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20年⑤丨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用一片绿色竹林做出大产业


当波澜壮阔的大海拂动绵延青山的寂静,一竿翠竹,正在泰顺演绎出绿色发展新篇章。为让泰顺经济发展底气更足,在绘制“点绿成金”神奇画卷中,鹿城不断依托山海协作平台为泰顺的产业革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作为全省的竹资源大县,竹产业是泰顺传统产业,这样一个拥有丰富的竹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探索竹资源开发的地方,如何在“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的战略发展目标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思维转变之下,以小微产业园筑巢引凤,是泰顺把好产业链条脉络的关键举措。为把产业链条做大做厚做强,形成整体优势,泰顺巧用鹿泰山海协作平台盘活绿色资源,探索出一条别样的工业发展之路。今年8月,山海协作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应运而生,这也是鹿城、泰顺两地开展“手拉手”协作的最新落地成果。

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成立以来,该院专家通过调研发现,早些年泰顺原生竹林存在低产低效的问题,为破解这一瓶颈,泰顺正大力实施“科技兴竹”战略,积极探索竹产业可持续发展之道。为此,泰顺研究院明确了利用科技助力泰顺发展竹产业的定位。

在与当地企业的交流中,研究院专家还发现不少企业都在探寻一条高效丰产、绿色有机、循环利用的竹产业发展之路。于是,该院积极探索“乡村出题+高校答题+成果落地”的校地合作新模式,组建了“智囊团”为泰顺发展加码,围绕泰顺竹产业提质增效、竹木精深加工、竹林旅游规划、竹文化挖掘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推动高校和乡村共同奏响共富之音。

微信图片_20221006221616.jpg

专家团队与企业负责人互动交流

在泰顺甬泰竹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根根竹条在一道道工序中变成薄如蝉翼的竹皮贴面。然而,材料利用率低、加工成本高等状况依然时有出现。通过与泰顺研究院专家交流,企业负责人意识到朝提升竹产业产品附加值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在研究院指导下,企业与研究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共建大学生产教融合学习实践基地,未来将在做强竹板材、竹工艺品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精深加工、精品工艺、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开发高科技含量产品,延伸产业链。

如今,在泰顺,一根青青翠竹可制作成鞋架、书架、衣帽架等竹木小家具,因简洁实用的特点、典雅自然的风格而备受青睐,更是借势“互联网”走出国门。

一山一海,山海常相连;一校一地,校地情缘深。凭借山海协作的东风,泰顺县科技局、温州理工学院泰顺研究院和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拟联合举办泰顺县第一届竹木产品创意大赛,借势借力推动竹产业发展。“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要求,让草根经济蝶变成为托举泰顺经济的富民‘顶梁柱 ’。”泰顺研究院负责人表示。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