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60/2024-50092
组配分类 部门人事 发布机构 松台街道
生成日期 2024-08-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调整《2024年松台街道防汛防台抗旱与地质灾害工作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社区,机关科室、辖区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防汛防台工作,建立健全防汛防台抗旱与地质灾害应急反应机制,确保安全度汛,最大限度降低台风、大暴雨、干旱、极端天气等灾害带来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现将调整《2024年松台街道防汛防台抗旱与地质灾害工作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松台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期处置和管控措施

2.松台街道防汛防台工作小组名单

3.松台街道班子领导联系方式

4.松台街道各社区防汛工作组名单及职责

5.松台街道各社区负责人联系方式

6.松台街道联防单位联络表

7.松台街道各社区避灾安置点名单

8.松台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花名册

9.松台街道各社区应急救援队花名册

10.松台街道应急防汛总物资清单

11.松台街道避灾安置点物资储备清单

12.松台街道后勤物资保障联络表

13.松台街道防汛防台风险清单表

14.松台街道II级响应人员转移清单

15.松台街道松台街道地下空间清单

中共温州市鹿城区松台街道工作委员会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松台街道办事处

2024年5月15日  

松台街道防汛防台抗旱与地质灾害工作

应急预案

一、概况

松台街道位于鹿城区中西部,由原莲池街道和水心街道组成。街道东至信河街,南至汇昌河,西至勤奋河,北至瓯江北水道(含江心屿)。辖区面积10.0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1441人、常住人口100396人,辖区涉及瓯江江岸线960米,内有九山河、水心河、勤奋河、温瑞塘河、汇昌河等5条河贯穿于辖区,有松台山、郭公山2座。下辖12个社区网格、3个合作社(水心股份经济合作社、松台股份经济合作社、九山股份经济合作社)。

二、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物资调查

(一)风险分析

台风、强对流、极端天气等导致房屋倒塌,建筑外立面、屋顶等处设置的广告牌、其他物品被吹落,电线被吹断、电线杆、树木被吹倒,低洼隧涵积水很深,城市道路积水,断电;汛期短时间大量的降水会造成城市内涝,停电,人员、物资、设备受灾。

(二)隐患排查

1.辖区内的市政排污管网设施排洪泄水能力差。住宅区域内的市政排污管网年代久远、老化严重,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排污泄洪要求的标准。并且部分社区,经过旧城改建,加高了路面标高(如新园觉、斋堂巷一带),从而造成标高路面区域内的市政排水泄洪设施能力下降,致使洪水退位缓慢,对周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财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预防方案:积极与区市政园林公共管理处、鹿城区排水公司等职能部门联系,协助做好旧城区域内部分道路下水道管网排水、排污的疏通,提高新园觉、斋堂巷等地势较低地段的排水能力。加强辖区人民群众防汛宣传教育,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落实防台责任,减少水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害。

2.辖区地处老住宅区,涉及转移危房、低洼地带居住人员。

预防方案:(1)加强同房管部门、规划部门联系,加快危房改建工作和落实临时工棚加固措施,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高抗风、抗雨能力,确保人身安全;(2)将街道级、社区避灾安置场所作为人员转移安置点,一旦接到上级要求将人员转移的命令,立即实行人员转移行动。人员转移采用徙步行走方式,各社区主任为单位的人员转移负责人;(3)如需投靠亲友转移的,由街道、社区督促落实,并做好备案。

(三)辖区内共有地下停车库60个,部分建设时间早,设计存在缺陷,抗涝设施能力差。

预防方案:为确保停车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安全,台风暴雨时,如遇江水倒流或雨水淹及车库,由社区与物业管理部门通知车主将车开到地势较高的鹿城路、勤奋路、锦绣路、信河街、百里西路等道路两侧或由车主自行安排停放点,达到安全停放,使车辆不受淹没,确保人民财产安全。

现有应急资源调查

街道配有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有雨衣、雨鞋、便携式工作灯、手摇报警器、救生衣、移动式发电机、排水泵等应急物资,用于本街道汛期、台风应急抢险处置。

