2014-2015年温州市鹿城区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温州市鹿城区农林水利局 2014 年 12 月 4 日
附件1:
2014年中央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要 根据省林业局《关于下达全省“十二五”森林抚育任务的通知》(浙林造〔2011〕94号)和省财政厅、省林业局《关于拨付2014年中央和省级森林抚育补助资金的通知》(浙财农〔2014〕233号)文件任务,温州市鹿城区“十二五”森林抚育任务面积为3万亩,2014年森林抚育任务面积为0.9万亩,其中松材线虫病危害迹地抚育面积0.6万亩。 二、温州市鹿城区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基本情况。鹿城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内陆南岸,东接龙湾区、乐清市,西、南两面毗邻瓯海区,西靠丽水市青田县,北濒瓯江与永嘉县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42′至20°47′,北纬27°58′至28°09′之间, 东西长约,南北宽为。全区土地总面积,其中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7.51%。 1、自然条件 ①地形地貌 鹿城区山地属洞宫山支脉,南雁荡山系,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境内地势从西往东呈梯形状倾斜。主山脉由瓯海区境内的凌云山延伸至海拔高为米的龙娘山主峰,再由龙娘山分支延伸至藤桥双潮、临江、藤桥、上戍、岙底社区的西部低山山地。另一支小支脉由瓯海区入境至仰义街道境内,途经海拔的五磊山,再由五磊山延伸至瓯江和城区,形成低山丘陵山地。沿瓯江南部为海拔高程约的瓯江下游冲积平原。瓯江下游平原为城区,分散着海拔以下的杨府山、海坦山、华盖山、积谷山、巽山、松台山和郭公山等孤山或孤丘。 ②气候 鹿城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季风显著,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1~18,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最冷月(一月) 均气温℃。年降水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无霜期为260~280天。全年日照时数在1700~2000小时之间。本区主要的灾害性气候是台风。 ③河流水系 瓯江为浙江省第二大河,流经鹿城北缘,过境总长约59公里,是鹿城区与永嘉县的界江。鹿城区的西北部有瓯江下游主要支流之一戍浦江,过境总长约20.5公里,鹿城区瓯江下游冲积平原,河流众多,有温瑞塘河、龟湖、杨府山涂河及七都街道湖泊渠等人工塘河,七横八纵,蛛网密布,显现江南水乡的美景。区内河道形成的河网实际上是内陆湖状河,本区以内河蓄水作为主要水源。 ④土壤 全区土壤共4大类、8个亚类、15个土属、19个土种,主要土壤为红壤、粗骨土、潮土和水稻土。其中:红壤土主要为红泥土、黄泥土、黄砾泥和红粉泥土;粗骨土主要为石砂土;潮土主要为洪积泥沙土和淡涂泥;水稻土主要为黄泥砂田、泥砂田、江粉泥田、淡涂泥田、江涂泥田和青紫塥粘田。 2、社会经济条件 鹿城区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温州市三个辖区之一,温州市政府的所在地,是温州市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仰义、双屿、滨江、五马、松台、南汇、七都7个街道和藤桥镇。2013年末,户籍人口72.58万人,比上年增加0.52万人,非农业人口54.96万人;暂住人口72.31万人。 3、交通 鹿城区作为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交通极其便利,东南毗邻温州永强机场;金丽温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和绕城高速公路构成了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金温铁路、甬温铁路和温福铁路形成便利的铁路网络。 (二)鹿城区林业状况 全区林地总面积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占林地面积的79.90%;灌木林,占2.25%;未成林造林地,占3.36%;无立木林地,占2.05%;宜林地,占12.44%;森林覆盖率39.15%。 1、森林资源现状 全区乔木林树种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树种单一,乔木林面积155317.8亩,占有林地面积的92.75%;乔木林中纯林面积123058.5亩,占79.23%,混交林面积32259.5亩,占20.77%;竹林11913.6亩,占7.12%;红树林面积223.65亩,占0.13%。 2、森林蓄积 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为立方米,乔木林蓄积量为,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7.58%;疏林蓄积,占0.02%;散生木蓄积为 ,占0.11%;四旁树蓄积 ,占2.29%。 森林蓄积按针、阔叶林类型分:针叶林蓄积立方米,占78.43%;阔叶林蓄积,占21.57%。其中松林面积、蓄积全区有松林面积98938亩,占全区森林面积的57.28%,蓄积,占全区总蓄积61.81%,占乔木林蓄积量63.34%;其中马尾松面积95813亩,占乔木林总面积的61.69%,马尾松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量的62.07%。 (三)森林抚育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①森林抚育开展情况 近年来,鹿城区通过森林抚育经营实施,使林分密度得到有效调整,扩大了林木的营养空间,改善了林地健康状况,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对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增加森林碳汇、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通过森林抚育,降低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减少了森林火灾隐患,增加了林农收入。在森林抚育经营实施过程中,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②森林抚育存在问题 通过近些年的森林抚育实施,鹿城区森林抚育经营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就鹿城区林业整体发展而言,森林抚育工作仍处于刚起步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a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由于指导思想偏差及认识误区,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忽视抚育管理在营林中的作用和地位,重造林轻抚育,重数量轻质量,形成了“重造轻管”、“重取轻予”的状况,对造林层层压任务,严格检查实绩,而对森林抚育往往没有放在足够重视的位置上。 b抚育资金不足,投入收益不高 森林抚育任务重、工作量大,需要较大数量的资金投入,而财政资金用于森林抚育的支出较少,资金缺口较大。森林抚育主要是通过人工措施促进保留树木快速生长,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不能立即产生经济效益。幼龄林抚育往往需要连续开展多次,中龄林抚育往往需要用工量大,成本更高,投入后短期经济收益不高。 c抚育任务安排不足 目前,中央和省开展的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符合国情、民情和鹿城区林业实情,但由于多年来重视造林忽视抚育,森林抚育的历史欠账多,亟须抚育林分面积大。 d成效监测滞后,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成效监测是森林抚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按照成效监测要求,针对不同的抚育措施,设置监测小班,为总结森林经营技术、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和推进森林抚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在成效监测中,对照区的设置不够典型,不够科学合理,其相应的影像资料和资源档案尚不完备。 