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 打好五套“组合拳” 争当“三强两促”排头兵


76cf9.jpeg


温州日报讯 鹿城区委书记 姜景峰 今年以来,鹿城区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开局就要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姿态,全力打好五套“组合拳”,争当“三强两促”排头兵。一季度GDP增速排名21年来首次进入全市前3,超1/4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三强两促”市对区考核任务全部超额完成;获省级以上荣誉26项,获中央级媒体报道346次。

打好动能培育组合拳。全速推进268个、总投资1275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入选省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12个项目总投资额3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94亿元,均居全市第1,其中超百亿项目2个、占全市2/3,市“三强两促”“六重”清单续建项目投资完成率186.8%、全市第一,民间投资、交通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2个百分点和19.1个百分点。谋大招强成效明显,签订全市首个超百亿“云招商”项目,到位内资9.26亿元、任务完成率115.8%,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逆势增长777.2%、排名全市第二,落地“251”项目3个、排名全市第二。抢抓“新消费”窗口期,开展“消费促进月”“春暖花开·酷游鹿城”“中国鞋都首届国际电商节”等活动,发放消费券2.5亿元,一季度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1.4%、全市第一。

打好扶企破难组合拳。制定出台智能化改造扶持政策,量身定制试点企业改造方案,工业投资增长16%、高于全市2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市87.5个百分点、全市第2。率全国之先推行市场采购包机直航,完成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9.51亿美元、增长307.4%,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43.5%、全市第一,3月3日商务部专门发来表扬信,高度肯定试点工作成效。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推行四套班子领导分片挂钩、1284名助企服务员蹲点包干、100支“一企一策服务队”精准破难的扶企纾困机制,化解企业问题1328个、化解率100%,“抱团抢订单”做法入选省“三服务”十大典型案例,半个月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两次专题报道鹿城做法,特别是4月12日用3分零3秒时间报道我区“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搭建“云对接”等平台,帮助“中国鞋都”外贸企业“面对困境、转型突围”的成功经验。刚性落实惠企政策,兑现惠企资金6.2亿元,减免政策性优惠资金2.8亿元,投放专项信贷资金98.8亿元、发放贷款36亿元,延长贷款21.2亿元,为企业减费让利6327万元。

打好要素保障组合拳。做地出让领跑全市,创新实施“学年制”考核办法和“双延期一帮扶”工作机制,完成土地“清零”585亩,出让经营性用地640亩、出让金总额161.7亿元,均居全市第一。低效用地开发扎实推进,用足用好省自然资源厅“17条”优惠政策,统筹做好“大拆大整”土地、“五未”土地清理、低效工业园区整治和闲置楼宇综合利用文章,启动低效用地再开发893.3亩、完成率178.7%,处置“供而未用”土地1547亩、完成率774%,“批而未供”土地577亩、完成率193%。政府债券争取取得突破,梳理债券发行储备项目30个、总金额40亿元,其中11个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第一批专项债清单,申报金额21.58亿元、全市第一。特别是七都“院士岛”配套工程作为全省4个项目之一,成功入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并获批发债金额15亿元、在全市上报同批项目中金额最多。

打好治理创新组合拳。率全省之先打造“公安+大数据+大统战+大网格+本地疾控+外地疾控”模式,精细化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高标准打造美丽田园创建市级样板,累计整治田园2.6万亩。村集体土地流转率76.8%,拆除各类建筑、废旧大棚栏舍39万平方米,重点田块抛荒和失管地复耕率100%、重点田块验收率100%,均居全市第1,全市美丽田园创建工作第一次现场会在鹿城召开。坚持“法治化、精细化、智能化”导向,高标准打造“红色管家2.0”“全科网格2.0”等基层治理样板,成功夺取“平安银鼎”。

打好干事创业组合拳。建立干部“三强两促”执行力清单,强化助企服务员管理“四条铁规”(对不合格的立即召回,表现记入个人档案,并对派出单位一把手进行问责,单位年度考核直接扣分),创新“区管干部、机关干部、村社干部”分层分类考察,表扬嘉奖控疫先进党员干部74人、党组织30个,火线吸收预备党员90人。组织开展“走进重大项目、走进抗疫一线、走进复工现场”“三个走进”宣传活动,高频推出“战鼓擂起来、党员冲上来、合力聚起来、疫情降下来、企业转起来、城市动起来、经济暖起来、典型树起来”专题报道,其中市级以上媒体正面报道1630条,省级以上610条,数量全市最多。

鹿城环贸港项目

res01_attpic_brief.jpg

鹿城环贸港项目效果图

该项目位于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服务中心核心地块,总用地面积107亩、总投资20.02亿元,由温州环贸港商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作为省“152工程”,是集产品研发、线上线下销售、外贸金融、运营管理、展览布局于一体的高端鞋业全产业链项目,计划于2024年竣工。项目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打造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最大配套。总建筑面积30.8万平方米,其中专业市场14.1万平方米,建成后可以为全球采购商提供配套服务,预计可拉动外贸年出口额增长30亿元以上。二是打造展示温州轻工产品的最佳窗口。依托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国家级试点,同步推进市场招商和产业招商,全力打造具有温州轻工产品特色的市场集群。三是打造鹿城城市西部区域的最高地标。规划1幢136米超高层,高楼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温州城市门户形象。

