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84/2021-37900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南郊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1-11-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质效持续向好。一是经济指标稳中向好。截至10月,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3.86亿元、增速-5.82%,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75.21亿元、增速8.34%,限上零售业销售额36.21亿元、增速-15.8%,限上餐饮业营业额9272万元、增速-3.1%;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3.62亿元、增速-27.68%;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和销售额、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比均保持全区第一。二是数字产业迭代升级。南郊数字经济产业园试点纳入温州城市数字科创园核心片区,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一期已完成初步设计批复,总投资达30亿元。现科创园试点项目已完成厂房租赁协议签订,意迈达厂房改造提升工程试点和园区客厅建设工程已于10月开标。鹿城跨境电商园纳入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温州)跨境电商园综合试验区五大主要园区之一;久丰电商园获评2020年全市唯一“市级数字经济产业园”;温州智能物联创新中心、温州市直播短视频基地等项目相继落地营运;温州商业快件监管中心技术方案获海关总署批准,年底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一心四区”格局已颇具规模。三是经济复苏蹄疾步稳。顺利承办两届汽车采购节,累计销售额4.44亿元,占全区汽车销售总额95%以上。依托“云聘会”、红创直播间等模式开展“线上+线下”驻企服务,协调处理招工、金融、供应链等问题352项,化解率98%以上。“云复工”“宅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补位“实体经济”,相关做法被央视新闻、浙江新闻联播、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正面报道120余次。 (二)城市建设有序推进。一是重点要素保障有力。处置“批而未供”土地50亩,“供而未用”土地473亩、完成率97%;完成吴桥B-13等5宗149.6亩土地清零和吴桥B-10等6宗177.9亩土地做地,葡萄棚B-4a、牛山G-03、吴桥A-28等3宗地块挂牌出让,地块出让金达24.3亿元,其中吴桥单元A-28“云端招亲”的土地网络直播推介模式受多方关注。二是重大项目全速推进。德政B-13等3个新开工项目启动建设,里垟、德政新型社区等8个大建大美项目全速推进,东屿C-1-6等2个续建竣工验收;截至11月,累计年度投资额完成率达157%、实现有效投资超30.43亿元。全区首批“摊位式”营业性质房源安置认购顺利攻坚完成,总建筑面积4200m2;三是基础设施全域升级。葡萄棚路、康奈路及眺舟桥路整治工程提前竣工通车;东屿沿河绿化二、三期工程超前1个月开工建设;8个污水零直排小区已竣工验收,街道被列为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示范点。 (三)平安建设保障有力。一是精密智控高效抗疫。不折不扣实行“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巧用“大数据+网格化”牢守75个基层卡口、2520家企业和重点场所大门,精准管控平台重点人员4681人,“安居码”注册和承租登记率均超百分百指标。二是安全隐患切实整治。排查出租房788家、合用场所741家,发现隐患244处,整治率99.18%以上;完成7个社区和6个老旧小区微型消防站改造;新增充电口550个,合计3778个;安装“秒响应”平台设备1289台,排名全区前三。截至10月,辖区火警发生率同比下降39.13%。三是平安形势整体良好。截至11月,受理12345投诉件1188件,办结率99.4%;信访件405件,办结率99.8%。成功化解国家级、市级信访积案各1件,签订息访承诺书2份、行政拘留1人,化解疫期群体性减租纠纷4起,信访积案提前“清仓”,全国两会期间实现“零进京+零赴省”目标。截至10月,街道命案发生率为0,刑事治安、盗窃等接警数同比下降47.3%以上,黄赌毒接警同比下降76%。 (四)宜居品质全面提升。一是市容市貌持续优化。全面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6大项目建设,新增绿化面积3.2万㎡;结合德政、龙方等老旧工业区安全监管挂牌整治,拆违面积4.48万㎡;完成省级督办9件、市级77件、区级392件。二是民生实事取得实效。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纳入省康养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并列入长护险试点区域,1+2+3”康养运行模式受王文序副省长肯定。葡萄棚B-13地块、里垟安置房地块幼儿园建启动建设,东屿幼儿园9月开园招生,完成滨河文化礼堂、锦华城、吴滨巷等3处公共配套建设,完成泰和景园健身苑点布局,实现7个社区文化阵地全覆盖,基层组织开展活动256场。三是社会管理日益高效。全面启动丽庆、西屿全科网格试点,并圆满承接区全科网格现场推进会;全区首批试点的街道矛调中心高分通过验收;高质量完成全市第七次人口普查试点,并率全区之先完成街道全域摸底数据审核和信息导入底册等工作。 (五)党的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基层党建亮点频现。探索“互联+党建”新融合,红创直播间、云端红色议事厅智能机器人、云聘会等“数字+”红色新品牌反响热烈,楼宇党建“红色管家2.0版本”等做法被浙江新闻专版报道。