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13/2025-52155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
生成日期 | 2025-02-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中共鹿城区委、鹿城区人民政府: 2024年度,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紧紧围绕着区委、区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真抓实干,持续深化法治化、数字化改革,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改善执法队伍形象,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办案规范,搭建法制监督全链条。一是构建案件事前指导监督机制。开展法律服务下中队活动,定期组织法制审核人员到属地中队开展现场法制指导和法律问题解答,同时建立“法制员意见-案审例会-重大疑难会商”三级法制指导机制,做到有问有答,有难有解,切实解决一线法律问题。二是从严做好案件事中监督工作。建立案件法制审核复议机制、办案期限红黄牌预警机制、案件提级办理机制、法律建议书督办机制,案卷抽查检查机制,不断强化法制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三是全面做好事后复议诉讼应诉工作。2024年全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案件总量依然较大,应诉任务较重,全年共办理行政复议56件,办理行政诉讼106件。同时通过建立庭前会议、败诉复盘、行政异议等多项制度防范、应对行政争议,降低败诉率。 (二)深化综合改革,助推执法质效全提升。一是高标准打造区街两级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在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区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区级执法指挥中心与社会治理中心物理、机制双融合,由区综合执法办牵头抓总,“1+6”部门常态化入驻,区司法局常驻监督,街镇层级执法指挥中心与综合信息指挥室融合运行,依托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对全区行政执法活动开展指挥调度、线索分派、态势分析等工作,统筹业务主管部门拓展实施特色监管“一件事”13件,多举措破解重复、多头执法难题。二是深入探索“1+2+N”队伍管理架构。创新编制《鹿城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分队制”工作指引》,在五马、南汇街道推进实施“一支融合型执法中队、两个中心、N支专业中队”的队伍融合模式,通过架构优化、机制创新、硬件提升等一系列方式,推动“分散执法”向“融合执法”转变,有效提升街镇“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工作效能。2024年6月全市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现场交流会,南汇街道作为观摩点供全市交流学习。三是全域实施“简案快办”模式。积极探索“六化”举措,持续推动“简案快办”提质增效,在全区14个街镇全域开展办案实操,初期上线的3个领域6个事项实现全覆盖,全年累计办案1614件,占总案件量的27%。我局探索实践的“简案快办”模式得到了省执法办高度认可,并在4月全省综合行政执法“简案快办”集中调研会上作为温州地区代表作典型发言。 (三)提升营商环境,夯实法律服务全体系。一是建立模块化合规建议指引。探索行政合规建议“模块化”编写创新,以问题为导向,根据企业类型、业务范围和管理需求,结合执法管理经验,紧扣企业经营过程中高频、多发的法律问题,罗列多个行政合规建议模块,为一类主体拼装一套行政合规建议体系,实现各个行政合规建议模块可以灵活拼装,重复使用。目前已完成6个领域87条合规指引制作,具体包括建筑工地(垃圾)领域、餐饮领域、一般用人单位领域、燃气经营领域、物业服务领域、涉公共装修领域。同时按照边治边用原则,完成一项,使用一项,截至目前已发放对应的合规建议书320件。二是推广三书同达机制。目前我局对涉企做行政处罚时,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书、合规建议书同时送达当事人,推动企业信用修复和合规经营,降低影响因子。今年以来,我局已实施三书同达252次。三是做好信用修复及信息公开工作。积极主动联系企业,对时间到期的企业提醒信用修复,并设置专线电话,安排专人解答信用修复问题,第一时间审核修复材料,帮助因行政处罚失信的企业通过信用修复,退出失信惩戒,推动从“企业自发申请修复”向“主动告知和协助修复”转变,保障失信主体合法权益,提高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优良率,落实信用修复157次。同时认真落实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做好主动信息公开和依申请信息公开,已办理依申请信息公开76件。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一)案件质量仍需要提高。执法人员案件办理在事实认定、证据制作、办案程序方面依然存在较多质量问题,执法人员办案水平与严谨度还需提高。 (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较多,败诉率较高。历史遗留的认定案件,部分派驻街镇中队参与街镇组织的拆除行动未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导致我局2024年的行政诉讼案件数和败诉件依然较多,再审案件及待办认定案件败诉风险依然较大。 (三)案件调查手段单一,执行难。由于执法调查手段单一,强制手段较少,复杂案件办理难度极大。同时,因法院裁执分离的问题,部分行为罚案件无法执行到位。 三、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关情况 (一)强化法治思想。当好法治建设“带头人”,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履行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结合工作实际,将法治建设要求融入日常管理中。推出法治素养培育平台,每季度组织执法实务考试,范围涵盖22部法律法规,编写法律题目2099道,根据每次考试情况分析职务类别和年龄分段,针对薄弱环节着重提升相关法律培训内容,切实提升全局执法人员法律素养。 (二)加强普法教育。推出“百科全书”指引平台,汇编25个领域34个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2000多部,嵌入办案流程图、执法要点与易错点,为基层执法队员搭建了一个随时随地实现案例共享、学习交流的平台。12月4日,组织我局执法队员参与2024年鹿城区“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与浙江”主题宣传月活动,结合单位重点工作,向来往的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燃气安全等相关条例深入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三)规范行政执法。聚焦办案流程规范化,做好案件事前指导、事中监督、事后复议诉讼应诉工作,建立案件法制审核复议机制、办案期限红黄牌预警机制、案件提级办理机制、法律建议书督办机制、案卷抽查检查机制,不断强化法制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探索“1+2+N”队伍管理架构,推行“一支融合型执法分队、两个中心、N支专业分队”的队伍融合模式。持续推动“简案快办”提质增效,2024年4月2日全省综合行政执法“简案快办”集中调研会上,我局作典型发言,得到省办高度认可。加强法治队伍专业化建设,2024年全局24人参加申领行政执法证件的资格考试,24人全部顺利通过考试,具备执法资格。 (四)优化法治环境。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三重一大”制度要求,提高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切实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政府合同的合法性审查机制,进一步提升审核质量,保障我局各项工作的合法性。建立模块化合规建议指引,以问题为导向,紧扣企业经营过程中高频、多发的法律问题,罗列多个行政合规建议模块,今年共完成6个领域87条合规指引制作,发放合规建议书320件,引导企业进一步明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四、2025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一)完善区街两级行政执法指挥中心运行机制,抓好涉企多头重复检查综合治理。不断完善日常运行机制,优化入驻人员分工,强化区行政执法指挥中心督办通报、线索分派、态势分析、联合会商、争议处置等功能。不断拓展监管“一件事”集成监管主题,强化执法计划统筹,提升跨部门联合监管率,梳理监管对象清单、监管权责清单、监管事项清单、监管人员清单、分类制定检查计划表(“四单一表”),减少重复、多头检查。 (二)不断提高办案效率与案件质量。完善“简案快办”模式,进一步拓展适用领域和事项,细化“多证合一”取证模式,提升简案质效。加强执法辅助系统建设,不断做好基础资料填充与更新,强化关键词检索功能,提升线上法制指导能力。优化培训考评机制,不断延伸执法业务培训的领域范围,持续提升了基层综合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加强案件法制审核、案件复核,严抓超期办案、非正常结案、处罚公示错误等案件质量问题,切实提升案件规范率。 (三)加强执法助企服务驿站建设与拓展。探索以“增值化”改革理念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的各项举措,充分吸收“阵地前移、服务前置、力量前倾”的理念,积极推动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建设,完善丰门、仰义两个执法助企加油站运行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持续拓展利用人大联络站、各镇街企服中心等、行业协会等既有平台载体,不断扩充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阵地资源。 温州市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2月6日 抄送:中共鹿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