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62/2023-00769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南汇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3-02-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2年,南汇街道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委依法治区办的悉心指导下,扎实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等相关文件要求,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全面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各项要求,努力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推进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现将南汇街道推进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建章立制,打好法治建设“持久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全面提高制度建设水平,同时处理好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的关系。一是发挥党委核心作用。2022年党工委专门安排班子领导分管法治政府工作,形成由分管领导牵头,法治工作专员负责具体业务,其余各科室、站所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3次,先后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情况、党的二十大报告等,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集体研讨,组织领导干部参加庭审旁听活动,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做好法治建设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全面规范诉讼复议。为进一步规范诉讼、复议处理,确保依法行政,2022年南汇街道制定了《南汇街道行政争议应诉指引》。该指引在案件程序、履行决定、出庭应诉等几个方面全方位规范南汇街道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办理。三是健全工作机制。以党工委、办事处名义印发《南汇街道信访全流程闭环处置制度》、《重大行为操作流程》、《南汇街道采购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合法性。 (二)主动出击,打好法治建设“攻坚战”。行政应诉工作是法治政府条线的重难点,2022年,南汇街道主要以了解案情-沟通法院-联系原告这“三板斧”化解行政案件。一是做好案前研判,在收到案件后,将会由分管领导召开会议了解案件情况,如果案件存在风险则列入重点案件继续研判。二是做好案中沟通,南汇街道积极沟通市区两级法院和区司法局,如在结算支付相关案件,我街道在新老标准问题上与法院沟通,争取到了法院支持。三是积极主动调解。如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两案,由分管领导牵头召集原告与归口科室,协商确定了期房回购+房票奖励方案。再如行政执法相关案件,我街道主动联系原告达成调解协议,最后原告主动撤诉。 (三)依法行政,打好法治建设“关键战”。抓好突出“宣传教育、矛盾化解、社会治理”三个重点,不断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为二十大开局之年创造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一是普法学法常抓不懈。坚持把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紧密结合,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疫情防控、换届选举等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际禁毒日、宪法日等宣传活动。2022年,组织各类专题宣传活动60余次,受教育16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500余份,在东方女子医院大屏和桥儿头社区等地专门开展宪法日与法治满意度宣传。二是坚决落实依法行政。严格合同法律审核,组织法律顾问对合同提出法律意见,聘用法律顾问4名,全年共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70余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定期培训制度,积极发动并组织行政执法岗位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今年取得新证10人。三是主动践行信息公开。充分利用温州市网络问政、鹿城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南汇新语”鹿城号等多个平台公开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年主动公开信息72条,全年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8件,按时答复率100%。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行政诉讼败诉率较高。南汇街道地处温州市中心地段,近年来“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开展如火如荼,为保证项目顺利、高效推进,在行政过程中重结果,轻程序,出现了一系列不规范的行政行为,比如违章建筑的拆除缺少认定环节,房屋安置协议的订立缺少委托手续,执法过程中未进行证据提存等等,为行政诉讼埋下败诉隐患。 (二)法治力量薄弱。在街道95名在编人员中,仅有5人为法学相关专业,13人持有行政执法证,暂无公职律师。党政办下设法制办仅有法治联络员1名负责法治具体事务,在依法行政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街道工作人员的整体法治素养无法匹配,依法行政能力不足。 (三)法治宣传力度有待加大。基层工作涉及的普法面广人多,开展普法学法工作时难以面面俱到,宪法日与法治满意度宣传手段不足,群众法治满意度偏低。 三、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关情况,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南汇街道主要负责人将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以最大的力度,最强的作风,最实的举措,不折不扣完成各项任务,具体围绕以下三点开展工作:一是抓好积案化解。设立并落实“书记主任每周接访制度”,固定每周五下午为主要领导接访日,与辖区重点信访户促膝长谈,倾听诉求,力争从源头上掐灭败诉风险点。二是做好分析研判。紧盯开庭时间点,在原本周例会制度的基础上,按期召开庭前例会,做好沙盘推演工作,针对案件不同情况精准施策,精准化解。三是夯实法治基础。进一步把法治建设工作上升到全局高度,同“四个平台”、全科网格相结合,构建“看得全、听得清、管得紧”的社会治理网络。同时创新利用数字化、新媒体等现代载体,扩大法制教育深度广度,提升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满意度,为我区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南汇力量。 四、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一)狠抓源头治理,规范行政行为。一是做到风险研判早于行政行为,凡是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拆迁征地、执法行动,必须由责任科室拟定方案,再提交街道法律顾问审查,最后召开由街道、区级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讨论,确定无风险后方可行动,并在行动中确保程序的合法性以及执法全过程纪录和证据保存。二是强调过程监督,通过群众与自我监督,发现存在瑕疵、违法的行政行为,主动开展纠错纠偏。三是全面开展文件、答复、安置协议的合法性审查,逐一梳理各类公文的法律风险,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二)推进法治教育,加强责任追究。一是通过法治素养培训、执法证考试等方式,加强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二是实施责任人员出庭制度,由单位负责人+律师出庭的二人模式转变到单位负责人+经办人+律师的三人出庭模式,让经办人参与到行政诉讼的全过程。三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在坚持主流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新的普法平台,将法治宣传教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群众对基层法律政策的知晓率,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提升南汇街道的知名度。 (三)注重机制建设,实质解决争议。一是健全行政争议诉前化解、诉中调解、包案化解等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研判会议,共同分析案情、商讨方案对策,促进案结事了。二是健全行政争议办理制度机制。梳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办理流程,坚决落实《南汇街道行政争议应诉指引》,实现收案、答辩、应诉、归档全流程建设,提高应诉效率和应诉质量。三是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在做好行政应诉答辩和举证工作的同时,积极与法院、自规、执法等相关部门进行对接联系,推动行政争议协同化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