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坝坊·慢生活音乐文创街区 蒋文广/摄 “发·声”音乐艺术展现场 小坝坊运营方供图 温州都市报讯(记者 叶锋)记者前天走进市区坝接桥旁的小坝坊·慢生活音乐文创街区,一幢幢由老旧民居改建而成的建筑独具特色,时尚精致,处处透露出文创气息、优雅情调,仿佛是一处藏身闹市区的“世外桃源”。 各种特展构建沉浸式观展体验 小坝坊“艺术空间”正在举办“发·声”音乐艺术展,红色三角体、堆叠的落叶等艺术装置引人注目,前来观展的年轻人纷纷拍照发朋友圈。这场展览持续到10月31日,目的是通过特殊的艺术装置展现音乐的过去、当下与未来,从而引发更深度地思考、更广泛的传递。 今年2月份,小坝坊联合摄影家胡铸鑫与装置艺术设计师吴百惠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塘河掠影”艺术展,吸引了近3.5万人次参观,并在“抖音”“小红书”等知名社交媒体上获得较高关注度。 近来,小坝坊通过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文创特展,构建沉浸式观展体验,打造温州文化创意的新晋网红IP。 个性化建筑成网红打卡地 “屿·RIVERSIDE”酒吧是小坝坊网红店,它坐落在小坝坊临水的角落,独栋灰色的建筑静静地在河边矗立着,显得格外低调。走近后不免被其精妙的设计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曲直的青石板小路直通店门,因依傍着河,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景,对岸的榕树青翠盎然,偶然间成群的飞鸟掠过。 “屿”融合建筑美学、咖啡艺术、酒文化等理念,引用水泥质感的工业风设计,保持了原有建筑的通透;店内大面积的玻璃设计给人以最大的观景感受,倚靠在全玻璃露台,脚下即是轻盈波动的河水;屋顶的玻璃天窗使“人”“月”“天”融为一体,即使身处都市,但伸出手,“月亮”也是触手可及,这也是“屿”给予人的悠闲与浪漫。“屿”负责人周先生说:“看着它从一间危房到夷为平地,再看着它一砖一瓦重建到如今的样子,就像这颗本应挂在天上的‘月亮’却被我们摘下置于屋顶一样迷幻。”自正式营业以来,因其特殊的风格吸引不少潮人聚集此地打卡,还有一些穿着时髦的年轻人扛着相机来这里取景拍照,在他们看来,这里是市区不可多得的拍摄基地。 在小坝坊,像“屿”这样的商户随处可见。目前,入驻此街区商户27家,其中开业18家,日均人流量达2000至5000人。 塑造综合文化创意输出平台 小坝坊·慢生活音乐文创街区由坝接桥旁的一片老旧民居拆建改造而成。该街区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在鹿城区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依托温瑞塘河文化,注入文化创意、非遗体验等新产业元素,将塑造集音乐、文化、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业态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文化创意输出平台。 小坝坊街区运营负责人介绍,音乐是街区的一个重点特色符号。其中,街区东边的临水一面改造为以酒吧休闲为主的商业街区,主要面向城市休闲消费市场以及夜宿游客;在建筑风格方面,利用露台及连廊走道增加街道空间多样性,利用临水音乐主题多业态模式打造慢生活文艺休闲氛围。 今年以来,我市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工程,立足以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为导向,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品质提升和高质量发展。今后,鹿城像小坝坊这样由旧民居变身文创街区的项目将越来越多。鹿城确定了第一批以小坝坊为代表的10个文旅“微改造、精提升”试点项目,小坝坊是此项工作的成果。这些项目将以瓯越文化和生态本底为基础,结合千年古城复兴、山水诗路建设、乡村振兴、美丽城镇、历史街区改造等重点工作,文创深度赋能,助力鹿城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