三、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我省林业正处在森林多功能利用的初级阶段,森林质量已经成为森林多功能发挥的基础和瓶颈。近年来,鹿城区造林绿化快速推进,森林资源增长明显,但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增长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大力推进营造林工作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森林资源抚育工作。就鹿城区林业发展而言,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努力提高森林质量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森林抚育是促进林木生长的必要举措 据鹿城区森林资源二类更新调查成果,鹿城区乔木林分中,中、幼龄林面积占比达81.3%;高郁闭度有林地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68.1%;全区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亩,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亩)。总体资源状况凸现了鹿城区现实和潜在的开展森林抚育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可控制林分密度,保持合理的林龄结构和树种组成,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改良林内光照和通风条件,创造林木生长的良好环境,增强林木生命力,促进早日成林成材。 2、森林抚育是温州创建森林城市的现实需求 温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13年创成省级森林城市,2015年创成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进行森林抚育工作,一方面改善现有中幼龄林生长环境,提高林木质量;另一方面对近几年新建的未成林造林地进行抚育,尤其是城郊及主要干线周围的绿地加强管护,可以巩固提升这些区域绿地建设成果,切实为创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服务。 3、森林抚育是充分发挥森林各种功能的需要 根据研究发现,不同林分生态效益发挥的差异较大。影响森林生态效益发挥的主要因子为森林类型、森林结构、森林公顷蓄积量等森林质量指标,通过森林抚育和改造措施,及时进行森林结构和类型的调整,可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林分质量的提高,增加森林的整体效能,使得森林的多种用途得到充分发挥。 4、森林抚育是维护地区生态安全的根本途径 鹿城区作为浙江省沿海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地区,在森林资源培育、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森林资源质量欠佳、生物多样性不高、抗风抗灾能力差等问题,森林生态功能还不能完全满足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需求。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可以有效地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发挥森林在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维护地区生态安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5、森林抚育是促进当地居民就业的有效措施 森林抚育工作是一项劳工密集型工作,从抚育工作的实施至完成之后的管理及监督都需要较多的人力,这将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这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通过参与相关工作,提升当地居民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森林抚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依据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为核心,遵循“生态优先、集中连片、先易后难、效益兼顾和促进就业”的总体要求,以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指导,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构建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强森林综合功能和效益为根本,以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为重点,因地制宜落实抚育措施,分类经营、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持续利用,建设和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促进鹿城区林业可持续发展。 2.基本原则:森林抚育经营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和战略性举措,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鹿城区林业工作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建设森林浙江,温州建设森林城市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保障,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山区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规划按照“先近及远、先易后难、科学抚育、质量为重”的规划原则,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同时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①坚持统筹兼顾,规模经营原则 按照公益林、商品林合理安排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安排。特别是交通便利、立地条件好、密度大、处于速生阶段的幼龄林,近三、五年经抚育经营仍有培育前途的中龄林实施重点抚育间伐,规模化经营,逐渐推进。 ②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 根据不同的森林类别、经营目的、树种及龄级等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森林抚育措施,按照主导功能需求,科学经营,分类施策。 ③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原则 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逐年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④坚持科学经营,效益兼顾原则 运用现代林业经营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抚育措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效能和生态功能的效果,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实现永续利用。 ⑤坚持自愿参与,促进就业原则 森林抚育经营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吸纳劳动力多,通过政府引导,林农自愿参与原则,通过安排林农季节性就业,有助于解决林农就业问题。 3.