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11/2024-52646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人力社保局
生成日期 2025-04-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区人力社保局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定扛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政治责任,谋实出新、奋勇争先,统筹推进全区就业形势稳定、人才引育有力、劳动关系和谐、社会保障有序。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纾困解忧,厚植民生保障“共富”底色。一是供需对接助力人岗相适。深挖巨一、康奈等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启动“百人百县”招工活动,布局云南、贵州等4条招引专线,聘请9省103名“招工专员”返乡荐工、以亲带亲,累计组织巾帼先锋、鞋企人才等专场招聘112场(其中劳务协作34场),发布岗位需求5.2万个,推出零工市场岗位110期1.5万个,实现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1517人。二是前宣后扶传递政策红利,上线“人社就业创业政策大讲堂”,积极走进校园、产业园区介绍11项常用就创政策,兑现就业、社保、创业等政策性补贴9138万元。同步布局社区就业服务站,配齐配强街镇就业牵头人17人、社区帮扶能手166人,提供“一人一策”就业援助帮扶6841次,缩短重点群体“失业空窗期”。三是政企联动鼓浓创业氛围,建成九山、双井坊等6大创业特色街区,指导成立青创汇创业就业发展中心,推出陪伴式创业服务,精筛新兴企业,量身定制政策科普、场地协调、资金扶持等政策礼包。截至目前,顺利扶持创业青年520人,带动就业2069人,推荐的“空中地标”“陈氏手砭”等项目摘得“中国创翼”浙江赛区一等奖,相关工作在全市就业会议作经验交流。

(二)引育并举,增添近悦远来“青鹿”特色。一是双线并进拓展外引路径。拓宽38所中西部高校联络站,实时分享人才政策、实习岗位等资讯,联动匹配优质岗位资源与高校实习生源,打造“前端合作-实习实践-定岗就业”链式服务,累计推介实习岗位1278个,招募476名学子进企实习。同步归集企业招才引智意愿3.4万个,组织双线招聘活动120场,吸引16113名青年人才“云”上择岗、线下来鹿,其中硕士325人、博士18人。二是特色市集增添区域引力。选址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精心打造“青鹿人才市集”,一站集成岗位发布、求职登记、直播带岗等服务,以市井烟火集聚青鹿人才。现场配套举办市集双线招聘会23场,参与学子2000余人,收到简历3408份,小程序实时访问量达1.7万人次,在线接收简历243份。同步围绕“市集一月一主题”,相继开展“月满中秋 簪花漫游”“棋心同弈”等高热度青年人才活动10场,让青年在逛逛街区中找找工作。三是夜学提技赋能职业发展。全市首推“青鹿技能夜校”,依照“群众点单-政府制单-夜校(机构)接单”的服务模式,盘活培训机构、职技院校、党群服务中心等70个授课资源,上新优质课程6期248门,上线流量突破8万人次。同时,联合浙工贸揭牌成立温州市鞋产业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推动技能人才培育扎根区域、融入产业。目前,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4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3185人、高技能人才3500人、数字高技能人才1231人,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四是事业招引建强人才队伍。定位事业单位“以事找人、人岗匹配”的原则,优先引进教育、卫生等工作人员372名,审批交流事业人员452人次,同步面向优秀专职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街镇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名,吸引全区206名优秀社工报名参加,全面提升社工从业积极性。

(三)标本兼治,擦亮基层社会“治理”成色。一是前移重点涉薪治理关口。创新“欠薪验收阀门”制度,提前一个月设卡查验竣工验收项目,累计发动实名制员工“贴身预警”5.49万人次,倒逼项目清查欠薪隐患189个;配套启动春雷2024、工程领域专项治理等治欠行动,挂牌盯防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累计开具行政处罚33起、行政处理3起,移送公安刑事立案3起,推送信用扣分30起,推动群体欠薪案件下降60%,实现涉薪领域三大关键指标“大幅降”,安薪指数达97.252,位列全市第二。二是规范工伤风险溯源管控,厘清五大易发风险点,实施工程领域工伤风险流动警示,推动红线项目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同步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未参保职工补登制度》,增加收取5项材料,增设许可证工程造价与登记合同造价比对环节,杜绝项目参保未实名、甲指分包蹭用保险等情形。今年以来,约谈项目10个,新增实名员工0.8万人,补参保登记同比下降49.51%,顺利承办全省工伤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并作典型发言。三是开辟新兴业态解纷路径,编制印发《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指引》,揭牌成立全市首家新业态劳动纠纷调解站,吸纳仲裁员、人民调解员、公益律师等专业调解力量33名,开设专属“特事急诊”,一人一事“精准把脉”,随站提供法律建议、组织协商、文书代写等法治帮扶,打造“引调援裁诉执”一体化处置新机制。今年以来,出台新业态群体劳动标准意见24条,成功处置新业态劳动争议170起,调解成功率达71%,结案效率提升30%,“无讼指数”达97分,顺利承办全市新业态劳动争议处置新机制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并作典型发言。

