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05/2024-49546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科学技术局
生成日期 2024-07-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区科技局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对标落实“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指示要求,围绕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全市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工作部署,高标建设瓯江科创带,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大孵化器集群加速攀高、科技重点指标晋等升位、科创生态持续优化。成功落地四川大学新材料与数字时尚温州创新中心、揭牌运营温州市未来城市研究院,首创科创项目“拨投联动”机制,该创新做法多次获张市长等市领导批示肯定,获《浙江日报》专题报道并在全市推广。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地。

一是高能级科创平台加速建设,牵头编制《瓯江科创港规划方案》,以创建省级高新区为引领,协同打造中国(温州)智能谷科创产业战略平台,积极对接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信通院泰尔实验室、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高校院所,来鹿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正式签约中国泰尔实验室、九号科技、百度云等平台进驻中国(温州)智能谷。二是高科技创新主体加速培育,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双迈进”行动,将培育科技企业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点,扶持一批增长快、前景好的科技企业,截至目前,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60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备案5家。三是大孵化器集群加速建设,制定《2024年鹿城区大孵化器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盘活老旧工业区物理空间,成功引进百度、颐高等2家专业运营机构,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孵育服务。今年新增孵化载体6个,孵化面积19.77万方(累计新增孵化面积超80万方),新增入孵创新项目291个,完成率58.2%,排名全市第3。

(二)聚焦人才项目招引,夯实产业发展基本盘。

一是创新人才引育稳步提质,深入实施“瓯江风起潮涌”重大人才工程,精心筹备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等 “以赛引才”品牌。“瓯越英才计划”入选D类引才项目1名、科技领军人才1名、高水平创新团队1支,省“引才计划”入选对象1名,新增青年人才2354人,完成率75.94%,排名全市第4。外籍高端人才及专业人才来鹿数113人,排名全市第2。二是创新项目建设蹄疾步稳,突出新兴产业招商,成功签约加拿大工程院李晨钟院士“电子微生物生长分析仪”项目。上半年陈十一院士领衔的十沣科技智慧能源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总投资4.5亿元);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赵海涛博士团队钙钛矿材料及其太阳能电池数字制造项目成功开展产业化,并获得天使基金及科创项目经费等4200万投资。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创新主体强化与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研发合作,浙江长城搅拌与科研院所合作项目获今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是重点指标提升精准发力,聚焦省对县市区综合考核体系以及省市“创新深化”、“315科创体系”两大工程,推进科技创新考核指标晋等升位。今年申报R&D经费40.40亿元,完成率101%,增速20.07%。1-5月全区规上工业研发费用投入4.06亿元,增速17.5%,排名全市第2,占营业收入比重3.67%,排名全市第3;高新技术增加值14.37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1.40%;生命健康产值完成5.26亿元。1-6月全区技术交易额50.1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数91.20%,排名全市第1;高新技术投资完成25.64亿元,同比增速109.0%,排名全市第1,占固定投资比重9.2%。

(三)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打造热带雨林生态圈。

一是首创“拨投联动”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以“财政科技经费引导+市场接力+民间资本涌入”的资金支持方式,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样品变为产品、商品。目前“拨投联动”机制已在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率先试点运行,向11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分批拨付3400万元科研经费,其中8个项目已完成企业落地注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超2亿元。二是打造全市首个“科创集市”品牌活动,定期组织全区科创平台开展“科创集市”活动,对外开放设备资源清单,面向企业免费共享科研设备仪器和软件,为科创企业成长壮大提供良好环境,首批免费开放设备共88台(套),总价值约6000万元,目前,共有142家企业申请使用科创平台仪器设备。三是深化科技服务增值化改革,全力推进科技赋能、科技金融等增值服务,打造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修订完善《鹿城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业绩考核管理办法》,新增总资金规模7个亿的2支大孵化器子基金,全面推广科技副总、科技轻骑队、科创指数贷,从高校、科研院所、科创平台等单位筛选19位“科技副总”,组建12支科技轻骑队,为初创型科技型企业累计授信85亿元,助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范围涵盖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领域。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区科技局将继续围绕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全市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工作部署,加速高能级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一)全面夯实载体,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一是推动各创新平台向“高能级”迈进。全力推进四川大学新材料与数字时尚创新中心项目揭牌运营发挥实效,引进1家及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出台《温州市鹿城区科创平台管理办法(试行)》,落实平台比拼活动,制定科研设备共享制度,推动各科创平台围绕“三率”(研发投入率、技术转移率、成果落地率)提升能级和成效。二是加快高科技创新主体引育。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培育工作,建立创新主体梯队式培育库,分层次、分类别进行指导培育,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三是加速大孵化器集群建设。做好鹿城创业服务中心运营商招引工作,积极对接浙大科创园、启迪之星等专业运营机构。加快推进中国智能谷、中科先进技术创新孵化中心等高品质孵化载体建设,确保全年新增孵化面积34万平方米以上。

(二)深化产学研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完善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依托校地办、市工科院、国家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等资源,重点聚焦“5+5+N”产业领域,打造全市科技成果交易首选地。招引一批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温成立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依托网上技术市场及各种中介服务联盟以及知识市场,构建集线上线下、政府市场、供需结合一体的服务运行机制。二是强化重大项目推进力度,做好加拿大工程院李晨钟院士“电子微生物生长分析仪”项目的落地服务保障,加快落地360数字安全项目、深慧视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高端项目,形成中国智能谷初步集聚效应。同时,用好“9+14”高新技术投资专班机制,实时跟踪43个存量项目进度,高位谋划光伏发电项目、鹿城西部生态新城科技产城融合项目等重点项目作为下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拟入库项目,确保全年实现高新投资增速30%以上。三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宣传动员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完善企业研发体系建设,开展高新企业研发机构清零行动,重视企业研究院、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各类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年新增各类研发机构20家以上,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增速15%以上;同时紧抓企业技术改造,开展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攻坚行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力争全年实施各类科研项目10项以上。

(三)全程保驾护航,持续优化科创生态。

一是打造科技金融服务生态联盟。全面推广“科创指数贷”,实现鹿城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授信覆盖率达85%以上,争取全区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授信金额达100亿元以上。谋划新设科创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二是促进“人才+项目”双落地。继续高质量举办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重要活动,以赛引才,促进人才项目加速落地。高质量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确保外籍高端人才及专业人才来鹿工作数量突破170人。三是深化科技服务惠企惠民。全面推广科技副总、科技轻骑队建设,为企业精准开展技术攻关、平台提升、成果转化、人才引育、战略谋划等服务。同时系统构建科技资源汇集、管理、开放、共享机制,持续推动全区公共服务平台免费对外开放,全面满足企业设计、检测、研发等环节设备仪器和软件需求,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