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129/2020-01188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生成日期 | 2020-07-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抓特色、塑亮点,确保连续创成双拥模范城。 建成五马街“双拥共建示范街”、5家市级双拥教育示范基地和262家市级双拥共建示范单位,数量占温州市区近一半。与122家商户签订了拥军优抚协议,成为双拥定点商家,给予军人军属低至3折的专属优惠。在松台广场至蝉街的过街通道内,设置“最美退役军人”、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等主题展板,进行国防教育宣传。组建全国首家登记注册的双拥志愿者协会,由林秀勇等5位优秀退役军人、烈属代表成立首届双拥讲师团,成立18支双拥志愿者服务队,吸收百余名退役军人及热心拥军工作的各界人士、社会组织加入到双拥志愿服务中来。 (二)夯基础、强保障,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按照“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尊崇有氛围”的目标,引导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结合文化家园阵地、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红色教育资源,进一步巩固加强场所文化。经过前期调研,将南汇街道和庆年坊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作为样板在全区推广。4月下旬成立专项督导组,仔细查阅各服务站创建台账,并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指导解决。制定半月通报机制,激发各服务站的创先争优热情。建立“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联系点制度,开展常态督促指导、提炼优秀经验做法。同时,结合温州市场经济发达、民营企业众多的特点,率先建成10家非公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鸿翔物业服务站创新推出18个退役军人服务点,为企业经济发展、应急救援等贡献退役军人力量,在深化“三强两促”中展现退役军人风采。 (三)促创新、求突破,形成全生命周期改革鹿城经验。 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推动实现入伍、服役、退役、就业、优待和退出六大环节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全区组织新春座谈会近20次,慰问驻鹿部队13支,现役军人家属800余人。敲锣打鼓为118户现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之家”牌匾,为28名立功军人的家属送上喜报。牵头“超女来了”公益项目走进武警温州市支队,为武警官兵及军属提供义诊、急救培训等服务,并为武警官兵家属赠送军属就诊卡。圆满完成新招录的20名退役军人专职社工入职事宜,6月8日起又面向全区退役军人招聘10名社工,累计120人报名。结合钉钉走访平台,累计走访3.4余万人次。完成周锦勇烈士评定工作,发放烈士褒扬金117万余元。开展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结算”,医疗救助达208人次,为14名优抚对象提供临时救助。 (四)树典型、立标杆,营造拥军崇军爱军的社会氛围。 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最佳退役军人服务”“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及个人”等系列选树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动员、深入挖掘全区退役军人干事创业、敬业奉献的感人事迹,共收到100余份推荐材料,麻永明等13人被推荐至市里。开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广泛宣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鞠躬默哀、敬献鲜花、抒写感言等方式表达敬仰缅怀之情,累计开展“云祭扫”4000余次,代为祭扫10余次。现阶段是“两委”班子换届的重要时间节点,提前与区委组织部协调对接,确保优秀退役军人进入村社“两委”班子。 (五)治源头、平纠纷,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依托春节、清明、端午等重要节日,引领街镇、村社组织开展座谈会和“三服务”活动,主动问需求、听民声、解难题,及时回应解决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局机关出台“三服务”走访联系制度,重点走访辖区内困难退役军人及重点优抚对象40余人。经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次对接后,重新梳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名单、移交市本级档案,完成区级762人社保接续审核工作,并与区社保局协同开展缴费工作。 (六)战疫情、齐上阵,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战赢”。 疫情期间,全局上下先后参与大南街道疫点小区值守、丰门街道温化小微园复工复产、龙湾国际机场调度防控等工作,累计出动730余人次。同时,全面排摸军人军属隔离或疑似病例人员的基本情况,为困难退役军人送上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用品。针对年龄较大、居家隔离的退役军人开展心理疏导,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接咨询答疑电话200余次。此外,我局还第一时间发布退役军人倡议书和志愿者招募令,千名退役军人响应。以退役军人为骨干的黑马、白鹿等6支救援队伍100余人在疫点小区、交通要道等卡点长期坚守,展现退役军人“硬核”力量。积极牵头惠民社工与20名退役军人专职社工紧急援助广化街道,牵头区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捐款10余万元、捐赠口罩4万只、捐赠户外帐篷200余顶及其他各类物资;牵头退役军人服务促进会,编写肺炎防控期间涉企的相关法律问题汇编,解答企业复工常见问题等。 二、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服务保障职责逐步拓宽,工作任务成倍增加。尤其是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或混岗人员,造成工作力量、服务手段较为欠缺。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在做好移交安置、就业创业、教育管理、矛盾化解等规定动作外,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双拥工作再深化。 对照《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进一步梳理台账、查漏补缺。完善五马街“双拥共建示范街”布置情况,积极对接全国双拥工作考察组,做好保障迎检工作。完成2019年政府购买活动验收及2020年购买等事宜,筹备开展“夏送清凉”、“八一”慰问、“9·30”祭扫等活动,继续深化军民双拥共建。充分发挥区双拥志愿者协会、双拥教育示范基地和双拥共建示范单位作用,联合医疗机构主动为农村现役义务兵父母、重点优抚对象等进行上门服务、免费体检等。积极引导双拥讲师团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五进行动,讲好退役军人初心故事,在全区、全市甚至全省树立好新时代标杆。 (二)全生命改革再提升。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六个一”的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提升方案。健全“一网一平台”。全方位、全覆盖形成以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为主、以双拥共建点为辅的451个全社会拥军网点。依托市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实现六大环节网上办、掌上办。完善“一窗一档案”。开通一站式、窗口式综合服务,满足军人军属政策咨询、权益维护等多样化需求。收集好新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详细材料,建立一人一档,让纸质档案配上“电子管家”。定期开展军人军属满意度回访工作,及时掌握他们的最新信息和个人动态。制定“一表一流程”。联合相关部门整合办事事项,打通数据壁垒,优化办理流程,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间,形成“一件事”申请表和办理流程图。 (三)服务站建设再出发。 结合鹿城实际,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两带四区五路”工作新模式,形成瓯江沿线退役军人服务带和五马街区双拥示范带,再根据各街镇的功能定位、产业特点,将全区从东至西划为核心商务、文化休闲、都市工业、西部农村等4大板块,打造退役军人事务高新商务、文化休闲、品质生活、产业发展、最美乡村等5条示范路。成立每周通报机制,全面督导建设进展情况,及时约谈进度落后的街镇。对完成初次测评的39个服务站进行复评,巩固强项、补齐弱项,以点带面推动全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工作全面开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安排专职人员和区双拥志愿者协会入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设立退役军人信访专窗,协同处理涉军矛盾及信访案件,推动退役军人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确保“矛盾不出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