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65/2025-5285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七都街道
生成日期 2025-01-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七都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七都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强城行动”为引领,紧扣瓯江新城核心区建设目标,上下一心、砥砺奋进、实干担当,着力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重点工作回顾

1-12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75亿元、同比增长48.99%;规上服务业营收4.73亿元、同比增长123.71%;限上批发业营收增速30.28%,限上餐饮业营收增速10.6%,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23.46%。整合力量成立板桥社区,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效能。护航2024中国人工智能数字创新大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女科学家论坛圆满举办,创成市文明村镇、省级艺术乡建示范村、省级人文乡村等荣誉。央视2次共35分钟直播七都文旅盛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一是赓续初心学思践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工委会议、中层干部例会等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意识形态专题学习14次,坚持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二是从严治党走深走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组织班子成员和街道、村社干部召开警示教育大会3次,同步开设“每日学廉”专栏,累计发布100余起警示案例,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廉洁意识,树牢纪律底线。三是乡村振兴带动共富。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乡村连片提升行动,打造樟里周末集市、前沙庭院市集等乡村振兴项目,新建及复评验收共富工坊5处,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28个,推动村集体增收300余万元。以政府500万元补助撬动国企、村集体、民间资本共2.6亿元投建吟州省级未来乡村,建成投用研学基地、露营农场、都市农业公园三大核心板块,带动吟州及周边消费超3000万元。

(二)加快城乡建设,打造宜居生活环境。一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岛内路网整体统筹,谋划新建道路13条,贯通断头路5条,形成综合性循环交通路网体系。加速推进科技岛基础配套三期等重大项目22个,超前完成年度投资额54.02亿元,跑出科技岛建设“加速度”。二是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紧盯土地征地做地时序,完成做地5宗1256亩、土地征收155亩。持续推进七都二桥、板桥一路等项目临时工棚借地工作,新增借地面积16.81亩,涉及金额57.83万元。仅1个月完成323亩的互花米草除治工作,坚决守护江岛生态安全。三是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开展农村环境、美丽田园、高速沿线整治工作,累计清理脏乱点位2100个。持续推动绿地养护、口袋公园建设,涉及绿地面积72.2万方,全域绿化彩化品质有效提升。

(三)聚力招大引强,点燃城市发展引擎。一是打造“顶配版”产业平台。建设22万方的中国智能谷孵化器,实现智创企业园开园入驻,落地泰尔实验室、抖音、九号科技等重点项目45个。创建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区,招引落地浙南低空经济服务中心和浙南飞行服务中心。依托网易集团旗下资源,打造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累计孵化培育企业20家。二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项目。以大孵化器集群建设为核心,全力推动企业主体培育,招引落地省级科技型企业认定4家,实现科技岛项目招引过会31个、营收约3亿元。2024年全年高新投资19.13亿元,同比增长145.57%,其中新入驻企业电光云年度购置“高新”算力设备3.53亿元。三是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环境。盘活现有4000平方国有资产打造“青鹿空间·中国(温州)智能谷青年人才创业社区”,动员辖区企业奔赴全国4省11地召开校园招聘会、青鹿人才市集、“千企百校”人才合作对接会13场,提供就业岗位200个,引回大学生190余人,大学生招引指标完成率全区靠前。

(四)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一是平安建设有成效。持续推进治安巡防队伍建设,引导300余人的平安志愿者参与文明共建、消防检查等活动588次,排查隐患1121个,协助解决1064个。依托各村社法治宣传阵地,常态化开展法治活动、反诈宣传200余次,有效提升公民防骗意识,诈骗案件同比下降62.9%。二是矛盾化解有力度。设置街道、村(社区)、网格三级管理防线,落实重点人员“一户一档”、专人管控。推进来访事项一次办结,今年累计处理各类信访、纠纷案件1563件,涉及金额1886万元,矛盾化解各项指标位列前茅。三是小区治理有温度。定期规范开展“三方议事堂”,分类化解绿化维养、高层消防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9件。推进社区惠邻工程,开展各类邻里赛事、活动480余场,惠及9000余人,翡丽湾业委会获评区十佳小区业委会。