主要依据: 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办法〉和〈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规定〉的通知》(林造发〔2010〕20号) ②省林业局《关于开展“十二五”县级森林抚育规划的通知》(浙林造便〔2012〕1号) ③省林业局《关于下达全省“十二五”森林抚育任务的通知》(浙林造〔2011〕94号) ④省财政厅、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财农〔2011〕193号) ⑤《鹿城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汇编》 ⑥《鹿城区森林抚育工程规划 (2011-2015) 》 五、项目主要任务 1、总体目标及实施范围 ①总体目标:根据《温州市鹿城区森林抚育规划(2011-2015年)》,通过开展为期五年的森林抚育经营,有效促进中幼龄林的林分生长,提高林分整体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加强森林后备资源培育,形成更为合理的森林群落结构,增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 ②实施范围: ①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新建平原片林;②新建七都岛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③沿瓯江一面坡森林;④城镇与居民区周边森林。 2、任务分解 1)结构调整和补植①适用范围 结构调整和补植主要适用于森林公园和景区、沿海一面坡的公益林、铁路和干线公路沿线、江河两岸、基干林带、城镇和居民区周边的大面积生态片林。 ②主要技术措施 通过开展定株抚育、疏伐补植(尤其是补植珍贵树种)等措施,调整树种结构,提升林分质量。 定株抚育:对幼龄林在出现营养空间竞争前进行,调整树种结构,进行合理定株。伐除非目的树种、过密幼树和病害木,对稀疏地段补植目的树种。封山育林须进行定株抚育。 疏伐补植:对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林分。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直接受光的要求,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草本、灌木与藤蔓,补植珍贵树种,诱导形成复层异龄林,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功能。一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7。 2)间伐与垦复①适用范围 间伐与垦复主要适用于用材林、部分公益林(次生中龄林),在垦复及割灌等地被物处理基础上,对密度过高、影响生长的中幼林进行密度控制。 ②主要技术措施 主要有修枝、垦复施肥、抚育间伐(透光伐、生态疏伐、生长伐、卫生伐)等作业方式。 修枝:主要在中幼龄林阶段进行,适用于抚育后保留的天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和需要培育优质木材的林分。遵循“轻修枝,留大冠,控制竞争,利用辅养”的原则,在林分郁闭、树干下部出现枯枝时开始,采用平切法修去枯死枝,留桩法修去林木下部1~2轮活枝,要求切口平滑,不撕裂树皮。 垦复施肥:主要适用于培育大径材、且垦复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幼龄林,通过垦复和施肥,改善土壤条件,保持合理密度,增加营养提供,促进林木生长。垦复于盛夏或冬季进行,通过深翻,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条件,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施肥在当年垦复后秋冬季进行,沿等高线开沟施肥。 透光伐:对郁闭度在0.9或分布不均郁闭度0.8以上的人工幼龄林或郁闭度在0.8或分布不均郁闭度0.7以上的天然幼龄林进行透光伐。在幼龄林郁闭后,林分密度大,受光不足,出现营养空间竞争,林木开始分化;或目的树受到非目的树、灌木、杂草压制时实施。按照确定的保留株数,间密留疏,去劣留优,保留珍贵树种和优质树木,调整林分结构。抚育作业后人工林郁闭度不低于0.7,天然林郁闭度不低于0.6。 生态疏伐:对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林分。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直接受光的要求,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草本、灌木与藤蔓。一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7。 生长伐:对郁闭度0.8以上;或郁闭度0.7以上,下层目的树种幼树较多、分布均匀;或遭受轻度自然灾害、林内卫生状况较差的中龄林开展生长伐,在林木分化加剧、胸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时进行。采用上层抚育、下层抚育、综合抚育等方式,伐除影响保留木生长、生长不良、病腐木、生长过密的林木和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灌木、藤本、高大草本等。抚育作业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6,林分平均胸径不得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做到保留木分布均匀,不开天窗。 卫生伐:主要对遭受病虫害、风折、风倒、冰冻、雪压、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林分开展,清除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被害木。抚育作业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6。 3)割灌除草①适用范围 割灌除草主要适用于地被物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中幼龄林,以及新造林地。主要分布在瓯海大道、滨海大道两侧,以及其他近年进行平原绿化建设造林的地块。 ②主要技术措施 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防止其与幼树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作业时,注重保护珍稀濒危树木及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以有利于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同时注意保留适量的灌木、草本与藤蔓,以有利于形成复层群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4)松材线虫病危害林地抚育 我区现有松林以马尾松纯林为主,松林面积近10万亩,占全区森林面积的57%,如不严加防控,将容易导致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扩散和蔓延。近些年,松褐天牛在我区虽未成灾但仍存有一定数量,这使松材线虫病的自然扩散具备了传播、侵染条件;我区的气候又非常适宜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繁殖。目前已有56个行政村11349亩松林发生了松枯死木,存在着自然传播和扩散的疫源。因此,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极易在我区松林中发生并扩散蔓延,严重威胁全区的森林资源安全。下步对其中松材线虫病疫情区域面积6553亩进行卫生伐及补植抚育。 六、项目组织实施 1、作业设计编制 ①编制单位:温州市森茂林业勘察设计事务所 ②审批单位:温州市鹿城区农林水利局 ③完成时间:2014年12月底前。 2、项目实施管理 1)组织机构鹿城区农林水利局成立森林抚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造林、林政、计财、林技总站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确定人员负责森林抚育项目,落实各项工作,加强抚育政策宣传,制定抚育工作相关的管理办法,负责组织编制、审批实施方案、资金拨付、检查验收、成效监测等相关工作,确保森林抚育工作顺利实施。 2)管理方式①施工作业实行合同制管理 按照森林抚育项目由主管单位与施工作业主体签订施工作业合同,实行合同制管理。同时,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省林业局对森林抚育项目要求,按照实施方案、作业设计要求,合同条款中明确作业地点、面积、方式、时间、质量要求、验收程序、合同金额、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施工作业合同一经签订,不得擅自转包。 ②加强技术培训,保证抚育质量 为保证森林抚育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前应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有关森林抚育规程、操作细则等有在技术技能及安全知识教育方面培训,强化作业质量管理。 ③严格资金管理,保证资金使用效益 森林抚育资金管理坚持集中统一管理,专款专用,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严格按照国家、省林业局项目管理和审批程序,加强项目设计,制定好工程建设方案,加强施工规范管理,实现项目责任制。对项目资金实行检查和监督制度,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检查监督,保证资金安全、到位。 ④建立健全森林抚育管理档案 抽调专人负责森林抚育档案管理,对有关森林抚育资料档案包括项目申报报告、组织管理、实施方案、作业设计、施工作业、检查验收、财务管理、成效监测等方面的文件、图表和相关电子资料按照《森林抚育规程》和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归档,建立健全森林抚育管理档案。 3、项目验收 1)面积与作业地点核实:采用GPS定位作业小班地点。采用1:10000地形图调绘、GPS实测或罗盘仪导线测量面积。实测作业面积与上报面积误差在±5%之间时,认可小班上报面积,否则以实测作业面积作为核实面积。 6)完成时间:2015年2月底。 七、投资规模 1、资金预算: ①珍贵树种补植、景观化改造等综合抚育6553亩,计131.06万元;②垦复施肥及抚育间伐847亩,计16.94万元;③割灌除草除藤1600亩,计32万元,合计180万元。 2、资金使用管理: 森林抚育资金管理坚持集中统一管理,专款专用,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严格按照国家、省林业局项目管理和审批程序,加强项目设计,制定好工程建设方案,加强施工规范管理,实现项目责任制。对项目资金实行检查和监督制度,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检查监督,保证资金安全、到位。 八、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分析①对林分群落结构和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通过森林抚育所要达到的理想的林分群落结构是具有乔木层、下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4个植被层的森林。根据“近自然的森林经营”理念,天然林的异龄复层结构是最稳定的,即混交林—异龄—复层林。“十二五”期间,随着鹿城区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可有效有效促进森林生长发育,改善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进一步改变林内空间状态,以利于各种生物的生长,诱导其形成复层异龄林,优化森林生态系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环境,从而增加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促进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加快向稳定、健康的顶级群落过渡。 ②对森林健康的影响 根据森林健康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森林健康分为四个等级,即健康、较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健康的森林不仅仅指实现绿化美化,而且能给动物提供栖息的空间,是一个更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森林抚育是实现森林健康发展的关键途径。通过进一步加强对林分郁闭度的控制,改变林内光照强度、透风条件,维持微生物的多样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死地被物分解,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以保证各物种的丰富度,切实巩固好造林绿化成果。同时通过森林抚育进一步改善林内卫生、空间状况,增强林分抗性,有效防止和控制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减少林内易燃物,进一步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几率;林内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增加林分抵御水、旱、雪压雪折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③对森林生态功能的发挥的影响 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功能最显著的影响就是森林的碳汇能力和生态防护功能。根据研究,通过光合作用每生长蓄积的木材,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 1.62吨氧气。虽然不同树种、不同抚育间伐方式的蓄积量增长幅度不同,增加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不同,但经过森林抚育后的森林碳汇功能较未抚育的林地都有明显的增强。通过一系列合理的抚育经营措施,提高林木生长环境和林木质量,加快林木生长速度,提高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定碳汇能力。 2、社会效益分析①对社会就业的影响 森林抚育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鹿城区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以来,将森林抚育任务主要安排给了林场职工、林农等,对于促进当地就业和林农收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森林抚育规划面积37098亩,可解决98938个工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同时带来1355万元的劳务收入。同时,由于森林抚育的专业性强,在未来仍需加大力度对施工人员等进行理论讲解和技术培训,这也将有利于提高业务技能,同时营造社会共同关注森林、关注生态的氛围,对于推进温州森林城市建设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②对景观、生态旅游的影响 调查研究表明,抚育与未抚育林分相比林相差距明显,增加了森林的景观价值,为休闲旅游乃至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通过森林抚育,鹿城区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江河两岸与库区周边、城镇与居民区周边的森林自然景观将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将促进生态旅游业、林下经济开发等产业的发展,其综合效益显著。 3、经济效益分析森林抚育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来体现。 ①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首先主要体现在促进林木蓄积的增长上。通过抚育,清理了灌丛、杂草和低值树种,林分的固碳能力向目标树种集中,蓄积增长十分明显。按森林资源生长分析中数据进行测算,增长近1.02万立方米,出材率60%,木材价格700元/立方米,即可增加木材产值428万元。 此外,用材林间伐、公益林疏伐及其采伐剩余物的回收利用,每年可产生一定的收入;林分质量的提高,结构的改善,配合间种、套种经济树种,亦可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②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林分稳定性增加后有效地降低火灾,减少火灾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项目实施结束后,可减少因森林火灾造成停工、停产、停业损失,人员伤亡损失,现场施救费用和其它善后处理等间接费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同时,在生态效益方面,森林的碳汇功能己被国内外普遍认可,但目前其碳汇交易价格尚未统一,在此以常用的造林成本法来计算。