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83/2024-00113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大南街道
生成日期 2024-01-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大南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大南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筹部署下,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行动指南,聚焦经济发展、平安稳定、民生建设等重点工作,真抓实干、笃行致远。获评全省“治违控违示范乡镇街道”称号,疫情防控相关经验做法获市委组织部督查肯定,成为唯一代表在全市疫情防控视频培训班上做典型经验介绍的基层街道。街道全力打造的精品型银都花苑“幸福场景”,作为市城乡社区工作会议暨“共享社.幸福里”建设推进会参观点,多次获得市、区领导批示肯定。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运行稳进提质。一是主要指标稳中有进。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做到“一企一策”,开展走访对接85次,1-9月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18%,排名全区第三,8月份单月增速205%,排名全区第一;1-9月限上住宿业增速8.7%,排名全区第三;限上批发业、限下批零、房地产建安投资、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等5项指标超额完成三季度目标。二是筑巢引凤、招强培新。以优质服务为企业落地提供全过程服务、深挖潜力,今年以来新招引重点企业20家,已入统限上/规上企业6家,月度新增数居全区前列,其中瓯之旅旅游公司入统实现我区规上服务业月度新增零的突破,并成功协调快乐购超市成立独立法人公司。三是商圈提质、梦想改造。推进创建国家级智慧商圈与智慧商店,引进堂手会美食市集、兰博基尼等2家温州首店。启动商圈梦想提质,开展闻宅步行街绿色街区改造,提高街区辨识性,谋划商住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升级消费体验,重塑商圈新面貌。

(二)城区风貌持续改善。一是擦亮绿色低碳品牌。入选全省第一批低碳示范试点,创成马鞍池小学低碳研习教育基地。绿色生活方式试点工程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总投资5.485亿元。成功申报鹿城“时尚商圈•绿色大南”城市新区风貌区为2023年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实现未来社区创建全域覆盖。二是落实土地要素保障。率全区之先提前完成“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全年100%任务目标,腾挪中心城区发展空间72亩。加快推进三中后巷、龙泉巷地块开发,三中后巷地块征收签约率已达到96%以上。三是推进城区改造更新。完成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个,超额完成新开工项目2个,完工续建项目4个。完成53处危旧房屋及17幢学区房进行定期动态巡查,发现整治隐患7处,腾空D级危房2处,完工投入使用加装电梯2处,待完工2台。推进河道治理,加大水岸整治修复,有序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开展山前河-蝉河绿色河道创建。

(三)平安大局和谐稳定。一是织密“防控网”。精密智控、专班排查,覆盖重点场所3242处,累计排查8.8万人,集中隔离2118人,接种新冠疫苗15.4万针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过程接种1.35万针,接种率87.25%。二是强化“安全线”。健全全科网格和街道矛调中心实体化运作,妥处较大矛盾37 件,并化解信访积案共25件。开展除险保安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完成39项问题整改,反编码、反诈APP 推广覆盖6万余人次。出台“问题村居”专项整治方案,完成信访诉求条目式清单。三是筑牢“防护墙”。开展消防安全大起底大提升行动,检查企业8520家次,居住出租房3998家次,沿街店铺3427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1354处,电动自行车简易处罚308起,开展食品安全讲座和宣传会76场次。

(四)民生事业保障有力。一是托底民生服务。全面开展精神病障碍患者排查专项工作及慢性病防治工作,落实救助保障,发放困难救助资金419.6万元、临时救助资金90599元、高龄津贴139.58万元。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完成100%,优待证办理通过率86%,创建省级枫桥式服务站。调解劳动纠纷案件179个,录入阳光支付平台24家,简易工伤认定2件,申报返岗交通补贴企业85家289人。二是夯实惠民基础。建成智能垃圾房10座、垃圾亭40座,建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5个。引入专业公司开展绿化养护,修剪绿化面积18万平方,完成祛疤栽花及立体绿化点12处,完成便民公厕改造提升2座。开展治违控违,拆除违章建筑46处、1745平方,获评全省“治违控违示范乡镇街道”。三是提升为民质效。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清理占道经营1000来处,施划新增机动车位220多个、非机动车车位18600米。推进环卫一体化改革,实现路面清扫、垃圾收运、厕所清洁、垃圾处理等‘碎片化’工作集聚管理。

