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62/2025-52176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南汇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5-02-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中共鹿城区委、鹿城区人民政府: 2024年以来,南汇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以严格依法行政、推进大综合一体化为抓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实现本年度行政诉讼零败诉,谱写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南汇新篇章。现将南汇街道推进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紧扣中心,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一是压实法治责任,用好“指挥棒”。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建设法治温州、法治政府决策部署,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以及省市区有关规定,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将法治议题列入每周任务清单,实行“一表统揽”量化分析,促使各科室紧盯目标、对照任务、狠抓落实。今年以来,班子会议研判法治议题50次,化解高风险行政案件4起。二是完善工作闭环,打造“尖刀班”。结合《2024年法治鹿城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以及会议精神,把法治建设列入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优化街道法治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形成党工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配合抓、司法所审核把关、法律顾问专业协助的工作格局,确保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整体发力。三是带头学法用法,把好“政治关”。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常态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内容开展3期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另一方面紧盯能力提升,今年以来,街道公职律师新增2名,执法证通过率100%,取得新证14人。 (二)融合优化,推动行政执法改革迭代升级。一是聚焦队伍集成,做到“统分结合、各司其职”。成立并实体化运作全区首个街道级执法指挥中心,探索组建“1+2+N”队伍管理架构。即街道物管、应急人员及执法、市监、文化、资规等站所人员组成“融合分队”,“一站式”解决复杂多跨的执法事项;执法、市监等专业中队承接各自条线业务。目前,总纳管人员118人。二是聚焦一件事集成,做到“多头问题、一步处置”。从基层治理的需求侧出发,梳理校外培训、房屋装修、建筑垃圾处置等群众堵心事、烦心事,打造成10个一件事主题。通过预设联合执法模型,由“浙政钉”点对点派件,实现执法人员,共同研判、统一方案处置,构建起一主题一表单一流程特色的处置模式。去年以来,以街道名义立案查处一般程序案件751件。三是聚焦系统集成,做到“闭环反馈、预警研判”。自主开发全市首个与省基层智治系统贯通的街镇级综合信息指挥平台,形成前端感知事件基层智治平台流转并研判、需立案查处或联合执法的通过“省大综合一体化应用”行政处罚的处置体系,实现信息全闭环反馈。同时,依托平台对事件办理情况的动态分析,形成月度研判报告,为街道分析研判趋势动向、预测预警预防重大风险隐患提供科学依据。今年以来,成功预警执法、涉稳等风险100余起,投诉量同比下降44.5%。 (三)把准脉搏,推动依法行政工作严格规范。一是强化矛盾纠纷协调处置。强化纠纷主动调解机制和搭建涉诉案件沟通桥梁,推动建设戴姐调解室、老金伯调解室、朱曼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等品牌调解室,创建全区首个“片区大物业”管理模式,形成化解基层纠纷矛盾的强大合力。今年以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85起,万源社区成功防止一起兄弟之间持刀威胁事件恶化,有效避免重大“民转刑”案件发生。二是做好信息公开。按照“公开、透明、便民”的原则,采取定期公开与随时公开相结合、事前公开与事后公开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温州市网络问政、鹿城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街道社区公告栏等多个平台按期公布工作思路、职务任免、重大事项意见征求等重要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24年以来主动公开信息27条,全年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9件,按时答复率100%。三是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务顾问参谋助手作用,对政府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重大决策进行论证和风险评估,为街道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起草、拟定合同等方面提出专业性意见。今年以来,共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57件。四是行政争议有效化解。以实现行政诉讼立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为目标,创新运用“了解案情-分级研判-联系原告”这“三板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紧扣风险研判,强化诉源治理,调处行政争议17件,实现本年度行政诉讼零败诉。严格落实领导出庭制度,掌控案件和当事人动态,综合运用信访调解等多种途径推进案结,今年以来,实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今年以来,南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作的意识与能力有待提升,在行政过程中依然存在“重实体、轻程序”“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部分执法人员法治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给政府依法行政、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不断带来挑战和考验。二是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存在短板,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方面仍需强化,在回应群众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方面还需创新举措、加大力度。三是重点领域监管服务效能有待提高,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需要纵深推进,执法工作水平与群众期盼相比仍需进一步提升。 二、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有关情况 南汇街道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主体责任,积极主动作为,坚持率先垂范,具体围绕以下三点开展工作。一是推进“诉源”治理。深化“一所(司法所)、两团(普法团、调解团)、N网格”的“1+2+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运用,实施涉诉案件和情况全流程追踪管理,做到各类风险及时研判、问题有效沟通协调,依法依规做好群众涉法涉诉问题处置。二是推进“警源”治理。深化非警务协同治理和警务、平安问题快速处置。通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将非警务协同处置、大综合执法一体化、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持续完善快速响应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快速处置平安法治问题。三是推进“险源”治理。加强对居民出租房、共用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区域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和充电、消防控制室无人值守等违法行为,将发现的问题隐患统一纳入“3030”闭环管理机制中处置,一体化闭环处置各类隐患问题。 四、2025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一)加强问题导向,深化涉企执法改革。发挥“1+5+N”专班实效,主动靠前强化服务,利用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成果,推动涉企“柔性执法”,建立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执法增值服务,用有“温度”的执法为企业发展“升温”。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多形式举办法治素养培训,保持执法证考试高通过率,不断提升整体执法水平,另一方面完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行政执法公正、规范、透明。 (三)加强品牌打造,推进多元解纷法治化。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积极开展调解“传帮带”工作,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环境。用心用力打造更多南汇特色调解品牌,如戴姐调解室将调解室搬进商场,让商场矛盾有章可循,实现纠纷“不出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