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民意聚焦旧改 鹿城这一老旧小区“忧居”变“美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小区外立面重装、儿童友好设施搭建、共享社群空间拓展……日前,记者来到重装升级后的双屿街道黄龙教育新村小区看到,这里的环境焕然一新,令人眼前一亮。坚持党建引领,紧扣群众需求,该小区积极开展“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在经由群众“菜单式”个性化改造之下,实现了从里到外的华丽转身。

IMG_5825.png

黄龙教育新村位于鹿城区康园路,于1998年建成,随着时间推移,小区部分路面破损、排污管道淤积堵塞、空中管线凌乱、墙面破损脱落等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埋下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2021年该小区抓住政策利好,正式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小区改造意愿率与同意改造方案的比例均达到2/3以上,工程总投资1027.91万元,其中居民自筹资金67.17万元。

小区怎么改,居民来“点单”。改造过程中,民主协商贯穿始终。“改造前期,我们采用线下问卷、居民协商会、入户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居民改造意愿、改造方向及核心诉求,引导群众按需‘点单’,让群众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角’。”双屿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过程中,我们定期召开恳谈会,为居民答疑解惑的同时,鼓励居民为小区改造建言献策。”

IMG_5829.png

由此,“旧改为民,造福民生”的理念始终贯穿在教育新村蝶变的每一个细节里。比如,该小区将闲置车库改造为邻里中心,打造集教育学习、娱乐休闲、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便民中心”;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外立面问题,小区统一改造,全方位铺设防裂网,粉刷防水腻子和防水漆,使得外立面焕然一新;所有的破损道路均逐一修补并重新浇铺沥青路面,220余个地面车位及相应非机动车位得到重新规划。

房屋由旧到新,道路由洼到平,绿化由粗到精,小区“颜值”大幅提升。车位紧张、公共设施缺乏、房屋掺水等居民“隐痛”的老大难问题也通过改造得以一并解决。在居民陈女士看来,如今小区好看又好住,就像搬进了新房子。最令她满意的是小区进行的一系列适儿化改造,公共空间儿童游乐设施的搭建让整个小区充满了童趣和亲和力。“带孩子出去玩再也不用出远门了,小区遛娃就行,特别方便!”她点赞道。

小区发生的变化肉眼可见,居民也体会到了生活品质的改善。与此同时,小区的向心力也正逐渐增强。以“共享社·幸福里”创建为契机,改造过程中,黄龙社区党委积极破解老小区治理难题,推进“党建+服务”模式,用“红色”引擎助推基层治理。“老旧小区改造事关居民宜居指数和获得感,社区党委以此为契机多元助推社区建设,全面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让‘旧’小区呈现‘新’面貌,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黄龙社区党委书记说道。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