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01/2017-00349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7-03-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政府工作报告(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2月22日在温州市鹿城区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鹿城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胡晓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鹿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区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奋力推动转型发展,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城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全力稳增长、调结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7亿元,人均突破十万元大关,增速十五年来首次赶上全省发展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28.5亿元、372.7亿元、862.8亿元,是2011年的1.3倍、1.6倍、1.4倍;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0.2∶27.8∶72。跻身2016年度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第22位、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23位、科学发展百强区第42位。

五年来,我们全力抓创建、强整治,环境品质持续改善。“六城联创”圆满收官,创成省级示范文明城区、省级生态区。“三改一拆”掀起热潮,“大拆大整”势如破竹,城中村改造取得历史性突破,拆除违法建筑989万平方米、城中村旧房380万平方米,中央涂、龟湖水乡、仰义制革基地等重点区块全部“清零”。“五水共治”成效显著,28个沿河旧市场完成搬迁改造,治理垃圾河33公里、黑臭河71公里,城区截污纳管工程全部建成,创成省级“清三河”达标区。滨江商务区、城市中央绿轴形象初显,双屿综合整治取得实效。完成16条道路综合整治,打通8条断头路,建成130个公园、小游园,绿地面积实现翻倍、达到1075公顷,创成2条省级绿化美化示范路、3条省级街容示范街和全市首个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街区。

五年来,我们全力搭平台、强支撑,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6亿元,七都大桥、330国道仰义至双屿段改建工程等91个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全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服务业增加值居全省同类城区第二,被列为全省首批服务业强区试点;新增产值亿元企业27家,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股改企业126家,2016年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7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1%,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实现“双下降”。置信广场、世贸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税收“千万元楼”达到32幢、其中“亿元楼”7幢。2016年网络经济销售额突破2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652亿元、稳居全市首位;跻身全省首批文化产业重点区。清理转而未供土地1.1万亩,处置供而未用土地9428亩。

五年来,我们全力促改革、重创新,市场活力充分激发。承接国家金融改革试点,建成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和全国首个“三位一体”信用信息查询平台,鹿城农商银行被评为全国农村商业银行标杆。创成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区。深化“大招商”机制,引进项目308个,到位内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476.8亿元、3.5亿美元,被评为全省“浙商回归”示范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省科技综合评价排名大幅提升,2016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是2011年的2.2倍,“浙江电器”获市长质量奖,“双屿实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

五年来,我们全力惠民生、增福祉,群众生活更加富足。全区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例连续五年超70%,新增就业岗位12.5万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3535元、27747元,收入差距从2011年的2.3倍缩小至1.9倍,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全面消除。教育、卫生、文体等事业蓬勃发展,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幼儿园34所、文化礼堂80个、城市书房13家。新增停车泊位2.9万个,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291个、投放自行车1.2万辆。改造、新建农贸市场27个。实施大网格实体化运行模式,安全生产三项控制指标连续九年下降,社会治安警情连续十年下降,圆满完成G20杭州峰会维稳安保任务,平安大区实现“七连创”。工青妇、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人民武装事业等进一步发展,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新居民等工作切实加强。

五年来,我们全力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继续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大干部的精气神和执行力显著增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945件、政协提案757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被评为全省法治建设示范单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审批事项60项,权责清单实现区级部门全覆盖,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审批服务、中介服务分别提速40%、30%。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监督、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驻鹿部队官兵、武警官兵、外来建设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鹿城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工作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推动鹿城转型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从自身抓起,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打造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的鹿城铁军,才能打开工作局面,创造一流业绩。必须始终坚持校准历史方位,认清鹿城发展虽走出低谷,但仍落后于全市和国内先进城区这一最大现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才能奋发有为、奋力赶超。必须始终坚持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为目标,以“大拆大整”为主线,大区块开发建设,大视野统筹发展,才能打赢城市转型发展的攻坚仗、翻身仗。必须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破除一切落后的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和体制弊端,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激发活力、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群众,又要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实现城市、政府、群众共建共享共赢。这些经验需要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好、发展好。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鹿城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是: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承载力、集聚力、辐射力不够,与大都市区核心区地位不匹配;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不强,转型发展滞后,新的动能、新的平台、新的产业尚未真正形成,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欠账较多,难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城市美誉度不高甚至存在落差,对外来人才和年轻人吸引力不足,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受到影响;城市建设“碎片化”“半城市化”带来的安全问题突出,各类隐患量大面广,触目惊心,防不胜防;政府自身建设与形势、任务、群众的要求有差距,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的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工作理念和能力跟不上转型发展步伐,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消极腐败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鹿城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在这重整山河、凤凰涅槃、不进则退的重大关口,省委省政府作出“大拆大整”科学决策,为我们量身定制了推动转型升级的作战方案;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三个城市”的奋斗目标,要求鹿城发挥“排头兵”“顶梁柱”作用;区第九次党代会站位大局、放眼未来,发出了“突出‘一条主线’、聚焦‘五个发力点’、打造‘五个升级版’”的动员令。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委的战略部署,求真务实,实干苦干,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努力实现鹿城转型发展。