固碳造林成本按全国平均水平273.3元/吨计算,则每亩有林地将增加森林碳汇价值约90元,9000亩增加森林碳汇价值约81万元。 九、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建立以分管区长为总指挥,林业、计划、财政等部门领导组成的森林抚育指挥机构。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森林抚育意识。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把森林抚育工作落实到各级部门,做到领导责任到位、目标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检查奖惩到位。 2、质量管理 为防止出现质量事故,森林抚育实施镇(街道)、林场要强化作业质量管理,加强对森林抚育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和监督,确保安全、可控。在施工作业期间,由农林水利局抽调技术人员或委托街道林业站技术人员担任项目实施监理人员,分片同施工队跟班作业,对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资源破坏等事故的发生,检查施工质量,依事定责,实行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实施方案作业设计施工,确保森林抚育采伐后林分郁闭度不低于0.6,不高于0.7。同时加强对林木采伐、木材运输等的管理,确保抚育工作安全、可控。严禁“拔大毛”、“开天窗”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发生。对借机乱砍滥伐森林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必须返工。 十、相关附表、附图 1、森林抚育补贴项目任务汇总表; 2、松材线虫病危害林地抚育任务表 附表: 2014年森林抚育补贴项目任务汇总表 单位:亩、万元
注:1、珍贵树种补植、景观化改造等综合抚育:指通过间伐后进行补植的综合抚育方式; 垦复施肥及抚育间伐:指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等任1种抚育方式,或者包括前述及割灌除草在内的2种以上的综合抚育方式; 2、若为重点实施区域,填高速公路、国省道、江河两侧沿线或城镇四周山体;若为一般区域可不填; 3、180万元投资中,其中171万元属于抚育直接投资,9万元属于间接投资。 附表: 2014年松材线虫病危害林地抚育任务表 单位:亩、万元
注:1、珍贵树种补植、景观化改造等综合抚育:指通过卫生伐后进行补植的综合抚育方式; 抚育间伐:指卫生伐,或者卫生伐与透光伐、疏伐、割灌除草等1种以上相结合的综合抚育方式。 2、若为重点实施区域,填高速公路、国省道、江河两侧沿线或城镇四周山体;若为一般区域可不填; 3、180万元投资中,其中171万元属于抚育直接投资,9万元属于间接投资。 附件2: 2014-2015年温州市鹿城区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一、基本概况 鹿城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内陆南岸,东接龙湾区、乐清市,西、南两面毗邻瓯海区,西靠丽水市青田县,北濒瓯江与永嘉县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42′至120°47′,北纬27°58′至28°09′之间, 东西长约,南北宽为。全区土地总面积,其中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7.51%。 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鹿城区山地属洞宫山支脉,南雁荡山系,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境内地势从西往东呈梯形状倾斜。主山脉由瓯海区境内的凌云山延伸至海拔高为米的龙娘山主峰,再由龙娘山分支延伸至藤桥双潮、临江、藤桥、上戍、岙底社区的西部低山山地。另一支小支脉由瓯海区入境至仰义街道境内,途经海拔的五磊山,再由五磊山延伸至瓯江和城区,形成低山丘陵山地。沿瓯江南部为海拔高程约的瓯江下游冲积平原。瓯江下游平原为城区,分散着海拔以下的杨府山、海坦山、华盖山、积谷山、巽山、松台山和郭公山等孤山或孤丘。 2)气候 鹿城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季风显著,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18℃,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无霜期为260~280天。全年日照时数在1700~2000小时之间。本区主要的灾害性气候是台风。 3)河流水系 瓯江为浙江省第二大河,流经鹿城北缘,过境总长约59公里,是鹿城区与永嘉县的界江。鹿城区的西北部有瓯江下游主要支流之一戍浦江,过境总长约20.5公里,鹿城区瓯江下游冲积平原,河流众多,有温瑞塘河、龟湖、杨府山涂河及七都街道湖泊渠等人工塘河,七横八纵,蛛网密布,显现江南水乡的美景。区内河道形成的河网实际上是内陆湖状河,本区以内河蓄水作为主要水源。 4)土壤 全区土壤共4大类、8个亚类、15个土属、19个土种,主要土壤为红壤、粗骨土、潮土和水稻土。其中:红壤土主要为红泥土、黄泥土、黄砾泥和红粉泥土;粗骨土主要为石砂土;潮土主要为洪积泥沙土和淡涂泥;水稻土主要为黄泥砂田、泥砂田、江粉泥田、淡涂泥田、江涂泥田和青紫塥粘田。 2、社会经济条件 鹿城区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温州市三个辖区之一,温州市政府的所在地,是温州市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仰义、双屿、滨江、五马、松台、南汇、七都7个街道和藤桥镇。2013年末,户籍人口72.58万人,比上年增加0.52万人,非农业人口54.96万人;暂住人口72.31万人。 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GDP)674.87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8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3.3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50.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79.7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93319元,增长3.1%,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26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596元,增长11.1%。 3、交通 鹿城区作为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交通极其便利,东南毗邻温州永强机场;金丽温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和绕城高速公路构成了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金温铁路、甬温铁路和温福铁路形成便利的铁路网络。 二、鹿城区林业状况 全区林地总面积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占林地面积的79.90%;灌木林,占2.25%;未成林造林地,占3.36%;无立木林地,占2.05%;宜林地,占12.44%;森林覆盖率39.15%。 1、森林资源现状 全区乔木林树种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树种单一,乔木林面积155317.8亩,占有林地面积的92.75%;乔木林中纯林面积123058.5亩,占79.23%,混交林面积32259.5亩,占20.77%;竹林11913.6亩,占7.12%;红树林面积223.65亩,占0.13%。 2、森林蓄积 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为立方米,乔木林蓄积量为,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7.58%;疏林蓄积,占0.02%;散生木蓄积为 ,占0.11%;四旁树蓄积 ,占2.29%。 