飞友康体高端游乐 设施生产制造项目


res04_attpic_brief.jpg

飞友康体效果图

项目位于鹿城区轻工产业园区,总用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3.12亿元,由浙江飞友康体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作为集研发、生产、销售高端游乐设施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项目,计划于2022年竣工。项目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配备国际顶尖的技术设备。该企业作为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是全国首家采用滚塑工艺的企业,专注设计研发安全性强、质量性高、乐趣性多于一体的游乐设施,现拥有国家专利200余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100余项,已通过德国TUV、中国环保等多项行业专业认证。二是采用国际一流的生产模式。项目采用精益生产、个性化定制生产、以单定产的生产模式,用最少资源、最短周期、最快反应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三是产生超强辐射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其销售网络遍布全球,生产的产品远销30个国家和地区。

强化“窗口”担当 展示“窗口”风采

下一步,鹿城区将紧紧围绕市委“奋战1161,奋进2020”主题主线,增强“窗口”意识、强化“窗口”担当,深化细化“五大百日攻坚”行动,全力跑出“加速度”、奋力夺取“半年红”,努力当好彰显温州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窗口、展示温州整体城市形象的窗口、体现温州区域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和竞争力的窗口。

1

深化“动能培育百日攻坚”行动

打好谋大招强争夺战,锁定“新基建”“新经济”“新生活”,全力推进268个、总投资1275亿元的重大项目,新招引50亿元产业项目1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个,完成总部回归税收4.8亿元,新增税收“亿元楼”4幢。打好产业升级阵地战,抢抓政策窗口期,成功落地72亿元国开行资金,深入实施“中国鞋都”国际化、数字化、品牌化战略,加快建设温州城市数字科创园、温州智能物联创新中心、西部装备制造基地,确保创成鹿城鞋艺省级特色小镇,制造业投资增长11%以上。打好平台建设攻坚战,大力实施“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贸易新模式,加快推进环球贸易港、交运国际商贸城、双金市场建设,确保全年完成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45亿美元,继续为全省出口增长贡献1个百分点以上。

2

深化“消费复苏百日攻坚”行动

紧盯“一江、一岛、一河、一街区”等关键节点,精心策划“夜游瓯江、夜品瓯味、夜赏瓯俗、夜聆瓯曲”“月光经济四部曲”,加快建设“沙汀渔火”休闲带、海坦夜市等项目,大力培育夜文化IP、夜间购物、深夜食堂等时尚业态,打造“月光经济”特色街区2条,全力创建省级文旅融合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云购物”“云逛街”“云体验”等“云上鹿城·酷游行动”,确保二季度网络零售额突破100亿元。用好消费券等鼓励居民消费举措,常态化举办中国鞋都鞋类采购节、国际电商节等活动,加快发展在线教育、无接触式配送等新业态,鼓励工会组织会员本地疗休养,引导市场主体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创新线上线下互动服务模式,促进消费市场转暖复苏、人气恢复,确保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增长10%以上。

3

深化“大建大美百日攻坚”行动

锁定“两线两片”主阵地、主战场,提速推进江心屿“诗路明珠”等52个项目,加快建成温州“城市阳台”、370米鹿城商业广场、330米老港区超高层、25万平方米印象城综合体等标志性工程。秉持“文旅融合、产业共生、主客共享”理念,高起点谋划庆年坊、墨池坊等片区改造,建成江心屿、公园路、解放街等精品项目,全力创建国家级高品质步行街。锚定七都“国际未来科技岛”目标,深入实施“万米环江景观带提升”“千亩水生态治理”,高标准建设瓯越院士之家、世界学术交流中心、温州国际金融中心,确保高水平承办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和“九大场景创新”,加快建设投资163亿元的集新省级未来社区,联动推进隔岸垟、黄龙、中央涂片区开发,确保上半年土地出让金总额300亿元,“精建精美”持续领跑全市。

4

深化“扶企破难百日攻坚”行动

创新推行“一企一策一链一圈”精准帮扶,深入开展“减息减租减税减费减支”“五减”行动,刚性落实“惠企28条”“稳经济32条”“金融12条”等系列政策,新增首贷企业150家以上,确保全年为企业综合减负20亿元以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900亿元。组织开展产业精准培育、产业链基础再造、供应链优化提升等八大专项行动,全力推进“三强一制造”和“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新建5G基站107个,新增重点智能化技改项目85个、上云企业1500家。深化“白鹿引才工程”,刚性落实租售并举的人才住房新政,新增高校毕业生1万人以上、确保人才净流入指标保持全市第1。

5

深化“基层治理百日攻坚”行动

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紧盯境外人员、无症状感染者等重点对象,健全“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坚守发展底线,筑牢“两战”基石。坚持公共服务均衡化,全力抓好55个教育改革后续项目、老旧小区改造和安置提速工作,同步推进扶老、助残、济困等社会扶贫体系建设,确保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村、不落一人。坚持以数字化变革推进基层治理,全力打造“雪亮工程”“平安乐巡”“智慧安防小区”“网络生态瞭望哨”等治理品牌。扎实推进村社班子“回头看”和换届准备“六清”行动,确保高质量完成新一轮村社组织换届。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