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81/2021-30199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丰门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1-01-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0年,丰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战疫情促发展”双线作战,对标中国鞋都“重要窗口”目标,全力推动丰门高质量发展。鹿城鞋艺小镇高分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单位,中胤时尚成为全区首家主板上市企业。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两战双赢持续巩固。众志成城战疫情,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构建街道村居“1+8”两级作战体系,组建“1+1+X”微网格工作机制,筑牢卡口、园门和家门“三重门”,实现防控宣传全覆盖、重点人员全管控,取得了疫情防控“零病例、零疑似、零发生”阶段性成果。精准施策促发展,深化“三服务”专项行动,创新企业云复工小程序,指导1000余家企业及时复工复产。打好招工复产组合拳,累计招回员工5000余人;率全区之先倡议村级二产减租,减免租金4000余万元;建立爱心货架,调度口罩2万余只,指导3家重点企业转型口罩生产,巨一口罩列入国家出口“白名单”。 (二)经济动能加速转换。率全区之先开展“区长直播带货”“中国鞋都鞋类采购节”,成功打造中国鞋都网红直播基地,1-10月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9.11亿元;增速29.5%,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27083万元、增速114%;完成内资有效投资7.36亿、完成率210%;总部税收1432.54万元,新招引总部型企业1家,亿元项目5个,数量全区第一。深入实施传统产业重塑计划,1-10月新增市场主体1440户、企业468家、个转企55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6家、上云企业105家,中胤时尚成为全区首家主板上市企业。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整治提升,整治低效工业项目150.285亩、不规范厂房14.47万平方米,完成率分别为115.6%、111.3%。正岙小微园获评市级三星小微园。大力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全面承建省级鞋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仅用2个月时间腾出空间1.1万平方米;高标准完成青科会任务,成功落户四川大学温州鞋革研究院,鹿城鞋产业设计师(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时尚智造与设计U谷、中国鞋都研发设计中心、鞋都严选、新濠畔新材料研发数字化平台等高能级科创平台相继落地赋能。 (三)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实施“六重清单”攻坚计划,新开工(续建)项目11个,1-11月累计投资22633万元、完成率106.76%。抢抓特色小镇创建机遇,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面完成小镇范围旧村丈量,拆除瓯江西延线前陈电镀基地、屿头工业区旧房114户,腾出净地空间160亩。深入开展“拓空间强保障”行动,完成“供而未用”土地296.72亩、完成率100%,完成标准地(协议)出让50亩,鞋都铁路沿线52号地块成为全市首块“限地价竞税价”出让工业土地。狠抓城市精细化管理,碧桂园、富伊锦园分别创成省级、市级分类示范小区,新增生态停车场4个,微型公园1个,改造(提升)公厕3座,27处铁路沿线隐患整改销号,拆除违章建筑2万平方米,第一次城市精细化管理六比擂台获全区第一。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落实,全面排查餐饮等六小行业1009家、整治违规排水597家,提速推进山水引流、一体化提升泵、污水零直排小区建设,央督信访件办结率100%。 (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筛查重点人群直肠癌525例,开展育龄妇女“两癌筛查”144人,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5户,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获评一星级评定,社工服务站正式挂牌运行,东艺游泳馆成为鹿城西部第一所室内游泳馆。全面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专项行动,启动新时代文明站、所建设,潘建中被评为“最美温州人—感动温州抗疫人物”,温州鼓词研究会研究基地、温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百工研学基地正式落户丰门。街道工青妇团、老龄、残疾、人民武装、民族宗教等事业等进一步发展。深化法治街镇和平安丰门建设,强势推进劳资纠纷、安全生产等工作,1-11月累计排查企业655家、消除隐患1400余处,排查民房、居住出租房3255家、合用场所2862家的基础排摸,累计消除隐患点27756处,提升危化品仓库企业540家,劳资纠纷、火灾起数同比下降35.8%、17%,成功承办全市劳动纠纷化解现场推进会,圆满完成十九届五中全会等重要节点维稳任务。加快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建成街道矛调新中心,小镇智慧工程列入全市“1+3”重点改革项目,成为全市唯一入选浙里办“观星台”十大在建项目。 (五)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深化十九届五中全会基层宣讲,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传播丰门好声音,1-11月获国家级媒体报道63篇、省级媒体报道13篇。统战工作有序推进,“统战汇”大格局逐步成型,成功举办全区“请你来协商—共话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面商会。