根据区第九次党代会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五个区”建设为总目标,以“大拆大整”为主线,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全面贯彻省市、区委的系列决策部署,对标全国、全省先进城区,聚焦“五个发力点”,打造“五个升级版”,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城区。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400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390亿元;外贸出口总额超过45亿美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和9%以上。

今后五年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大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全域加快拆迁,抢抓国家棚改政策窗口期,2017年完成核心片区城中村改造,力争三年时间基本完成计划外城中村和旧小区改造,五年时间基本完成旧厂区和旧市场搬迁改造。区块推进建设,通过强化规划引领,优先建设配套,实现城市空间优化、功能重构、形象再造、品质提升,增强中心城区交通、教育、科技、医疗、文化、金融、商务等要素集聚辐射能力。开展城市“双修”,保护好山、水、林、田、湖、岛的生态本底,传承好城市的历史、文化、肌理,努力再现望山亲水斗城之美。

(二)大力提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加速产业转型,实施产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传统商贸走向现代商贸,推动制鞋等传统制造走向时尚智造;以主城区为核心阵地,以创建省级服务业强区为新起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新型平台,推进轻工产业园区、中国鞋都、炬光园提质增效升级;加快建设第三代标准的产业平台;实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众创空间、总部楼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创优发展环境,以落实惠企助企政策、打造公平竞争环境、转变企业供地方式为重点,营造让投资者更放心、创业者更省心的发展环境。

(三)大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以路面为重点的城市序化管理,实施道路综合整治和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同步推进路面整治、路面保洁、交通渠化、外立面修缮、地下管廊建设,联动推进物业小区、建筑工地、商业街区、背街小巷等城市重点区域管理,努力实现路面通达、视觉清爽。开展以勤查严管重罚为主要手段的城市面上管控,通过最密的检查频率、最严的管理举措、最高的处罚标准,持续深入治理乱停车、乱占道、卫生脏乱等各种乱象,全力解决脏乱差问题。开展以出租房为重点的安全隐患整治,按照“标本兼治、协同作战、集中围剿”的要求,全面深入整治出租房,联动推进“四无”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建筑施工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各类隐患整治,守住安全底线,确保城市平安、群众安居乐业。

(四)大力提升群众获得感。一方面,围绕创建省级教育现代化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健康鹿城、平安鹿城、美丽鹿城等重大任务,全力构建城乡一体、区域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牢固树立“小实事、大民生”导向,按照“群众有需求、财政可承受”“事小而面广”“当年可完成可感知”的原则,每年从群众的衣食住行、文体娱乐、日常生活中筛选一批项目,建立市、区、街镇三级为民办实事制度,点点滴滴、真真切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群众在受到尊重、得到服务中,对城市和生活多一份向往。

(五)大力提升城市发展动力。向创新政策引导要动力,研究“政府可承受、百姓可接受”的拆征政策,完善加快城市西片发展的政策体系,积极向上级争取含金量高的试点政策。向破解要素制约要动力,进一步强化土地要素支撑,积极实施PPP和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打造更有活力的人才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向推进重点改革要动力,深化行政管理、城市建设、财税体制等改革,使政府职能更加适应发展需求。向扩大对外开放要动力,善于向市场借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加大招商选资、招才引智、内外互动工作力度,引进一流的企业、一流的项目、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团队助力城市发展。

三、2017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按照五年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综合分析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强势推进“大拆大整”。按照“上半年大见成效、年底再上新台阶”的要求,保持强劲攻坚态势,为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打开空间。

加快“四旧”改造。对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全力攻坚城中村改造,完成核心片区范围内16个行政村(21个区块)和13个“插花”旧村改造,同步启动七都、丰门、仰义、藤桥等街镇的10个旧村改造。启动老旧小区拆改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民航路拓宽工程拆征,先行改造意愿率高的老旧小区。启动旧厂区拆改三年行动计划,将列入改造范围内的13个旧厂区全部纳入统征统拆,完成4个旧厂区改造。启动旧市场拆改三年行动计划,将列入改造范围内的15个旧市场全部纳入统征统拆,完成5个旧市场改造。