三、防汛防台防地质灾害预案

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干旱、汛期洪涝、强对流极端天气等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关于防洪救灾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进一步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防御洪水灾害要始终把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的要求,切实做好2024年度防汛防台抗旱与地质灾害工作,结合本街道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街道防汛防台救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区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以减轻国家财产损失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为目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统一指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分组负责”的原则,组织全街道各防汛单位、社会力量,针对我街道辖区地处老城区,危旧房屋集中、市政管网年代久、老化严重的特点,本着以防汛为主,救助为辅的防汛原则,确保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防台工作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防汛防台防地质灾害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街道防汛防台指挥部。由街道党工委书记麻剑玲任指挥长,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卢怡畅、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曹隆皓、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匡鲁杰任副指挥长,下设防汛防台指挥中心、监测预警组、抢险救援组、人员转移组、治安维稳组、医疗救护组、宣传信息报道组、后勤保障组、纪律检查组、灾情信息统计组。

四、防汛防台抗旱事件分级和应急响应

按照防汛防台抗旱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事件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当发生本预案规定的事件时,街道防指根据区防指启动应急响应或街道辖区实际情况启动应急响应,并根据灾害响应等级开展防汛防台抗旱工作。

一般汛情(IV级应急响应)

(一)启动标准:

1.市气象部门发发布台风消息,预报台风可能影响我区,或预报近海热带低压24小时内可能登陆或影响我区。

2.市气象部门预报未来24 小时全区将发生较大范围50 毫米以上降雨;或实测全区日面雨量达50-80毫米,或近48小时累计面雨量达80-120毫米,或近72小时累计面雨量达100-150毫米,并且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3.小型水库平均蓄水率50%以上—55%以下,或7-10月份连续干旱天数达到30天。

4.气象、水利、资规等部门已发布辖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暴雨等灾害可能或已对辖区造成一定影响。

(二)操作方案:

当出现一般(IV级)事件时,由街道防指常务副指挥启动IV级应急响应。街道防指分管防汛的副指挥坐镇指挥,开展会商部署,指挥部相关工作组进岗履职,发布防御工作通知。街道气象信息员、防汛防台责任人接收到区级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在街道应急群、街道防汛工伤群等发布预警消息。各副指挥根据分管行业领域与各自联系社区开展防汛防台抗旱前期部署,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并做好24小时备勤。防指办成员工作人员24小时进岗到位做好相关工作对接。各社区安排24小时值班人员值守,密切关注最新情况,及时做好预警信息公告发布、重要风险隐患排除等工作。联系建筑工地,与工地确定需转移人数及安排对应转移避灾地点。

较大汛情(Ⅲ级应急响应)

(一)启动标准:

1.市气象部门发布台风警报,预报热带风暴在福建福州至浙江台州登陆,或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在福建厦门至浙江台州登陆或紧擦我市沿海北上,或预报强台风、超强台风在广东汕头至浙江宁波登陆,或预报强台风、超强台风在我市近海转向。

2.全区实测日面雨量达80-100毫米,或近48小时累计面雨量达120-160毫米,或近72小时累计面雨量达150-200毫米,并且市气象局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3.小型水库平均蓄水率45%以上—50%以下,或7-10月份连续干旱天数达到40天。

4.气象、水利、资规等部门已发布辖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暴雨等灾害可能或已对辖区造成较大影响。

(二)操作方案:

当出现较大(III级)事件时,由街道防指总指挥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实施Ⅲ级应急响应行动。分管防汛常务副指挥坐镇指挥,指挥部全体工作组进岗履职。街道气象信息员、防汛防台责任人接收到区级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在街道应急群、街道防汛工伤群等发布预警消息,同时电话叫应叫醒各社区主要负责人、各类信息员和巡查员。在IV级应急响应工作基础上,各副指挥做好巡查、指导工作,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街道综合服务办公室、党建统领办、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城市建设中心、平安法制办、经济发展办、应急消防管理站等成员单位安排三分之一人员24小时值班,其他成员单位保持24小时备勤。各社区主要负责人进岗到位,驻社领导或驻社干部入社到岗,加强巡查宣传,做好避灾安置点启用前期准备工作,通知辖区隐患点人员做好转移安置准备,并根据街道防指需要及时做好工作动态报告。督促各在建工地做好停工准备,临江临水、易淹易涝、深基坑、高边坡、水上作业点、隧道、上跨或临近既有道路等危险区域作业人员应停止施工,做好避灾安置点启用前期准备工作,通知辖区隐患点人员做好转移安置准备。

