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15/2022-01624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 |
生成日期 | 2022-04-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1年,鹿城区农业农村局全体领导班子根据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推进共同富裕为动力,狠抓项目建设、深化水利改革,有效地推进了鹿城区农业农村及水利事业发展。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共同富裕获得新突破。一是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33万亩,超额完成3.32万亩的年度任务,粮食产量1.52万吨,超额完成1.345万吨的年度任务,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圆满完成全区2000吨成品粮储备工作。生猪存栏约2万头,家禽存栏71.22万羽,全面完成万头猪场扩建任务,提升全区生猪产能至4万头/年。深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分解落实新建300亩、补建400亩、提质改造500亩、修复1350亩等建设任务。已超额完成新建任务334亩;补建任务全部为新建类,已立项4个项目,面积591亩,2个项目已完工,剩余2个项目进度95%;提质改造项目已完成立项并开工,修复项目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全面完成全区耕地摸底调查,已完成抛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5745.84亩,进度46.4%,其中永久农田复耕复种4683.08亩,进度71.8%;粮食功能区复耕复种374.48亩,进度100%。已完成粮食功能区整治优化1168.38亩,进度68.6%。藤桥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浙里·耘谷”田园综合体列入市级试点,藤桥肉鸡产业化联合体入选第二批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名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和美丽乡村数字服务入选省厅多跨应用场景第一批“先行先试”。二是振兴乡村建设提升加速。精准谋划未来乡村建设目标,梳理完成七都樟里和山福驿头驿阳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的“十大”场景清单,两个试点村完成投资额3.24亿元,完成率100%。山福镇驿头驿阳村未来乡村建设被评为市级示范性未来乡村试点村。推进两带建设,新建藤桥乡村振兴示范带19个项目开工率为100%,完成投资额1.54亿元,完成率100%;山福和藤桥已建成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已按市级要求开展提升工作。西部休闲产业带20个项目开工率为100%,完成投资额17.0021亿元,完成率123%。以“六清行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获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最干净乡镇2次,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村、星级农村公厕创建,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村12个。同时荣获了2021 年度全省深化“千万工程” 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工作优胜县(市、区)。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2.74万元,实现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保险全覆盖,投保率达100%。完善“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同时探索低收入农户共富机制,实施低收入农户就业帮扶计划,鼓励乡村各类经济实体设立公益性岗位,帮助低收入农户就业促增收。三是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2021年集体经济经营性项目开工12个,总投资8.87亿元;竣工22个,总投资额17.78亿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9.9亿元,增速26.3%;经营性收入7.6亿元,增速36.5%。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开展颁证“回头看”,理顺土地确权纠错流程,更新数据库,同时启用土地承包管理系统,受理确权纠错180户,完成指导修正60户;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宣传,加强土地承包仲裁纠纷调解,调解村级纠纷4起,处理遗留疑难案件1件。全面启用鹿城区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系统,涉及13个街镇110个经济合作社,累计在线审批支付7200笔,涉及金额超5亿元。同时开展“三资”专项治理,发现问题50个,整改率100%。 (二)系统治水展现新速度。一是筑牢防汛防台安全屏障。严格落实水旱灾害防御三级责任体系,完善水利工程防汛应急预案、控运计划和调度方案,组织开展水旱灾害专题培训3期。对全区山塘水库、堤防海塘、在建工程等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累计组织大检查200人次。同时,加快水文“5+1+1”工程建设,新增雷达水位监测站12个、千里眼视频监控1个、墒情站1个,提升改造七都老涂北水文站等14个测站。二是推进水利工程建设。2021年鹿城区计划水利总投资7亿元,其中重点水利工程计划投资1.2亿元;省级下达水利投资任务3亿元。实际完成年度水利总投资7.21亿元,完成率103%,其中重点水利工程投资1.2062亿元,完成率100.52%;完成省级水利投资任务5.0333亿元,完成率达168%。瓯江绕城高速至卧旗山段海塘工程获评温州市第一批中国水利工程最高奖项-大禹奖。戍浦江河道(藤桥至河口段)整治工程,完成投资4041万元,完成率101.03%。温瑞平原西片排涝工程(鹿城段),已完成投资6021万元,完成率100.35%。七都岛西段标准堤加固工程温州大桥段完成投资2000万元,完成率100%。三是抓好民生项目建设。戍浦江方隆至下岸河段创成省级美丽河湖,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6户无产权厂房的安置问题,全面完成西向排洪工程拆迁安置工作。