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05/2024-00098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科学技术局
生成日期 2024-01-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3年鹿城区科学技术发展“十四五”中期评估完成情况


“十四五”期间,鹿城区科技创新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科技局的指导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提升科技人才招引培育,着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通过两年半来的努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市科技创新重要指标实现“五倍增五提升”。总体上看,《规划》确定的13项指标进展良好,7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进度要求,4项指标落后于规划目标进度要求,数字经济增加值、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数据待补充。受新冠疫情及国际宏观环境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速、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4项指标未达到进度要求。R&D 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项指标2022年数据无法提供(详见附件1)。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面深化科创平台搭建。我们着力构建创新平台集群矩阵,积极开展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2020年,国际未来科技岛项目签约落地鹿城并纳入全市“一区一廊”建设范畴,成功引入李校堃院士团队并合作成立浙南美谷研究院,瓯越院士之家获评省级院士之家,两年半来,累计引进陈十一、石碧等4个院士产业化项目,温州国际智能制造产业化服务中心目前展示中心已完成建设并投用。鞋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顺利进入省级创建名单,集聚各类服务机构超过50家,九大服务体系基本成型。聚焦城市数字科创园建设,以引入的中关村信息谷温州创新中心为依托,着力构建“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温州中关村中试、检测认证两大实验室入选市级重点实验室创建,两年半来,中关村信息谷已累计实现落地注册企业浪潮集团、十沣科技等58家企业,引导中津研究院成功创成市级重点实验室,在仁信大厦启动高层次人才科创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大院名校共建合作载体建设,与四川大学共建鞋革技术研究院,引入中国信通院泰尔实验室、中国移动物联网建立温州智能物联创新中心。圆满完成2021、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承接任务,峰会成果转换率达到100%,获批全市首个国家农业科技园。两年半来,全区共建有17个公共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其中高能级平台9个,科创平台矩阵基本形成。

(二)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深化实施大孵化集群战略,出台《鹿城区大孵化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效推进孵化资源盘活及孵化项目落地,两年半来,新增孵化面积53.17万平方米,累计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孵化器)5家,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4家,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21家,双创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前列;制定出台《温州市鹿城区科创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实现新增孵化面积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两年半来,市区两级科技产业政策给予补助合计1.9亿元。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保障,成立规模达10亿元的全市首个大孵化器科创基金和首支3亿元科创基金,并通过市级遴选成立我区首支规模为3亿元的科创子基金,该子基金已投入运营并投资了大浙微医互联网数字医疗平台项目1000万元,助推中小微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积极举办“红靴奖”中国国际鞋类设计大赛、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重要活动,为鹿城创新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三)加速集聚高端人才团队。重视人才招引服务体系构建,切实发挥重点人才项目在培养集聚人才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全方位挖掘科创企业人才潜力。两年半来成功入选市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市级创新团队2支,“省万”3人,海外人才项目6人,新申报国家“万人计划”1人、已完成答辩,新排摸省“万人计划”申报人选9人。凭借仁信大厦高层次人才科创基地、世界温州人家园、科技创新大厦等人才科创平台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9人,全市首个“瓯越院士之家”落户鹿城并成功入驻11名院士。

(四)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建设。一是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双迈进”行动,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培育机制,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认定统计监测制度。二是全力发展科技领军型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推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融合,引导传统产业领域企业积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三是全面提升科技项目攻关能力,围绕三大科创高地,五大新兴战略领域,组织实施省、市、区级重大科技项目,开展重点技术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研究、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重大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和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两年半以来,累计两年半来累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67家,同时以“双倍增”为载体,累计培育市级企业研发中心73家、省级以上技术研发机构38家,禾本科技成功创成绿色农药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实现鹿城区重点企业研究院“零”的突破。

(五)科创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深入开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提升行动,全区R&D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22年度我区共上报R&D经费33.35亿元,目标任务完成率90.13%,增速26.68%,上报增速创历史新高。大力实施开展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双清零”工作,实现规上工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7.17%、研发机构设置率达到54.66%,双双进入全省前十。其中2023年1-6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5%。2021年至2023年6月底,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45.86%提高到50.43%,全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从2021年全年27.44亿元增长至 2023年1-6月34亿元。以强有力的创新投入为基础,鹿城正逐步向中上游方阵迈进。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