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14/2022-01801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交通运输局 |
生成日期 | 2022-04-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为鹿城建设首位城区、打造共富样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贡献交通力量。现就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思想为先,狠抓政治素养提升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信念淬火成钢。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排摸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清单,开展意识形态专题会议3次。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周一例会“会前10分钟学”制度,通过会上集中学、会后自主学、线上结合学等方式全方位开展学习。全年共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9次。 二是强化深学细悟,专题学习全面覆盖。紧扣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按照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出彩的模式,设计支部书记上党课、分组诵读文献史料、集体观看红色影片、“景+声+情”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课堂等多种活动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6次,其中“重温历史、赓续精神——行走的党史课”红色研学等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8次,开展以“学党史、悟思想、明方向”为主题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5场。 三是强化制度管人,清廉交通纵深推进。深入谋划“清廉交通”各项落实举措,继去年出台全市首个《交通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廉政制度》,加快推广运用,重点对工程项目中的变更开展交叉评审,并建立我区交通运输系统专家库。推广好“清廉画像”制度,进行廉政风险一月一自查和一季度一交叉检查,深化清廉交通系列专项整治,与相关企业签订廉洁公开信,并依托钉钉平台实现对单位公车行驶线路和用油量的实时把控,筑牢廉政预警防线。 (二)坚持担当作为,推进交通事业发展 一是全域谋划,擘画交通发展蓝图。正式发布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以规划为引领,鹿城西部多式联运枢纽项目稳步推进,完成整体方案研究论证,金温铁路鹿城外垟至双岙段迁建工程、温州西铁路货运站场迁建工程、鹿城下岸多式联运中心配套码头工程均完成工可文本编制。330国道鹿城藤桥至永嘉桥下段改建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文本编制,温州绕城高速藤桥连接线改建工程、双屿至藤桥公路二期工程均已完成初步设计文本审查。 二是全力攻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三大在建重点项目建设,成立104国道鹿城段攻坚专班,“一周一例会”、“一月一汇总”、“一季一考核”,将项目进度、质量、安全与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相挂钩,实现全程动态跟踪,目前瓯江特大桥全线通车、关键节点嵇师连拱隧道双向贯通,跨330国道桥连续梁成功合龙、梅园隧道右洞贯通,顺利解决涉高速、涉铁路施工难题,跨金温铁路桥涉铁段有序施工。缙云至苍南公路工程藤桥段军用光缆迁改借地基本完成并进场施工,持续推进金岙隧道爆破,隧道出口段进洞约1059米。330国道官岭隧道改建工程新隧道较原定计划提前2个月全线贯通。 三是重拳出击,狠抓安全生产保障。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工程安全和行业安全全过程,实施安全生产绩效“蓝黄红”三色考评,建立“每周常态会商、每月分级研判”长效机制,组建交通运输专业安委会,扎实推进水路安全专项治理,发布《鹿城区瓯江港口岸线优化利用方案》,10座非法码头和16座历史码头率全市之先通过销号验收,并编制《鹿城区瓯江港口岸线优化利用方案》,拟以“4+2”模式(4座正式码头、2座新建码头)推进货运码头优化提升。牵头理顺内河非通航水域、水路公路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制定《瓯江核心段(鹿城水域)客船险情应急处置工作手册》。开展“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大排查大整治等行动,道路、在建工程、渡口风险点663处、公路铁路边外部环境安全隐患413处均100%整治销号。辖区首个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成投用。强化对参建单位质量行为监督,共实施监督项目53个,协管项目2个,开展质量监督检查58次,整改各类工程质量隐患206处。 (三)坚持真抓实干,持续深化为民服务 一是设“点”布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迅速编制交通站场(卡口)“1+X”疫情防控方案,落实落细全员核酸检测样本转运车辆工作方案,对全区321个核酸检测点位进行任务分解,抽调局在编三分之二以上人员赴现场排摸点位,并联合相关街镇开展样本转运实战演练。派驻人员加入点对点转运专班,做好省内境外回来的人员安全转运。在火车温州站卡口持续开展24小时轮班值守;在牛山客运站、双屿客运站、龙湾国际机场、火车温州南站等客运站场加强协调管控;在温州西、仰义(藤桥)、七都等重要高速出口及330国道沈岙防疫卡点设置专用通道,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温车辆实施24小时严查。