(五)优化服务体系,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一是民生服务再发力。实现2024年度民生实事全面办结,新建5处消防取水码头,有效提升消防应急响应能力;在养老服务中心、应急救援站等六个点位配置AED,完善七都辖区公共急救体系;对辖区30座桥梁设立限载标志牌和信息公示牌,确保桥梁通行安全;在交通照明盲区新增及更换路灯55盏,获得群众点赞肯定。二是党群服务再升级。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家门口青少年宫、第三龄课堂等课程117门,错峰限时导入年代游乐园、党群奇妙夜等活动50余场,联动瓯窑工坊、佐娅童装等18家共富商家,扶持蓝夹缬印染、玲姐缝补等生活服务12种,实现党群“微利”经营性收入12万元。三是为侨服务再加码。利用“温医惠侨”系列行动在七都启动契机,组织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开展“一老一小”中西医义诊、直播讲座80余场,服务人群5000余人次。在前沙村、樟里村、板桥社区等一批老年食堂、助餐点投入使用的基础上,新建吟州村养老食堂,确保辖区留守老人“15分钟”助餐服务圈。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步,七都街道将继续推进“强城行动”,找准关键切口,放大特色优势,全方位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七都区域承载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一以贯之抓党建强发展。下好村社换届“先手棋”,筛出综合素质真正过硬的“一肩挑”意向人选,同步推进村社班子队伍梯队建设,确保各村社有1名35周岁以下大学生进两委班子。稳步推进“八清”、风险评估等工作,确保2025年5月前完成板桥村撤村并居工作。深挖全岛特色生态资源,打造乡村UP主、乡村CEO等“乡村+”创新项目,创新推出环岛悦动能量补给站,每月定期举办环岛欢乐跑、农夫集市、岛民团购等特色活动10场以上。充分释放 “侨韵” 街区布局综合优势,打造凝聚侨心、汇聚侨力、展示侨文化的关键阵地,塑造具有辨识度与影响力的侨乡特色文旅名片。

(二)持之以恒抓建设强基础。推进七都二桥落地区域路网优化,加快智能谷园区周边绿化生态、人才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工投用龙形公园一期、环岛路等项目,完成老涂留白区块1200亩土地征收工作,积极推进10宗共380亩净地的项目招引和出让。精细谋划板桥片区和老涂片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工期保障3个商品性安置房交付投用,做好板桥村安置房源交房的收尾工作和老涂村、二桥工程及高速改扩建工程拆迁户的摸文认购工作。挂账销号堤塘景观附属、七都大桥、通都西路、经六路等历史遗留问题,推动七都高质量发展。

(三)凝心聚力抓项目强产业。投用22万方的高品质孵化空间,打造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和高层次人才集聚地,以科技岛“一岛一策”和智能谷“金八条”为指引,推动智能谷孵化器、低空经济产业园、网易数字文化项目的企业招引和产出培育,实现招引落地企业180家以上。落地抖音项目,开展全场景数字化生活服务,将七都打造成为产业集聚的数字经济小镇,实现中国智能谷和抖音产业园联动推进。

(四)齐心协力抓治理强效能。推动网格优化调整,全面充实网格“N”力量,聚力打造“温·网格”服务品牌,在建设小学、实验中学成立专属网格,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提质平安建设,聚焦地产、拆迁、劳资等矛盾多发领域,深入开展涉众、涉稳隐患排摸、协调处置,力保辖区平安稳定。打造“低空+基层治理”应用场景,发挥无人机在环境卫生、消防救援、活动维稳等方面的巡检、监测作用,以科技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治理从“人治”到“数治”转变。

(五)坚持不懈抓民生强服务。联动岛内房产中介阵地,打造“人才优居站”,提供房源推荐、落户、租房补贴申请等一站式人才服务。立足青鹿空间、体育公园等平台,打造音乐、健身等系列人才活动品牌,定期举办音乐沙龙、音乐市集、体育竞技等人才喜爱的特色活动,加快形成人才集聚高地。整合辖区养老食堂、医疗机构、商户志愿者等资源,建立医药、餐食、生活服务等“为老资源库”,老人们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点单选择,实现更舒适的居家养老。继续争创前沙村省级休闲乡村,谋划七都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实现2000亩插秧机覆盖服务,优质米水稻占比达90%以上。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