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16/2024-48988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商务局(区投资促进局) |
生成日期 | 2024-06-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3年以来,鹿城区商务局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抢抓“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重大战略机遇,积极谋划促消费、稳外贸工作举措,确保商贸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鹿城获评全省十佳外贸强县(市、区),鹿城区商务局获评全省促消费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 一、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及亮点 全年实现限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2244.7亿元,同比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46.2亿元、出口426.2亿元,总量均为全市第2;实现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口93.88亿元、跨境电商出口112.28亿元,总量均为全市第1。主要有以下亮点工作: (一)聚焦消费促进,全力激发消费领域活力 一是推进项目招引,助力经济“加速度”。招引商贸业总部企业10个,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35家。落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3个,招引温州比亚迪总部项目落户鹿城,滨江万象城综合体建成开业,山姆会员店项目提前完成结顶。抖音电商直播基地获评省级直播电商基地。巨一集团等2家企业入选全省第五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培育企业,指导温州五味和副食品有限公司入选浙江省新零售示范企业名单。 二是强化政策集成,完善配套“大提升”。发挥市区两级首店扶持政策“领头雁”效应,招引知名首店48个,举办新品首发首秀6场。谋划出台特色街发展政策,五马-大南商圈获评国家级智慧商圈,银泰世贸店、名城广场入选国家级智慧商店,新增市级著名商业街区4个,鹿城列入省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地区,消费平台能级进一步提升。 三是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新热点”。深入实施“十大百项”兴消费旺市场行动,累计举办促消费活动35场。高质量举办首届城市美妆节、“跑温马·品瓯味”2023温马美食节、温州首届游艇展暨城市休闲生活节、温州首届城市夜生活节、2023浙里来消费·金秋购物节、浙江省一刻钟便民生活节等大型促消费活动。发放“温享生活”系列消费券超1.3亿元,带动消费超27亿元。全年举办4场中国鞋都鞋类交易会,累计实现订单4300万双,带动交易额近40亿元。 (二)聚焦开放提升,“藤蔓全球”赋能“地瓜经济”一是强化政策集成优服务。相继出台促进开放型经济政策、总部经济政策、产业高质量发展优80条政策、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设立鹿城区外贸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亲清政商工作站、温州海关驻鹿城区企业服务站等平台,全省率先组建海外侨商经贸服务共同体,聘请11位侨领、侨商担任“地瓜经济使者”,设立4家海外侨商“藤蔓服务站”。创新推出“市场采购贷”“物流贷”“结汇贷”“出口e贸贷”,启动“融资畅通工程”入企服务活动,设立“金融驿站”。积极试点《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新规,完成全市首笔可拆分商业承兑汇票。 二是加速出海抢单拓市场。持续推进“百企出海抢订单”行动、“藤蔓全球”计划,累计组织300余家/次企业赴境内外参加意大利加达国际鞋展、广交会、华交会等展会、商务活动30余场,共收获意向订单90余笔,交易额约10亿元。与菲律宾、台湾开展经贸交流,与菲方签订《“藤蔓全球”经贸合作备忘录》。实现鹿城区二手车出口首发,开辟出口新通道。鹿城区“地瓜经济”案例成功入围全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最佳案例评比会。 三是挖掘跨境潜力助出海。成立鹿城区跨境电商协会,建成省级公共海外仓1家,获评浙江省跨境电商出口名牌1家。新落地跨境电商园区2家,温州首个数字贸易园区——金来数字贸易园区开园。启动跨境电商“零星出海”行动,开展15场800余人次的跨境电商讲座、培训,通过跨境电商园孵化电商企业超350家。积极推动海外智慧物流平台推广应用,上线鹿城企业近900家,数量全市第一。鹿城区跨境电商案例获评温州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 四是推动市场采购迭代升级。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在现有政策法规框架下,走出一条满足国家要求、契合地方发展、服务企业需要的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试点新路子,迭代升级温州市场采购贸易2.0版。率先制定出台《促进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高质量发展管理办法(试行)》、《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经营户备案须知》,健全试点监管体制机制,从严把关主体备案,全面加强贸易监管。优化升级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建设,完善预包装食品出口通关流程。中国鞋都▪环球商贸港开业投用,为试点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协助个体商户实现入驻。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区商务局将围绕持续抢抓机遇促消费、高质高效稳外贸,着力打造商贸领域高质量发展提升年,推动各项工作争先创优,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创建消费中心城市新高地 1.经济指标强攻坚。发挥中心城区办公楼宇优势,完善楼宇评定标准和扶持政策,全力招引优质企业注册鹿城,积极对接大宗批发企业,为批发业储存增量。结合滨江商务区核心区“黄金25条”产业政策,招引一批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总部型商贸企业。 2.配套提升优服务。拟定出台《推进鹿城区特色街发展的实施意见》,对街区特色业态给予扶持奖励。出台“餐饮十年+”政策,重点扶持本土老店,鼓励本土瓯菜品牌评选米其林、黑珍珠。推进五马街争创国家级高品质步行街,推动汽车街、酒吧街、火锅街等特色街区创建工作,谋划花园1956婚博园、一尺公园等特色园区打造。积极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省级试点创建,力争全年创成5个试点。争取新落地知名品牌首店30家以上,举办首发首秀5场以上,谋划打造辐射整个温州市的消费地标10个以上。 3.创新模式促消费。持续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响购在鹿城城市品牌,积极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不断提升温州城市咖啡节、长三角美食节、鞋类采购节等活动影响力,筹备开展年货节、中国美食嘉年华、汽车展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打响全国知名度,打造消费增长点。积极推动广化、南郊、双屿3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投入运营,年产值1亿元以上。推动云贸港、瓯菜美食城、滨江大排档项目安置。 (二)持续打好稳外贸组合拳,迈出外贸业态提质增效新步伐 1.壮大外贸主体队伍。突出鹿城区位优势,结合楼宇经济政策,加大重点企业和大型平台的招引力度。加快贸易回归力度,联动各街镇,招引区外企业注册鹿城或已在鹿城办公而未注册的企业。力争全年招引、回流外贸企业5家,新增出口约5亿元。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聚焦鹿城鞋服、合成革、五金等重点产业,培育打造环贸港合成革内外贸一体化基地。 2.开拓多元国际市场。持续推进“藤蔓计划”,引导、支持企业深入开拓海外市场,通过“地瓜经济使者”牵线搭桥,加快促成贸易回归,带动形成外贸出口新增长点。充分借助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内重点进出口展会开展供需对接。支持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展览、商务洽谈等活动,落实好拓市场抢订单相关政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动产业带出海,走访调研鹿城区藤桥、仰义等五金企业,指导建设五金行业联盟,加强数字贸易园区与联盟互动,采取园区托管模式,推动产业带出海。对接合成革行业协会、眼镜行业协会,借助行业协会力量,积极推动产业带出海。 3.增强外贸发展新动能。重点推进跨境电商领域政策优化和园区建设,加快形成完善的跨境电商扶持政策体系,通过出台跨境电商政策,叠加省、市、区各级新业态政策,形成“3+X”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构建鹿城跨境电商“N+”园区发展格局,招引实力运营商及跨境电商团队入园,打造鹿城跨境电商“园区”生态体系。办好线下全国性的跨境电商产业带交易会,打造1-2个产业带,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带出海,吸引主流第三方跨境电商服务商在鹿驻点或入产业园设立温州中心办事处,为鹿城乃至全市传统企业数字化出海提供便利。优化升级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加强贸易监管。探索提升组货拼箱基地建设。在环贸港设立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基地,新建500多平方米的试点工作展示区和1000多平方的贸易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