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44/2025-5232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生成日期 2025-02-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鹿城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3月底机构改革组建以来,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领导班子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力克服机构改革撤并、干部队伍变动大等不利因素,找准中心角色定位,守正创新、精准发力,GDP金融指标跳出后三进入前列,金融监管取得多个突破,资产挽损和处置卓有成效,推动金融各项工作有序过度、走在前列。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全面覆盖,金融服务扎实有效。一是创新便捷融资方式。深化推进“百行进万企”“金融专家顾问服务”活动,以“上门走访+定期跟踪+方案定制”等多种方式排查企业需求、搭建银企对接桥梁。今年共组织金融顾问走访企业461家次,召开银企对接会178次。二是有效保普惠金融供给。引导驻鹿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行业和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力推广金融创新产品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创新发展。今年以来,联合区应急局梳理建设安全生产合规企业25家,指导鹿城农商行专项制定合规企业贷款方案,并完成产品试投放合计贷款金额1390万。

(二)摸清底数,金融风险牢牢把控。一是金融风险排查整治有为。建立银行涉风险账户识别研判机制,及时发现多家涉嫌风险平台、及时约谈处置隐患,办结各类信访件220件,约谈风险企业21家次,相关做法在省级相关会议上做经验分享,相关做法获区领导批示肯定。二是重大涉众平台处置有力。全面推进“三温”等85起平台案件专案账户归集资金,组织实施19起案件的资金分配,涉及8.6万余人次;开设“案件咨询热线”、“周三固定接访”,持续强化“动态约访”“主任有约”等活动,疏导涉众平台投资人累计超1万人次。三是平安金融建设初见成效。积极参与市级平安金融党建联盟,依托老年电视大学等为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开展金融服务,广泛发动镇街、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212场。截至12月底,以移动交通、短视频、现场等多种形式开展防非宣传活动,其中3800辆出租车LED顶灯发布1224次,发布7个原创短视频、点击阅读量近3万次。

(三)紧盯节点,企业上市稳步推进。一是精准服务重点拟上市企业。开展上市公司集中走访活动,帮助重点拟上市企业解决拆迁款、许可证延期等关键性问题16个。目前,长城搅拌过会待注册。二是强化上市后备梯队培育。发挥上市专家顾问优质资源,全面梳理“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强化走访对接、专家服务和培育推动,落实“一企一策一表”,推动上市后备企业库扩容提质。今年以来共梳理排摸企业173家、筛选上市后备企业30余家,推动新增股份制企业6家。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金融服务上做好金融机构参赛手的“啦啦队”,在重点涉众平台处非上当好法院主力军的“后勤兵”,在地方金融行政监管上为全区开源创新。重点在如下三方面做好工作:

(一)强化服务,提升金融机构主观能动性。一是争取要素倾斜,狠抓银行机构主动性。鼓励银行机构积极向上争取,把更多金融政策和要素资源、更多创新试点和创新产品引入鹿城,从总量上做大指标提升空间,全力以赴冲刺指标排名进位。二是强化结果运用,全力营造比拼氛围。以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综合评审办法为主抓手,定期公布指标完成情况,真正将工作压力传导到金融机构一线。同时,继续联动财政、教育等部门在融资渠道、公款竞争性存放、参政资格等给予资源倾斜。三是加大产品供给,体现鹿城特色服务。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街镇联动,精准化排摸企业需求、排查企业资质,筛选形成“白名单”企业,并同步筛选银行优质、不同类型金融产品形成明星产品供应库,发挥金融顾问、共富专员、社区网格等作用,提高供给端展示度。

(二)强化创新,坚持守成和节流双向发力。一是加快涉众平台追赃挽损,守牢群众钱袋子。以法院执行、谈判和解、项目处置等多种方式推动“三温”的房产、股权处置变现,通过季度例会、定期督导等方式做好多方位协调,并强化多部门联动约访接访,超前介入、靠前化解,切实提升追赃挽损率。二是加大地方金融监管力度,挤压非法生存空间。进一步理顺改革后金融监管相关职责,持续开展定时定期区域性的巡防,商务楼宇等重点场所滚动式排查,将各类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挤压退出鹿城,特别是加大对非法集资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打造全国行政处非鹿城样板。

(三)强化培育,持续完善企业梯队建设。一是紧盯重点企业完成上市。紧盯长城搅拌等重点企业上市进展,助力加快完成A股上市。同时,鼓励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工具,发挥平台优势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实施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增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强化后备梯队培育。充分挖掘20-30家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开展梯度培育,尤其是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逐一走访推动,分层次、分类别进行跟踪指导,引导后备企业尽早在业务模式、财务制度、股权架构、历史沿革等方面进行规范,为后续上市打好基础。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