疫情期间,西屿社区被评为市级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事迹突出的党组织;星际控股组建党员突击队,拆成品组建负压救护车车灯的做法被央视新闻、中国非公党建报道。二是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东龙社区老党员驿站列入全市首批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老干部汪全晶在全市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街道获评全区唯一省人民政府表彰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三是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召开全面从严治党相关会议8次、书记带头上党风廉政课1场,累计谈心谈话187人次。开展正风肃纪14次,处理19人次。党纪结案3起(自办2起);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1起、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2项。 二、下步工作思路 (一)全力打好城市经济追击战。一是加速平台建设。接续推进温州城市数字科创园核心区六大工程项目进展和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的发债申报,加速与中关村等园区运营商深入洽谈,并做好优质企业总部招引和科技型公司的科创、生产回归,力争实现试点“开门红”。二是加大产业培育。加强对核心区范围工业用地功能转变整体谋划,以德政工业区新型产业用地(M0)规划调整为契机,有效探索南郊工业区、德政工业区、龙方工业区等核心地块有机更新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属地街道与区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管理模式,全面推进吴桥工业区、东屿电厂项目合作开发。三是强化驻企服务。继续用好经济运行专班、即办制流转、惠企政策 “直通车”“ 帮企云”“企业码”等载体,精准提升“三服务”“两万两千”行动实效,确保企业走访率100%、问题化解率95%以上。 (二)全力打好城市建设加速战。一是聚力做地清零攻坚。强化吴桥B-14地块攻坚施策,12月前实现项目基本清零,2021年6月前完成做地程序。加快吴桥工业区拆征三年计划实施,年前启动二期、五期共计555亩土地的依法征收程序,2021年完成一期、二期345.5亩土地征收做地。二是聚力精建精美提速。加快葡萄6-4地块、6-3地块二期等安置房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德政未来社区、里垟、葡萄等9个地块114万㎡大规模新型社区建设。三是聚力基础配套升级。启动牛山中路三期、快鹿路等7条道路、沿河绿化等9个公共配套项目建设;加快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省市试点小区。 (三)全力打好城市治理阵地战。一是升级精密智控防线。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加大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防控力度,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加大科学佩戴口罩、推广分餐公筷、保持社交距离等健康知识普及,切实巩固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态势。二是守牢平安建设底线。持续抓好消防安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大消防管控“秒响应”平台应用,全域提升安全防控智能水平;运用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依托街道、社区两级调处中心,做到群众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介入,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社区、把问题解决在街道、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三是提升基层服务质效。以市级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核心,辐射社区服务代跑点,实现 “最多跑一次”全线升级。总结汲取第一批全科网格2.0试点经验,以加速推动党建、治理“双网融合”模式从“点上突破”引领“面上铺开。 (四)全力打好党的建设堡垒战。一是强化红色品牌效应。深化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慧聚南郊、通泰亭、红创基地等品牌建设,谋划“建党100周年”系列特色活动,办好“红色年”。做优做强“区域链”党建模式,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二是巩固巡察整改成效。加速推进街道层面39项问题、7件移交件及社区、(股份)经合社120项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整改销号制”,确保2021年1月21日前巡察整改无盲区、零死角,协同推进巡察整改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互相促进、抓实见效。三是涵养清廉政治生态。充分发挥社区监察联络站前哨作用,提高群众对监察的信任度,拓宽线索排摸渠道;用好问题抄告制度和“廉情抄告单”“整改建议书”“会议通报”“点名晾晒”等载体,强化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精准督查、警示教育;以“清廉社区”、“清廉园区”建设为重点,打造南郊特色的清廉文化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