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17/2025-00139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文物局
生成日期 2025-01-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在文旅体融合、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鹿城区先后获评省5A级景区城、省“文艺赋美”工程十佳区县、2023年度省运动休闲基地,朔门古港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艺享夜游”项目荣获“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领航项目”,“寻鹿之美”都市漫游巴士特色线路入选20个省首批交旅融合优秀案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文旅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一是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编制《鹿城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持续推进江心屿西园改造提升工程、温州文化展示中心等45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通过遗产建筑修缮、老旧民房改造,开工吴百亨故居等特色庭院,开街华盖里、晏公殿巷、信河七十二半巷、龙泉巷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巷,营造“半城烟火”场景。二是业态供给更加丰富。出台文旅新业态“1+3”政策,年内新增特色民宿、特色小酒馆(茶咖)、特色小剧场等新业态49家,打造浙南潮玩目的地。聚焦都市旅游,打造“九山书会 大宋戏仓”、江心、七都慢等十大特色市集。推出“鹿城最美夜巴士”免费接驳专线、“坐着高铁去温州吹风”鹿城旅拍活动等。改造“黎明市集”,创新融入摄影、花艺、文化驿站、餐饮休闲等业态,让农贸市场成为居民生活第二社交空间。三是营销体系更加立体。线上,优化“i鹿城”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宣传网络,开展百V大咖鹿城采风等活动。线下,以“四季鹿城”文旅发布会为主题,设计文旅口袋地图、10大主题线路等,借力杭温高铁开通东风,强化客源地文旅宣传,打造全域全季旅游营销体系。

(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取得新成效。一是公共文化空间进一步拓展。聚焦“小切口”、突出“普惠性”,新建1家城市书房、2家文化驿站、5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打造墨池写生基地,推进区图书馆新馆建设。二是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举办公益培训454班次,参与群众1.25万人次。将市井烟火与文艺气息相结合,在九山书会、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等点位开展“文艺赋美”表演679次,观看群众68万人次。举办阅读推广活动425场,受益群众42.2万人次。在全区25家城市书房同步举办3场少儿阅读马拉松季度赛,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三是文艺精品创作进一步繁荣。创排越剧《凤冠》、瓯剧《朔门潮》、文旅剧《@南戏故里》等。舞蹈作品《穿越时空的列车》、音乐作品《一碗清欢》等获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奖项3个、市级奖项129个。

(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跃上新台阶。一是赓续瓯越文化根脉。完善《曹湾山遗址保护规划》,遗址陈列馆预计今年12月建成。启动朔门古港遗址公园工程 (一期)建设。东山书院入选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二是弘扬非遗文化遗产。试点打造十大学校非遗传承基地,近20位传承人、3000人次学生参与。“彩石镶嵌”入选省级非遗工坊名单,7名非遗传承人获市“瓯潮非遗”创意大赛1金、2银、1铜、3优秀,8位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市乡村工匠名单。三是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竣工验收7处不可移动文物,22处地块完成考古前置。探索文保单位活化利用途径,将新四军驻温采购办事处旧址作为民办博物馆,在徐定超旧居开展文化陈列布展并引入茶饮业态。

(四)体育事业取得新发展。一是夯实全民健身基础。推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新建5家百姓健身房、“环鹿步道”57公里及一批国球进“社区”项目,更新室外健身器材500件。充分挖掘利用城市“金角银边”配建嵌入式健身设施,构建群众身边的多层次多样化健身圈。二是加速赛事经济发展。推动“体育+”“+体育”快速发展,引入亚平宁环球杯中国区预选赛、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温州站等2项国家级赛事、7项省级赛事。坚持全地域、全季节、全人群发展体育运动,打造“周末体育秀场”,举办2024年长三角跳绳联赛暨浙江省第三届花样跳绳运动汇(浙南赛区)等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400余场。三是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巴黎奥运会上,鹿城运动员潘展乐、郑思维、徐嘉余取得3金2银的历史最佳成绩,并打破一项世界纪录。向浙江省及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5人以上,向温州市体校、温州市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30人以上。发展“体育+”新业态,举办香港明星队温州行等活动。

(五)行业监管得到新提升。一是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新备案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44家。多次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行动,共出动947人次,共检查机构679家次。二是守牢安全监管底线。全面排查文广旅体系统安全隐患,出动1982人次,检查企业3853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267处。开展非法卫星部门联合执法4次,拆除非法接收设施11座。三是加强行业管理。开元名都大酒店获评五星级旅游饭店,万豪酒店获评金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嘉运国际大酒店获评银桂级品质饭店,华侨饭店获评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举办全区导游大赛,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二、2025年工作思路

围绕“千年斗城、海丝名城、戏旅之城、赛事之城”城市品牌,打造文旅体融合的鹿城样板。

(一)把握机遇,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一是提升引领力,全面赋能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树立“大目的地”理念,产出更多优质文旅产品,契合新消费、新需求。开工东瓯王庙南片区改造提升、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公园等重大文旅项目,实现江心屿整岛运营。微改精提14处街镇旅游特色景观小品,培育小客栈、小酒馆、小剧场等新型交友空间,引入全国散打比赛、国际象棋对抗赛等一批重大赛事活动,构建“体育+文旅+消费”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二是提升吸引力,持续激活文旅产业强劲动能。打造考古游、非遗游、戏曲游、冠军游、赛事游等“跟着游”系列,制定“本地菜市场造物集”、工业游、研学游等特色线路,七都慢、山福侨家乐、藤桥农旅等串珠成链。三是提升竞争力,扎实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打造烟火“鹿驿”品牌,将菜场、城市书房等改造为旅游驿站。利用144小时过境免签、温州直飞首尔复航、温州直飞新加坡通航、鹿城出境社集中等叠加优势,增加国际化旅游标识标牌,培养双语、小语种讲解员,让出租车司机成为推介导游。建立文旅活动统一发布端口,提升数字体验。

(二)着眼需求,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均衡配置。持续推进巡查问题整改,不断完善基层文化体育面积。建成区图书馆新馆,新建1家城市书房、2家文化驿站、10处以上基层体育场地设施,新建住宅小区配建排练厅等“艺术自习室”,打造新型城市公共文体空间。另一方面健全多元参与机制,形成合作共促格局。依托社会组织、文体企业、文化下派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优质文体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举办群众“四大赛”、“七都·骑都”骑行嘉年华、第二届少儿阅读马拉松季度赛、第三届绘本市集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全民艺术学堂培训、艺术“六进”培训、体育公益讲堂,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等,持续优化公共文体服务。与高校等合作,鼓励创作一批文旅题材微短剧剧本,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动优质文化产品生产。

(三)厚植根基,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一是与时俱进,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传承活态乡土文化,推动手工技艺、戏曲曲艺、民俗活动等非遗文化融入旅游景区、街区、民宿、酒店、书房等空间。赋予非遗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计划打造省、市级“非遗美学生活馆”各1家,培育省、市、区级非遗工坊各2家。二是古为今用,提升文化遗产传播力。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继续在文保建筑内植入民宿、剧场、展馆等多种业态。实施民办公助奖励补助政策,促进民办、乡村博物馆建设。三是全域协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继续落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整治,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落实土地储备考古前置,推动不可移动文物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