森林蓄积按针、阔叶林类型分:针叶林蓄积立方米,占78.43%;阔叶林蓄积,占21.57%。 其中松林面积、蓄积 全区有松林面积98938亩,占全区森林面积的57.28%,蓄积,占全区总蓄积61.81%,占乔木林蓄积量63.34%;其中马尾松面积95813亩,占乔木林总面积的61.69%,马尾松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量的62.07%。 三、松材线虫病特点 松材线虫病是我国最危险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之一,是国内外重要的检疫对象,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性疫病,该病的毁灭性在于其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寄主植物感染松材线虫病后40天即死亡)、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松材线虫主要靠木材及其制品中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等携带作远距离传播。松材线虫病通过松褐天牛补充营养伤口进入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并大量繁殖,通过移动逐渐遍及全株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造成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最后植株枯死。 四、我区松树枯死木疫情现状 2014年9月中下旬,经过半个月时间的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全区发现松枯死木938株,感病木2155株,发生范围19538亩,松林中轻度危害面积11349亩,涉及藤桥镇、仰义街道、双屿街道、黄龙街道, 共56个行政村146个林业小班。其特点是:一是发生范围比2013年扩大,呈多点发生,且零星分布情况增多;二是松枯死木比2013年减少,2014年枯死木(感病木)调查株数3093株,为上年度调查数5303株的58%。 五、松材线虫病发生原因 1、病原生物从疫区县区市人为传入。电力、通讯、电视、铁路等工程建设中机器、设备、电缆等有来自疫区松木包装材料遗弃在山上、路旁或村民把以上材料拿回家引起附近松林感染; 2、在松褐天牛羽化期,载有松科植物及其产品过境或遗落,松褐天牛成虫羽化传入; 3、检疫力量薄弱,对家具、工程建设等施工生产单位的检疫检查执法力度不够; 4、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虫的自然迁徙引起发生区周边的扩散蔓延。 六、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趋势 我区现有松林以马尾松纯林为主,松林面积98938亩,占全区森林面积的57.28%,如不严加防控,将容易导致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扩散和蔓延。近些年,松褐天牛在我区虽未成灾但仍存有一定数量,这使松材线虫病的自然扩散具备了传播、侵染条件;我区的气候又非常适宜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繁殖。目前已有56个行政村11349亩松林发生了松枯死木,存在着自然传播和扩散的疫源。因此,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极易在我区松林中发生并扩散蔓延,严重威胁全区的森林资源安全。 由于金丽温高速和330国道经过仰义、藤桥松树枯死木发生区,境内街道、镇之间道路四通八达,我区藤桥上戍、仰义水库周边及瓯海的瞿溪、郭溪均存在极大的传染源,给全区各地远距离传播带来隐患,加之区境西北边的永嘉、青田均出现松枯死木情况,因此全区森林资源尤其是松林资源正面临着松材线虫病的严重威胁! 七、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松材线虫病有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的特点,加上全区松林面积比重大,目前我区的松材线虫病防范工作异常严峻。松枯死木发生区,紧邻高速和国道,交通便利,人为活动频繁,又与大片松林相连,给松褐天牛传播创造了十分有利条件,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松褐天牛的扩散蔓延,将严重影响我区的工业、旅游业的发展。一旦发生松材线虫病,现有松木及其产品就必须经过严格的除害处理和检疫检验后方可出口,由此将大幅度地提高成本,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松材线虫病危害的严重性和防范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保护和改善我区生态环境、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清理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早做好松枯死木清理和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 八、方案编制依据 本方案制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以及《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九、指导思想 1、以新时期林业工作基本思想为指针,以系统工程和可持续控制理论为指导,坚持预防和除治并重,加强依法防治,强化政府行为,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施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把我区松枯死木清理及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抓实抓好。 2、贯彻“严防死守、全力除治、不留隐患、综合治理、全面控制”的防治工作方针,严格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扩散和蔓延。 3、杀天牛,拒线虫,降低天牛密度,切断自然传播途径,保护全区的森林安全,使全区98938亩松林不受危害。 4、外拒内查,坚决杜绝感染源头。严禁从疫区调入松木及其制品,对进入鹿城的松木及其制品加强检疫检查,加强电缆盘、包装箱的复检工作,确保我区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 十、防治目标与主要技术指标 1、防治目标: 1)总目标: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发生和扩散蔓延。 2)年度目标:松树枯死木发生面积和发生数量逐年下降。 2、主要技术指标 1)发生区内松树枯死木清理率达100%,病木烧毁处理率达100%。 2)对区域内松类苗木、松木及其制品调运检疫率达100%。对来自外地的松类材料复检率达100%。 3)全区松材线虫病监测覆盖率达100%,监测准确率达100%。 十一、防治原则 1、分区治理。针对松树枯死木发生情况,分为松树枯死木清理控制区和重点预防区,制定重点预防区预案,加强重点预防区的预防工作。 2、突出重点,压缩发生范围。加大清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清理除治工作,压缩发生范围。 十二、松材线虫病发生区防治措施 1、准备阶段: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鹿城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指挥部,协调松材线虫病防治各项具体工作。在指挥部的基础上,建立松树枯死木清理质量监督小组,清理质量监督小组由区林业部门和有关街镇抽调人员组成。监督人员深入现场监督检查,主要负责对伐木、运输、清理、施药、烧毁等各种除治过程中的技术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除治质量。有关街镇、村确定分管领导负责松枯死木清理和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顺利完成除治任务。街镇、村负责行政措施落实,森防检疫站负责技术指导。 2)扩大搜索范围,查清枯死木周围病死木数量,并进行镜检。 3)在发生松枯死木的村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治宣传,加强村民的群防群治意识。由区森防检疫站人员对疫情发生村的干部及村民进行有关松材线虫病防治政策、知识培训,加强松材、松制品、松包装箱的防病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检疫意识,教育并鼓励各单位和个人一发现可疑现象及时举报。 