重大汛情(II级应急响应)

(一)启动标准:

1.市气象部门发布台风警报或紧急警报,预报热带风暴在福建宁德至乐清湾登陆,或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在福建福州至浙江台州登陆,或预报强台风、超强台风在福建厦门至浙江台州登陆,或预报强台风、超强台风紧擦我市沿海北上。

2.全区实测日面雨量达100-150毫米,或近48小时累计面雨量达160-230毫米,或近72小时累计面雨量达200-300毫米,并且市气象局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3.型水库平均蓄水率35%以上—45%以下,或7-10月份连续干旱天数达到50天。

4.气象、水利、资规等部门已发布辖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暴雨等灾害可能或已对辖区造成重大影响。

(二)操作方案:

当出现重大(II级)事件时,由街道防指总指挥启动II级应急响应,实施II级应急响应行动。街道防指指挥长坐镇指挥,召开全员部署会。街道气象信息员、防汛防台责任人接收到区级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电话叫应叫醒各社区主要负责人、各类信息员和巡查员,及时巡查低洼地段人员撤离情况。街道全体人员进岗到位,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100%进岗履职必要时街道防指将组织成员单位进行会商。各副指挥下沉所联系社区指挥工作(驻经合社领导根据街道防指要求下沉相应社区或避灾安置点)、各科室根据联系方案下沉社区协助开展工作。各社区启用避灾安置点,及时对风险隐患点人员进行转移安置,要求做到危险区域人员100%撤离,危旧房屋和户外施工人员100%转移。督促各在建工地一律停工,及时对各在建工地需转移人员进行转移安置,加强对已转移区域“回头看”,避免人员回流,并做好避灾安置点人员管理和后勤保障相关工作。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不得擅自离岗,根据街道防指需要及时做好工作动态报告。

特大汛情(I级应急响应)

(一)启动标准:

1.市气象部门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在福建宁德至乐清湾登陆,或预报强台风、超强台风在福建福州至浙江台州一带沿海登陆。

2.全区实测日面雨量超过150毫米,或近48小时累计面雨量超过230毫米,或近72小时累计面雨量超过300毫米,并且市气象局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3.小型水库平均蓄水率35%以下,或7-10月份连续干旱天数达到70天。

4.气象、水利、资规等部门已发布辖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暴雨等灾害可能或已对辖区造成特别重大影响。

(二)操作方案:

当出现特别重大(I级)事件时,由街道防指指挥长启动I级应急响应,实施I级应急响应行动。街道气象信息员、防汛防台责任人接收到区级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电话叫应叫醒各社区主要负责人、各类信息员和巡查员,及时巡查低洼地段。确认风险区域人员全部撤离。在II级应急响应工作基础上,各副指挥组织联系社区强制转移未转移人员,并加强对已转移区域“回头看”,避免人员回流。发现险情及时上报街道防指办。

紧急防汛期应急响应

气象、水利、资规等部门发布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街道领导进岗指挥,对社区相关责任人开展“两直一白”叫应、“六问”抽查,加密巡查检查等分级落实流程。

当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区防指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或非常抗旱期;台风即将登陆鹿城的;瓯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水库水位超过设计洪水位的;重要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的;有其他严重影响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宣布进入的情形。实施紧急防汛期应急响应行动。

当区防指下达《关于进入紧急防汛期的命令》时,全街道宣布启动紧急防汛期,并立即启动相应预案。

1.街道全体、各社区和工作组根据职责分工和预案规定,实施最广泛的动员部署,落实停课停工停市等相关要求。

2.针对台风影响情况,进一步部署强风、强降雨或大潮的防御工作。

3.各社区和相关单位加强防台宣传工作,依靠新闻媒体24小时不间断报道防台工作。

4.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防台抢险队伍按最高等级要求,全员备勤、严阵以待,做好抢险救援一切准备。

5.进一步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利用广播、公众号、微信群等发布预警信息,舆情信息组牵头各社区做好相应工作,引导群众关注防汛防台事项。

