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15/2021-3175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1-03-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鹿城区农业农村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2020年以来,鹿城区农业农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焦“三强两促”、“六重”清单和农业专班任务,着力抓好乡村振兴、农村改革、水利工程建设、依法行政等方面工作落实,农业农村及水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202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立足于“促”,倾力打造美丽乡村新名片。

1.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推进“两带”建设。藤桥“先瓯原乡·戍浦新韵”示范带计划投资6.17亿元,带上24个项目已基本完工,完成投资额8.378亿元,目标完成率达135.78%;完成七都街道、山福镇示范带导视系统建设等提升工作;西部休闲产业带上22个项目,完成投资18.38亿元,完成率达113.97%。二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成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21个,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个,市美丽乡村样板村3个,美丽庭院350户;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16个,覆盖率85%,完成新增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个;创新农村公厕运营模式,创建省级星级农村公厕5座、其中省级示范性农村公厕1座,农村公厕管护率达100%。三是聚焦美丽田园整治。从田间清理、拆改违建、复耕流转三方面入手,高标准整治田园面积2.6万亩,完成率104%,高效率拆除各类建筑 39 万平方米,重点抛荒地和失管地复耕率达100%,重点田块验收率达100%,3个田块入围全市“最美田块”。成功承办全市美丽田园现场推进会。四是实施精准扶贫。农村低收入农户补充保险率达100%,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0个,领导挂钩帮扶项目11个,有效带动200余农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牵头开展“五排查五清零”工作,农村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等现象全部实现清零,推进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无房户大排查大清零,全部完成农村困难家庭无房户56户、危房户15户的整治工作。

2.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一是探索土地确权成果运用。启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信息平台,信息化管理土地确权数据,核查校对征地项目权属5个,涉及农户200多户;与鹿城农商行签订普惠贷款战略协议。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0年集体经济经营性项目集中开工97个,投资额为24.1亿元;集中竣工73个,投资额为6.35亿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33.4%,经营性收入5.58亿元,实现经营性项目全覆盖,所有村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同时开展“三资”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基本消除收支倒挂。三是积极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全面完成清障工作,全面完成经济合作社换届110个。四是启动“三资”智慧监管。出台《鹿城区农村集体“三资”前置全托监管实施方案》,启动农村“三资”智慧监管系统,实现村账数据云端管理与监管,4个街镇、55个村全面使用该监管系统,累计在线审批1746笔,涉及金额4920万元。

3.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是大力推进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3.33万亩,总产量1.46万吨,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2000吨新增成品粮储备完成验收入库;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建设面积359亩,超额完成任务,完成率达180%。率全市之先出台水稻双季种植专项补贴,实现双季稻复种0.74万亩,同比增长154%,发放双季种植早稻补贴78.03万元;全年水稻规模复种面积0.753万亩,同比增长149%,发放省、市、区三级规模种粮补贴141.634万元。二是筑牢生猪增产保供体系。已完成温州市展宏畜牧有限公司万头猪场扩建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并通过产能验收,产能可达1.5万头以上,第一批生猪于2020年10月正式投产。截至目前,全区生猪存栏1.802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192头,累计出栏商品猪1.2439万头。三是打造特色田园综合体。成功招引全市首个总投资10亿元农业项目-浙里·云谷落地,已完成项目立项并开工建设,一期土地流转800亩。

(二)立足于“全”,深入构建防洪保障新格局

1.扎实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深化防洪排涝重点工程建设。鹿城区瓯江绕城高速至卧旗山段海塘工程Ⅰ、Ⅱ、Ⅲ区段获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质工程);温州市西向排洪工程鹿城段通过竣工验收;鹿城区戍浦江河道(藤桥至河口段)整治工程项目可研调整报告于10月9日获省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调整报告已完成并上报省发改委待批复,完成投资额12012万元,投资完成率100.1%。温瑞平原西片排涝工程(鹿城段),完成投资额10020万元,投资完成率100.2%。二是妥善推进相关安置工作。牛岭、嵇师、双岙三个安置地块交付率100%;双岙A-47、48、49地块交付率86%。牛岭16-1地块不动产权证发放率100%;嵇师56b、58地块发放率96%。三是强化“三化”管理。可视化,全区水库山塘、水闸、堤防海塘等视频监控建设已全面完工,已覆盖重点水利工程23个,完成前端视频点位71个,视频信号已接入水利管理平台,实现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物业化,全面排除全区所有水库山塘的安全隐患,实现物业化管理水库1座、山塘1座、水闸10座,实现重点海塘堤防物业化率100%。标准化,坚持“依标管理”,开展水利工程标化创建6个并已全面完成,瓯江绕城高速至卧旗山段海塘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于12月22日-23日通过省级验收,开展23个已创标工程“回头看”督察行动,充分发挥已建工程综合效益。