深化专项整治。持续推进违法建筑拆除,依法处置违法建筑95万平方米,新增“无违建街道”4个、“无违建社区”69个。持续推进城乡危旧房治理,全面开展再排查、再整治,加快1243户农村危旧房治理改造,全面完成城镇危旧房治理改造。持续推进“四无”生产经营单位整治,落实“四个一律”要求,6月底前全部整治到位。持续推进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6月底前居住出租房整治合格率达到100%,防止已整治的出租房隐患反弹,严格追究违法出租行为。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整治,6月底前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

整治率达到100%。持续推进旧市场整治,6月底前存在安全隐患的旧市场整治率达到100%。继续深化双屿综合整治。

落实配套保障。围绕“四旧”改造,健全拆征政策体系,保持城中村改造政策稳定,推出产权调换安置权益回购政策;完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政策;制定出台旧厂房、旧市场回购政策。优化招投标制度设计,引进一流的专业机构和企业参与谋划和建设。理顺建设体制,区级成立专门国有公司作为城市建设和运营主体。利用好国家棚户区改造等政策,多渠道筹集全域拆改资金。加强“四旧”改造中历史建筑和文物的保护,做到能保尽保、就近安置。围绕专项整治,进一步建立健全“限期攻坚、联合执法、标本兼治、协同作战、集中围剿”的工作机制,全域联动,整片推进,集中精力打好阵地战、歼灭战。

(二)启动区块开发建设。区块推进建设是从“大拆大整”走向“大建大美”的基本路径,要全面启动、全面推进,全力破解城市环境不美、配套不全、功能不强的问题,促进城市转型发展。

全域优化区块布局。大南、五马、松台、蒲鞋市等核心区块加快推进人口疏解,实现优地优用;南郊区块以“双创”为核心,打造小微“双创”平台;广化、双屿等区块培育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互联网电商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都市产城融合平台;滨江、南汇、七都等区块规划建设标志性建筑、城市综合体、高端楼宇群,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信息经济;丰门、仰义、藤桥、山福等区块,依托产业基础、生态优势,加速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打造城市发展新增长极。

先行建设基础配套。进一步完善新一轮城市发展重大功能性项目布局规划,实施学校、幼儿园、医院、社区卫生、养老、菜篮子、公厕、停车位、充电桩、加油设施、长租公寓、文体设施等新建、扩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提升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等级、数量、规模。在南郊、双屿等区块加快建设一批中高档新型居住区,打造城市生活新社区。加快推进51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有效投资421亿元。争取列入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设试点。

继续推进亮点区块建设。在滨江商务区,完成8个片区改造,主动介入规划建设和产业招商,促进城市CBD早出形象。在城市中央绿轴,完成16处遗留问题“清零”,确保建设无障碍进行。在五马、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坚持地上和地下、保护和更新并重,逐步把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为城市记忆最深、文化气息最浓、历史遗存最集中、最能代表代言温州的板块。

协调推进西片发展。以交通西进带动城市西优,全力承接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市域铁路S1线等工程,开工建设104国道温州西过境改建主线工程、330国道鹿城段官岭隧道改建工程,加快推进双屿至藤桥公路工程建设,完成安吉至洞头公路鹿城段工程前期,确保绕城高速西南线鹿城段工程、瓯江特大桥鹿城段工程完工;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7.1公里、改造提升3.7公里。以水利建设拓展发展腹地,推进温瑞平原西片排涝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确保戍浦江河道藤桥至河口段整治工程Ⅰ标段、瓯江治理一期工程完工。以瓯江绕城高速至卧旗山段海塘工程建设为契机,实施瓯江路西段提升工程,统筹推进沿岸沿路开发建设和产业升级。重点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强村惠民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环境整治、土地流转、产业培育、项目引进,推动藤桥、山福后发崛起。

全面强化土地经营。把经营土地作为区块推进建设的重要引擎,突破村界、街镇行政界线,推进连片开发、大区块开发。遵循城市建设的基本特点和周期规律,理顺体制机制,深入研究做地、储备、出让一整套联动计划,出让经营性用地800亩,收储土地2000亩。坚持政府重资产运作,布局建设一批政府资产项目。深化集约节约用地,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1500亩,盘活存量土地800亩,清理转而未供土地2100亩。树立大区块招商理念,加强招商综合谋划,把配套做优、把环境做好,提升土地价值。

(三)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坚持产业优化、平台搭建、环境营造三管齐下,打开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新通道。

