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15/2025-53279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
生成日期 2025-04-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鹿城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各级党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以强城、兴村、融合、富民为抓手,稳保供、强产业、抓提升、谋改革、促共富,取得系列显著成效,多次获省农业农村厅、市政府领导调研肯定。

202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干部队伍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一是强化党纪学习教育。全面推动党纪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强化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灵活运用集中共学、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等方式,确保学习教育党员全覆盖,累计开展集体学习18次,专题交流研讨6次。二是开展导师帮带。立足各类人才的具体需求,建立导师帮带制度,全面执行青苗培育计划。每季度考评帮带成果,并通过内部培训等形式进行分享。三是健全青年学习制度。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通过学习交流等形式常态化开展青年学习系列活动十余次。抽调年轻骨干建立重点工程工作专班,采取“一对一”专班攻坚机制,注重培养年轻干部担当意识与综合能力。

(二)以稳产保供为抓手,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一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稳面积提单产,强基础建良田。2024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55万亩,产量1.54万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优化“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年内累计完成6386亩高标农田项目立项开工,其中,今年完成1255亩建设。完善“米袋子”“菜篮子”应急储备体系,顺利完成蔬菜保供基地保有量面积3830亩和2000吨成品粮的轮换转储任务。二是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农业“双强”和“十大产业”项目建设,温州农科城数字化植物工厂与蔬菜保供基地、藤桥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科诚种业科创中心等项目已建成投用。温州红鸡通过省级种质资源鉴定,种鸡繁育产教融合基地于今年3月份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经结顶。初步建成鹿城现代种业创新园,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级认定。藤桥镇通过农业农村部第二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评估。藤桥食品有限公司的藤桥熏鸡荣获2024年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三是更新农业设施装备应用。大力推进农业领域“两新”工作,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今年已完成新建标准农业钢架大棚120亩,报废老旧农机21台套,新购置农机机具数量158台,发放农机购置和报废更新补贴共225.7万元,其中国债使用率达107.11%。

(三)以创建提升为牵引,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演进。一是推进城乡提升建设。推进9个省“千万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截至目前,9个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15亿元,投资完成率150%,排名全市第三。同时荣获温州市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工作先进集体。二是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基本创成“农韵藤桥·东瓯故地”乡村连片提升示范区,计划总投资7720万元,完成投资额100%,超时序完成2024年度市级民生实事任务。三是推进未来乡村建设。按照“三化九场景”谋划打造省级未来乡村2个,其中藤桥镇联江村未来乡村项目计划总投资4885万元,完成投资额100%,七都街道吟州村未来乡村项目计划总投资4980万元,完成投资额100%。四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修订出台《鹿城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办法》,整治风貌落后村9个,完成市级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村居”整治任务1个,获评2023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系全市唯一。

(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深化。一是深化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全面开展“十亿强村”计划,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累计超15亿元,经营性收入累计超13亿元,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100%。打造村企抱团的强村公司矩阵,多渠道拓宽经营范围,开展福彩、蔬菜粮油配送等业务,各级强村公司实现经营性收入108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入股分红521万元。二是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成功打造藤桥现代农业综合体,系全市功能最全、产业融合度最高的农业综合体,实现“生产+供销+信用”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年农事服务能力达5万亩次,辐射半径达25公里。现已提供农业服务超2万亩次,带动周边50余户村民再就业,累计增收超100万元。开展禽业、粮食2个“三位一体”产业化联合体试点单元培育,均已纳入首批市级试点。三是深化青年入乡改革。大力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率全市之先打造集创新研发、农民培训、创业孵化、农事服务、联农促富等功能为一体的“农芯谷”新农小院(新农人社区),培育“新农人”795人。强化农业人才引育,完成区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34人,培育农创客110人。招引农村职业经理人参与运营管理,示范带动乡村专业化运营。

(五)以风险防范为底线,农业安全防线继续牢守。一是守住农畜产品安全监管红线。完成上市果蔬、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定量检测1793批次(区级),不合格3批次,合格率99.83%;快速定性检测农产品1273批次,胶体金1091批次,合格率100%。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屠宰检疫家禽156.6174万羽(头),检出病死畜禽7724羽(头),均已无害化处理,确保上市肉品检疫合格率100%。获评2023年度温州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突出贡献集体。二是守住农业生产安全底线。联合公安、环保、市监等多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不定期开展禁渔期专项联合执法行动,落实家畜违法屠宰和调运百日行动、“绿剑”执法交叉检查、“绿剑”护农保春耕、“绿剑护芯”等专项行动。2024年累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254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执法快艇65艘次,检查农药、兽药、饲料经营主体180余家次,共立案查处涉农违法案件46件、禁渔期违法行为3件,查扣拆解“三无”船舶23艘。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千万工程”为牵引持续缩小“三大差距”,对准“强城”“兴村”“富民”3条跑道,再聚焦再突破再深化,重点实施6项提升工作,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全力打造共同富裕鹿城样板。

(一)实施稳粮保供再提升。以保供给、促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挖潜提升、增量拓展、绿色转型上下功夫。2025年,强化粮油生产保供政策保障,力争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目标;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3000亩以上,组织对2023-2024年完工项目开展验收入库;新增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储备区1200亩,持续开展抛荒耕地复耕复种“回头看”工作。推动生猪屠宰与加工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整合资源,建设年屠宰产能达54万头的生猪屠宰场。

(二)实施乡村“土、特、产、富”全链条发展再提升。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发挥现有农业基础设施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重点支持鹿城标志性“土特产”藤桥熏鸡发展和特色蔬菜种苗产业,加快招引落地温州种鸡繁育产教融合基地二期、鹿城区育苗基地、草莓产业创业园。围绕农文旅研学、红花芋、荸荠等主导产业,深入谋划发展“一村一品”产业集聚村。加强已建项目的业务指导,尽快发挥温州农科城数字化植物工厂与蔬菜保供基地、科诚种业科创中心等已建项目效益,以项目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实施和美乡村建设再提升。紧盯七都、藤桥、山福等乡村振兴主战场,发挥区域优势,深挖特色亮点,着力打造鹿城样板,2025年,谋划创建“一县一带一片”乡村连片提升示范区1个,新增省级未来乡村2个,继续推进人居环境“全域和美”行动,完成风貌落后村整治任务。按照“村道全面硬化、沿线彩化、节点亮化、配套优化”的“四化提标”要求,全面开展村道提升工程建设。

(四)实施深化农村改革再提升。持续推动区级强村公司健康高效有序运营,探索多元发展模式,实施“十亿强村”计划,打造“村企抱团”强村公司矩阵,拓宽福彩、物流配送等强村公司经营业务。纵深推进低收入农户集成帮扶改革,落实落细共富工坊、进一步缩小“三大差距”。指导监督村经济合作社按照法定程序完成换届选举。推进“双激活”改革工作,完成农民建房审批指标,激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180幢。

(五)实施青年入乡发展再提升。谋划创建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推广招引农村职业经理人,深化农芯谷“新农小院”建设,提供免费工位、共享实验室、试验田,搭建社区型青年农创平台。提升农民培训基地,推行“新农人”导师制,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筹建鹿城区禽产业“浙农英才”工作站,引进培育行业领军人才。

(六)实施安全保障再提升。狠抓农业领域安全生产,促进农业农村领域监管执法工作提质提效,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农家乐(民宿)、农机、渔业等“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各项措施的落实,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加大巡查检查和监督抽查力度,坚决防范农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持续开展《深化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鹿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12月31日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