2.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一是开展美丽河湖创建。以九山湖滨水公园为载体推进省、市美丽河湖创建工作,已创成2020年度全省首条美丽河湖。同时,七都街道成功打造成乐水小镇,其樟里村、前沙村、吟州村成功创成水美乡村。二是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农饮水工程于11月27日通过区级“销号”验收,累计实现受益人口6.81万人,城乡规模化覆盖率达98.2%,水质达标率达90%以上,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三是推进卡口、断头河整治工程。以断头(卡口)河整治为契机,全面启动水系连通工程,5个卡口、断头河前期项目已全部纳入今年预备类政府投资计划,其中:横渎河实现提前开工,其余4个启动前期工作。8个整治项目已完成立项6个(开工5个),处于立项报批阶段2个。计划外项目开工1个。四是开展海塘安澜千亿工程行动。立足“安全+”提升,谋划七都标准堤改造加固及仰义塘提标加固工程,截至目前,七都标准堤改造加固工程中的道路工程和景观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并完成投资6262万元;温州大桥段已经完成监理项目招标并出具施工图,立项已完成。

3.加强水利行业监督管理。一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已完成省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并通过省水利厅、省节水办验收;推进节水标杆示范创建工作,完成申报1个节水示范酒店、1个节水示范企业、1个节水示范居民小区;完成加强水资源日常管理,强化取水用水监管,全面启用全省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办证系统,开展取用水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10月、11月份别通过国家督查组和省级督查组对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的检查。二是强化水利工程监管。强化工程招投标监管和质量监督,开展招投标违法行为专项治理,推进安全文明施工,规范涉河审批流程,同时持续推进农民工无欠薪行动,尚未发现欠薪问题。全年累计开展工程各类质量监督、无欠薪、安全专项检查66次,下发整改通知58份,整改安全隐患43个,整改率100%,全区水利线上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三)立足于“实”,依法依规行政执法保安定。

1.切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落实各级防汛责任人395人,完成控运计划审查9个,提升水文站点7个,实现80座山塘水库、堤塘水闸和水电站的防汛责任制和巡查制度全覆盖,完成应急预案、度汛方案和风险管控预案的修编完善,并实地开展应急演练。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防汛检查80人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40处,整改率100%。

2.聚力做好综合行政执法。积极开展春夏秋“绿剑”集中执法和5大领域的“六大”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加大农业、水利、渔业综合行政执法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12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专业合作社等319家次,行政立案67件,办结54件,罚款金额30.23万元。

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质量可追溯平台,利用二维码,实现源头、流向的全程信息化监管,全区所有的农资经营企业、畜禽养殖场都已纳入平台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完成定量检测702批次,合格率99.72%,定性检测1955批次,合格率99.23%。积极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累计回收13.38吨,完成率145.43%;累计处置13.38吨,完成率161.59%。

4.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出动疫情巡查人员1582人次,排查生猪64.4149万头次,未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现象;屠宰检疫家禽271.4807万羽,病死畜禽均作无害化处理,确保畜禽受检率100%,上市肉品检疫合格率100%。

5.优化“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受理办结行政许可审批事项402件,收取各类规费211万元,完成温州市鹿城区瓯江路沿线5G基站、鹿城区仰义工业区沿江路(瓯江大桥-沿旺路)燃气工程、灰桥浦桥应急拆建工程涉河方案、仰义街道纬八路道路(沿兴路~经一三七路)整治提升工程等项目审批。承接宅基地管理和审批工作,已完成农民建房用地审批118宗。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示范带建设贡献率低。2020年全市拟建示范带35条,11个县(市、区)中绝大多数任务数达2条(含)以上,我区仅1条示范带建设任务,在示范带难度系数考核上,与任务数较多的县(市、区)存在较大差距。

(二)粮食生猪产业规模小。鹿城作为中心城区,农业体量规模相对较小。粮食和生猪产业规模与全省最大县(市、区)相比,占比很小,在农业专班贡献度考核中不占优势。另外,因生猪调运区域受限,只能在省内调运,且仔猪出栏不计入统计,致使要完成1.5万头出栏任务存在一定困难。

(三)温瑞平原西片排涝工程(鹿城段)推进受阻。该工程因社会资本断裂,工程建设资金尚待进一步保障;工程周边情况复杂,土方无处消纳,沿江快速路工程与2#箱涵、牛岭路箱涵轴线重合,导致工程推进缓慢。

三、2021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抓实肉粮保供工作。抓好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做好面积到村到户到田块和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做好单季稻、晚稻生产工作,大力发展番薯、玉米等杂粮生产,保质保量完成省、市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推进藤桥镇万头猪场全面投产,落实防疫措施,完善养殖场改造和环保提升工作,保障生猪市场供应。

(二)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成果。明确时间节点,按照进度要求,抓开工建设、督查落实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和西部生态休闲示范带建设,全面奏响“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百姓增收”三部曲;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盘活农村沉睡资产资源,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推广“美丽田园+招商引资”发展模式,招引优质农业企业、侨商侨资等经营主体,引入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有效提升全区美丽农田综合品质。

(三)进一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破解资金、政策、土地等要素制约,推进“百项千亿”工程建设,全面提速戍浦江河道(藤桥至河口段)整治工程建设,促进投资规模增长;以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为抓手,以完善站网布局和提升监测能力为主线,实施水文补短板“5+1+1”工程;聚焦系统治理,深化水系连通工程,确保已开工河道完成卡口、断头河整治;秉持“安全+”理念,结合环岛景观绿化工程和“四好农村路”工程,加快推进七都标准堤改造加固,致力于打造为最美示范安澜海塘。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