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07/2024-00092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民政局 |
生成日期 | 2024-01-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今年以来,鹿城区民政局对标区第十次党代会、区委第十届三区全会和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民生“七优享”“五千五万”工程等重要抓手,紧密结合民政主责主业,在发展慈善事业、打造现代社区、深化养老服务、保障弱势群体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鹿城民政工作实现新进展、取得新实效。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 (一)聚焦民生温度,标注幸福鹿城“刻度”。 一是汇聚“燎原星火”,让慈善事业更为充盈丰富。近日,鹿城区慈善综合体入选浙江首批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上半年以来,慈善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围绕全区困难群体需求,迭代升级“慈善鹿城”应用,助推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工作走深走实,1-6月完成帮扶项目100余个;联合高校专业团队打造《鹿城区“15分钟慈善服务圈”规划项目》,初步规划了全区慈善服务未来三年(2023年—2025年)的发展策略,助力构建新型慈善服务体系;实施“一街一亭一品一特色”培育计划,大力发展培育慈善组织,新增登记认定慈善组织7家,“善亭文化”等五大特色慈善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服务困难群众达6万余人次;2月28日,全省慈善工作推进会在鹿召开,5月29日,全省共同富裕首场试点推进会鹿城作典型发言;6月,助残服务综合体和慈善门诊成功揭牌,“慈善服务一条街”已逐步形成多方位、全覆盖式的志愿慈善服务空间布局;上半年,综合体迎来来自全国各地30多批次1600人次考察,鹿城慈善经验越来越获得关注。二是优化“服务供给”,让幸福颐养更为名符其实。围绕“机构跟着老人走”部署,康养小镇项目已初具雏形,四个地块已经实现全部出让;大南街道创建老年友好街镇做法获中国计生协点赞,被评为“暖心家园示范点”,花柳塘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省级创建名单;持续提升“七优享工程”中老有康养指标数据,截至目前,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380人,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达34人,排名全市第二;累计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75个,服务达43.55万人次,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70%以上范围的老年人助配餐体系;加速推进民生实事进度,完成孤寡老人家庭安装“一键呼叫”设备162户,打造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个;在松台街道郭公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启用全市首台市民卡刷卡智慧点餐机。三是深耕“集成改革”,让救助帮扶更为精准高效。率先出台《加强鹿城区相对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意见》,为精准帮扶提供救助政策保障;于区、街镇、社区(村)三级全面推广使用“综合帮扶在线”平台,完成低收入家庭困难需求排摸率100%,实现救助家庭探访关爱率、“幸福清单”送达率100%,潜在二类对象转换率提升至8.35%;依托鹿城慈善综合体、社会工作站及社区综合服务窗口等现有阵地资源,搭建“助联体”平台。上半年,建成区助联体1个、街镇助联体14个、村社助联体145个,实现全区街镇助联体完成全覆盖,开展“困难群体关爱探访”、“慈善门诊”等服务项目11个,为133名低收入家庭赠送家电,为77名低收入家庭儿童实现微心愿。 (二)盘活五社资源,迭代社区服务“架构”。 一是构建“集成+下沉”服务机制。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专业优势和社区志愿者人力优势,开展“叩门服务”行动,带领党员干部、学生、爱心人士等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提供爱心服务。目前,共集结4000余名干部和94个社区慈善服务站,推动599个社会组织结对220个小区,发动396支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服务,累计惠及8.5万余人次。二是构建“输血+造血”服务机制。发挥社会慈善资源优势,引导参与社区共驻共建。如建立“幸福合伙人”机制,发动“商企合伙人”资源入股、“社群合伙人”技术入股、“个体合伙人”时间入股,通过社区“造血”反哺基层治理。同时,试点成立社区发展基金会,并深入探索公建社营、基金扶持等增收模式,5个示范社区平均增收42万元/年。三是构建“互助+共享”服务机制。发挥社区基础平台作用,发展社区睦邻文化,搭建“邻里守望 共享互助”场景,建立“技能共享、活动共办、致富共创”机制,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目前,设置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108个,发展兴趣类、互助类、治理类社群50余个,组建群众兴趣小组500余个,开展“邻里节”活动130余场。 (三)回应社会期盼,优化专项事务“质效” 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事务领域工作。按5A级标准打造的鹿城区婚姻登记处已于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共1014㎡。