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街道一景 2020年疫情期间,温州市鹿城龙祥服装皮件厂是滨江街道首家转产生产口罩的企业,最大日产量约有12万个口罩。 温州日报讯(记者 潘舒畅 通讯员 林婷玮 滨宣)2020年9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四集纪录片《2020春天纪事》在CCTV-9纪录频道20:00档连续播出。9月11日晚,该纪录片迎来第四集“心理篇”,将画面聚焦温州鹿城,用一帧帧生动的影像再现鹿城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感人瞬间。 纪录片里,滨江街道工作人员的身影走进了观众的视线。疫情暴发后,温州实行闭环管理,防疫的重担落到了街道和社区工作者肩上,他们夜以继日奋战在基层一线,安抚群众、供应物资、安置人员、保障安全……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鹿城区滨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周鹏接受表彰,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我只是在岗位上做着平凡的本职工作,这份荣誉更应属于抗击疫情中千千万万基层工作者。”周鹏说道。在滨江街道,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基层工作者,他们兢兢业业,不畏困难。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滨江街道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打造楼宇经济“升级版” 这些天,家住市区江滨路曙光大厦的王先生心情甚好,因为与他家一墙之隔的鹿城广场已按下了开工键。“搁置了10多年的项目终于重启,听说这里有370米的超高层,还有大型综合体,建成后将是江边的地标。”除鹿城广场外,滨江商务区金融广场、定位“浙南第一万象城”的老港区二期商业综合体也于去年底开工建设,一场“楼宇赛跑”悄然上演。 俯瞰滨江CBD的版图,商圈集聚、楼宇林立,这里是鹿城“含金量”最高的区域之一。一条香源路,圈下金融半壁江山。中国工商银行温州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温州分行、民生银行温州分行,11家区域银行总部云集;世界温州人家园、展银大厦、展鑫大厦等国际商务地标顺势而起,向世界展示着“温州高度”;高端楼宇里的总部经济蓬勃发展,滨江商务区已成功入驻总部型企业42家,创成亿元楼宇8幢,打造鹿城乃至整个温州都市区的经济发展新引擎。 清零,是滨江街道干部这几年说得最多的拆征词汇。作为温州“两线三片”亮点区块之一——瓯江沿线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几年间完成数千亩地块从“签约”“谈判”到“清零”的转变,实属不易。从2015年开始,滨江街道立下“啃下硬骨头”的军令状,把党支部建在一线现场办,11名村干部带领党员与攻坚组多方合力,彻底化解特大宗历史遗留问题15件,圆满解决遗留10年的桃花岛地块54亩三产返回地问题,于2017年6月顺利完成整村全域的拆迁签约工作。 正是这样的勇气和魄力,让滨江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如今的滨江商务区,金融集聚区逐步成型,桃花岛区块初显规模,老港区启动建设,塗村地块谋划建设,整个区块正加速蝶变。再过5年,12平方公里的滨江街道将集聚约20万人口,温州“都市第一封面”的美称,将更加名副其实。 擦亮“不夜温州”金名片 平阳牛杂汤、怀溪番鸭、温州大馄饨、苍南霞关鱼丸……1月30日上午,位于温州国际会展中心附近的滨江大排档开市营业,60余家涵盖知名餐饮品牌、海鲜排档、烧烤、水吧等业态的商家入驻,温州月光经济再添“夜宴”新亮点。 当夜幕降临、忙碌散去,在瓯江夜游的光影映衬下,滨江又呈现出一幅缤纷景象。借助瓯江夜游这张“金名片”,滨江街道抓重点、抓街线、抓片区,打造了米房cei、黎明92、智慧谷、花园1956、光影码头等一批的都市夜间休闲产品。 位于瓯江路的光影码头,而今已成为沿江一带热门的打卡地。“这里不仅有光影餐厅、光影礼堂,还能欣赏对岸的胜美尖山体灯光秀,美不胜收。”市民周先生对这两年滨江CBD区域的变化赞叹不已。 在滨江CBD东南面的桃花岛体育休闲公园,奇特冰雪乐园、足球基地、室内篮球场等都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体验。据了解,奇特冰雪乐园是目前华东地区唯一一家集滑雪、滑冰、射击、射箭、攀岩、蹦床、冰球、冰壶、地掷球等9大类竞技体育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中心,也是浙南地区第一个达到世界级标准的室内滑雪场。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滨江街道将安置房建成了“安居房”。进入小区,欧式景观亭、休闲廊架等景观小品一应俱全;放眼四周,联通主干道的交通支线以及配套的幼儿园、小学环绕小区……滨江商务区今年已完成滨瓯锦园等提前现房安置146套,办理高书锦园等交付结算415套、办理航标锦园等不动产权证221套。同时,推动辖区成片连片加装电梯,让更多老楼房实现“电梯梦”。 在滨江街道,垃圾分类被当成了一件“美丽的事”:“红色管家”引领解疑,志愿服务队树立榜样,变废为宝转变理念,有奖有罚彰显分类力度。“有时发现垃圾袋中的快递信息,就能追溯到乱扔垃圾的单位或居民,我们再上门面对面劝说。”新田园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李开珍说道。滨江街道以示范小区为基点,分类示范商业街为主线,串联起辖区各小区,联动辐射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商户、校园、工地,打造成熟立体的分类模式。 发挥“红色管家”大功能 近日,一个头顶水滴的娃娃戴着口罩,拿着体温测量仪的漫画形象出现在滨江街道辖区各社区、文创园区、商业街等,户外LED屏全天候播放着这一疫情防控原创漫画,向来往车辆和行人传播疫情防控知识。 这便是滨江街道率全区之先推出的首个街镇IP形象——“小滨”。眼下,以“小滨”为创作原型,结合滨江文化特色的一组组防疫漫画、防疫主题微信表情包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滨江街道宣传委员叶光山表示,融入“小滨”这一IP创意,不仅将抗疫这一严肃的话题变得轻松、更加浅显易懂,也使得其更有人情味、更有温度。 “在这次疫情中,多亏社区‘红色管家’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看到了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作用,由此更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去年8月,鹿城区滨江街道杨府山社区党委书记陈一菲收到了杨府山江南里运营方相关负责人王金艳的入党申请书。 王金艳口中的“红色管家”,便是滨江街道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大胆尝试。滨江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总支,以党组织为纽带,通过打造街道、社区、物业、楼宇运营单位、入驻企业、产业主管部门等多元党建共建链,连接优质资源,多方位满足入驻企业和员工的发展需求。 在“税收亿元楼”诚远大厦,蒲源社区党总支牵头成立诚远大厦联合党委,覆盖诚远大厦联合党支部、康居物业党支部等11个党组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让职工不出大楼办理各项业务;开辟读书吧,为员工补充精神食粮;打造“溢远红”城市客厅,打破“层与层”“门与门”间的壁垒。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的疫情阻击战中,楼宇物业还与社区形成紧密战友关系,手拉手推出“防控物资银行”,开启了防疫物资共享、联防联控共战新模式。“打造现代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用力干好项目的‘招商员’,当好企业的‘贴心人’,做好群众的‘勤务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滨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周鹏说道。 告别旧村,迎来新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担着都市圈崛起引擎重任的滨江街道将紧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为温州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