4)在藤桥镇、仰义街道等范围内暂停松木采伐审批,以防松木流向外地。 5)除治工具及药械配备:购买除治所需的设备、器具及农药等。 2、实施阶段:针对藤桥镇、仰义街道、双屿街道等范围内的松枯死木发生情况,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综合清理工作。 1)松树枯死木清理: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全面、彻底、及时、科学地处理病死树,消灭传播源,密切监控。 ①时间地点:当年冬季必须组织专业队开展枯死木清理,次年3月底前必须彻底完成枯死木清理工作,对采伐下山的病死木,集中、定点堆放在安全地段进行集中烧毁处理,做到采伐、运输有人负责,烧毁有人监督。 ②清理方法:采取枯死木伐除的办法,伐桩离上坡地面厘米以下,清理后喷施马拉硫磷与柴油1︰1混合药、套塑料袋并覆土。 ③枝丫处理:对枝丫(包括厘米以上树枝)进行彻底清除,同疫木一起下山,一起烧毁。 ④村民家中感染木的清理:由林业公安、森防检疫人员、镇政府人员等组成清理小组入户清理,进行清理后集中烧毁。 ⑤枯死木用塑料薄膜袋装:高山偏远、人烟稀少地段,为了节省成本可以采用塑料薄膜袋装枯死木的办法,即把枯死木锯成一段一段,装袋后喷施马拉硫磷与柴油1︰1混合药,然后扎紧袋口堆放。 ⑥监督管理:在除治期间,有专人负责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对伐木、运输、清理、烧毁等除治过程进行全方位把关,确保除治质量,并作好记录。 2)松褐天牛防治:松褐天牛是传播媒介昆虫,采取多种措施防治,切实降低虫口基数和虫口密度。 ①诱捕器诱杀松褐天牛。松褐天牛羽化期4月下旬至9月,在藤桥镇、仰义街道等重点发生区设置诱捕器400台,诱杀松褐天牛成虫,三至五天取虫一次,20至30天更换添加引诱剂一次,对诱杀情况进行记录。 ②噻虫啉粉剂喷杀松褐天牛。施药喷杀范围为藤桥镇、仰义街道等重点发生区内约6000亩次山场,采用每年施药一次或二次。施药第一次喷杀时间为松褐天牛羽化期初期4月底至5月初第一次天牛羽化出孔时喷药;若进行第二次喷药,喷药时间为5月底至6月上旬松褐天牛羽化高峰时,喷洒时必须做到全面、周到、不漏缺,以降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 ③设置饵木诱杀松褐天牛。在有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林内设置饵木来诱杀松褐天牛,设置时间为松褐天牛羽化前的4月上旬,每2株饵木间离应大于,设置密度约为2株/公顷、 5株/公顷、 14株/公顷。可有效吸引松褐天牛成虫产卵,同时减少松褐天牛在其它健康树上产卵而避免被害,设置饵木后,每3天观察一次,记录天牛刻槽情况。 ④黑光灯诱杀松褐天牛。利用黑光灯诱杀松褐天牛成虫是一种无公害且有效的方法,要选择合适波长的灯管,在发生区林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松褐天牛成虫,设置时间为羽化期前开始至9月下旬,可以有效降低林间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 3)打孔注药保护性防治。对森林(山体)公园、名胜区内不宜采伐的少数松树(古树名木),可利用打孔注药法,注射保树灵、虫线光、虫线清(400ml/m3)等药剂,加以保护性防治。 4)检疫检查: ①封锁病木及其产品流通。封锁病木及其产品流通是防止松材线虫病人为传播的重要环节,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将病木及其产品出运,严禁从疫区调运松木及松类苗木、盆景等,严格检疫检查,对违章调运案件进行严肃查处,并及时上报防治指挥部。 ②禁止疫区内企业使用加工松树病死木。组织力量对电力、通信、邮电、广电、移动、联通等部门,木材加工企业及摩托车商店等企事业单位进行严格的检查,一旦发现病木及制品或没有检疫证的松木包装箱、电缆盘都要及时扣留,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坚决杜绝感染源头。 5)营林措施:对松树病死木清理后留下的空地,进行科学规划,营造阔叶乡土树种进行林相改造。逐步淘汰零星分布、树势衰弱的易感病松树,对于树势旺盛但过于密集,树枝已挤压的松树,进行较大强度的卫生伐和疏伐。 6)建设监测网络,做好内查管理:以区森防检疫站为监测站,在全区范围内建立点多面广,层次分明的地面监测网络,设立藤桥镇、仰义街道、双屿街道、黄龙街道等4个监测点;监测站配备2名监测员,监测区设置4个固定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配备一名责任心强的监测员。利用这支队伍对松材线虫病开展常年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及时做出反应。同时,每年对全区松林开展二次普查,对重点地段开展一次复检,准确掌握动态。 7)检查验收:每年3-4月份,由清理质量监督小组组织力量对作业山场进行清理质量验收。每个小班抽取伐除株数的30%,检查内容包括伐除是否彻底、枝丫清理是否干净、喷药套膜覆土是否到位及面上枯死木清理是否干净等项目检查,检查不合格的,责令重新清理,直到清理质量合格为止。 十三、重点预防区保障措施 重点预防区主要是未发生松树枯死木的区域,根据松材线虫病的传播特点,重点预防区的主要分行政和技术保障措施两个方面。 1、行政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以分管区长为总指挥,林业、公安、环保、旅游、邮电、电力、广电、计划、财政、工商等部门领导组成的防治指挥机构。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群防群治意识和生态安全意识。统一协调预防任务,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把预防工作落实到各级部门,做到领导责任到位、目标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检查奖惩到位。 2)加大检疫检查力度,加强检疫工作:加强森林病虫防治机构的队伍建设,完善森防检疫执法机制,筹集资金,购置检疫设备及防治设施,配备森防检疫执法巡查车辆;组织建立经营使用外来松木包装材料的申请制度,包括使用外来松木及制品的使用、经营、调运、复检等申请;对外来松木包装材料的复检率要达到100%;加强对木材加工,经营企业及使用松木包装材料单位的森防检疫管理,杜绝松材线虫病病源进入重点预防区。 2、技术保障措施 1)培训森防检疫技术人员:对森防检疫站技术人员和监测站监测点的全体人员进行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测报、除治等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建设一支监测、预防技术过硬的森防检疫队伍。 2)定点监测,定期巡查: ①5个固定监测点负责监测松树发病情况,发现病树及时采样送检鉴定。 ②做好日常监测工作,加强疫点周边地带松林检查监测,每月一次,一旦发现可疑现象,立即取样镜检。 ③森防检疫站聘任技术人员定期对重点预防区内松林进行巡查,发现病树及时取样分离镜检。 3)及时清理,遏制疫情蔓延:重点松林预防零星松树枯死木的处理,要严格按照规定组织专业人员在每年3月底前全面、彻底和科学处理,及时清理各种原因致死的松树,对枯死松树采取伐除办法,伐根必须低于,对伐根施药套膜覆土处理。 4)防治松褐天牛:采取化学、物理和生物防治的各种有效措施开展松褐天牛防治,尤其是4月底前在每个固定监测点悬挂诱捕器,定期更换引诱剂诱杀松天牛成虫,统计松天牛种类和数量,并对松天牛成虫进行分离镜检,查清松天牛是否带有松材线虫。 5)科学营造林,提高森林综合抗病能力: ①重点预防区内要进行封山育林,保护天敌种群;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合理间伐,伐除火烧木、风倒木、衰弱木、枯死木,保持林地卫生;提高松林抗病虫能力。 ②重点预防区内的荒山荒地要营造木荷、枫香、樟树、楠木等乡土珍稀阔叶树,林分改造时进行树种搭配,补植补造阔叶树种,积极增加阔叶林比重,提高森林综合抗病能力。 ③藤桥、仰义等地的有关村,应该采取有计划的择伐改造,以确保全区的森林资源安全。 十四、投资预算 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提高认识,而且要资金落实,不仅要领导重视,而且要纳入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该方案预算防治经费95.1693万元。主要包括清理除治及监测设施,药剂购买,专业采伐用工,疫病木材处理等项目,分项目预算如下: 1、松树枯死木清理除治经费:49.2693万元。 1)全区10月底发生松树枯死木938株,松树感病木2155株,发生范围19538亩,松林面积11349亩,需投入人工2474日工,清理费需2474×150=371100元。 