8大交通场站、卡口全年投入防疫工作人员500班次2500余人次。 二是对“点”施策,全线提升出行品质。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首要政治担当,健全常态化“路长”机制,四好农村公路项目实现总体进度115%,其中新改建6公里完成7.2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16公里完成18公里,提前且超额完成省市区民生实事工作。抢抓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提前完成鹿城区仰义街道后京至瓯江大桥段道路附属工程,同步抓好小修保养工作,推进养护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建制村通达率100%,100人以上自然村基本满足出行。充分发挥区治堵办牵头作用,形成定期研判例会机制,提前完成双岙西路市政道路、方正路(东屿中路——东龙路)等四大堵点整治。打通4条断头路,新增1.5万个停车位,完成3条BRT公交延伸线建设,城区拥堵得到有效改善。 三是以“点”带面,锻造应急抢险交通铁军。组建全市首个应急抢险突击队,6支突击队、4辆巡查车辆实时待命,配备专用物资储备库,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出动。5月18日,先锋应急队伍32人迅速出动,冒雨在当日完成县道石林环线K9+400和K7+500两处山体塌方点位清理,保障辖区道路安全畅通。全力以赴推进330国道危桥抢修工作,3天抢通临时便道,5天完成全市首次战备钢桥实地搭建,最终桥梁抢修任务较计划提早半个月完成。同时组建1支61人的道桥保障连民兵专业队伍和1支50人的人口疏散连队伍,开展集中点验及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应急综合反应和处置能力。 (四)坚持数字赋能,优化行业管理水平 探索数字化改革,完成数字社会平台和数字政府交通模块搭建。开展渡口行业日常监督,推进渡口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在辖区渡口全覆盖安装监控等智能化装置,打造渡口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时跟踪渡口渡埠安全状况,同步完成全区257艘渔业船舶检验工作。规范行政审批制度,通过线上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服务质量,并做好招投标市场监管、“无欠薪”常态化督查、立功竞赛和信用评价相关工作。同时探索对农村公路桥梁启用专业化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损伤迅速识别、安全性精准评估,为桥梁的管理与养护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已完成招标工作。谋划防疫小程序,明确责任、明晰任务,信息数据实时更新共享。依托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实现对村级交通工程纪检全过程在线监督。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下步,我局将保持定力、接续奋斗,重点打好七大战役,交出鹿城交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核心报表,稳中求进、稳中谋突破。 一是打好交通投资翻身战。深挖投资潜力,将沿江快速路等一批市政道路纳入交通投资,推进项目前期,力促尽早开工,强化过程督导,尽最大力度努力挖存量、扩增量,打好交通投资翻身战。 二是打好交通建设阵地战。以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为引领,重点推进鹿城西部多式联运、330国道鹿城段改建、双藤公路二期等项目前期,为我区藤桥片区现代物流发展区建设奠定基础。加速在建工程建设,104国道鹿城段、330国道官岭隧道争取上半年实现交工验收;缙苍公路鹿城段路基全线铺开,金岙、金坦隧道全线贯通。开工建设温州绕城高速藤桥连接线改建工程。 三是打好交通产业发展主动战。依托市局岸线电子围栏,推进江心屿水上客运智慧大脑指挥体系。打造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辖区渡口和在建工程智能监控全覆盖。完善线上交通审批流程,加强交通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实现行业管理工作关口前移。 四是打好平安交通保卫战。落实“每周会商、每月研判”机制,实施智慧交通一张图,实现安全风险排查、整改、销号“三环节”闭环管控。针对公路、水路等重点区域,细化“三张清单”,完善各类工作预案,实施安全绩效“红黄蓝”三色考评,对桥隧、渡口等重点部位开展定期、定向隐患排查,从严落实严重隐患“十个一律”停产整改措施。 五是打好民生交通升级战。持续加强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出台《鹿城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办法》,实施国省道大中修和精细化小修保养,投资1500万元实施农村公路路面养护工程15公里。推进城区交通治堵,配合相关部门谋划客运转型升级,完善我区公交网络体系。 六是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守好疫情防控防线,强化交通场站和重要卡口防疫工作,健全“1+X”工作机制,开发防疫小程序,提升常态化防疫管控效率。 七是打好队伍建设持久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及主体责任意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教育力度,开展好党风廉政教育月、七一建党等主题活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群众的工作定位,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建设,着力锻造高素质交通干部队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