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48/2025-5327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
生成日期 2025-04-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鹿城区市场监管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度工作计划


2024年,鹿城市场监管局班子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和省、市局的决策部署,从严从实加强政治建设,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优服务、惠民生、保安全、强监管等方面提能增效、主动作为,各项工作有创新、见成效、有亮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获2023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高质量承接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等省级会议示范点位展示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谋改革、激活力,营商环境效能更加优化。一是擦亮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金字招牌”。做优“入市第一课·易企向未来”服务品牌,在14个基层所窗口设立“入市第一课”行政合规指导服务点,创成南塘街、公园路“企业码”应用市级示范街区,入选温州市增值暖企服务试点项目。。二是打响个体劳动者技能富业“服务品牌”。创新推出全市首个面向个体劳动者服务品牌“个鹿有你”,培育省市区三级“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234家,出台《鹿城区深化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服务增值化改革十大举措》。三是做深牟利性职业打假治理“创新文章”。持续推动恶意投诉治理制度化、体系化,初步构建行政与司法部门联动的恶意投诉举报数据采信制度。

(二)优服务、促转型,现代产业提升更加有力。一是盘活知识产权价值。成功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相关工作入选全省系统知识产权“微改革”创新试点。二是优化质量强企品牌。指导星际控股获评2024年苏浙皖赣沪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奖。培育中国质量奖创奖企业3家、2023年度市长质量奖企业1家。全区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数5家。三是拓展先进标准引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有序规范开展,培育初级标准创新型企业3家,标准化总师20人。持续推进浙江制造标准研制,2个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获优秀等级。

(三)惠民生、善治理,民生优享品质更加焕发。一是民生实事办出幸福感。全力推进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建成中小学校“示范食堂”、阳光食品作坊、医疗机构食堂智能“阳光厨房”、标准化建设校园食材配送单位、省级放心农贸市场。二是商品市场焕发新活力。上线“鹿晨市集”线上农贸,打造三公里半径“楼宇农贸圈”,入选2024年健康温州行动优秀案例。三是四大安全守出高水平。严守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严守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开展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巩固提升专项整治行动,为全区“无主”加装电梯配备专业托管。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区市监局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聚焦到“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决策部署上来,始终锚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主线,牢牢把握平台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办好办实民生实事守牢守稳安全底线三大主攻方向,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奋发进取,奋力交出市场监管高分答卷。

(一)聚焦打造服务大局新典范,进一步筑牢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一是高质量助推平台经济。立足全区跨境电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跨境电商全生命周期增值化服务改革,加快推动优势产业出口向跨境电商贸易方式转型,指导跨境电商企业积极申报各类认证、商标和专利,提升品牌附加值。二是高水平推进知识产权创新。坚持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依托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运营好鹿城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站式平台,进一步做好温州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产业园运营招商工作,加快推动世界温商知识产权转化中心,深入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拓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通道,加强专利行政裁决队伍建设,打好知识产权特色牌。三是高标准推进质量提升。围绕质量强链强业强企,不断优化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开展质量帮扶、质量奖培育行动,培育一批竞争力强企业,引领带动更多企业以质取胜,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聚焦打造深化改革新典范,进一步激发温暖营商新活力。一是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擦亮“入市第一课·易企向未来”服务品牌,开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区,构建“主体有需、部门必应”的服务模式。持续为初创企业免费代理记账服务,扩大政策普惠性效果。二是持续推行更优监管服务。系统梳理市场监管职能工具箱,深化部门联合双随机工作,推进信用建设“一类事”改革。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基层所等点位探索建立信用修复驿站、信用合规服务站,为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信用服务。三是全面助推个体经济腾飞。迭代深化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改革项目,做好农贸市场公益摊位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探索打造残疾人直播间。

(三)聚焦打造民生优享新典范,进一步增强群众生活幸福感。一是民生实事更加可感可及。扎实推进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抓牢“示范食堂”“百姓点检”等民生实事,深化校园食品安全行动。迭代升级农贸市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度挖掘全市特色菜品,引入餐饮、文创等多元业态与农贸相融合。二是消费活力更加充盈充沛。深入实施“放心消费”系列行动,打响“放心消费嘉年华”公益品牌,加大放心消费承诺单位、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培育力度、创建质量,提升优质消费体验惠及面。三是底线安全更加严格严密。深入实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一件事集成改革,科学布局监测哨点、“百姓点检”活动场地,实现重点类别药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持续关注电梯安全这个“家门口”问题,探索将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引入电梯检测机构和维保单位,让群众真正“无忧乘梯”。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