推动产业升级。推动商贸业转型发展,深入实施城市商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改造提升3个环境优美、设施精致、通达便利、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开放式特色街区;推进世贸中心、马鞍池公园、置信广场、白鹿洲公园、南塘风貌街慢行系统建设,打造大型休闲商业街区;加快传统商贸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实现网络零售额252亿元。推动制鞋业升级换代,扶优做强龙头企业,优化配套产业链,推动产业从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拓展,创成全国制鞋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推动本土建筑业龙头企业与央企、国企、大型房地产和建筑公司合作竞争,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创建省级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一圈两岸三岛”旅游开发,文化、金融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5亿元、45亿元。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推进50个“机器换人”项目,新增“浙江制造”标准1个、企业研发机构12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100家,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0亿元。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完成“个转企”300家、“下转上”108家、“企转股”21家、新三板挂牌3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搬迁改造300家工业企业。

夯实平台支撑。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推进鹿城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大厦等科创平台建设,建成以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时尚信息产业园为载体的软件信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创成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众创社区1家、众创空间4家,新增众创空间16万平方米。推进滨江广场等综合体建设运营,再增1幢税收“亿元楼”。有序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建设,竣工28万平方米,引导200家企业入园发展。加快完善轻工产业园区、中国鞋都、炬光园基础配套,提升承载功能,打造“腾笼换鸟、发现培育、引大聚小”主平台。

改善发展环境。推行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企业综合评价机制,实施“亩产论英雄”“能耗论英雄”,把有限资源向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企业倾斜,打造“雁阵式”企业方队。加大物业回购力度,落实功能定制服务措施,支持企业轻资产运营。提升众创空间物业运营水平,培育科技经纪人队伍。按照“企业提、政府办”的要求,建立面向企业的“点对点、面对面”服务机制,努力提升企业在鹿城的获得感。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深化放管服工作,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五单一网”建设,推行小微企业经营场所工位号登记注册模式,一次性办结审批事项覆盖面达到50%。开展“打霸治闹、拔钉清障”破难攻坚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阻碍发展的违法行为。

(四)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通交通卡口2个、断头路3条。完成温瑞大道、六虹桥路、锦绣路、温州大道、鹿城路、江滨路、环城东路等7条市级道路,府东路、吴桥路、府西路、会展路、绣山路、府前街等6条区级道路综合整治。完成30条背街小巷整治。实施护卫人行道专项行动,完成路面修缮6万平方米,核心区内人行道实现应隔尽隔,确保无破损、无残缺、无塌陷、无积水,提高贯通率和舒适度,让步行更加优先宜人。推进机非隔离、人非隔离,提升完善公共自行车运行体系,让骑行更加安全便捷。完成5座垃圾转运站改造。加强对479个建筑工地的管理,做到扬尘不扩散、工程车不带泥上路、围挡整齐美观。加强对拆后城中村现场的管理,及时清运垃圾,防止无序占用。落实好新物业管理条例,加强对395个物业小区的管理,以“最美”小区创建为载体,提升小区在保洁养护、停车序化、共建共享等方面的服务管理水平,解决好“围墙”内的问题。积极探索无物业小区管理新模式。开展序化管理示范街区创建专项行动,建成10个停车有序、路面平整、设施完好的示范街区。核心区全域实施严管重罚,重点解决车辆乱停、马路乱穿、垃圾乱扔、污水乱倒、占道经营等行为,确保城市干净有序。

(五)深化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两路两侧”等环境整治组合拳,认真做好“显山亲水添绿”生态文章。巩固扩大“六城联创”成果,启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全面落实河长制,完善城区截污纳管体系,整治2225个排污口,坚决遏制垃圾河、黑臭河反弹回潮,全面剿灭劣Ⅴ类水质,力争夺取全省“五水共治”大禹鼎。围绕打造亲水型城区的目标,实施新一轮塘河清淤和水体交换工程,完成清淤30万方、水体交换8000万方,推动塘河水系活水畅流;联动推进“水岸同治”,实施9个沿河城中村(地块)改造和岸线整治、10座桥梁美化、汇昌河夜景亮化。根据“年年开展、人人参与”的原则和“绿量更多、绿意更浓”的目标,实施种树植绿、美化家园专项行动,新增绿地100公顷,完成37条道路树池改造提升、50处见缝插绿和祛疤栽花;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社区、企业、家庭、学校、居民捐苗植绿、认种认养、结对造绿、庭院绿化,努力形成种绿、护绿、爱绿的社会风尚。强化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治土“国十条”“省十条”,加快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空气优良率达到90%以上。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类污染物减排任务。

