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雄(1907—1927),字思牟,瑞安海安人。1925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温州早期著名学生运动领袖。 蔡雄照片 1922年秋,蔡雄考入旧制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今温州中学)。在那里,他汲取新思想、新观点,并和爱好新文艺的同学组织“宏文会”“血波社”等新文学研究团体。1924年8月,党中央派谢文锦到温州筹建党、团组织。蔡雄与谢文锦频繁接触,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立后不久,蔡雄就在“温独支”负责人郑恻尘的介绍下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浙南地区最早的共青团员之一。不久后,他接任永嘉(即今温州市)团组织书记,积极领导温州的学生运动。 宏文会活动旧址——瑞安莘塍聚星小学 在“温独支”成立后的许多革命活动中,蔡雄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冲锋在前。1927年,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蔡雄却丝毫没有动摇革命斗志,他和留在温州的“温独支”其他成员一起转入地下,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为了揭露反动派的阴谋诡计和背叛革命的罪恶行径,他们创办油印小报《照胆报》,以短小精悍、诙谐辛辣的文章尖锐地讽刺王超凡、戴福权等人。王超凡看到小报后暴跳如雷,亲自带着军警扑向《照胆报》上标明的出版处城隍庙,誓要把相关人等“捉拿归案”。然而他们里外搜查却一无所得,群众讥之为“王超凡捉拿城隍爷”,一时成为温州流行的大笑话。《照胆报》虽一经创刊出版就受到了温州人民的欢迎和支持,但却激怒了反动派。王超凡等人坐立不安,下令全城戒严,特务暗探在码头、旅馆等处疯狂搜查。在这种情况下,《照胆报》暂时停刊,人员撤离温州各自回家乡隐蔽。 蔡雄回到家乡后,心系温州人民的革命斗争。5月18日清晨,蔡雄化作农民从海安乘小船来到温州,准备在小南门外僻静处上岸。不料上岸后没走几步就被特务盯住,当即被捕。王超凡心想蔡雄年轻,或许经不住折磨,便给他纸笔诱他笔供。蔡雄愤然拿起笔,疾书文天祥就义前所写的《衣带赞》,并在两句名诗前增添两句,作为自己的绝笔: 苦雨凄风尽血腥,钢筋铁骨冷如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敌人被彻底激怒,对蔡雄施用惨无人道的酷刑,他的手臂大腿全被打断,虽如此,但他还用倔强的铁嘴怒斥敌人。敌人恨不得立刻就把蔡雄杀死,但又害怕人民群众看到他们惨无人道的暴行。5月23日深夜,敌人把蔡雄装在一个竹篓里带到省立十中的操场秘密杀害。 刚正不阿心如铁,铮铮铁骨立丹心。在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蔡雄始终坚守本心,忠贞不屈,他那短暂而又光辉的生命,绽放出了无限而又璀璨的光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