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政府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对国家管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口普查普查员和指导员(简称“两员”)作为普查工作任务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他们担负着普查区域划分、普查区域图绘制、普查对象信息登记、底册核查、普查表质量审核等任务,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普查登记的质量。 一、“两员”选调存在的问题 (一)选调足额难度较大 作为一名合格的普查员,其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素质:一是熟练掌握调查方案,准确理解调查指标。入户登记时,能够正确判断普查对象,准确填写普查表,如果普查员对调查方案不熟悉,及时被访者如实申报,普查员填写的信息也可能出错;二是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熟练的调查技巧。普查员在入户时,应该给住户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缺乏应有的礼仪,语言生硬,不能准确把握调查对象的心理,耐心解释住户的疑问,必然招致居民的反感,降低住户的配合程度;三是要有责任心。入户登记时间多在调查对象休息的时间(晚上或休息日),且部分对象不配合调查,频繁更换居住地等,造成普查登记工作难度大。因此,普查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然容易漏登或错登普查对象,影响数据质量。以过去经验来看,我们选聘普查员的方式有两种,从基层选调或市场招聘。一般讲,从基层选调的普查员要多为村干部和村民小组小组长等组成,与当地村民较为熟悉,入户相对容易,但是对于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藤桥等西部地区,村干部和村民小组组长虽然熟悉周边环境、能说会道,但是因年龄偏大劳动能力吃不消,文化水平低致使普查表填写混乱等,可以胜任普查工作的对象偏少;而市场招聘的普查员虽然计算机水平高,但是对于住户来说较为陌生,入户难度较大。因此,普查员选调难度较大。 (二)普查指导员工作精力难保障 在人口普查过程中,虽然人口普查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人口普查办公室,特别是街镇层面,人口普查办公室基本设在社会事务办,办公室人员不是专门只负责人口普查工作,还要承担各项民生工作,如民政、卫生、计生、慈善、最多跑一次、红十字、退役军人等其他本职工作,且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街镇的普查指导员原则上由联村领导和驻村干部担任,这些临时指导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精力难以到位。在普查期间既要完成好繁重的日常报表又要承担起艰巨的普查任务,精力明显不够。 (三)换届选举造成普查员不稳定性 新一届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在2020年6月份试点,年底基本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也是2020年中下旬开始,时间存在重复性,可能会出现换届选举前确定的普查员,由于村两委成员的变更,普查员也随之变更,有的甚至档案都不交出,没有做好移交手续,给“两员”选调和培训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人口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是人口普查工作最前沿的指挥员和战斗员,直接关系到普查区的工作能否如期完成和普查质量否能达到标准,但是“两员”选调困难的根源是岗位缺乏吸引力。 (一)激励机制不健全 如果普查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没有具体的奖惩措施,在报酬定量的情况下,部分普查员可能会滋生做好做差一个样的错误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二)认识不够到位 调查与被调查双方在认识上都存在一定的误区:一方面普查员误认为普查工作是虚的,数据的准确与否关系不大;另一方面被调查对象认为普查是虚的,怕麻烦,怕过多占用自己的时间,往往是随便应付,拍脑袋随便上报数据,准确率会不高。 (三)工作时间缺乏连续性 普查员入户调查事件不固定,多在调查对象休息时间,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工作时间连续性很差,工资也不是按月结算,可能都会拖欠好几个月,很多村干部又面临换届工作,很多人不愿意担任普查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 人口普查办公室加强对选调人员的管理,切实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一人一岗,职责明确,强化考核。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管理制度,如普查人员的出勤制度、业务学习制度、工作目标管理制度、业务考核及奖惩制度、工作情况汇报和研究制度等。同时,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使其全力以赴投身人口普查工作。对一些消极对待人口普查工作,不按质量数量要求选派“两员”的单位,上级部门应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普查机构要严格把关。对不服管理,工作不负责,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人口普查办公室要坚决予以辞退,绝不姑息。 (二)拓宽渠道,多角度、多层面开展选聘 1、从村干部中选。首先考虑从村干部中挑选,主要对象为村两委成员、网格员、村会计、村民小组小组长等,因为这些人熟悉当地情况,在村民中有一定的威信,其中村网格员是最佳人员,年纪相对而言较轻,文化水平较高,是普查的骨干力量。 2、从乡镇(街道)干部或社工中选取。乡镇(街道)干部在村里具有一定的威信,熟悉所在村的情形,也更有利于与普查对象进行沟通;社工一般都在社区里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综合素质较高,有责任心、有事业心,能服从组织安排。 3、从待业大学生和退休老教师中选取。大学生文化程度高,有一定的统计基础知识,能进行计算机和手机的操作。退休老教师空闲时间多、素质高、在当地学生也多,聘请他们作为普查员,能更好地完成普查工作。 4、向企业单位借调具有一定能力的管理人员、会计。这些管理人员、会计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通过一些培训,能较快掌握普查的规则,且一些当地企业的管理人员、会计对当地普查区较熟悉,工作时间较固定,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入户普查。 5、从统计中介机构选取。统计中介机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高、接收能力强,对数据统计、普查区域图绘制等比较精通,可以适当聘请这些专业机构进行数据整合和审核。 (三)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岗位吸引力 各级政府部门应全力支持普查工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财政上全力保障,要保障人口普查经费落实到位。积极建立和完善“两员”激励机制,在保证报酬定量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经费进行奖励,最大限度的调动“两员”的工作积极性。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财政部门作用,将预算经费落实到位,划出固定经费作为“两员”的补贴,实行专款专用;出台奖惩措施,对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任务完成好的“两员”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对于那些懒散、不负责任、数据混乱的“两员”给予通报批评,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建议纳入诚信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