(六)推动改革开放举措落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区街税收分成和社会化征管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深化大网格实体化运行模式,完善街镇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四大平台”运行体制机制,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程。进一步拓展“温州外贸通”“现代温贸通”“温州一达通”等本土外贸综合平台服务功能,市商业快件监管中心建成投用,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5亿元;全力争取国家第四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地。加大“白鹿引才”力度,培养引进“国千”“省千”人才4人、高技能人才500人、高层次创新团队15个。深化“大招商”机制,严格执行“税收贡献度、项目先进性、地区影响力”选资标准,争取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8个,到位内资7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

(七)持续改善社会民生。坚持长期系统构建民生服务保障体系和阶段性具体为民办实事一起抓,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市区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发展高端民办教育;新建(改扩建)烈士路小学、南汇小学、藤桥中学等8所中小学,屿头幼儿园、南洋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以上。探索推进集休闲、运动、文化于一体的“体育社区”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创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整治提升15家养老机构,创成医养结合示范养老机构1家,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惠及面达到2.5%。新增参保人员2.5万人,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达到城镇的95%。推进台风暴雨精细化预报预警工程建设,加强山区小流域治理,优化避灾场所布局,建成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和平安示范街区创建。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重大涉稳事件发生。支持工青妇、工商联、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等工作,进一步发展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人民武装等事业。

办好民生实事。根据票决结果,认真办好民生实事:

1.完成农贸市场改造提升17个、新建1个,创建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农贸市场3个;完成7个农贸市场周边背街小巷整治,平整道路1万平方米,增设公共自行车桩位180个,实现农贸市场公共自行车全覆盖。

2.新增城市书房5个、文化驿站5个;实施广播电视低保工程,为全区5391户低保户提供免费有线电视服务。

3.市区范围内472座公厕按照设施完好、环境整洁的要求,实行16小时保洁、24小时免费开放。

4.新增停车泊位8800个,完成17个旧小区停车位改造和交通“微循环”示范点建设。

5.建成山福中心片区自来水管网应急工程,解决6个村、近1万人的日常饮水问题。

6.开通藤桥、山福18个行政村客运班车,行政村班车通达率100%。

7.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户籍人口规范签约率达30%,约22.5万人;开展妇女“两癌”筛查6200人次,开展困难计生家庭免费健康体检1000人,为慢性病人等特需签约对象免费提供急救包3000份。

8.依托临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120”急救分站。

9.新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家,改造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家。

10.新增登山健身步道10条、16公里,新增改建体育场地设施20处。

11.新增绿道5公里,改造提升街旁(滨水)小游园13个。

12.加强79个地质灾害点整治,完成避让搬迁19个,工程治理14个,新建(改扩建)避灾安置点32个。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使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本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和姿态,努力建设一个有为的、人民满意的政府。

区政府班子要率先示范。要讲政治、顾大局,带头执行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要干字当头,用行动和结果说话,行实政、办实事、求实效。要乐于奉献,做到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把工作付出当作回报组织、回报社会、成就使命、成就自我的本分。要敢于担当,面对困难不回避,善于在克难攻坚中前行;面对压力不退缩,敢于拍板和行动;面对分歧不动摇,坚持做正确的事。

建设学习型政府。转型期的政府工作,要求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认真学习城市拆征、规划、建设、管理和财政融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知识,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对标学习杭州下城、宁波海曙、厦门思明、广州黄埔、佛山南海等先进地区的理念和做法,把跟踪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贯穿全部工作始终。

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做好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决维护城市的长远利益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既敬畏法律,又善于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进工作。加强政府信用建设,诚信施政,说道做到,提升政府公信力。

建设服务政府。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和企业过“好日子”。坚持把困难留给政府,把方便留给群众和企业。坚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真诚服务,当好群众和企业的“店小二”。群众和企业向政府反映情况、找政府办事的,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

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开展“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针对安置房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投资项目、公共资金、司法执法、基层站所等重点领域,查纠问题、健全机制。主动提高工作透明度,坦荡工作、阳光作业,做到背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以公开促公平、提效能、防风险。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自己管辖的人和事切实负起责任,牢牢守住廉洁底线。 

各位代表,鹿城是一座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从历史传承看,瓯越文化源远流长,斗城之美令人遐迩;从自然地理看,“山水林田湖岛”生态本底一应俱全,城市望山亲水;从当下看,“大拆大整”打开了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的想象空间;从今后看,区第九次党代会已为城市的发展描绘了蓝图,设计了方案,我们将会迎来一个更美更好的鹿城。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创新,趁势“大拆大整”,加快转型发展,为打造全面小康社会示范城区而努力奋斗!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