6.台风即将登陆前,防台一线干部可视情况撤离危险区域。

高等级预警叫应

橙色暴雨预警

1.叫应流程。(1)街道值班室在收到预警10分钟内通过浙政钉叫应社区主要负责人、防汛专管员。(若3分钟内未读,通过电话“叫醒”);(2)街道主要负责人必须到岗指挥;督促社区主要负责同志进岗履职;督促防汛责任人加密巡查,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处置;组织开展高风险区人员转移。

2.叫应反馈。

(1)街道接到上级叫应。街道主要负责同志收到上级防指浙政钉信息或短信,3分钟内回复“已收到”,15分钟内通过浙政钉反馈应对情况:①谁在坐镇指挥(原则上街道主要负责人在岗在位,必须在指挥状态);②街道受影响情况;③有无人员转移。街道工作人员同步将应对情况报送区防指办。

街道主要负责同志要立即进岗指挥;督促社区防汛负责人进岗到位,加密巡查检查;适时开展高风险人员转移;及时报送灾情险情。

在解除预警30分钟内街道工作人员向区防指反馈应对情况,包括坐镇指挥人员信息、灾情、人员转移情况、叫应落实情况等。

(2)社区接到上级叫应。社区主要负责人立即到位,组织社区网格员、责任人进岗履职,加强巡查,适时转移高风险区内人员,并实时向街道报告情况。

红色暴雨预警

1.叫应流程。

(1)街道值班室在收到预警5分钟内通过浙政钉叫应社区主要负责人、防汛专管员。(若1分钟内未读,通过电话“叫醒”);  

(2)街道主要负责人必须到岗指挥;按规定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督促社区主要负责人进岗履职;督促防汛责任人加密巡查,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处置;组织开展高风险区人员转移,必要时果断拓面转移。

2.叫应反馈

(1)街道接到上级叫应。街道主要负责同志收到上级防指浙政钉信息或短信,1分钟内回复“已收到”,10分钟内通过浙政钉反馈应对情况:①谁在坐镇指挥(因特殊情况,街道主要负责人不在岗,必须由街道党委主要负责人坐镇指挥);②谁在一线指挥;③街道受影响情况;④有无人员转移。街道工作人员同步将应对情况报送区防指办。

街道主要负责同志要立即进岗指挥;督促社区防汛负责人进岗到位,拓面巡查检查;及时转移受威胁人员,必要时果断拓面转移人员;及时报送灾情险情。

在解除预警20分钟内街道工作人员向区防指反馈应对情况,包括坐镇指挥人员信息、灾情、人员转移情况、叫应落实情况等。

(2)社区接到上级叫应。社区主要负责人立即到位,组织社区网格员、责任人进岗履职,加强巡查,适时转移高风险区内人员,并实时向街道报告情况。

五、不同灾害应急响应措施

(一)江河洪水

1.按洪水调度方案调度水利工程。

2.当江河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各社区应结合实际组织人员巡堤查险。

3.当预报江河洪水接近或超过保证水位时,当地应做好抢险准备。

4.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避险。

(二)台风灾害

1.各成员科室、各社区应密切监视台风动态,各类防汛防台责任人按预案进岗到位,街道防指及时发布预警。

2.做好船只管理对接,确保无动力船只安全监管措施已落实。

3.组织各类危险区域人员梯次转移。

4.必要时,根据区防指指令,采取停工、停课、停市、停运和封闭交通道路等措施。

(三)突发性强降雨及山洪灾害

当气象部门发布突发性强降雨预报或监测到可能致灾的降雨,各社区应:

1.加强巡查监测,及时预警。

2.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3.灾情发生后,及时报告街道政府和街道防指。

(四)水利工程险情

1.街道分指挥部立即向街道防指汇报,街道防指立即向区政府和区防指报告。

2.向影响区域发布预警,组织人员疏散转移,并实施交通管控。

3.全力组织抢险,必要时可请求上级支援。

4.加强险情判断,必要时做好弃守准备。

(五)干旱灾害

1.加强抗旱水源调度和用水管理。

2.协助配合开源节流、限水调水、应急送水等措施。

六、抢险救援

街道防指负责本辖区的防汛防台抢险救援工作,发生灾害时各社区要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当各社区抢险救援物资队伍不足时,可以请求街道防指支援;需跨街镇调拨物资装备和队伍的,由街道防指报送区防指统一调度。

