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17/2022-42551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文物局)
生成日期 2022-04-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1年,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市场推广,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为做强“全省第三极”的“顶梁柱”、建好“长三角南大门”的“主窗口”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结合实际,拓宽宣传阵地,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等深入学习党史知识。同时开设“红色百年·初心如磐”“党史故事100讲”“一鹿理响——党课展播”等专栏,制作推出《e心向党》党史学习教育短视频,发布10条红色研学线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社会推出100场“行走的党课”,100场“行走的少年党课”。开展红色导游专项培训15期,实地培训364人次,在线培训2782人次。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完善

一是加快基础建设。提高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水平,推进文化馆新馆、图书馆新馆立项前期工作。已编制《鹿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其中规划区文化馆面积8000平方米,区图书馆10000平方米。两馆地块所在地—双屿街道中央涂地块完成拆迁签约,目前在腾空。二是举办公益活动。举办2021年鹿城区“我的礼堂 我的家”村晚云联欢,开展文化驿站活动19场,内容涵盖音乐、戏曲、书画等。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公益培训,推出“艺”心向党——鹿城区文化馆公益大联盟送课进礼堂活动,以一月一“艺”的形式,每月在14个街镇各开设1门艺术课程,目前共开设公益培训198班次,受益群众3600余人。三是扩大阅读群体。线上线下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目前已开展各类阅读活动186场次。读书建在厂房里,因地制宜打造丰门鞋都读书会、滨江中央商务区读书会、南汇商务楼宇读书会、大南商圈读书会、藤桥企业小微园读书会等五大读书会联盟,在地域和产业上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有效

深入推进瓯越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和“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召开“瓯越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专题会议。提升华盖词场,确定大南街道花柳塘社区瑞霞公寓为2021年新建非遗创艺坊。以庆元宵为主题,在14个街镇开展剪纸、灯谜、节令、民俗讲座等非遗活动50余场。规范和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摸底调查辖区77处文保单位安全现状及基本情况,制定全区23处亟待修缮文保单位维修计划,对不可移动文物开展专项安全检查。落实市保单位岳宅、厉宅、新四军驻温采购办事处旧址、双潮西坑烈士墓区修缮工作。

(四)艺术创作繁荣活跃

推出5期似水“留”年——诗路瓯江温州古典诗词原创歌曲赏析,创作《孤屿共题诗》、《谯楼吟》、《如梦令》等原创诗歌。新编广场舞《红舞飞扬献给党》将推广视频录制地点放在江心屿、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把鹿城的旅游资源和艺术文化相结合,刷爆朋友圈,并登上学习强国。以江心屿为故事发生地的原创曲艺作品《文天祥·夜泊江心》参加浙江省第十一届群众曲艺大赛和浙江省第八届曲艺新作会演。《不忘初心,践行公益路》参加浙江省群文系统微宣讲大赛,获一等奖;原创小品《情浓姜茶摊》获2021年“我要上村晚”浙江省农村小品大赛第一名。

(五)旅游发展全面推进

牵头组建“游在鹿城”专班并拟定《鹿城区“游在鹿城”品牌打造实施方案》,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设文旅数字化转型项目,开发“游在鹿城”小程序,提升“i鹿城”公众号,为游客提供“一键周边游”功能,修改完善谢客儿IP形象。启动“救在游客身边”数字化项目建设。在交通要道设置江心屿、南塘、历史街区等37个景区、景点旅游交通指示牌。设计旅游标识标牌,提升鹿城旅游导视导览系统;打造“侨家乐”品牌民宿,创建以五马、小坝坊为代表的都市“侨家乐”品牌和以七都、藤桥、山福为代表的乡村“侨家乐”品牌,打造一批集“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于一体的“旅游微目的地”。建设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梳理35个鹿城区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项目,探索打造精致城市、品质鹿城。

(六)文旅推广成效显著

一是做好梯度营销。参加全国百家旅行商温州旅游采购大会,巩固省内游、长三角市场。拍摄并发布“云游景区城”系列视频,公众号“i鹿城”每周定时推文,扩大鹿城文旅市场。二是培育活动品牌。在江心屿常态化举办“一屿江心纸上来”、心屿诗歌节、风筝DIY等文旅活动,邀请舒婷等著名诗人为江心屿“诗之岛”代言;以老带新,培训江心屿、公园路讲解员563人,累计服务1500人次。三是构建产业体系。做实“百县千碗”美食工程,优化江心十景宴,拍摄“百县千碗”美食视频,参加中东欧美食、“诗画浙江·百县千碗”交流活动。结合瓯绣、彩石镶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特色文创品。

(七)全民健身亮点纷呈

开设疫情时代体育线上活动,完成8期运动冠军请你来“云”动线上活动宣传,相关视频和内容在各大网络媒体平台发布达50余次,引发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报、浙江省体育局、浙江在线等平台进行转载,累计点击量超过百万人次。开展温州市首届百姓健身房网络对抗赛、机关干部“寻红色足迹、庆建党百年”健步走等活动。端午期间,整合各街道、相关部门力量,审批35只按新标准建造的龙舟,在蒲州河、南塘景区、会昌河龙舟公园、水心河等同场竞技,共庆建党100周年。

(八)安全生产履职到位

严防严控、多措并举做好文旅体领域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成立疫情防控暨安全生产督查组,分8个巡查组开展地毯式筛查,由局领导带队对辖区内网吧、KTV、游泳池、百姓健身房等人群密集场所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场所内消防措施、安全通道是否畅通,灭火器械是否正常、“一米线”设置以及口罩佩戴情况等。对于整改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一般安全隐患当场整改,严重安全隐患挂牌限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6月累计出动检查152人次,检查各类文旅体场所677家,排查隐患111处,完成隐患整改104处。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局将围绕“一都三城五区”建设,继续优化文旅体资源配置,加快文旅体项目建设,提升品牌效应,让文旅体产业成为鹿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产业。

(一)精心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持续开展系列党史类文体宣传活动,通过打造一批精品文艺演出、推出一批特色文体活动,完成一批民生关注项目,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有声有色,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党史学习教育标志性成果。

(二)全力打造区域品牌。努力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瓯越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推进“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以“游在鹿城”城市品牌为中心,打造“千年东瓯国 诗画白鹿城”,承办2021年“新松计划”全省青年舞蹈大赛,进一步做足瓯越文化、山水诗文化、永嘉学派文章,打响品牌,彰显特色。

(三)全域谋划文旅体融合。利用我区文化旅游体育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推进江心屿改造提升工程,全面谋划西园设计,启动西园改造提升工程,重点打造地标性文化建筑——山水诗文化总馆,以及谢灵运文化公园、弘一法师纪念馆等文化业态,打造中国山水诗朝圣地。推进“微改造 精提升”,优化美化社区环境,提升A级景区、景区城、景区街镇、景区村社品质。做好企业服务工作,9月份之前全面完成威斯顿智体公园、桃花岛冰雪中心、东艺游泳馆三大民营大型体育场馆建设。

(四)加快推进创建工作。做好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准备全区创建推进会,计划6月底前要求街镇完成创建申请和台账资料汇总,申报省局验收。做好现代化创建评估工作,9月前做好创建迎检工作。根据疫情情况,组织参加第十七届市运会。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