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鹿城区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2年,鹿城区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长效机制建设,深耕改革任务创新,狠抓难点问题攻坚,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法治引领,高站位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牢筑法治思想。出台《鹿城区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八进”活动工作方案》,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全覆盖。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建立鹿城区府检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出台《打造法治政府建设升级版“六大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年终述法,多方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三是紧抓“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开展全区公务员学法用法知识考试、执法人员培训考试,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

(二)坚持护航中心,高水平打造法治营商环境。一是在法治保障知识产权方面下功夫。建成全市首个“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站”,搭建公检法司与市场监管局的信息共享平台。2022年新增专利授权量3976件,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金额突破15亿元,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市、区)。二是在“柔性执法”与“涉企免罚”上见真章。完善并推广“涉企免罚”清单制度,梳理并制定“柔性执法”清单3.0版,涉及7个行政执法部门77项行政处罚事项。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进“柔性执法一件事”,涉及9个部门9项高频行政处罚事项,督促办理相关案件23万余件。三是在“法治体检”中求实效。开展“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全覆盖”活动,向全区千余家市场主体收集法律服务需求,梳理形成企业多发性法律风险和法律问题清单,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法治宣传活动993场,提供法律咨询8308人次,帮助化解企业矛盾纠纷902件。

(三)坚持改革创新,高质量推动行政执法改革。一是统筹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建设全市首个实体化运作的综合行政执法办案中心,实行“1+8”部门执法案件联审、大案要案集中办理与指导,着力解决全区法治审查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与时俱进推进数字化改革。区法院“凤凰行政智审”2.0、区检察院新时代“两个健康”法治研究中心、区公安分局“禁毒翌星”应用、区司法局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平台等入选数字化改革试点,在政法部门实现了试点落户“全覆盖”。三是梳理无证明办理事项新模板。制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无证明办理事项”清单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审批部门继续全面开展事项证明清理,共梳理14家行政审批部门91项“无证明办理事项”,涉及公安、环保、住建、人社等9大领域,督促办理案件9483件。

(四)坚持依法依规,高标准推进依法行政决策。一是推进依法科学决策。开展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全覆盖工作,编制出台《鹿城区2022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涉及决策事项85件,实现决策目录化管理100%全覆盖,确保从上到下依法审慎决策。二是完善涉公合同监管。新上线“合同钉”应用平台,通过对起草、审核、履约等合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掌控,提升合同监管质效。上线以来已录入各类重大合同共61件,涉及金额共计13.68亿元。三是稳步提升合法性审查质效。以“法律服务团队+律师驻所”的形式,推动街镇合法性审查工作高质量运行。全区各街镇司法所、8支法律服务团队、36名挂职律师通过提供合法性审查意见、列席会议、咨询解答等方式,全年审查各类法律事项2256件,全面参与把关街镇各项涉法工作。

(五)坚持司法为民,高要求提升法律服务质效。一是突出依法治理与法治宣传融合发展。组织开展28期“本周我普法”活动,构建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受益的普法格局。加快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新建昌盛社区法治文化公园、吴桥社区法治步行道等基层法治文化阵地5处,新获批国家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家、省级4家、市级12家,超额实现2022年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70%创建率的工作目标。二是完善人民调解纠纷化解机制。推广“浙里调”二维码,通过线上申请,真正实现扫码解纠纷。2022年,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处纠纷10555件,其中成功化解非正常死亡纠纷70件,极大地化解了社会矛盾。三是优化公共法律援助服务。建立法律援助裁前调解工作机制,以柔性、非诉方式解决劳动人事争议,成立以来调解相关案件149件。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活动,区法援中心荣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六)坚持稳定为基,高效率化解行政争议纠纷。一是优化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在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复议收案窗口进行引流,2022年鹿城区行政复议新收案件数341件,同比增长62.4%、调解率同比增加10%,均创历史新高。二是建章立制,力促化解。出台行政应诉“联席会议”“败诉复盘”“应诉推演”三项机制,审前、审后双向发力,助力行政诉讼批案化解。三是包案化解,实行“三色预警”机制。根据行政案件风险程度及审限分类督办,由区级领导干部包案化解,每周一分析、每半月一协调、每月一研判,2022年以来成功化解案件178件,全区败诉率稳定控制在10%以下,收案数同比下降5.6%。

二、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一审行政诉讼新收案件数和败诉率“双下降”工作成效不明显;行政复议被纠错率偏高,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执法监管职能落实不到位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区政府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人职责。全年共主持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法 2 次,行政争议化解例会 16 次,专题研究重点疑难案件化解工作 30 余次。此外,定期研究基层合法性审查、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裁执分离”非诉执行案件等有关工作,并就降低败诉率、提升法治建设社会满意度等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四、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安排

2023年,鹿城区将严格落实《浙江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工作要求,扎实推动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到实处。一是继续把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二是着力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中率先突破,深化“烦企扰民”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从制度层面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三是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健全行政争议预防调解机制,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有辨识度的鹿城法治建设成果项目,不断彰显法治政府建设地域特色。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