发生较大灾害后,街道防指可视情在抢险救援现场设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和组织实施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设立相关工作组,做好抢险救援、转移安置、监测预警、调查评估、物资保障、医疗救治、后勤保障、新闻宣传等工作。现场指挥部指挥长由街道防指指挥长指定。

街道防指统筹调度抢险救援队伍和物资装备,必要时可以向区防指请求支援。街道防指统一指挥消防救援、民兵、社会救援等力量参加抢险救援。街道防指组织协调较大以上灾害的抢险和应急救援,有关科室、站所提供技术支撑。各科室、基层站所、各社区、各经合社等单位要立足于抢早抢小、抓早抓小,组织、督促、指导行业(系统)的抢险救援工作。

七、信息报送

街道防指各成员科室负责归口报送和发布防汛防台各类信息,出现较大以上灾害后立即向街道防指报告,街道防指半小时内向区防指报告、1小时内文字信息报送。

(一)信息发布

防汛防台抗旱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在发布重要汛情、险情、旱情、灾情及防汛防台抗旱动态等信息前,提前报告区防指,涉及人员伤亡的统一由区防指上报上级单位,由区防指统一审核和发布。

综合汛情(台风、暴雨)、旱情和抢险救灾、灾情等重要信息由街道防指通过媒体对外统一发布。

(二)应急响应变更和结束

(1)街道防指根据区防指发布应急响应信息,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等级。

(2)鉴于台风往往带来强风、高潮和暴雨,启动防台风应急响应即视为同时启动防台风、防汛应急响应。

(3)应急响应结束后:继续做好倒塌房屋及其他灾害场所等清场救援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组织地撤离转移人员返回原地;继续做好伤员的送医治疗和灾后的消毒工作;组织对受灾村的慰问、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工作,准备好生活必需品,及时送到严重受灾灾民家中,安定灾民的生活;尽快排查电力、交通、防洪等设施,并进行维修;组织各社区,企业,事业单位开展恢复自救;做好解除警报和灾后自救等宣传,并向上级及媒体报道街道防汛防台救灾情况及先进事迹和人物。

八、灾后处置和应急保障

(一)灾后排查

街道防指组织各社区和成员科室在台风登陆后的48小时内,对灾后的危旧房、工棚、临时构筑物、户外广告牌、道路、桥梁、电力设施、厂房、校舍等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一时不能排除的,及时设置警示标志,严防二次灾害发生。

(二)灾情核查

各社区负责统计核查本社区受灾情况,相关科室统计核查本行业受灾情况及灾情核查上报,最终灾情由松台街道以书面形式报告区应急管理局。

(三)灾后恢复

灾情发生后,人员转移组组织牵头将撤离人员返回原地,并做好人员安置,伤亡人员善后等工作。

应急抢险组牵头组织力量,尽快排查电力、交通、防洪等设施,并进行维修。

各社区、各企事业单位要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各网格指导员进岗对应网格协助社区开展生产自救。

人员安置组加强灾区疫情监测和防御,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做好救灾防病宣传,做到灾后无大疫。各社区每隔4小时向街道防汛办上报灾情和自救情况。

(四)复盘评估

重大灾害发生后,街道防指组织有关科室对灾害防御工作进行复盘评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区应急管理局。

(五)通信与信息保障

信息监测与报告:对于各类防汛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各种隐患,辖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街道防汛指挥部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报告,并有权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过失和不当处置行为进行举报。任何单位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防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应严格按照新闻报道的相关规定,在街道协调下,由街道防汛指挥部指派专人负责新闻报道工作,起草新闻发布稿和灾情公告,及时、准确报道防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六)抢险与救援保障

后勤保障:重大和特别重大防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由街道防汛指挥部统一组织协调,由相关科室、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灾民安置、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存、调拨和紧急供应;卫生院负责应急药品的储存供应和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综合服务办公室掌握本街道生活必需品市场的总需求及储备库存、经营库存、生产能力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保障水、电、气供应及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提供抗洪抢险资金保障。交警中队、行政执法中队负责本辖区道路交通畅通和防汛应急物资运输车辆的储备、调运和运输工作。

(七)应急队伍保障

一般和较大防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由各相关单位按照预案调动所属应急队伍进行处置;根据需要,由街道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动街道应急队伍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在紧急情况下,各抢险队员自备电筒、雨衣等工具,听从命令,全部上阵进行有序地抢救工作。

