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科普家正式上线!鹿城推出缤纷科技“大餐”等你来打卡


近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鹿城区藤桥镇启幕,通过科普志愿课程、青少年科普互动等方式,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看竹荪、品蝉花、听故事、聊创新……在岙底非遗馆内,名师专家化身为专业科普讲师,借力沉浸式场景及自然与科技融合的教学模式,带领温州市上戍小学的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DSC06541.JPG

DSC06503.JPG

DSC06595.JPG

竹荪奇妙的生长过程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目光,曾在学校劳动课程中参与种植黑平菇的卢雅馨就是其中的一员。“竹荪并不是像黑平菇一样从菌包中生长而来的,它是从竹荪蛋中孵化而来的。”课程间隙,卢雅馨跟记者做起两者间的对比,相对于可重复利用的黑平菇菌包而言,竹荪蛋则对环境、土壤要求更高,如果没有专业的养殖知识和足够的耐心,很难使其成活。

DSC06606.JPG

DSC06613.JPG

DSC06756.JPG

小岙长廊内,“曹湾山田野家庭实验室一条街”活动也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现场,孩子们模仿曹湾山陶器所制作的陶艺作品、小麦手工周边及种植观察日记被一字排开,供来者观赏。长廊中央空地内还放置有陶艺拉胚机及陶泥,意在鼓励孩子们在动手中大胆创作。

DSC06736.JPG

温州市上戍小学校长诸葛献跃表示,此前,学校就曾开发过“麦田守望者”等系列项目化学习内容,为了能在本次科普活动中做出新意,他们秉承“科普助力"双减"”的理念,将种植学堂、陶艺学堂等系列科普专项课程从校内延展至校外,借助“田野家庭实验室一条街”的形式来打破课程教育边界,“在现场科普中,我们还加入了曹湾山好川文化与藤桥本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等浓厚本土元素,希望能让学生充分体会科技发展对城市的重要性。”

学校科学课程“软教育”与科普场馆“硬阵地”相结合,助力鹿城“双减”提质增效更上一层楼。自2021年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以来,鹿城便已成功打造校园科普实验室、校园贝螺科普馆等特色科普阵地10余家,发动辖区内各级科普教育基地拓展校内课后服务精品课程,积极开放增设眼健康科普馆、浙农生态农庄等特色场馆及基地,丰富校园拓展性课后服务。后续,鹿城将坚持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积极开展系列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做到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树立科普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鹿城样本”。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