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17/2024-0010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文物局)
生成日期 2024-01-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3年,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创成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高标推进亚运筹办工作

一是迭代优化运行机制。根据市级文件要求,及时调整区级领导小组组织架构,将“一办十组”调整为“一办十四组”,高效承接市级任务。二是高效落实重点任务。围绕省、市重点工作及任务,调整修订《杭州第19届亚运会鹿城区总体任务书》;谋划场馆外围保障工作方案,完成基本框架搭建、细化方案制定以及各节点通讯录编制;按照“节约、高效”原则,初步汇总亚运会工作经费预算。三是对接落实火炬传递工作。经与市里多轮对接及实地踏勘,鹿城区成为温州赛区唯一火炬传递路线区域;温州华侨饭店初步确定为温州火炬传递保障酒店;对食宿等火炬传递运行保障任务进行初步梳理。

(二)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基础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产业升级。一是推进江心屿改造提升工程。继续推进江心屿改造提升工程,江心屿西园工程已完成造价约11100万元,施工进度已达25%,整岛招商运营有序推进中。二是加强古港遗址保护。开展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以及重点区块方案设计国际招标,持续推进《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遗址沉船维修工作室主体已在施工中。三是落实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11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家城市书房、2家乡村博物馆、“环浙步道”20公里等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完善基础文体设施建设。

(三)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围绕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领航项目创建及“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推进公共文化现代化发展。一是丰富文化体验空间。在全区各大景区、街区等地植入夜间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举办“春之声”流行专场演唱会等夜间主题活动。二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全民艺术普及,开展公益培训、艺术“六进”等线上线下群文活动580 场次,总受益群众达145.723万人次;举办读者活动270场,参与人次达14万余人次。三是深化数字赋能发展。全面推进公共文化领域数字化建设,建设城市书房数字化管理和服务应用,目前已完成硬件采购和软件开发,计划在2023年7月完成。

(四)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发展瓯越传统文化,赓续千年城市文脉。一是加强非遗保护。“温州百工”“瓯塑”“藤桥熏鸡”3家创成省级非遗工坊;“瓯越百工”创成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为全市唯一入围单位;南拳项目荣获2023“非遗薪传”浙江传统体育展演展评“非遗薪传”奖,为全市唯一获奖单位;在华盖词场创建省级曲艺书场示范点,正接受实地评估。二是加强活态传承。举办“拦街福”、“呦呦鹿鸣”非遗市集、“非遗在社区”、“少年非遗说”非遗故事讲述大赛、鹿城区非遗日主题活动等;在华盖词场常态化开展曲艺演出,全年计划开展100场。三是加强基础建设。开展第二批省级、市级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工坊以及区级非遗工坊申报,对省数据库平台内的全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信息继续进行核对。

(五)全面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推进文旅产业融合,打响“千年东瓯国 诗画白鹿城”品牌。

一是推动文旅项目实施。制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推进“浙里千集”“浙派好礼”“百县千碗”等“五百五千”工程,打造十大特色文旅市集。排摸梳理53个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完成入库工作,截至5月底,项目数24个,总投资357.75亿元,计划投资41.8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2.75亿元。二是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优化“游在鹿城”小程序,提升“i鹿城”公众号,为游客提供“一键周边游”功能;完善茶花未来城数字文旅应用,加快“旅游+社区”融合;提升交通标识标牌及旅游标识系统。深入推进迎亚运标识系统国际化改造提升工作,启动牌体制作,确定全域旅游手绘图。三是提振旅游消费市场。推出300万元新春促文旅消费奖励政策,促进文旅市场持续回暖;发放377.94万元鹿城新春文旅消费券,带动全区文旅消费2603万元;举办“南戏新春季”“九山有戏”等主题活动以及全国首个戏曲生活市集——“九山书会·大宋戏仓”,打造“南戏故里之旅”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线路,开展15场“九山有戏”周末专场演出活动,研发南戏主题文创产品等,续写戏曲春晚后半篇文章。

(六)提升服务夯实体育基础

抢抓亚运会契机和“体育+”发展新赛道,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成功举办首届国际帆船节、中国传统风筝艺术展暨2023年浙江省传统风筝邀请赛、温州马拉松、高尔夫公益赛、踢踏舞邀请赛等大型赛事,实现“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新跨越。投资5000万元,综合利用七都大桥北汊桥桥下空间建设体育公园,打造马术+体网球运动新空间,预计2023年7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七)严格履行行业监管职责

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优良环境。一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筹备成立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加强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继续常态化做好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工作,联合街镇开展“隐形变异”治理排查、校外培训监管数据稽查等专项行动,共计出动500多人次。二是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聚焦元旦、五一等重要时段及新领域新业态,大力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共检查各类文娱场所1065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9起。三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明确安全生产工作职责,重点检查旅游企业消防、食品、特种设施设备等安全生产情况;开展旅行社、星级旅游饭店安全隐患自查排查和旅行社投保责任险情况大排查,与各文化和旅游企业签订相关行业《安全责任书》。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聚力亚运赛事筹办。全面优化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强工作力量,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同配合,构建规范高效的领导体系;统筹各专项工作组做好火炬传递路线周边环境提升、维稳安保、运行保障等保障工作;对标亚运会正赛要求,坚持全要素、全过程压力测试,办好“韵味杭州”中国足协全国青年足球联赛等压力测试赛,进一步打磨团队、查缺补漏;制定正向激励、反向约束考评标准,扎实推进杭州亚运会筹办任务落实。

(二)聚力公共文化创新。将青年发展性城市建设列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做精做细做深“文化圈”和文化驿站,打造文化圈服务日和“一圈一品”,提升文化驿站质量,打造精品站点。做精做强鹿城区舞蹈大赛和戏曲大赛,6月份举行戏曲大赛,7月份举行排舞(广场舞)大赛。

(三)聚力文化遗产保护。制定鹿城区非遗保护和管理办法,筹备鹿城区非遗保护协会;完成200名非遗志愿者培养、800场基地研学和社区体验活动。

(四)聚力旅游品质提升。完善《鹿城区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加快落实山福江南牧场、七都景区街道配套设施提升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以小坝坊·慢生活音乐主题街区为样板,培育建设十大特色文旅街区和十大特色文旅庭院,打造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启动“#鹿城二十四小时 漫品生活”影像大赛、“礼尚鹿城”评比展示活动;举办夜鹿城最温州夜间文旅消费季、百县千碗系列活动等系列主题活动;持续在杭州、温州动车站等地投放旅游宣传广告。

(五)聚力体育事业发展。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围绕亚运火炬传递等重要节点,密集开展海峡两岸跆拳道邀请赛、第9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嘉年华(温州鹿城站)、第二届浙江省青少年足球联赛(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浙江省赛区)小学年龄段等赛事活动。

(六)聚力行业市场监管。抓好行业管理和市场安全,强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行业管理,加强对景区安全隐患、防汛防台、文保单位等安全排查,严格文化体育场所、文化艺术及体育校外培训机构等日常监管。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