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21/2025-51747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生成日期 2025-01-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鹿城区统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鹿城区统计局坚持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对照区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以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大局,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以优化服务水平为重点,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统计保障。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党建引领,聚力融合提促。一是强化理论素养,筑牢思想根基。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各级党的重要会议为学习重点,局党组坚持率先垂范,制定全年学习计划,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会17次。充分发挥党支部阵地作用,领导领学、支部书记带学、党支部督学、党员自学“四学联动”,开展各类理论学习34次,班子领导上党课7次,开展党员宣讲4次。二是坚持严的基调,筑牢拒腐防线。坚持严管厚爱,制定两项局干部考核办法,通过全员业绩亮晒、季度评先评优、打造“岗位练兵”等活动,激发机关争先氛围,打造“勤廉并重”队伍。今年以来,开展廉政微课堂12次,分层分级廉政谈心谈话92人次,开展政绩观偏差、破坏营商环境等正风肃纪行动12次,并通过廉政家访、家书等形式,不断构筑反腐倡廉防线。三是打造党建联盟,优化基础服务。以部门合作为引领,以基层党建为纽带,以全市首个“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党建联动示范点”(驿头驿阳村)为阵地,切实发挥示范点“党建+统计”联动作用,开展工作指导、政策宣传、业务交流等活动。创新打造统计调查之家“固定基地+流动点”机制,通过开展住户调查中秋互动、“围炉夜话”等活动12次,切实将业务指导、法治宣传送进企业、走进社区。

(二)着眼大局,强化预警监测质效。一是主动预警分析,当好发展“参谋官”。依托“8+X”会议机制,紧盯GDP核算主要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及时“找强补弱”,形成了9篇GDP运行分析《呈领导阅》,有效服务领导决策。二是细数经济家底,履职普查“登记官”。在去年清查摸底的基础上,顺利完成正式登记和审核验收,其中,登记一套表单位1965户,比四经普(1508户)增长30.3%;登记非一套表单位4.10万户,比四经普(3.12万户)增长31.4%。围绕打造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目标,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部署人口调查工作,制定常住人口细化认定案例供调查员参考,顺利完成2024年人口底子大盘点,样本户户均人口和户籍人口、流动人口较2023年明显增长。三是依托“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履职服务“店小二”。结合五经普相关资料,深入街镇、部门和企业开展调研和服务指导,助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要企业升规纳统,全年新增一套表调查单位206家,新进入一套表调查单位115家(数量居全市第2),为经济发展提供增量。四是大兴调研之风,制定“锦囊计”。实施全员大调研行动,制定全年调研课题35个(申报市局全面深化统计改革攻坚项目4个,重点课题6篇(数量全市第一),2篇调研被区社科联评定为优秀。通过市局网、“鹿城公务网”“数据浙江”等多渠道拓宽数据指标解读维度,撰写政务信息54篇、统计信息39篇、统计分析44篇,上报统计专报38篇,业务动态信息获省局、国家局采用116篇、中国信息报录用2篇。

(三)严守底线,助推统计法治建设。一是积极推动依法治统。以国督、省督迎检为契机,把统计相关法律法规等纳入“八进”内容,推动全区领导干部学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现依法治统和依法治区紧密融合。全面落实省统计督察反馈意见,一体推进全区、全局问题整改。二是贯通联合监督,落实专项治理。健全完善统计监督与区委巡察机构的联合监督协调机制,持之以恒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工作,切实提升统计监督效能。聚焦统计造假突出领域、重点区域、主要方式,积极开展统计全专业数据质量核查和双随机执法检查。今年以来,核查检查企业615家、项目43个,开展执法检查91家,其中跨部门联合执法9家、立案2家、罚款4.99万元。三是加强机关执法队伍培育。申报2名干部参加国家统计执法证考试并顺利通过;抽调3名执法人员参加市局交叉检查,积累执法工作经验。

