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61/2018-00490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滨江街道 |
生成日期 | 2018-12-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时尚智都、山水美城”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滨江街道围绕滨江商务区的发展定位,以“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社会稳定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清零”“清场”工作。征地、拆迁齐头并进,破解“温州城中村改造第一难”,相关报道在浙江日报、温州日报等省、市、区等各大主流媒体上刊播175篇。一是啃下征地“硬骨头”。面对久治不下的复杂局面,化零为整、打包统征,累计完成9300多亩土地政策处理,“五村一社”集体土地基本报征完毕。二是攻克拆迁“老大难”。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盯时间节点,强势推进辖区218处特殊建筑“清零”工作。截至目前,拔钉疑难户和特殊建筑206处,实现41个征收项目地块“清零”,浦东沙场强制拆除,彻底消除盘踞二十年之久的城市顽疾;五福道馆成为全区首个成功货币化安置庙宇;被冠以“温州城中村改造第一难”的杨府山塗村实现住宅全面“清零”。三是打通拆征“中梗阻”。面对村情民意复杂、信访矛盾集中的“五村一社”,仅用40天顺利化解历时12年而久攻不下的塗村老港区历史遗留问题,为滨江商务区政策处理收官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挂上权证注销“加速档”。积极对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辖区拆城中村改造共涉及地块49个,需注销不动产权证5737户,已完成5565户,实现25个地块不动产权证注销工作“清零”。 (二)“大建大美”工作。一是旧片区改造方面,今年新启动的两个片区完成签约224户,腾空旧房146户。其中,黎一村8号地块电冰箱厂宿舍改造项目征迁协议签订工作仅用6天实现签约率达100%。二是安置房建设方面,滨江商务区9号地块城中村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现进入装饰装修工程。黎二村5号地块城中村改造工程桩累计完成2793根,完成比例达86%。三是周转房建设方面,完成浦东片区村民周转房、蒲州三期临时周转房、宝兴寺、双联道观等临时周转房,为老港区出让、第三十四中学及中央绿轴北延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四是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三十四中建设项目、鹿城实验小学扩建项目地块均已清零,施工单位已进场;温州市民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上陡门浦公园于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三)经济发展工作。截止10月底,街道有效投资完成124.84亿元,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2.95亿元,限上批零住餐销售(营业)额37.32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15.45亿元。一是突出重点,固投引资量质并行。实现辖区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8.16亿元。2018年新开工有效投资达到32.70亿元。随着2019年后续一批批招商项目的相继协商签订,将为滨江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二是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截至目前,辖区黎明92、智慧谷、米房cei、花园1956等四个文创园区共吸引42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文创类企业约200家,年产值共达30亿元。同时各类各级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其中黎明92已创成1个国家级(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1个省级(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和5个市级产业示范区,整体形象不断提升。三是集中精力,全力打造楼宇经济集聚区。街道辖区内原有9幢商务楼宇,今年新增现代大厦,共有10幢。原有的9幢楼宇入驻率都已达到98%以上,共206家企业,其中新城大厦年税收达亿元以上,中保大厦、数码城大厦、禾源大厦和金可达商务楼税收超千万元。 (四)基层治理工作。平安建设方面,建立“平安树”工作制度,对11类重点场所进行分级分类,现已基本完成辖区328家重点场所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隐患254处,完成整改223处。延续推进“新田园3.0版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探索”项目,吸纳10多家社会单位成立新田园平安联盟,积极开展智慧安防小区建设项目。信访维稳方面,一方面,信访积案化解大显成效,2018年街道办理信访件133件,市长热线897件,初信初访办结率达100%,实行街道班子成员包案、信访积案清仓等活动,成功签订息访息诉12件,化解信访历史积案11件。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一三五”维稳应急处置预案,深化研判分析、问题化解、应急预案等维稳机制,加强涉稳重点人员管控力度,积极主动的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和调处工作。如温商贷展期事件维稳工作,街道第一时间成立应急维稳小组,轮流蹲守、掌握实时动态,处置突发情况10余次。截止11月,温商贷投资人累计来访达4000余人次,前往市政府、市信访局500余人次,街道均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应对。消防安全方面,截至目前,共排查居住出租房1565家(次)、合用场所578家(次),发现隐患598处,整改隐患598处,共停水停电出租房58家,30人以上出租房、10人以上出租房整改率均达100%;共排查整治“四无”生产经营单位1600余家。 (五)城市管理工作。一是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完善“河长制”,切实提高河长履职能力。完成辖区10条道路、14个小区、739座雨(污)水井总计28.849公里排水管网疏浚任务。二是市容市貌进一步提升。新建绿地2.98公顷,立体绿化800平方米,完成“祛疤栽花”10处,街旁(滨水)小游园提升2个,复绿提升面积达13000平方米。积极开展无违建创建工作。三是进一步推进城市洁化工作。截止11月,共清除垃圾死角61092平方米,清理小广告36440张。辖区共有108个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小区达82.4%。其中,六组团已创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全市首个易腐垃圾专线运输试点小区。 (六)社会管理工作。优化社会民生服务,现辖区共有低保178户,1-11月共发放低保金253余万元。各类便民服务活动累计开展200余场,惠及群众达20000余人次。建成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依托辖区的文化礼堂、道德讲堂和社区学校等平台,共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74场,其中举办9场送戏下乡演出活动,总参与人次5340次。纵深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结合辖区实际,以业务知识培训、大型广场便民服务宣传等多层次、多触角的宣传方式,使移风易俗宣传更加亲民,累计业务培训100余人次,宣传资料发放500余份。 (七)基层党建工作。一是提高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围绕“五查五看”,全面开展村社组织换届“回头看”工作;严格落实“五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制度,严格“三资”管理,发挥好制度刚性作用。加强村居干部管理,严格执行村主要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加强村居干部的培训教育学习,完善村居后备干部人才库。二是深推“红色管家”创建。首创全市业委会“五不能八不宜”选人制度,成功选举新田园六组团新一届业委会,一举改变原业委会长期瘫痪的状态;推出“群众点单、及时领单、公开晒单”精准服务举措,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红色管家”创建走出了一条基层小区治理新路子。三是创新社区现代化交流方式。开发全市首个城市社区智能化线上平台——“幸福邻里”APP,形成社区“党建、生活、经济、交流”四大“微生态圈”,助力全覆盖服务触角延伸。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四是强化党建品牌建设。开展鸿滨读书会系列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滨江模式”,至今累计开展100余次,惠及万余名党员群众。 (八)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一是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监督延伸“一公里”。通过签订《滨江街道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将街道班子成员及职能科室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格局。切实开展“组织换届回头看”行动,通过干部一对一谈心、群众促膝谈等方式,全面了解2017年选举产生村居干部的履职情况。二是自查自纠六大领域,问题排查“无死角”。在国有房产、招投标、公款旅游、地块清零、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和站所服务数据、党员干部违规房产交易、违规借贷等八大领域积极开展自查,尚未发现问题。多次召开营商环境工作的会议,旨在优环境上做贡献。借人才大走访和重点企业大走访的契机,了解营商环境效能监测点情况,监督“营商专员(代办员)”履职,动态监测站所及职能科室的服务效能,目前已累计走访企业218家,发现、解决问题5起。三是合力打造清廉品牌,全面提升“内环境”。开展“清廉滨江”在行动系列活动,将“廉政讲堂树正气 党风建设凝人心”廉政主题讲堂带到社区,推进“清廉社区”建设,受到辖区党员、干部、共建单位党组织成员的一致好评。此外,以“营商环境提升年”为切入点,铁腕纠治“庸懒散拖贪”问题,长效化开展“三为”专项整治深化年活动,构建“清廉滨江”内环境。目前共开展各项专题性督查行动30次。 二、2019年工作计划 (一)加快研究谋划,加速加力实现大建大美 一是加快安置房建设。力争滨江商务区9号地块城中村改造工程计划竣工验收,加快推进黎二村5号地块安置房建设,并积极对接市城投集团,加快已“清零”的安置房建设地块进场施工步伐。二是加快开发地下空间建设。推行新建建筑增建地下公共停车场库,利用公园、绿地等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加快滨江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三是同步谋划公建配套设施。根据各片区的面积、人口等实际情况,整合利用资源,高标准规划集医疗、教育、养老、文化、农贸市场等公建配套设施为一体的综合体,打造新型社区,完善提升服务功能,突出医疗、教育等重点板块建设。 (二)坚持破旧立新,精准破除经济发展瓶颈。一是强化经济发展,确保街道经济新增长。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为主线,力争使税收、规上(限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等重大指标得到有力提高。二是强化平台建设,确保招商项目新提升。一方面加快现有服务业集聚区平台建设,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和总体思路,以运营中间商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众创孵化区,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寻求与国有投资机构合作发展模式。建立经济工作联络机制,与城投集团加强沟通协调,以辖区国有新建楼宇为试点,探索由属地与市级国有投资集团开展合作发展的模式,筑巢引凤。三是强化营商氛围,确保服务企业新效能。