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减少43个!鹿城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鹿城新闻网讯 疫情发生以来,鹿城区在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毫不放松压茬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情况下,圆满完成了改革的各项任务。改革后,我区共减少事业单位43个,精简比例为19.4%。

image.png

把好“梳理关”,使改革工作有的放矢。去年底,区委编办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区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的机构职能、人员编制、经费渠道、实际运行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同时办领导、分管领导对下属事业单位多、情况复杂的涉改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开展走访、座谈,摸清单位改革意向。梳理出了一张既有精细数据信息,又包含单位诉求的综合分析表格,为改革工作开展夯实基础。

把好“精简关”,超额完成改革任务。我区这次涉改的事业单位有222家,涉及3333人,量大面广。我区坚持机构限额和精简比例的要求底线,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为指引,综合分析各单位履职、人员实际,一单位一方案,不搞绝对的“一刀切”。我区不涉及规范清理整合的主管单位有23家,涉及规范清理整合的主管单位有26家。事业单位从222家精简至179家,精简比例为19.4%,超额完成省定精简比例15%的任务。

把好“审核关”,使机构职能体系更科学、健全。一是实施审核”承包制”,全区49家涉改单位分6组,承包给12个联系人,从整合方案上报到“三定”印发由联系人负责到底。二是实施科学严格的审核标准。我区这次事业单位三定做到了全覆盖,要求事业单位逐项列明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职能、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职能,厘清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的界限,做到既实现资源统筹,又分工明确。三是实施流水化审核作业。采用联系人审核、组内交叉审核、专业科室审核、反馈部门的流程,每个单位都进行了2-3轮的全流程审核,确保了机构整合、职责、编制“零差错”。

把好“融合关”,完善了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机构改革不是简单地缩减机构,如何找准问题、高效解决问题,是改革成效的关键。我区坚持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充分激发出了事业单位活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比如,区农业农村局下属18家事业单位精简了6家,我区从优化职能、人员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把区“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指导中心和区扶贫工作指导中心整合设置为区农村社会发展中心;区家畜家禽检疫站和区藤桥片区动物卫生监督分所整合设置为区动物卫生监督中心;区藤桥水利管理所和区城东水利管理所整合设置为城东水利管理所;区农林水利行政执法大队、区农业机械监督管理站、区渔政站整合设置为区农业(水利)监督管理大队;撤销了温州市石钟山翻水站。区残联下属3家事业单位精简了2家,整合设置为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集中力量为参加人提供优质的公益服务。从提供集成式的综合服务考虑,将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下属2家事业单位进行整合,把公车服务纳入区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服务内容更全面,人员使用更优化。

记者 张子雨

责编 郑范琦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