(四)赋能减负,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一是积极承接统计云试点。作为全市的两个试点地区之一,以“区局抓协调+街道共参与+对象重落实”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劳动力统计云平台智能化搭建,梳理和解决问题18个,为升级智能赋码平台程序的识别度和赋码有效性提供助力。二是参与省局电子执法文书试点。继续协助市局做好执法文书电子化试点工作,完成处罚决定告知书等文书内容制作,并扎实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常态化。三是参与浙江省“统计大脑+应用”业务融合试点。聚焦数库底座、困境需求、应用导向三方面,充分利用“全面覆盖+精准画像”基础数据库建设成果,提出扩中提低、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深化共同富裕统计监测体系改革。

(五)创新机制,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一是先试先行,探索基层融合新路径。以丰门街道作为全市唯一的市级基层基础联络点,创新开展“统计之家”与“企业服务中心”融合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关成果在“浙江统计”公众号“四化统计之家”专栏首期展播。二是精心指导,多层次提升业务水准。迭代升级“统计微讲堂”,创新推出“比拼专业强技能、岗位练兵促提升”活动,由业务骨干为各街镇、各科室开展全科业务培训,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常态化开展基层统计业务和法治培训,开展各类统计培训72次,惠及各街镇、企业统计人员6799人次。组织开展数据质量交叉检查业务实战实训,以在库企业真实台账为案例,指导街镇统计人员全面熟悉数据检查流程,提升指导服务水平。三是健全机制,提振基层工作积极性。积极推动企业统计与基层智治有机融合,完善和落实评价激励机制,及时发放各街镇、各企业统计员奖励,切实提振基层积极性。基层基础建设相关经验获“浙江统计”公众号“数海强基”栏目录用。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我局将继续以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为宗旨,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为宗旨,高效发挥统计“晴雨表”的作用,全力推进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分析研判,服务高质量发展。围绕服务中心大局,不断加强新常态下经济运行态势分析研判,统筹协调重点经济工作,当好党委政府决策参谋。加强GDP核算基础指标的月度预测研判,做好主要经济指标横向对比分析。多渠道调研区属资源,指导发改部门破解服务业增长瓶颈;适应非营工资制度变化,指导财务部门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年报,为季度核算打下基础。丰富和优化统计产品,完善直达企业服务调研机制,提高统计决策参谋效能,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统计力量。

二是坚持依法治统,夯实数据质量。坚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监督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监督意见》精神,持续推动统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等其他监督方式统筹衔接、有机贯通,严肃统计纪律,做好数据质量的检查,对严重偏离实际的数据自查自纠,切实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继续做好企业升规入统审批工作,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水。坚持执法必严,严肃查处各类统计违纪违法行为,推动统计执法监督规范化、常态化、法治化。不断彰显统计法治监督权威。开展街镇交叉检查,通过组织街镇实战实训,帮助各街镇掌握核查要点,提升对企业的指导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源头数据质量。

三是打造统计精品,提升统计服务影响力。建立统计部门与重点样本单位对接机制,努力采集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手资料,探索切口更小、主题更前沿的调研方向,同时用好普查数据开发专项经费,争取做出更多精品课题。全过程监测经济运行,深化高质量指标每月动态分析,为全区发展提供更前瞻的参谋助力。打破思维惯性,建立发改、招商、统计三部门联动机制,在项目招引、商务谈判和审批立项环节提供统计建议,确保重大项目科学入统、效益最大化。组建“数海先锋”宣讲团,打造由“80、90、00”宣讲队伍,探索“宣讲+法治”“宣讲+产业发展”“宣讲+服务”等特色主题,不断唱响“统计之声”。

四是深化党业融合,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转化为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动力。落实实干导向,优化全员考绩办法和平时考核办法,组织干部职工每季度亮晒工作业绩,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挥好考核指挥棒,有效推进机关效能大提升,进一步激发数据生产和分析研判的潜能。继续优化统计服务,深入街镇、企业开展业务指导;创新打造“数智大讲堂”,开展部门、街镇和企业统计员随堂测试、实战演练,确保学习效果,实现街镇、企业业务能力提升。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