(五)基层堡垒活力迸发。一是创新红色引领。创新推出“幸福合伙人”机制,着力推进25个小区“共享社.幸福里”试点建设,创成银都花苑精品型“幸福场景”,“全过程”盯牢,实现100个小区业委会全覆盖。新增两新党支部4家,评定六星级两新党组织2个,成立全市首家小区业主服务中心。开展“八大环境”专项创建行动,组织志愿服务等活动1000 余场,惠及群众6万余人次,重点解决脏乱差住宅区问题261个。打造亦美志愿者最美典型,选送的1名微党课选手荣获区级决赛三等奖,推荐三中教师成功入选温州好人。二是建优大统战格局。持续擦亮“侨家大院”金字招牌,新设大南乡贤馆,汇聚、提升“大南统战之家”辐射力、传播力。成功创成市级“石榴红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数字赋能提升宗教管理整体智治水平,实现“浙宗码”“宗教智眼”等智慧APP全覆盖。三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南湖书堂”夜学,学用结合,提升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强化制度防范,严格执行街道非公开项目会前预审制度、内审机制等,有效降低廉政风险。“主题式”精准监督,持续对疫苗接种、文明城市建设、信访维稳等方面开展督查,截至目前督查70次,通报批评12人次,提醒谈话17人次,责令检查4人次、批评教育1人次。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筑牢共富根基,打造区域消费中心示范样板。争先创优,提前谋划打好全年重点指标“主动仗”,重点挖掘个体餐饮、农贸市场等商户数据入统。加速培育数字经济、流量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业态主体,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资源整合,重点做好世贸、置信两座地标建筑闲置资源整合利用,加强与城发集团、文旅集团等国有企业对接谋划产业项目,引入新零售、泛娱乐、科创平台新兴等高能级产业平台。积极谋划世贸下沉广场空间资源,打造“喵街鲤巷”温州站网红商业街,推进消费资源集聚,提升城市商圈能级。以闻宅步行街绿色街区改造为契机,联动侨商资源,同步启动业态更新,与银泰商圈进行有效串联,形成区域联动,带动整个片区的人气提升和特色凸显。

(二)聚焦空间重构,攻坚清零提供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地块征收安置“清零销号”,推进丰收新村地块疑难户征收清零及隔岸垟新村地块安置结算,加强三中后巷地块签约攻坚,争取年内完成签约。谋划开创龙泉巷TOD智创产业综合体,拟将龙泉巷(E-23a、E-23b地块)地块开发打造为TOD智慧创意产业交通综合体,新增一站式停车空间,上盖立体社区公园及未来创客孵化成长空间,形成与现有商圈优势互补的智慧综合体,注入发展新动能。

(三)扎实为民服务,办好企业群众关心事。以便民惠企为宗旨,推进服务时效、质效“双提升”。着力做优营商环境,以“店小二”式服务助推企业发展。做足“一老一小”文章,实现居家养老设施网络全覆盖和婴幼托育服务集成化。推进低危网线电线排查整治、电梯加装、公厕改造、绿化提升、垃圾分类设施投用,推进背街小巷、农贸市场、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力度,精细化管出优质城市环境。

(四)聚力共建共享,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健全干部选育管用立体考评体系和党员分类管理方案,锻造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综合监督,营造清正政治生态。坚持党建统领,高标准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实现百个小区党组织全覆盖,探索“以新带旧”组团式服务,实现小区单元共治共享。加快推动基层治理创新“1+5”实践,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守牢平安底线。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