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慈善 助力共同富裕 鹿城区加快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鹿城区作为温州市的中心城区,历来重视慈善事业,享有“温州精神高地和慈善地标”的红日亭便坐落于鹿城区华盖山脚下,历经50年不变的慈心善行,其不仅是民间爱心慈善的代名词,更成为了鹿城慈善的缩影。2021年,鹿城区现代慈善体制机制创新做法在全省共同富裕重大改革专题会上作典型交流,得到省委书记袁家军的高度肯定,并作为高水平建成“人人慈善标杆区”首批入选省民政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单位。鹿城区乘势而上,以试点为契机,以数字慈善、文化慈善、阳光慈善、活力慈善、信用慈善及科学慈善六大创新领域为试点的攻坚路径,撬动鹿城慈善体制机制变革,全力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惠及低收入群体8.2万人次,全区低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约17%,高于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约6至7个百分点,全区低收入群体占户籍人口比重持续控制在0.9%以下。

一、聚焦多元布局,开拓现代慈善事业新思路

一是阵地搭建,率先打造枢纽型慈善中心。投入近1000万元,高标准打造集“慈善文化展示、慈善教育体验、慈善活动集成、慈善组织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全省首个枢纽型慈善服务综合体。该综合体占地面积共2016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一楼作为慈善活动的主要阵地,设置儿童之家、慈善烘焙坊、慈善超市及“善亭”服务点等区域;二楼则设置多功能厅、慈善展厅及公益培训室等功能区。作为鹿城区“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重要阵地,切实发挥出慈善公益“孵化器”“种子站”作用,实现成果展示、造血帮扶和项目培育等多领域慈善体制机制创新变革。

二是数字赋能,重塑现代慈善体制机制。综合运用整体智治理念,开发搭建“慈善鹿城”智慧服务平台,全力推动慈善方式从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两路并进转变。重新整合6大类约100个慈善服务项目库,实现供给端、需求端“双向贯通”。统筹整合多部门的职能资源,搭建“慈善参与一码通”“慈善积分一键算”“捐款流向一扫清”等场景应用,改变了“登门化缘”式的传统慈善方式,让“指尖慈善”成为人人可为的时尚潮流。

三是流程再造,创建积分激励回馈机制。创新制定《鹿城区慈善积分管理办法》,首次将捐赠人和受益人、慈善组织和工作人员的慈善行为全部纳入征信体系。构建慈善积分体系,探索知识捐赠、技术捐赠等非物质慈善行为量化认定标准,建立调动全民参与慈善的“151”长效机制,即制定1个慈善行为量化认定办法,设置“教育、医疗、就业、信贷和社会服务”等5个慈善积分转化通道,实现“善行义举、行善积德”可量化、可转换、可感知,精准引导慈善资源向低收入群体聚焦,精确展现慈善行为社会贡献度。

四是资源优化,打通慈善服务“最后一公里”。从服务项目“点单化”、服务运行“流程化”及服务方式“多元化”三个方面着手,致力于构建精准高效的慈善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区—街镇—村社—社会(慈善)组织的四级网络,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4个街镇级慈善服务中心、94个社区慈善服务站和568个社会组织,构筑形成“15分钟慈善圈”。2022年以来,新增注册志愿者2万人,总注册数突破42万人,实现每3位常住人口中就有1位志愿者。

二、凝聚多级力量,构建现代慈善事业新格局

一是因地制宜,坚定公众参与“主心骨”。鹿城是全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和“温州模式”最早的发祥地,市场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是一座藏富于民的城市。对此,鹿城坚持把募集善款、做大资金盘作为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保障,鼓励和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力争实现全员募集、联合募集、长效募集。通过“慈善一日捐”、定向捐赠、冠名慈善基金等多样化方式,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捐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鹿城区募集慈善资金达5.2亿元,该数据还不包括大量民间自发的慈善捐赠。

二是因势利导,激发扩中提低“向心力”。推动慈善智慧化,探索实施与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相匹配、与群众需求相契合的慈善项目。截至目前,锁定4300多名有就业潜力的低收入人员,量身定制职业培训方案,创新推行公益性岗位试就业和“回炉再培训”机制,通过全周期、保姆式的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创业3651人。同时,鹿城区导入并落地26个产业帮扶项目,开展“千企结千户”先富带后富行动,建成省市级造血型扶贫基地3个,2021年以来累计带动低收入群体脱低致富1693人。

三是因材而笃,架起慈善金融“连心桥”。探索建立政府、企业、慈善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慈善服务“义利链”,推动慈善信托成为慈善工作新动力。首单针对孤独症以及因残失能等特殊儿童的“点亮星星”慈善信托项目成功落地;建立富民基金,每年投入10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设立“共享幸福”慈善基金,预计本年度将募集2000万元,用于推动全区各类慈善项目,惠及更多困难群体。

四是因情施策,画好疫情防控“同心圆”。面对反复的疫情,慈善事业凝聚起全社会的爱心善意,展现出强大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成为应对重大灾难、兜好民生底线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鹿城区慈善力量在疫情大考中展现了夺目的风采,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全区慈善行业同心同德,共克时艰。自疫情发生以来,鹿城区各慈善组织共接收社会各界超过2200万元的捐赠款物,为抗击疫情贡献鹿城慈善力量。

三、强化多方建设,呈现现代慈善事业新气象

一是擦亮慈善品牌,奋力打造鹿城样板。鹿城区以“善亭”文化为代表的慈善品牌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深入挖掘“善亭”慈善文化品牌内涵,在全区14个街镇打造“一镇一亭”慈善文化品牌,2022年底“慈善亭”或慈善组织预计突破18家,并延伸打造一批富有亮点的慈善项目,在此基础上,实施品牌培育,树立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更具影响力的慈善标志性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慈善品牌。

二是推行信息透明,提升慈善事业公信力。打造慈善组织活动信息监管平台,探索建立慈善捐款可查询、可追溯的智能反馈机制,构建闭环化智慧监管体系,让每一笔善款在阳光下运行,让每一位行善者都能掌握爱心传递路径和结果。如开发的“阳光慈善”捐款系统已完成测试版,可做到捐款“随手捐”和“随手查”,实现捐款人的善款与慈善项目自动匹配,并实时监管善款的流向。

三是夯实队伍基石,培养优秀慈善人才。完善慈善褒奖制度,开展评优活动,加大慈善表彰和慈善宣传工作力度,对慈善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法人及时给予表彰表扬。实施慈善人才培养计划,加快专业服务、文化宣传、项目实施等各类人才培养,构建起一支热心公益、乐于奉献,且专业素养高、服务水平高的慈善工作者队伍,为鹿城慈善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四是传承优秀文化,持续厚植慈善根基。积极传递慈善理念,培育慈善文化,倡导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慈善风尚。持续开展“鹿城十大杰出慈善义工”“鹿城十大慈善人物”等评选表彰活动,提高公众对慈善工作知晓度的同时,强化对慈善捐赠者和慈善从业者的精神鼓励,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慈善工作的良好氛围。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