2)全区松树枯死木运输费(含人工搬运),按蓄积180立方米,2立方米/每车、740元/每车计算,则740元/车×90车/每日=66600元; 3)全区松树枯死木烧毁(含保管费),分10次烧毁:300元/日.人×4人/日×10次=12000元; 4)全区松树桩浇马拉硫磷按3093株计算则:3093株×0.2千克/株=618.6千克,618.6千克×27.45元/千克=16981元; 5)全区松树伐桩浇柴油按3093株计算则:3093株×0.2千克/株=618.6千克,618.6千克×7.6元/千克=4701元; 6)全区松树伐桩浇混合药人工费(含塑料薄膜覆盖、覆土人工)按3093株计算则:3093株÷30株/日=103工,103工×150元/工=15450元; 7)全区松树桩覆盖塑料薄膜按3093株计算则:3093株×0.32平方米/株=989.8平方米,989.8平方米×2.8元/平方米=2771元; 8)枯死木用塑料薄膜袋装:计309株,枯死木20立方米、需塑料薄膜袋309个,每株按10元计算(含人工费及塑料薄膜袋成本费)×309株=3090元。 2、悬挂诱捕器诱杀松天牛经费:17万元。 主要悬挂在藤桥镇、仰义街道等范围内的10000亩山场,设计悬挂400台,其中藤桥300台、仰义100台,每50台需1人管理,每3至5天收虫一次,每台每月添药1瓶,诱捕人员工资1500元/人.月,悬挂时间为5-9月计5个月。为强化诱杀监管工作,考虑藤桥镇诱捕器数量,配备1名专职监测员负责诱捕器器材、药剂分发和天牛成虫收缴管理工作,管理工资按每月2000元计算。 1)新购买诱捕器200台×100元/台=20000元 2)诱杀天牛购引诱剂费:400台×5瓶/台×40元/瓶=80000元; 3)诱杀天牛人员工资:8人×1500元/人.月×5个月=60000元; 4)监管人员工资:1人×2000元/人.月×5个月=10000元。 3、噻虫啉喷杀松褐天牛防治经费:12.9万元。 确定藤桥镇、仰义街道、双屿街道6000亩次重点山场进行噻虫啉喷杀松褐天牛防治,每亩次施药。 1)购药费:6000亩次×0.5千克/亩次=3000千克,3吨×2.3万元/吨=6.9万元; 2)喷药人工费:6000亩次×10元/亩次=6万元。 4、打针注药防治经费:3万元。 采用保树灵、虫线光、虫线清等药剂进行打针注药防治,打针注药600株,用量按照松树胸径基本上以下用一瓶,以上两瓶,药剂及人工费平均50元/株,计3万元。 5、建立常年疫情监测点经费:6万元。 1)全区面上常年定期监测人员2人,工资每年每人1.5万元,则需3万元。 2)藤桥市级监测点设备维护及作业便道建设。监测设备维护0.2万元,作业便道,155元/米,需2.8万元,两项计3万元; 6、疫情调查及防控方案编制费2.5万元,委托专业单位调查。 7、松树枯死木清理监理与检查验收4.5万元。松树枯死木清理(卫生伐)监理及验收委托资质单位实施。 十五、2014年度鹿城区松树枯死木清理实施方案 根据省、市两级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的要求,经过近半个月的调查,全区涉及1个镇3个街道,有松树枯死木的行政村56个,有松树枯死木的小班146个,发生范围19538亩,松树危害面积11349亩,松树枯死木株数938株,松树感病木2155株。为做好2014年度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按照《鹿城区2014年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报告》,特制定本除治实施方案。 1、清理除治松树枯死木,消杀天牛幼虫 1)清理除治范围和时间。 ①藤桥镇、仰义街道、双屿街道、黄龙街道等4单位的56个行政村的146个林业小班发生松材线虫病19538亩,松林危害面积11349亩,现有发生松树枯死木938株(枯死木株数统计至10月底),必须在2015年1月底前全部清理干净。 ②感病木清理除治。在清理除治过程中发现的感病木、继死木,都必须在2015年3月底前清理除治完毕。 ③2015年4月进行清理除治质量回头看,新发生的感病木、继死木必须在清理结束,做到发现一棵,清理除治一棵,直到验收合格为止。 ④村民家中和加工企业的枯死木由林业公安、森防检疫、街道人员组成清理小组,采取检查没收的方法进行集中销毁。 2)清理除治技术要求和标准。 ①实施清理除治松树枯死木时,要求整株伐除,所有伐桩高度按上坡量低于厘米,主干部分切段标号,直径以上的松树枝丫全部装入编织袋标号,对病木、枝丫通过人工搬运并指定车辆运输到指定地点集中烧毁。 ②对于清理后的树桩要剥除松树皮,用1:1马拉硫磷与柴油混合液浇涂树桩,平均每株浇药,具体以树桩大小浇透为准,并用中厚黑色塑料薄膜包扎,然后在其上覆土。 ③实施清理除治松树枯死木时,区域范围内的松树枯死木,不管坡度陡缓、林分密疏、路途远近还是远山近山,都必须清理干净。 ④采伐、运输、烧毁要有专人监督管理。现场监督管理人员由林业主管部门、街道(镇)人员组成,专门负责对采伐、运输、清理、烧毁等除治过程进行全方位把关,确保除治质量,并作好记录。 2、防治松褐天牛成虫 1)诱捕器诱杀松褐天牛。松褐天牛羽化期4月下旬至9月,在松枯死木发生区设置诱捕器400台(其中藤桥镇300台、仰义街道100台)诱杀林间松褐天牛成虫。4月下旬前必须把所有的诱捕器悬挂并添好药,而后每20-30天更换添药一瓶,三至五天取虫一次(碰到雨天顺延),对诱杀情况进行记录。 2)噻虫啉粉剂喷杀松褐天牛。施药喷杀范围为藤桥镇、仰义街道、双屿街道、松台街道等发生区内约6000亩次山场。第一次施药喷杀时间为松褐天牛羽化期初期4月底-5月初天牛羽化出孔时喷药, 第二次喷药为5月底-6月上旬松褐天牛羽化高峰时,每年共施药一至二次。喷洒时必须做到全面、周到、不漏缺,以降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 3、松树枯死木清理除治组织方式 1)松树枯死木清理工程实行社会专业公司公开招投标形式进行承包防治,或采取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招标采购方式,具体按《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小额工程招标采购的通知》(温鹿政发〔2012〕21号)执行。 2)防治组织方式:根据松材线虫病特点和我区发生的实际情况,防治组织方式有两种:即由鹿城区农林水利局牵头组织发包和分镇街牵头发包。前一种方式发包可以整体进行,管理方便,除治效果会好,但工程量会偏大,完成时间较长;后一种方式发包由于林业小班有插花山,各镇街分块管理,各自为营,清理除治容易留下死角,除治效果会差些,但工程量细分操作性较强。 4、松树枯死木清理检查验收 1)检查验收时间和标准:2015年4月份(如果提前完成即按完成时间),由清理质量检查验收小组组织力量对除治山场进行除治质量验收。每个小班抽取采伐株数的30%,进行伐桩是否符合要求,枝丫和面上清理是否干净等项目检查,检查不合格的,责令返工,直到合格为止。 2)清理质量检查验收小组人员组成:由区农林水利局、区财政局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区农林水利局资源林政科、森防站、办公室和区财政局农财科等相关人员组成。松树枯死木清理质量检查验收标准按《松枯死木清理质量管理、验收作业指导书》(温松指〔2014〕3号)规定执行。 5、2014年除治目标及主要技术指标 1)清理目标: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发生和扩散蔓延,松树枯死木发生面积和发生数量逐年下降 2)主要技术指标:松树枯死木清理率达100%;清理下山的烧毁率达100%。 6、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构。除区级建立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外,藤桥镇、仰义街道等有关单位也要建立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切实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 2)强化政府行为,明确除治责任。由区防治指挥部制定《松材线虫病防治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责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把松材线虫病防治任务和目标分解落实到街镇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中,真正做到政府领导精力到位、目标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检查考核到位。 3)检疫封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到松材线虫病发生区调运松木及其产品、消除人为滚动传播。 4)开展技术培训。对街镇林业技术人员、兼职检疫员及村(社区)干部进行松材线虫病技术知识的培训,普及松材线虫病除治和预防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