完成4条卡口河、断头河整治,实施江心屿水文化建设提升工程。 (三)行业监管再上新水平。一是加强农业行业监管服务。 实现农产品追溯管理比例达100%,规模以上农业生产主体标识标牌率达100%。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定性、定量检测合格率均达99%以上。全面推进渔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攻坚,出动检查人员650人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40次,共检查渔船1090艘次,发现隐患114处,整改率100%,查获并处置涉渔“三无”船舶10艘。落实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出动疫情巡察人员1664人次,排查涉及生猪78.5697万头次,病死畜禽均作了无害化处理,上市肉品检疫合格率100%。同时强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出动执法人员33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专业合作社等244家次,配合相关科室监督抽检500批次,查处违法行为并立案73件,罚没款37.675万元。二是加强水利行业监管服务。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鹿城区政府荣获浙江省“十三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绩突出集体,并顺利通过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省级验收;4个“五个一百”创建项目入选省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优秀典型案例。鹿城区域海塘防潮能力动态研判试点项目入选省厅第一批数字化改革试点,并入选全省水利争先创优优秀案例,同时被中国水利报、学习强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三是聚焦行政审批优质服务。组织审查水土保持方案30个,受理办结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79件,收取各类规费55.85万元,完成涉河建设项目审批60件。率全市之先完成宅基地相关数据的移交和应用,完成供地审批293宗。涉河建设项目即时审批“马上办”,将办件率由20%提升至96%,项目前期准备时间压缩近30天,审批时长由原7个工作日缩短为0个工作日,改革项目获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巩固良好政治生态。抓实抓细学习教育,把学习教育真正融入到每一位鹿城农水铁军的正常教育、日常管理之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实主体责任,持续正风肃纪,促进廉政教育常态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农业农村和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同时,深入开展“三服务”等活动,促进党建与重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抓好招投标、工程量增加、设计变更、材料采购等环节风险防控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营造风清气正的建设环境。另外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业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实施铁军锻造工程,以学促干,努力打造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作风过硬、务实担当的鹿城农水铁军。 (二)继续加快共同富裕步伐。抓好全年粮食生产,推进优粮提质工程,做好成品粮足量储备,大米100吨以上日加工能力项目确保2022年内建成投产。全力推进“非粮化”整治优化,确保2022年9月底前完成7660亩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任务,12月底前全面完成数据入库,健全档案管理。积极推进一鸣江南牧场项目落地,扶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示范性农民合作社、示范性家庭农场发展,2022年计划新增市级农业龙头1家、市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农场1家,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个。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提升工作,计划在藤桥、山福镇开展2个未来乡村试点建设,重点谋划七都、山福和藤桥产业类项目。精准谋划2022年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确保建成的项目都能有产出、有收益、可持续。坚持“抱团取暖”,采取资源整合抱团、村企融合抱团、“飞地”置业抱团等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看得见”“算得到”的稳定收益。继续深入推进“三资”智慧监管工作,实现监管全覆盖,在线审批率达到100%。 (三)继续激发水利行业活力。在2022年重点水利项目谋划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土地要素制约、政策处理等问题,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专班,细化工作目标、倒排时间节点,破难攻坚,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其中:鹿城区仰义水库加固工程,计划3月完成初设审查,4月启动项目招标,6月正式进场施工;鹿城区海塘安澜工程(仰义塘),计划3月份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6月份完成初步设计审批,10月份完成土地报征,争取11月份开工建设;鹿城区戍浦江河道(藤桥至河口段)整治工程,力争5月完成征地批复;6月前全面启动Ⅱ、Ⅳ标建设;鹿城区七都岛西段标准堤加固工程,计划6月完成七都大桥段主体工程;12月主体完工;鹿城区戍浦江河道上游段(大潭至下庄段)美丽河湖建设工程,计划5月完成可研批复。同时继续开展美丽河湖创建工作,力争2022年创成省级美丽河湖2条。全面加强小型水库重要山塘系统治理,2022年计划完成小型水库整治提升2座、山塘2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