制定实施红色堡垒行动,创新“1+X+N”鞋产业链党建联盟,1-11月新组建实体型党支部5个,发展党员17人,实现亿元规上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大力培养发现年轻干部,今年来提任中层干部9人次。扎实推进村级换届,书记、主任“一肩挑”平均得票率94.2%、95.13%,分别比上届提高20个百分点、29.23个百分点;1-10月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经营性收入5961.07万元、5727.6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95.96%、225.79%,增速均居全区第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清廉鹿城建设,延伸基层监督触角,实现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全覆盖,1-11月累计以督促改问题45个,党纪立案8人,运用四个意识形态处理21人次。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尤其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下,街道社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短板:一是工业经济发展韧劲不足。受国外疫情冲击,辖区占规上产值近65%的外贸企业,面临订单取消或延迟交货的困境,工业经济稳增长压力持续加大。二是产城融合深度不够。辖区7个旧村与工业区“犬牙交错”,外来人口、民营企业高度集聚,涉及交通、住房、医疗等生活配套不足,亟需旧村改造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三是大平台支撑不够。辖区鞋产业总体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处于“微笑曲线”底端,以模仿贴牌为主;鞋产业为核心的大平台、大项目缺乏,鞋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四是基层治理现代化任务艰巨。由于鞋产业特性和城中村集聚,辖区长期以来人口倒挂,社情复杂,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等基层治理压力较大。 三、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丰门街道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制造业双轮驱动战略”,重塑鞋产业竞争新优势,努力为全区建设“重要窗口”贡献丰门力量。 (一)抓产业、谋转型,持续增强发展动力。一是狠抓平台落地赋能。紧紧抓住鹿城鞋艺小镇2.0版、省级鞋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一镇一体”创建机遇,全速推进四川大学温州鞋革研究院、鹿城鞋产业工程师(设计师)协同创新中心,全面构建“产学研用、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鞋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二是狠抓项目招大引强。抢抓鞋产业梯度转移风口期,以鞋智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内育外引鞋业全产业链“头部企业”,引导快时尚、里仁等园区精准定位,打造示范性生产性服务园区。坚持“总部经济园二次开发”为驱动,大力推进温商回归、总部回归,不断补强中国鞋都产业短板。三是狠抓企业培育提升。持续深化“三服务”专项活动,大力实施企业“三上”计划,刚性落实惠企助企策,保障优势要素,精准做好“抓大扶小育新”,全面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热带雨林式企业生态。 (二)拉框架、提形象,加速推进产城融合。一是打通内外交通路网。紧盯“内联外通”定位,提速公园路、丰门河东路、双藤公路衔接工程等道路,统筹谋划鞋都立交东延、鞋义路等工程,全面拉开鞋都发展框架,不断放大鞋都区域辐射力。二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锚定一期生活区、二、三期智造区,加快瓯江西延线、小镇范围内旧村拆改,提速屿头山、岩门山山体绿化工程,着力打造沙丁渔火等“月光经济”带。三是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全域推进“五水共治”、“垃圾分类”,以瓯江西延线为主塑造鞋都最美天际线;以小镇为核心,推进小镇电网“上改下”、道路“白改黑”工程,沿河构建滨水绿道,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 (三)固基础、重智治,高效提升治理水平。一是筑牢安全底座。以小微园、出租房为抓手,实施“红黄蓝”三色管理,坚持网格化和智慧化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整治,联防联控、严管重罚,守牢丰门安全防线。二是强化综合治理。深化全科网格2.0和四个平台建设,推进市级基层劳动纠纷化解试点,充分发挥矛调中心作用,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扎实推进法治街镇建设,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政府法律顾问等机制,始终做到依法行政。三是推进基层智治。以小镇智慧工程为依托,集成政务、管理、服务等功能,加快打造云上鞋都、智慧丰门。 (四)强引领、促提升,全面建强基层党建。一是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对标党建质量指数,深化“红领学院”,不断加强两新党组织书记业务能力,进一步健全建强鞋产业党建联盟。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后半篇文章”,打好旧村拆改、产业提升协同战,确保重大项目无障碍推进。二是持续加强队伍建设。以争当“重要窗口”排头兵的标准,突出在旧村拆改、项目攻坚、小镇创建等“主战场”识人选才,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三是持续强化政治建设。一以贯之严格执行全面从严治党和清廉鹿城建设,加强清廉村居、村务管理、重大工程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扎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笼子,持续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