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深化了体教融合,带动了体育流量。日前,教育部为中小学生打造“硬指标”,体育锻炼增至每天校内外各一小时。一些家长表示,每天校内运动1小时早已“达标”,而每天校外运动1小时却很难高质量保障。 为了填补学校对学生校外运动监管的空缺,鹿城依托可穿戴设备、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监测与管理,助力教学场景延伸至校外,激励少年儿童积极参与课外健身活动。日前,记者在走访鹿城数家校外体育培训机构时发现,这类机构善用数据的波动洞察学生体质变化的一分一毫,让智能化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阶段,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和科学教养育提供脑科学技术与大数据支撑。 当下智能手环已经成为大众运动的常备“黑科技”,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正受益于这一小小装备在数据监测和运动效果呈现方面的便利。如今,这样的“科技风”也逐渐吹到了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中,为少儿运动增添了不一样的乐趣和体验。 在攻克家儿童运动成长中心,教练给骑行中的孩子戴上一块小巧的电子腕表,运动时的心率变化实时可见。通过观察实时心率、卡路里和呼吸等数据,教练便能主动给出即时反馈,让训练朝着更加科学专业方向发展。在贝润体育•优思少儿运动中心,这里运用教学管理平台伴随式采集孩子的运动体质和健康数据,为每个孩子都建立起一份运动档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 针对少儿在不同年龄段其理解能力存有差异,还有体育培训机构采用Gopro水下摄影技术,将少儿的游泳动作通过画面形式呈现出来,真实有效反馈孩子的日常训练、运动水平,形成监测、分析和指导的闭环。在奥利斯幼儿感统水适能中心,教练透过录制的视频内容进行动作讲解、要领分析,游泳中的基本动作被一一拆解,变得易学上手,让孩子能够准确掌握游泳技巧。 智慧体育也架起了家校联系的桥梁。“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体能和运动状况实现精准教学,实时了解每个孩子的运动负荷,针对身体素质较弱或强的孩子进行个性化指导,实现分层教学,优化体育教学结构,同时通过智慧系统直观‘汇报’给家长,让父母更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攻克家儿童运动成长中心校长陈鹏表示。 双减”政策落地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运动场馆,报名参加体能、足球、游泳等训练。“身体素质是孩子一切学习的基础,小孩要视力好、长得高、不生病,必须运动!学科类培训做减法后,孩子的时间更充裕,就要把体育锻炼做加法,多做运动晒晒眼,为将来升学冲刺打下好的基础。”走访中,多名家长表达了这样的共识。 在鹿城,学生锻炼由校内为主转变为校内外有机结合,越来越多的体育培训机构积极引入信息化、智慧化的设施设备进行课程改革,全面打造智慧教育生态,更好地让少年儿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威斯顿·智体360° 企划经理杨皓羽表示,他们将以智能技术为引领,为孩子提供更加合适的“运动处方”,拓展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路径,让校外体育变低效为高效、变有限为无限、变无趣为有趣。 版式 王亚静 责编 戴武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