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离我们有多远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它的病因复杂多样。目前的遗传学理论认为,精神分裂症不是单基因遗传疾病,而是数个基因或数个基因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病吗?

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家系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近亲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6.2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婚配,所生后代子女中患精神分裂症几率为16.4%。若男女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那么所生子女患精神分裂症几率达39.2%。此外研究还发现夫妻双方血缘关系愈近,遗传因素影响就愈突出。

作为患者的亲属会生病吗?

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患病的概率有多大?目前研究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给了一些相应的概率。

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遗传肯定起了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大小,目前没有确定的答案。

临床观察资料显示,大多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60%)无家族史(家族中父系母系3代均无精神病患者);尽管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是一般不把精神分裂症直接定义为“遗传性疾病”。精神分裂症只是众多有一定遗传风险的疾病之一,同卵双生子中,另外一个人也只有28%-46%的患病率,意味着非遗传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分裂症是在遗传素质和环境中生物与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所以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为这些易感人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减少他们的不良刺激,从而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复发。

作为亲属,应该如何和患者相处呢?

家属作为患者最坚实的支柱,在面对患者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调整心态,建立功能良好的家庭,接纳患者;

②了解患者的感受,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③尊重患者,减少指责或过度保护,助力患者接触社会;

④学习相关疾病科普知识;

⑤学会指导患者逐步康复,监督患者规律服药,定期随访,减少复发。

来源:健康浙江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