(八)宣传教育

由街道防汛指挥部负责,制定防汛抗旱培训计划,组织社区、有关科室进行培训学习,发放应对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的专业教材和应急宣传手册。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开展防汛、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重点对低洼易涝区等周边的居民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汛意识及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九)防汛抗旱应急演练

街道防汛办应根据预案,定期组织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应急演练。各有关科室、社区应组织相应的应对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的专项演练,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十)后期处置

灾情发生后,由街道防汛办和相关科室实施善后处置工作。街道防汛办和相关科室全面开展灾情核定工作,及时收集、清理和处理污染物,对受灾情况、人员补偿、征用物资补偿、重建能力、可利用资源等作出评估,制定补偿标准和灾后恢复计划,并迅速实施。

(十一)灾后重建

水毁工程修复、重建和灾区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由下列单位负责:防洪水利工程、市政设施、公路、供电、通信、供油、供气、供水、房屋、跨河管线等水毁工程设施分别由各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修复、重建。受灾地段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由所在社区负责。受灾地区所投保的水毁设施、设备、居民的生命财产损失由保险公司及时进行核实、理赔。修复水毁工程、设施、设备、重建家园等所需资金由区财政部门负责安排。灾后灾民生活救助由民政部门负责。

(十一)奖励与惩罚。

街道防汛办对在防汛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或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或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延误防汛突发公共事件处置,造成重大影响的,要会同相关部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附件1

松台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前期处置

和管控措施

一、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期处置

(一)提高认识,克服麻痹思想,认真做好防汛准备

按照区防汛办统一部署,继续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总方针,及早做好准备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务必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全面做好准备,做到常备不懈,有备无患,按照各负其责的原则,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责任到人,思想到位,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安全。

(二)明确任务,落实措施。

确保安全度汛今年街道的防汛工作坚决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具体任务和措施是:

1.各社区、街道各部门要认真按照街道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的要求,全面落实领导防汛责任制,主要领导对本单位的防汛工作负总责。

2.根据区统一部署,结合我街道的情况,以社区为单位,在本社区域内由各社区具体负责本区域内的防汛。

3.要确立"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开展汛前大检查:各社区要对防汛设施、物资仓库、老旧房、低洼易涝区、地下空间和学校进行一次认真的汛前检查;对进行全面的隐患大排查,对查出的问题必须限期整改。

(三)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做好物资储备

街道组织一个民兵防汛抢险救援分队,人员共30人,汛期直接由街道人武部统一组织指挥,负责抢险工作;各社区以社区网格员为主,建不少于15人抢险救援队,由街道防汛办统一部署、统一指挥。

汛前,各应急救援队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以保证出现险情时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为抗洪抢险做好准备。

各社区所需的防汛物资及抢险用具,储备到位,专人保管;随用随取,不误抢险。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汛机构

防汛防台事关大局、责任重于泰山。各社区一定要从稳定、发展、服务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防汛工作的领导,要认真落实责任制为核心的各种防汛责任制度。街道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及指挥中心,搞好街道的防汛工作。各社区也要成立防汛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

(五)严明纪律、依法防汛

要树立全局观念,严格执行防汛纪律,服从调度指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团结抗台抗洪,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在汛期紧急时,街道防汛指挥部根据防汛抗洪的需要,有权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以及采取其它必要的紧急措施。

二、应对汛期突发事件的具体管控措施

(一)低洼易涝区(新园觉、斋堂巷一带)

松台街道辖区部分社区,市政排污管网年代久远、老化严重,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排污泄洪要求标准,致使洪水退位缓慢,当内涝发生,积极与区市政园林局联系,协助做好旧城区域内部分道路下水道管网排水、排污的疏通,提高地势较低地段的排水能力。

(二)老旧房

1.加强同房管部门、规划部门联系,加快危房改建工作和落实临时工棚加固措施,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高抗风、抗雨能力,确保人身安全;

2.将街道级、社区避灾安置场所作为人员转移安置点,一旦接到上级要求将人员转移的命令,立即实行人员转移行动。人员转移采用徙步行走方式,各社区主任为单位的人员转移负责人; 