(四)数字赋能,夯实公共服务“便民”本色。一是便捷服务一键达。率先引入窗口预约系统,方便群众提前预约办理,累计办理职工和灵活就业参保登记14.89万件,发放社保基金35.05亿元。同步迭代升级“鹿小社”AI智能客服,新增智能聊天、业务指导办理、政策检索、人工客服等板块,梳理社保业务知识873条,设置反问场景105个,可提供7×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智慧咨询服务。二是严核细查妥善发。建立“分段把关、专人负责”的业务经办月度审查机制,依照待遇支付5万元为临界线,明确专人核查疑点线索4281条、审核疑点业务1495笔,打回业务部门核实确认、止付业务7笔,挽回基金损失38.5万元。三是数字赋能精准查。协同市局建立“工伤E智控”系统,设置“审计仿真、业务医生、协同在线、智慧辅策”4大场景,打造工伤保险业务全流程数字监管,推动业务运行效率提升90%、疑点核查准确率达70%。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以就业优先战略为根本,聚力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体系。统筹推进“春风行动”“跨省劳务协作”“百人百县”等公共就业活动,同步密切贵州、江西等地农商行网点,跨域发布鹿城岗位信息,擦亮“金融助力·送岗到家”劳务协作品牌,推动各类群体按需择岗、灵活就业,确保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加速“零工市场”“社区就业服务站”等基层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基层服务、公益性、企业岗位扩容增质,定点匹配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个性化需求,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覆盖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均达100%;放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依托九山、双井坊等6大创业特色街区,深化“青创汇”“三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载体建设,配套组织“就创政策大讲堂”“青鹿双创大赛”等活动,精准提供创业陪伴式服务,兑现就业、社保等惠企利民政策,不断推动青创服务“一类事”改革,鼓浓创新创业氛围。全年计划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00万元,扶持创业人数520人,带动就业1100人。

(二)以人才引领发展为核心,聚力塑造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深化产才融合、产教融合,优化升级“青鹿技能夜校”,协同发展公共实训基地,扩大职业技能大赛规模、项目,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打造多个技能型社区、技能型乡村,计划培育“以技提薪”先行企业5家,开展职业技能大赛5场、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分别新增技能、高技能人才5000、2000人,推动浙江工匠、瓯越工匠入选人数迈上新台阶;谋划“青鹿人才集市”一月一主题,配套落地“职场沙龙”“人才交往第三空间”“招聘夜市”等高热度青年人才活动,同步明确鹿城引才定位,牵手优质校企打造“前端合作-实习实践-定岗就业”链式服务,计划组织“青春逐梦 白鹿相邀”招聘活动80场,吸引1万名高校学子来鹿就业;瞄准部门岗位需求,全力做好事业单位招聘(选调)、高层次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社工定向招录等工作,稳定输送高素质优秀人才,持续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补足“现学现干”“专才错岗”短板。

(三)以风险源头管控为关键,聚力构建高效能基层治理模式。筹备基层劳动关系服务站点建设,计划培育劳动关系协调员272人,持续开展企业用工体检、薪酬调查、工伤预防等工作,查摆企业用工管理隐性问题,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水平。同时,加大工程领域工伤保险专项整治力度,完善工伤认定程序规范,严厉打击工伤骗保行为,做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瞄准欠薪线索导向,“拉网式”排查用人单位,实行重点欠薪隐患“动态预警、挂牌销案”,确保欠薪苗头吸附在当地、化解在源头。同步落地工程领域“双签双鉴”“欠薪验收阀门”机制,畅通区域劳动者维权反馈渠道,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违法行为,平稳化解群体欠薪案件,全面构建涉薪治理工作闭环,确保“安薪指数”达95分以上;坚持协同配合、多方参与、应调尽调、便民高效的原则,发挥“裁前调解工作室”“党员律师调解工作室”调解力量,抓好新业态劳动争议处置机制改革,推动劳动争议、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实质化解。

(四)以普惠均衡可及为重点,聚力打造高标准人社服务样板。加强渐进式延迟退休等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扩容升级“鹿小社”载体资源,释放AI智能问答科普能量,推动人社领域第一批通办事项跨区可办、就近能办、全城通办。同步围绕“老年教育、健康养生、休闲娱乐、活动展演”等核心理念,优先建设区域“退管之家”5个,持续完善“社保服务直通车”“社银合作”等举措,不断延伸“1+14+N”社保基层服务触角;有序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和退管经费专项审计工作,加强社保基金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力度,协同市局打造工伤E智控智防闭环,提升基金内控、稽核、预警水平,保障老百姓“救命养老钱”;完善扩大就业与社保联动、“五险一金”参保比对、企业外迁预警等机制,深挖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参保资源,扎实推进社保提质扩面。

温州市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12月6日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