做优服务载体,通过建立“一企一档”掌握辖区企业具体情况及发展空间,以针对性的科学辅导、产值攻坚,激发企业规范升级积极性。创新驱动核心,坚持“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业态”两轮驱动,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抓好环境治理,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内涵。一是加强五水共治工作,充分发挥街镇级、社区级河长职能,加强河道日常巡查。同时不定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确保河道无垃圾、无污染、无直排。二是加强市容环境洁化美化,计划提升公园及街头(游园)两个,新建立体绿化800平方米,新增祛疤栽花点10个,新增绿化面积两公顷以上。在做好绿化日常管养补植、卫生保洁、设施保养等工作的基础上,着力补齐老旧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重点领域的短板。三是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作为首个试点街道,拟对新田园社区八个组团全面实现易腐垃圾直线运输,初步建立新田园社区生活垃圾暨易腐垃圾分类收运、设施设备体系。 (四)创新基层治理,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一是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工作。推进“四个平台”、全科网格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平安三率”宣传工作,提升网格在矛盾纠纷排查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和“平安滨江”创建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辖区平安水平。二是扎实推进信访维稳工作。推进“一三五”应急处置规范化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及化解工作。紧盯重点、敏感时期重点人员稳控,完善初信初访化解和人民调解机制,加强研判、信息收集和证据固定,降低信访存量,打好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战。三是扎实推进安全整治工作。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织密消防安全“责任网”“排查网”和“宣传网”,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强化常态化巡查,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同时加大对在建工地、拆迁地块的巡查力度,确保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全力维护安全形势稳定。 (五)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组织堡垒作用。一是抓好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五议两公开”、“一单两制”等制度,严格执行好“三务”公开,严格“三资”管理;加强新任村居干部培训管理,完善考核等;做好省市区三级常态化明察暗访的迎检工作;谋划好撤村建居工作。二是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同时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创新提炼特色做法。三是推进精品示范带建设。统筹现有资源,积极进行探索创新,力求在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服务深化等方面有突破,重点抓好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和瓯江路沿线滨江CBD红色高地、陡门党群服务中心、新田园党建综合体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精细化管理、精致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开展好鸿滨读书会系列活动。四是全域谋划辖区内各党组织管理建设。重点排摸拆整区块党组织运行、阵地建设、党员管理现状,统筹优化党建资源,加强整体设计和推进,借力辖区“大建大美”,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新提升。 (六)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是全面查摆,纠正“四风”不止步。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深入调研排查工作。同时,与正在开展的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营商环境建设等重要专项工作相结合,强化纠正整改,推动党工委履行好主体责任。对照查摆出的突出问题,逐项整改并不断巩固整改成效。对整改工作全程监督,对“走过场”“做虚功”等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行为及时纠正,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问责。二是夯实基础,打造“清廉滨江”品牌。结合“向微腐败开刀,让老百姓微笑”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弘扬清廉文化,打造清廉文化阵地,继续开展清廉文化宣讲活动,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清廉元素。抓好“清廉机关”“清廉村居”“清廉站所”“清廉企业”“清廉文化”等培育工作。三是聚力发力,打赢专项工作战役。深入执行和落实“四查四严四强”工作,持续推进“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深化年、“营商环境提升年”等行动,进一步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破解“蜗牛工程”、扫黑除恶、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整治、“双评议”等专项工作。 (此文件公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