率全市之先推进和完成婚姻档案电子数据补录工作,上半年,已补录3403件,完成年度任务的67.9%,为全市进度最快、办件量最高;积极倡树文明新风,推广宣传海葬、树葬等生态节地葬法,截至目前,全区除藤桥镇、山福镇外,12个街道丧事集中办理率达70%;新型生态葬达61人,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建成1座生态化公益性公墓并申报省级示范点,查处私坟新建、翻新29座,整治率实现100%。二是稳步推进水库移民工作。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安置新泽移民社区商铺3000㎡,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租金200万元。上半年完成2023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谋划2个,总投资804万元,完成2022年度省、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复核等工作,清退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直补人员160人,退回资金近100万元。三是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工作。强化代办帮办服务,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能力,我局联合银行创新打造“政银联动”的基层登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遍布城乡的银行网点优势,进一步推动代办服务下沉,为办事群众全面助推“免费代办、多端易办”。上半年,帮助社会组织填报注册登记资料22家。四是深入推进专项治理行动。上半年以来开展公职人员及退休领导干部社会组织兼职专项监督检查2次,并通过双随机、等级评估等方式,围绕社会组织受益群体真实获益、社区干部兼职取酬等方面落实深度监管,预防社会组织内部腐败行为的发生;联合执法力量开展打击非法和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乱收费等专项行动,累计打击非法社会组织18家,减轻会员企业负担金额532万余元,完成僵尸型社会组织整治94家。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鹿城区民政局将结合学习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对省委关于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情况报告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民政实际提出落实的具体思路和举措,持续助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 一是深挖慈善事业丰富内涵。推进改革出成果创特色,通过邀请慈善领域专家团队给予指导,总结提炼鹿城现代慈善改革工作,输出更多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通过资源配置合理化、慈善服务场景化、慈善信息数字化、慈善生活共享化、慈善政策精准化,在全区范围全面构建“15 分钟慈善服务圈”空间治理体系;结对帮扶泰顺县,共同成立专项慈善信托和关注自闭症儿童项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引入国内一流运营团队,力争建成全省最佳慈善基地,将鹿城慈善经验打造成全国性的金名片。 二是厚植民生福祉幸福根基。深入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倾力打造标杆型医康养结合养老联合体示范项目。着力提升助餐服务村(社区)覆盖率,力争实现90%以上。加快省市区民生实事建设进度,确保于9月底前全面完成;积极开展“情暖鹿城 与爱同行”鹿城区相对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系列活动,为低收入群众提供常态化“慈善帮扶+专业服务”。紧盯“弱有众扶”工程指标进度,争取各项指标完成排在全市前列。推进省级示范型街镇未保站创建;聚焦水库移民融合发展,力争入围省级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加速推进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及剩余资产处置工作。 三是撬动基层治理强大合力。持续深化“五社联动”试点工作,推进和指导各街镇开展27个“一街一特”项目,促进“五社”要素融合与联动机制创新。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指导街镇成立1至2家社区发展基金会,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打造5-6个助力“一老一小”的品牌项目。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继续面向社会、退役军人以及街镇临聘(以社区优秀网格员为主)招聘,已初步制定总数158人的招聘方案;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确保10月底完成评估工作,4A级以上的社会组织达到26家。 四是深化民政专项事务管理。不断完善5A级婚姻登记处建设,打造形式新颖的户外颁证基地;创新推出全周期护航社会组织登记降本增效服务,鼓励会计师事务推出年度审计费豁免、减免等暖心惠企举措,择优为鹿城区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科研机构、慈善组织减免部分审计费用,实施后预计每年可为上述三类社会组织减免5-6万元审计费;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改革,全面开展“青山白化”整治行动,确保完成私坟整治150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