3.如需投靠亲友转移的,由街道、社区督促落实,并做好备案。

(三)地下空间

为确保停车库的轿车与电瓶车辆安全,台风暴雨时,如遇江水倒流或雨水淹及车库时,由社区与物业管理部门通知车主将车开到地势较高的鹿城路、勤奋路、锦绣路、信河街、百里西路等道路两侧或由车主自行安排停放点,达到安全停放,使车辆不受淹没,确保人民财产安全。


(一)各社区、网格责任人职责

1.联社、驻社干部职责

(1)及时转达防汛防台预警信息。

(2)组织社区两委成员、灾害信息员、网格员开展排查、防御等工作。

(3)及时汇总上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信息,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

2.社区两委职责

(1)按应急响应等级安排防汛安全检查,完成社区内危房、低洼易涝地带和在建工程等的排查任务。

(2)及时上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信息和检查点位,解决处理一般隐患问题,向指挥部提出重大隐患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3.灾害信息员、网格员职责

(1)协助配合驻社干部和社区两委开展工作。

(2)编制社区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3)开展防汛安全宣传活动。



附件1

松台街道应急防汛总物资清单

品  名

单位

数量

入库时间

备注

救生背心

50

2022.9

自行采购

救生圈

20

2022.9

自行采购

头盔

30

2018.10

自行采购

雨鞋

50

2018.10

自行采购

雨衣

80

2018.10

自行采购

发电机

2

2020.8

自行采购

抽水泵

2

2020.8

自行采购

防汛沙袋

200

2022.9

自行采购

手摇报警器(大)

1

2019.5

自行采购

手摇报警器(小)

3

2019.5

自行采购

喊话器

2

2018.10

自行采购

应急挂灯

20

2022.9

自行采购

移动升降照明组

1

2022.9

自行采购

便携照明灯组

1

2022.9

自行采购

工具箱

2

2022.9

自行采购

铁丝

1

2022.9

自行采购

卷线盘

2

2022.9

自行采购

扎带

5

2022.9

自行采购

铜锣

1

2022.9

自行采购

对讲机

4

2018.10

自行采购

应急物资包

20

2022.10

自行采购

洗漱套装

260

2022.10

自行采购

应急手电

16

2021.7

上级配发

应急灯

6

2018.10

自行采购

应急头灯

36

2021.7

上级配发

救生绳

8

2020.9

自行采购

雨衣

60

2020.9

自行采购

大军锹

30

2021.7

自行采购

大军镐

30

2021.7

自行采购

手电筒

30

2020.9

自行采购

救生索抛器

1

2021.7

自行采购

附件2

松台街道避灾安置点物资储备清单

物资

郭公山社区百里路小学避灾点

庆年坊社区文化礼堂避灾点

来福门社区石坦巷小学避灾点

蛟翔巷社区第四中学

避灾点

桂柑社区养老中心避灾点

桂柑社区水心一小避灾点

昌明社区文化礼堂避灾点

水心社区瓯海二高避灾点

行军床

60

30

30

60

30

60

30

30

毛  毯

60

30

30

60

30

60

30

30

棉  被

60

30

30

60

30

33

30

0

应急包

60

30

20

50

30

60

30

30

应急手电

30

15

15

30

15

30

15

30

应急灯

60

30

30

60

15

10

15

6

防潮垫

-

-

-

-

-

60

-

30

被  褥

-

-

-

-

-

36

-

0

喊话器

-

-

-

-

-

2

-

2

发电机2KW

-

1

1

-

1

-

1

-

发电机5KW

1

-

-

1

-

1

-

1

铁  锹

0

7

-

7

-

7

-

-




备注:防汛防台IV级应急响应时,联系辖区建筑工地负责人或安管员,确定需转移人数及安排对应转移避灾地点;防汛防台III级应急响应时,督促各在建工地做好停工准备,临江临水、易淹易涝、深基坑、高边坡、水上作业点、隧道、上跨或临近既有道路等危险区域作业人员应停止施工,做好避灾安置点启用前期准备工作,通知辖区隐患点人员做好转移安置准备;防汛防台II级应急响应时,督促辖区各在建工地一律停工,及时对各在建工地需转移人员进行转移安置,加强对已转移区域"回头看",避免人员回流;在防汛防台应急响应降为III级及III级以下时方可组织转移人员有序返回工地。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